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鲁
于是奇怪的一幕上演了,从函谷关长五里的谷道。依次分布着秦军,魏军。秦军,魏军,秦军想要躲进函谷关,魏军想要拿下函谷关,这是和时间的赛跑。双方都很清楚,被夹在中间的魏军和秦军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哪一方先抵挡不住。哪一方就会失败,再无翻盘的机会。
魏军牺牲了两千多人才换来这样的机会,他们自是不肯放过,尤其是那些为了演戏骗过秦军、忍痛杀害自己袍泽的魏军,更是咬牙切齿。不顾一切地杀向秦军。
秦军也有着自己的骄傲,也想活下去。根本不用李毅动员,秦军知道自己被骗了,自己拼着命去救的“袍泽”,压根就是敌人假冒的。为了救他们,自己这一方为此还搭上了两千多生死与共的兄弟。秦军只觉得自己仿佛被打了一个耳光,深感耻辱和悔恨。魏军摆明了是想将自己赶尽杀绝,自己除了以命搏命,以血还血,不能洗刷自己的屈辱!
双方都杀出了血性,很快,狭长的古道上倒下了无数的尸体,他们的鲜血将脚下的土地染成了血红色。这是钢与铁的碰撞,擦出死亡的火花,死神尽情地收割着人命。
那一曲断后的五百秦军还没等到李毅的援军就全军覆没了,魏军付出的代价是超过一千人战死或者濒死。在这混乱的战场,受伤尤其是重伤往往就意味着死亡,如果你倒下了,后面只顾着前进的袍泽也会生生把你踏做肉泥!
随着断后的五百秦军战死,秦军算是被咬到尾巴,局面显得更加被动。李毅被迫分兵一千,好延缓身后魏军主力的逼近。
望着城门口越杀越少但苦苦硬撑的数百魏军,李毅的怒火就气不打一处来。明明自己是两面夹击,明明他们的一开始的人数不过是一千出头,怎么可以坚持这么久。今天自己这一方即使侥幸守住了函谷关,伤亡肯定也会十分惨重,后续的魏军源源不断,完全没有尽头,时间拖得越久,秦军的牺牲就越大。
“不能再僵持了,哪怕用人命堆也要把魏军挤出去。”李毅暗暗想道。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刻钟你若是还拿不下城门,你就给我提头来见!”李毅叫传令兵喊过主攻的二五百主,吼道。
收到都尉这样命令,胡更也是火大,当即带着手下的一千人再次杀向城门口的魏军。一刻钟后,秦军终于砍翻了最后一名魏军,但秦人也悲催地发现,他们的城门被破坏得差不多,已经关闭不上。
李毅得知这个消息后知道事情再无转机,他有些悲壮地说道:“都退到城门口阻击魏军吧!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还没战死,魏军就休想踏进函谷关。”
李毅的命令得到了最快的执行,仅余不到三千人的魏军就在函谷关东门口架设了一条简易但坚固的防线,魏军总算成功地避开了一直不擅长的攻城战,迫使秦军回到地面上,跟魏军来一场阵地战。
两个时辰,整整两个时辰后,一切归于平静。偌大的函谷关再无一个活着的秦军,长长的谷道堆满了两军的尸体,有秦军的,更多的是魏军的。
在整个漫长的历史上,只有项羽带兵攻克过军心涣散的函谷关,自建关伊始,函谷关就屡屡令山东各国的军队铩羽而归,函谷关也成为了见证秦国欺凌山东诸侯的铁证。魏国是胜利了不假,但为了这个奇迹,魏国付出的代价有些大了——足足两万三千名魏军伤亡,其中死于自己人手下的有三千多人,被秦军所杀得有一万三千人,重伤者四千人,轻伤者三千。
魏国笑到了最后,函谷关的战况在第一时间被卫庆八百里加急传回了大梁!(未完待续……)
ps:求订阅,求推荐,求安慰,五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回来了
第十五章秦国要反击了
当麃公率领的五万大军赶到函谷关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迎风飞舞的数面“魏”字大旗,城头上立着的不再是黑衣黑甲的秦军,而是身着红色服饰的魏军!
“函谷关居然失守了?!”麃公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玩笑,兵强马壮的秦军怎么会守不住天下第一险要的函谷关呢!但城头上放出的箭矢告诉麃公,这是真的,秦国倚为固若金汤的函谷关真的失守了!
因为不清楚具体的情况,麃公不敢将大军全部压上。笑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是那么好打的吗?只要魏军有三五千人,足以让自己这五万大军望而却步!眼下,还是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之秦王要紧。
趁着这段空闲,麃公也没让手下的大军闲住,各种攻城器械在有条不紊地建造着。只要秦王一声令下,要自己攻城,麃公也只能靠着这些器械用人命来填。无论是哪个将军,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攻城战,尤其是攻打像函谷关这样的坚城。
军中的斥候已经被麃公派出去了大半,所为的不过是找到一条捷径。函谷关的南面靠着秦岭,若是可以找寻到一条山中捷径进入函谷关,那对秦军来说不异于久旱甘霖。
秦国,咸阳。
收到函谷关失守的消息,秦国君臣完全愣住了。秦国君臣的第一个反应是已经稳定下来的峣关防卫战变得毫无意义,秦国的东大门完全敞开了,只要六国愿意,他们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函谷关进入关中,进逼咸阳。秦国这是要亡国的节奏吗?
丞相魏冉一把扯过报信的使者,声色俱厉地问道:“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
使者吓得有些惊慌失措。面对秦国君臣凶狠的眼神,战战兢兢地回道:“回丞相,麃将军知道兹事体大,已经严密封锁了消息,卑职来咸阳时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此事。”
魏冉这才松开了手,向秦王说道:“王上!虽然麃公已经很是小心谨慎。但大军出发不过四天,就派使者八百里回咸阳报信,明眼人不难推断出前方战事有变。臣建议,放出风声,就说大军前进的路上遭遇山洪,道路不通,以此隔绝函谷与咸阳的联系。”
秦王这个时候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麃公大军的行进速度已经够快了,但还是没快过魏军的反应。这一次。魏国上下的果断勇武帮了他们。按照推测,魏军至少提前了三天出发。就这三天,改写了函谷关的历史。
这都怪自己!秦王万万没想到,魏国居然敢打函谷关的主意,而且竟然成功了!韩、魏两国抱在一起的时候,秦王以为两国不过是想保住河东、三川两郡,奢望再大一些的话,全歼桓齮的三万大军。至于函谷关。那是谁也不曾去想的。
“就依丞相所说的做!”生性果决的秦王恢复了枭雄的本色!函谷关失守的消息绝不能泄漏出去,不然。秦**心一定会不可逆转的动摇。虽然这个消息瞒不了多久,但能瞒多久是多久!隐瞒的这段时间,应该足够秦国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
虎目环视群臣,秦王面色沉稳地说道:“如今函谷关失守,不排除六国大军由函谷关进攻我关中的可能!如何应对六国的威胁,众爱卿各抒己见!”
侍御史立即奏道:“王上!函谷关乃我大秦东方屏障。臣虽然不清楚魏军是如何拿下的,但想必也是伤亡惨重。如今麃公五万大军屯驻在函谷关附近,只要王上一声令下,三军莫不效命。以我大秦军队的战力,当可夺回函谷关。以血前耻!”
“王侍御史所言甚是,魏军立足未稳,此乃我大秦的唯一机会。待魏军熟悉情况,我大秦若是想重夺函谷关,所付出的代价定然不菲。臣附议!”御史中丞对自己副手的建议很是推崇。
“臣等附议!”又有几名大臣出列。
秦王沉吟不语,能够击败李瑶手下的一万五千大军,再全歼五千函谷关守军,想必是韩军和大梁来援的五万魏军合力的结果。即使魏军损失了三万多的兵力,也会剩下一万多人。这一万人哪怕都是猪,秦军想要拿下函谷关的话,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大。
“要不要讲和呢?”秦王心里很是犹豫。
二十九年前,齐国的匡章带领齐、韩、魏三国联军攻秦,前后历时三年,终于进入函谷。(注:函谷东西长数百里,函谷关就在函谷当中。战国策记载匡章带领三国联军入函谷,但未提及是否拿下函谷关。考虑到秦国只是归还了三个小城,笔者还是认为秦国被三国的坚韧打怕了,毕竟就算拿下了函谷关,狭长的函谷足以保证秦国可以层层阻击联军。联想到这个时候赵国和其他国家的小动作,大有可为啊!)自己不得不割让三个城邑换来和平,但现在看来,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
秦国这些年损伤太大了,这一次又要付出数万人生命的代价才能夺回函谷关,在秦王看来,代价太大,于国不利。
魏冉很快就看出秦王的异常,如果秦王真的愿意以武力解决的话,肯定早就首肯这个建议了。秦王迟迟不赞同不反对,多半是有其他的想法。
如今白起大军还在和廉颇军团对峙,峣关方面可以借着地利慢慢磨掉韩、魏、楚三国联军的耐性。秦国完全可以主动放弃函谷关,借助两百多里的函谷层层阻击魏军。不过,依照魏冉对魏王的了解,魏王应该不会让大军冒险出函谷关。至于赵国或者其他国家会不会借道函谷关兵指函谷,如果这次秦军将廉颇大军重创了,谁还敢冒这个风险呢!
想到这一点,魏冉出声了。“王上!臣以为函谷关地势险要,魏军刚刚得胜,士气高昂。我军虽然有全胜的把握,但没有一个月。不付出数万将士的伤亡,恐难成事。倒不如以退为进,严守函谷,迫使魏军不敢出关与我军决战!”
听到这里,群臣开始议论纷纷。他们毫不怀疑魏冉对秦国的忠心,但丞相怎么可以不顾秦国的荣耀。让魏军得逞呢!魏军每多占领函谷关一天,秦国的耻辱就多上一分。
魏冉毫不理会群臣交头接耳的否定,继续说道:“函谷关就在那里,我们大秦只要想拿,随时都可以!眼下的重中之重乃是消灭洛水河畔的燕、赵、齐三国联军,乃是击溃停留在峣关城下的韩、魏、楚三国联军!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些,魏国得到了函谷关又能如何!”
“函谷关就在那里,我们大秦随时可以夺回!”这样霸气的言论让大殿内的每个人听了热血沸腾。是啊!魏军是夺下了函谷关,但秦国的末日远没有到。魏国君臣的保守策略。注定了他们小富即安,恐怕他们会觉得自己以后高枕无忧,不用担心河东了吧!可惜他们忘了,即使不走函谷关,秦军也可以走风陵渡,攻打河东!
秦王终于点了点头,开口道:“函谷毕竟太过狭长,摆不开多少大军!既然丞相如此建言。那肯定是有什么良策,不妨告之寡人!”
魏冉回禀道:“王上!宁秦县所辖函谷地段最宽处有两百余步。可建一关,以为关中屏障。大军由此攻函谷关,较之咸阳出发事半功倍。”
对于魏冉的这个提议,秦王很是赞成。这样一来,哪怕六国发了疯一般进攻关中,秦国也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而且。较之函谷关,新的关隘更靠近咸阳,补给方便。
“如此甚好!此处可有河水经过?”秦王问道。
魏冉知道秦王有意在此屯驻大军,大军每日用水极多,当然是靠近河流毕竟方便。
“潼河经由此处。”
“既然如此。那就在此建立新关,名曰潼关吧!”秦王斩钉截铁地说道。
决定了兴建潼关来应对函谷关方向可能的威胁之后,秦王继续说道:“武安君和燕、赵、齐大军交手已经一月有余,在目前函谷关失守的情况下,我大秦已经陷入被动。廉颇大军若是知晓了,一定萌生退意。毕竟他们有了一个更好的突破口。所以,无论如何,我大秦这一次都不能轻易放走十多万燕、赵、齐大军。”
“王上圣明!”群臣恭维道。
在这样的基础下,割地求和所要付出的代价之大,远远不是上次三座城邑可以解决的。秦国想要化解这个危局,只能是将燕、赵、齐三国联军狠狠摁在洛水河畔,让列国投鼠忌器。当然,最好是全歼廉颇大军,让列国闻风丧胆。魏国恐惧之下,说不定会主动送还函谷关。
“看来,王上是想趁着函谷关失守的消息没有传扬开来,打廉颇军团一个措手不及。依照王上的性子,只怕峣关方面,也会投入很大的兵力吧!”魏冉暗暗想道。
果真如魏冉所想的,秦王沉吟不过片刻,便运筹帷幄坚定地说道:“郎中令何在?”
“臣在!”
“草拟一道诏书,着令麃公留一万大军监视函谷关动向,其余大军前往蓝田,经由子午栈道往汉中旬阳。第二道诏令,着令汉中郡郡尉任宇领兵三万,前往旬阳接应。以麃公为主将,任宇为副将,合兵七万,攻打南阳,断韩、魏、楚大军归路!”
“第三道诏令,着令武安君白起不计伤亡代价,务必在半个月内击溃燕赵齐大军。寡人要将函谷关失守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明白吗?”。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