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165章

明朝小侯爷-第165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永成环顾四周,见都是自己人,这才笑吟吟道:“可不是喜事吗?霸州发生民变还不是都是刘瑾那厮贪得无厌造成的,小侯爷这可是机会啊!”

    张知节不置可否,笑道:“当务之急是平乱!其余的且看着吧!”

    马永成急道:“小侯爷,这平乱不过是小事一桩!京师陈兵数十万,区区上万泥腿子而已,能济得了什么事?”

    张知节笑道:“霸州乃是朝廷养马之地,素来民风彪悍,家家户户养马人人骑术精湛,不可小视啊!再说了,现在咱们苦无证据,也是无可奈何啊!”

    张永闻言笑道:“所以说,这前往平叛之人极为重要。证据就在霸州跑不了,只要能将那些暴民头领生擒活捉,那就是最大的证据!”

    马永成哈哈笑道:“张公公掌着御马监,又知晓兵事,自是当仁不让!皇上定是会派张公公前往平乱的!到时候证据在手,大事成也!”

    张永闻言也面露喜色,这正是他心中所想,此去平乱正好能一展他心中抱负,立下大功,二来生擒活捉乱民首领,打击刘瑾以报自己心头之恨!

    张知节叹道:“事情怕是没有这般简单!想要张公公前往平叛怕是不容易!坏就坏在张公公素来掌着御马监,多事之秋,刘瑾巧舌如簧之下,皇上肯定留张公公掌控四卫营拱卫皇宫!”

    张永听了之后,蹙眉沉思,不由摇头叹息,很可能真如小侯爷所说,真是成也御马监,败也御马监!

    马永成略一思索,也有几分认同,气馁道:“除了张公公,皇上还能派谁去监军?”

    张知节叹道:“一定是谷大用!谷大用够分量,也深受皇上看重,刘瑾也不想证据落于别人之手,他自己不能亲自前往,最合适的人正是谷大用,同时又能把这桩大功劳送于谷大用,弥补与谷大用的裂痕,可谓一举数得!”

    张知节的一席话说的马永成和张永再也没有原来的喜色了,等到了乾清宫这才发现,内阁、兵部大臣们已经散去了,只有刘瑾笑呵呵的陪着皇上。

    见到张知节来了,正德皇帝笑道:“知节来了!朕初闻霸州民变聚众造反攻下了霸州,心里十分惶急,所以召你来思虑对策。现在才知道,原来不过是小事一桩!”

    张知节还未开口,刘瑾在一边笑道:“不过是小小霸州而已,几千刁民造反,官军一时反应不及,这才失了霸州。只要官军一到,要剿灭这些刁民还不是轻而易举!”

    张知节笑道:“皇上说的是。不过这霸州民风素来彪悍,也当小心才是!臣倒是想举荐张永,张公公通晓军事,若是让张公公监军定能马到成功!”

    “哦,朕也知道张永通晓兵事。不过张永掌管四卫营,此时更应坐镇京城,以防有贼人趁机作乱!”正德皇帝笑吟吟到。

    刘瑾在一边笑吟吟道:“小侯爷多虑了!皇上已钦命佥都御史张伟提督军务,谷公公督军,从五军营抽调了两万兵马,再加上卫所守军,荡平乱民不过是旦夕之间!”

    正德皇帝亦是笑道:“知节不必忧心,乱民不过是乌合之众,如何是朕精锐之师的对手,何况两万兵马加上当地卫所,军力远胜乱民,断无不胜之理!”

    正德皇帝都这样说了,张知节还能说什么,拱手笑道:“皇上圣明!”


第340章 小胖子

    正如张知节所想,刘瑾对他极为防备,不但提前说通了皇上,派谷大用督军,还亲派张伟提督军务。

    张伟何许人也?那可是和焦芳一般,都是倒向了刘瑾的文臣。刘瑾的用意可见一般。

    而且刘瑾还单单只是征调了五军营部分军力,没有征调三千营和神机营。还不是因为五军营和三千营都是由张知节提督!刘瑾的防备之心十分强。

    见果然如同张知节所说的,刘瑾早就先一步布置好了后手,根本就截去了他们伸手的机会,马永成和张永都有几分低沉。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兴致勃勃而来,本以为能抓住刘瑾的把柄怼刘瑾一次。以前的那些都是证据都是小打小闹,根本动摇不了他,可是这次可是激起了几千人的民变,刘瑾就算不倒也得在皇上心中减分不少吧!

    张永更是低落,本以为这是一次机会,没想到竟然到头来竟然空欢喜一场。

    “小侯爷,咱们该怎么办?不能就这样放任这个机会溜走吧?”张永面有不甘之色。

    “我已经派人去霸州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所收获!且看这次平乱效果如何吧!”张知节摇头道。

    马永成和张永也是无法,那些手无寸铁的泥腿子如何是五军营精锐的对手,肯定轻轻松松就将乱民镇压了!

    马永成叹道:“咱家也派些人手前往霸州,看能不能有机可趁!就算这次不能把他怎么样,多搜集些证据,积累下来总有一天要他好看!”

    这次霸州事变确实让平静的朝廷中泛起了波澜。虽然大家认为平乱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还是十分关注,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次民变的原因所在。

    所以都关注事态的发展,看会不会对刘瑾的地位造成冲击。一时间京城里的气氛变得诡秘起来,一些御史开始三三两两的密谈起来。

    这瞒不过内厂番子的眼睛,但是自古以来士子中总不会缺少坚硬的脊梁。趁着这次霸州事变,他们开始忍不住行动起来,他们认为这是一次机会,一次除掉阉贼肃清朝堂的机会!

    作为文官之首的大学士李东阳和杨廷和,他们自然也知道手下文官的所为,但是他们并没有劝止,他们默许了。

    朝堂已经混乱不堪了,民间也怨声载道,李东阳和杨廷和十分心焦,如今出现了这样的机会,不试一次实在是不甘心。

    经历了张知节婚礼的场面,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张知节在正德皇帝心中的分量,李东阳和杨廷和心里也多了几分期盼,也许他们不会独自行动!~

    那些御史的动静瞒不过内厂,更瞒不住根深蒂固的锦衣卫,自然消息就传到了张知节这里。

    张知节知道后有些沉默,这几乎就是拿着一家老小的性命在赌博,张知节心里十分叹息,这些御史都是好官,只是他们这个举动犹如蜉蝣撼树,不会有什么成效。

    果不其然,十几位御史上书弹劾刘瑾纵容内厂勒索钱财以致霸州发生民乱,刘瑾巧舌如簧之下,皇上非但不信,还偏信了这些御史别有用心,全部下了内厂的大狱。

    张知节知道了这个消息也有些低沉,一夜未曾安睡。张知节只是有些低沉,但是如杨廷和等人就是痛苦了!

    这些人可都是大明朝的忠臣,一旦入了内厂的大狱,怕是就再也出不来了!这些御史求仁得仁,更让人心痛的是,他们的用生命作出的付出,并没有能起到丝毫的作用!

    杨廷和痛心之余,也有几丝寒心,张知节啊,你到底心里在想什么?十几位御史舍命为你打前锋,你仍然不为所动吗?

    清晨的张知节呆呆的躺在床上,徐佳颖知道他这两天心情不好,独自去给老爷太太请安回来,有心想要劝慰。

    国公府那边一个堂嫂要生了,徐佳颖准备出门逛逛铺子,准备些小孩儿用的东西。徐佳颖看着张知节笑道:“今天天气甚好,爷也一起出去走走散散心吧!”

    左右无事,出去散散心也好。陪着徐佳颖出了侯府,因张知节起的有些迟,略逛了一下就中午了。

    也懒得再回侯府了,徐佳颖不怎么出来过,正好带着她去一品鲜吃鱼,好久没有去过了,正让张知节想起了天津的五湖四海酒楼。

    虽然侯府的厨子也是名厨,但是一品鲜的鱼名闻京城也不是浪得虚名,徐佳颖赞不绝口,张知节心情也好了些。

    这个时候,门外想起了敲门声,“大人,属下高勇,有事急报!”高勇敲完门就在外边等着,包房里有提督大人的家眷,他自然不便进去。

    竟是高勇亲自来了,那一定是大事,张知节走了出来蹙眉道:“发生了何事?”

    高勇脸色急切,环顾四周低声道:“大人,霸州传来消息,谷公公和张伟带着从五军营抽调的两万兵急赴霸州,又征调了沿途卫所的兵丁,军力达到五万之众,在霸州遭遇了造反的乱民,一番交战之下,竟是不敌,惨败退回了天津卫!”

    竟然败了!竟然真的败了!张知节听完之后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谷大用和张伟用兵惨败,这对刘瑾来说肯定是一个打击。

    但是也意味着霸州民变已经不可控了,肯定会波及更广,转乱之下十室九空,不知道会死去多少人!

    张知节沉默良久,心里也不知道是喜是忧!高勇紧张道:“大人,咱们该怎么办?”

    “白玉兰回来了吗?”张知节沉声道。

    “还没有回来。现在霸州外围还好一些,但是白玉兰已经深入进去了,咱们的人也联系不到他!”高勇心里有一丝兴奋,他隐隐的觉察到了,大人似乎不会再沉默了。

    就在这时,自窗边传来了一个高昂的声音:“天下不宁,正当是臣子为皇上分忧之时,有些人食君之禄却不忠君之事!空居高位,妄受圣恩,不思报国为民,却还有闲心陪家眷逛街,真是可悲,可叹!”

    张知节循声望去,竟是一个微胖的少年,一副普通的士子打扮,坐在酒楼窗前,手持一把折扇,大冬天里扇着风,一副顾盼风流的样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言情手机版阅读网址:m。




第341章 暗度陈仓

    这小胖子一看就是文弱书生,所以锦衣卫并没有如临大敌,只是看着这小胖子的目光有些阴冷。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任是谁听了也知道他说的是谁!提督大人何等样的身份,这小胖子真是吃了熊心豹子了!

    一边的百户凑上来小声说道:“大人,属下留意过了,大人一出府这小胖子就跟着了!因看上去不过是文弱书生,大家也都没在意!”

    小胖子说完之后,坐在那里一边扇着扇子,一边不时用眼角的余光瞄一下张知节。

    显然这小胖子的一番话不是偶然而发,既然能从侯府跟到这里来,自然是别有用意。

    “大人,用不用。。。。。。”高勇眼色变得凌厉了一些。

    张知节笑着摇头道:“不过是个小孩子而已,随他去吧!你密切注意霸州的情况,有什么情报及时报给我!”

    高勇点头去了,张知节也没再看那小胖子,转身就欲回到包房。一直在斜瞄着张知节的小胖子看到张知节转身就要进去,竟然对自己的话一点反应都没有,不由傻眼了,这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

    小胖子呆呆的看着张知节进了包房,持折扇的手也僵在了空中。没想到人家竟然丝毫不搭理自己,父亲可是交代了自己重要的事情啊,这可怎么办呢?

    小胖子自小学富五车名满天下,不免有些恃才傲物,对张知节这位少年权臣并不怎么放在眼里,觉得对方不过是生在了权贵之家而已!

    所以这才想着展现一下的名士风流,指点一下这位少年权臣,哪想到人家根本就不搭理自己。

    这下小胖子有些郁闷了,难道真的要上去自报家门求见?想一想小胖子就觉得十分憋屈!

    不过就算憋屈也没有办法,小胖子苦着脸走上前来,对着守在门口的锦衣卫拱了拱手道:“在下杨慎,请见小侯爷!”

    锦衣卫相互看了一眼,杨慎是谁啊?总不能来个人说见大人就见吧?刚才他们可是看明白了,提督大人根本就不认识这小胖子,摆手道:“去去去,哪家的小孩,别胡闹!大人不计较你别找不自在,若惹出麻烦来,你家大人也吃不了兜着走!”

    小胖子脸色一下子涨的发红,他都自暴姓名了,人家竟然不知道他!杨慎之命确实名满天下,若是文人士子自然是知晓的,可是这守门的锦衣卫大字不识几个,可不知道杨慎是谁!

    小胖子觉得十分耻辱,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红着脸补充道:“家父杨廷和!”

    杨廷和,内阁大学士!锦衣卫这才明白原来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胖子竟是大学士之子,是大学士之子你就早说嘛,还煞有其事的说什么杨慎,谁知道杨慎是那颗葱啊!

    锦衣卫敲了敲门低声禀报了,张知节听了微微一笑,已经明白了,刚才那个小胖子竟是杨廷和的儿子!

    他给皇上做陪读的时候就是杨廷和授课,也算是杨廷和的半个学生。杨慎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找上门来,联想到十几位御史上书弹劾刘瑾的事,张知节品出了几分意思。

    看来那十几位御史上书之事不是偶然,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