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2章

明朝小侯爷-第2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知节笑了,想杀鸡给猴看就有送上门的,张知节真的很感激这个小胖子,感激归感激,该抽还得抽。张知节捞起手里的书卷起来,几步就到了小胖子跟前:“爷在上面说话,你他妈算老几,也敢笑,看爷抽不死你!”

    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小胖子劈头盖脸一顿抽,小胖子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张知节停下来恶狠狠瞅着他道:“怎么,还想跟爷动手?不想活了?!啊!”说完又狠狠抽了几下,十三四岁的年纪已经懂事了,知道张知节身份尊贵,小胖子想了想不敢跟张知节动手,哇一声哭着跑了。这个时候,学舍里的学生才反应过来,一时之间都吓懵了,鸦雀无声。

    一个豆芽菜猛的跳了起来指着张知节道:“张知节,你竟敢动手!”这是张知节二叔家的长子,张圭,今年十三岁。这张圭跟小胖子是表兄弟,素来交好,看不下去张知节动手打他表哥。

    张知节转过头来盯着张圭道:“张知节是你能叫的吗?没大没小!有没有点教养,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说完捞起书来啪啪拍了两下。张圭顿时跳了起来,怒道:“好小子竟敢打我,快来人啊,给我打回来。”刚开始张知节打小胖子的时候,外面的随从小厮们就都听到动静了,见是小侯爷打人,都不敢插手,此时见是小侯爷和小伯爷打起来了,顿时一下子都涌了进来将张知节和张圭拉开了。

    张圭的小厮拉着张圭,张圭的奶兄范保打了个千道:“宝二爷,这是怎么闹的?怎么就打起来了?”张知节笑道:“我要整治学堂,以后谁要在学堂里胡闹,我见一次打一次。”张圭气的指着张知节道:“张知节,你等着。”说完气呼呼道:“收拾东西,回去。”

    张知节不去管走掉的张圭,走上讲台拍了拍桌子道:“你们都看到了,以后都给爷安安稳稳的读书,别整幺蛾子,要不然看爷抽不死你们!”

    打完人的张知节神清气爽的回到座位坐下,老夫子回来上课,看到学舍里鸦雀无声,不由大吃一惊,一路讲下来,竟然没有一个捣乱的。


第3章 初进宫

放学回去的路上,张知节是脑子浑浑噩噩的,这一下午的之乎者也听得是头昏脑胀的,张知节哪里懂这个啊。周兴掀起帘子对张知节道:“二爷今天有些莽撞了,打别人倒不碍事,但是二爷把三爷打了有些不妥,二太太怕是会来找门子。”张知节摇摇头笑道:“没事,打了就打了,还能怎么样?我手里知道轻重,不碍事。”

    马车转过小门,进了二门处,张知节刚下来,两个丫鬟已经在那候着了,一个福了福进去报信去了,另一个迎上来笑道:“二爷可是回来了,太太都催了好几次了。”张知节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老爷呢?”丫鬟笑道:“老爷还没回来呢,二爷不用去请安了。”估计又不知道去哪喝花酒去了,张知节心里嘀咕。

    张知节先回自己的院子洗漱更衣,这才带着丫鬟们来到了大厅处,里面灯火辉煌,丫鬟们进进出出。见张知节来了丫鬟连忙挽起帘子笑道:“二爷来了,太太一直挂念着呢。”

    张知节进了厅里就发现原来有客人,仔细一认,顿时了然。不是西府二太太是谁,刚把人打了,晚上就来找门子了。

    张知节转眼就想过来了,露出个大大的笑脸,上去先给太太请了安,又笑着给二太太请安。

    太太一把拉起张知节关切道:“我的儿,刚好了点怎么就跑学堂去了,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啊?”张知节笑着摇摇头道:“太太不用挂念,我已经好了”。二太太皮笑肉不笑道:“嫂子可是多心了,宝玉早就好的生龙活虎了,这不今天还打架了,把学堂大闹了一场。”

    太太听了也是大吃一惊,自己这个孩子是侯爷唯一的骨血,平常都是养在府里,生怕有什么闪失,因此养成了文静的性子,这怎么还打架了。太太拉着张知节道:“怎么还打架了,没受伤吧,谁这么不长眼啊!”

    张知节听了心里不由感叹,瞧瞧,打个架不问原因,问是谁不长眼,怪不得古时候那些少爷们无恶不作。二太太听了就不乐意了脸一耷拉道:“宝哥儿那是候府的小侯爷,谁吃了豹子胆敢惹他啊,是你们宝哥儿不问青红皂白的,先把我姐家鑫哥儿打了,又把圭哥儿打了。”

    太太一听陪笑道:“哎呀,这真是的,圭哥儿没事吧,小孩子家拌嘴也是常有的事。”说完又数落张知节道:“宝哥儿你也真是的,圭哥儿还小,又是你弟弟,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怎么能动手呢。”

    张知节听了笑着对二太太道:“给二婶婶赔礼了,我今天去学堂看到学堂里乱的很,觉得风气不好,这样胡闹下去族里子弟怎么能有出息呢,所以想着管一管,冲撞了圭弟也是无奈。”

    二太太冷笑道:“宝哥儿到底是懂事了,知道上进了,只是我们这样的人家难道还用的着考进士不成?”

    张知节心里不由一声叹息,你们就吃定皇后了,皇后娘娘能管一时还能管一世不成。张知节苦笑道:“二婶婶,咱们家虽然用不着考进士,但是也得读书明理不是。在学堂里就得尊师,这天地君亲师,如果连尊师都做不到,那又怎么能做到忠孝呢,咱们是外戚那就更得做好了,要不然岂不给皇后娘娘丢脸?二婶婶您说是不是?”

    二太太脸色铁青看着张知节说不出话来,张知节趁热打铁道:“咱们家凭着皇后娘娘才骤然显贵,没有勋贵家族的功劳根基,那才更得好好教导家族子弟,要是子孙不成器,那大好家业岂不早晚都要败了?”

    二太太冷笑道:“宝哥儿真是好一张利嘴,大道理一套又一套的,我只问你之后学堂你打算怎么办?”张知节垂着眼道:“自然是要整治下去的。”

    二太太心里不由一阵气闷,打人还有礼了,重重的哼了一声,站起来就往厅外走去,太太站起来笑道:“孩子不懂事,弟妹别往心里去,留下来吃完饭再走吧。”

    二太太气的一声不吭,一直往外走,太太见此呼啦啦带着一堆丫鬟往外送。张知节找个椅子坐了下来,娟儿赶紧捧了杯茶来嗔道:“我的二爷啊,您就不能消停点,瞧您把二太太气的。”张知节笑道:“我说的是真的,学堂里确实闹的太不像话了。”

    太太回来后坐张知节旁边的椅子上盯着张知节道:“看把你二婶气的,说说吧,怎么回事。”张知节笑道:“还能有什么啊,就是去学堂看到他们闹的太不像话了,所以想管一管,这是好事。”

    太太摸了摸张知节的头笑道:“长大了,像个大人了。”张知节被被摸着头感觉怪怪的,讪笑道:“娘,饿了”。太太失笑道:“好,吃饭,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太太的大丫鬟彩霞就过来交代,今天太太要带着张知节入宫,让娟儿她们好好给张知节准备准备。彩霞笑着对张知节道:“娘娘和老太太一直挂念着二爷,天天打发人来问候,知道二爷大好了特地让去宫里让娘娘和老太太瞧瞧,正好太太也想去宫里谢恩。”

    本来张知节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现在正是张家的好时候,自己这位姑母张皇后独宠后宫,甚至将张家老太太都接到了宫里奉养,可见张皇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所以张知节虽然知道要入宫,心里却是不以为然。直到张知节随着太太走在宫里,感受到皇宫里的庄严肃穆,这才心里发闷,这里就是这个时代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所在。

    张知节紧张的随着太太入了坤宁宫,低着头跟着太太行礼,当听到那个温婉的声音,张知节紧张的心情却突然平静了下来。

    “宝哥儿,来,到姑母这里来,让姑母好好看看。”张皇后笑着对张知节道。张知节听了顺从的走到张皇后那,必须得抱大腿啊!

    张皇后拉着张知节的手笑着道:“怎么还和姑母认生了,嗯,看着精神多了。”张知节笑着道:“娘娘,我已经好了。”

    老太太笑着道:“看上去是活泛多了,就是怎么跟你弟弟打起来了?”太太赶紧道:“小孩子家闹别扭也是有的。”

    张皇后笑着道:“宝哥儿以前就跟个大姑娘似的,现在倒是男孩子气多了,打个人倒也没什么,只是怎么能欺负你弟弟呢?”张皇后虽然疼张知节这个张家长孙,不过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张知节知道让张皇后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来了,赶紧解释道:“我昨天去学堂上学来着,发现学堂里闹的不像样子,这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吗?所以我就寻思好好管教管教他们,不能让他们就这样荒废了,成了纨绔子弟,到时候就是娘娘面子上也不好看,我们这些小辈的纵然不能给娘娘挣脸面也不能给娘娘丢脸不是。”

    这一段话实实在在说到了张皇后心坎里去了,张皇后知道自己的两个弟弟风评不好,经常有御史弹劾,张皇后都是想法摁了下来,其实心里也颇不是滋味,想要惩罚吧心里又不舍得,长此以往使得两个弟弟越来越放纵。

    张皇后听得心潮起伏,眼睛都有些湿了,笑道:“我的宝哥儿懂事了,长大了,姑母心里真高兴。”老太太听了心里却有些尴尬,心里知道自己两个儿子惹了不少事,皇后为此操心不少,现在见皇后感触这么深,知道对两个弟弟也有些怨言。老太太劝道:“宝哥儿知道上进了,这是好事才是。”

    张皇后笑道:“是好事,是好事”,想了想道:“宝哥儿不如进宫给照儿做伴读吧,宫里授业的都是学问高深的学士。”

    太太听了心里却是一万个不愿意,其实这件事很早以前张皇后就提过。只是太太觉得皇家规矩大,自己又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怕张知节受了委屈,所以就给婉拒了。现在张皇后旧事重提,太太就想着以旧伤未愈需要静养婉拒了。

    太太刚想开口,却没想到张知节眼前一亮,好机会啊,开口笑道:“那就谢谢娘娘了。”太太迟疑道:“娘娘,宝哥儿这刚好利索。”张皇后笑道:“难得宝哥儿自己愿意,你也别老拘着他,你放心我会安排妥帖人跟着他的,我自己亲侄子,断然不会大意的。”


第4章 与朱厚照的初接触

太太虽然还是有些迟疑,但是听了皇后的话觉得也对,皇后也不会让自己的亲侄子受委屈。就算是真的受了委屈到时候再辞去这个差事就是,太太想了想便没有再反对。

    见太太没有反对张皇后也是松了一口气,张皇后是真心想让娘家人跟太子走的近一些。只可惜太子对两个舅舅不感冒,小一辈的也没有成器的,今天张知节的表现无疑打动了张皇后。

    太太陪着皇后和老太太说了一阵家常话,这才告退离宫而去。路上太太问张知节道:“宝哥儿怎么突然想要入宫做陪读了?”张知节笑道:“给太子做陪读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这是好事啊。”太太道:“好事是好事,只是皇家规矩大,我怕你受委屈。”张知节笑道:“没事,先做做再说吧。”太太笑道:“病了一场倒像个大人了。”

    张知节走了之后,太子去给皇后请安,张皇后就跟太子说起了张知节。张皇后对太子道:“你整天嘟囔读书无聊,现在母后给你找了伴读陪你。”太子顿时精神了,有个玩伴总比自己一个人玩好,连忙问道:“母后,是谁?”张皇后笑道:“张知节,他是你表弟,你们更能亲近一些。”太子听了顿时如同霜打了的茄子,撇嘴道:“他?更个大姑娘似的。”

    张皇后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知节病好后,人长进了不少。他昨天去学堂,看到学堂吵吵闹闹,便把学堂狠狠整治了一顿,今天进宫,我也觉得知节变了很多。”

    晚上皇上来到坤宁宫,张皇后就闲着跟皇上说起今天的事。皇上坐在椅子上喝着茶笑呵呵听着。听到要让皇后张知节入宫给太子做陪读,皇上笑着道:“这小子倒是开窍了,难为寿宁侯夫人不拘着他了,朕一会儿就下道旨意。”张皇后灿然一笑:“那臣妾就谢过皇上了。”皇上伸手握着张皇后的手道:“你我夫妻一体,还用着谢了。”

    张知节用过晚饭的时候一位公公匆匆而来传了道旨意,无非就是什么年少聪颖,品德优良,特选为太子陪读。张知节把玩着入宫的腰牌,心思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张知节吃了早饭,皇后娘娘已经体贴的派了一位小太监来,知道张知节第一次去不知道路。张知节带着这个小太监到了宫门,验了腰牌,一路往东宫而去。

    刚到了东宫就见一位笑呵呵的太监站在那里等着,小太监见了细声细气道:“刘公公,这位就是太子的陪读,寿宁侯家的小侯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