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我叫宋清-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山诸事皆好,唯独在士子眼中的形象最差,单说梁山拿下这么多的州府却没有多少人来投就足以说明问题。
兖州的孔家只有一家,没有第二个。
宋清不置可否,摇了摇头道:“没个十天半月的,这帮人也凑不齐粮食,山寨在这段时间还需要严加防范,光积粮食,做好苦战的准备。另外据北地的探子来报,金国已经攻下了辽国的大定府,恐怕不日就会南下攻打宋廷,时不我待啊!”
若是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金国南下还得几年,但是宋清带来的蝴蝶效应导致金宋联盟早了数年,这样一来金国的实力增加了数倍不已,几番恶战下来,辽国一蹶不振,再没有半分复国的可能。
金国拿下辽国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到那时金军南下,梁山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只怕到那时靖康之变又要上演。
闻焕章深以为然,点头道:“是啊,金国拿下辽国后,朝廷在北地的压力也少了很多,到那时山寨更难。”
宋清吃了一惊,看向吴用道:“加亮,你也以为金军不会南下么?”
吴用不知道宋清哪里出来的这个问题,忙道:“金国建国不过数年,如今刚刚拿下这么大的地盘,肯定要修养数年。况且朝廷数十万大军就在北地镇守,金国万不会在这个节固点上进攻的。”
朱武、公孙胜、乔道清等人纷纷点头,金国的成长太快了,从完颜阿古达起事到如今不过只有四五年,作为一个国家还缺少必要的底蕴。更何况宋廷幅员辽阔,绵延数千里,怎么可能会被金国拿下?
宋清叹了口气,想不到这些时代的精英竟然都是这般看法,出言道:“诸位,宋廷士兵的质量大家也清楚,况且去岁夏天的那场攻辽之事已经暴露了宋廷的本质,女真又是虎狼之辈,如何不对这中原的花花水水感兴趣?恐怕朝廷也是这般看法,到那时又是一桩祸事啊!”
第二百四十四章:经验
李纲对于军粮的征集还是极为重视的,但是梁山这段时间的动作实在令人不省心,据探哨来报,似乎周边的州府都出现了梁山军马的踪影,偏偏募集的军粮对于官军意义过于重大,不容有失啊!
略一思索,李纲就升起大帐,唤过来诸多大将,将梁山的动向一一道来,又道:“这帮贼人如此活跃,莫不是想要劫粮?”
左义卫亲军指挥使丘岳身为诸将之首,当仁不让的回道:“恩相,我军先召集军马,后募集军粮,已经失了先手,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劫粮之意。”
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笑道:“这群贼人胆子也大,可惜我军的马军太少,不然定教这帮鸟人尝尝厉害!”
有宋一朝最是缺马匹,几个养马之地都被异族占领,没有什么良马。反观梁山就好了一点,梁山一共不过两万多马军,一人双马这才四万匹,几十艘载满美酒的船只从水路送往那苦寒之地,换来的全是良马。
周昂恐被这帮节度使抢了风光,忙道:“贼人敢于出战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此一来各处粮草募集完毕后都需要派遣大军护送,平白耽误了时间。”
王焕暗笑不已,这个东京来的大官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些,就是贼人不出来,这么多的钱粮也需要护送。
李纲深以为是,他率领如此多的大军作战本事基本为零,只能依靠这帮大将,便道:“周将军所言甚至,只是不知该派遣多少军马去?一定要护卫好我军的钱粮啊!”
周昂思虑片刻才道:“应当根据军州情况派遣军马,像大名府这般重镇,派上几千军马意思意思就行,像兖州这般重镇,又处在梁山的包围之中,恐怕没有个三五万不成。”
这时,王焕突然出声道:“不妥啊!我军粮草已经不多,若是再派出这么多的军马,只怕到时候梁山主力出动,来攻打濮州,为之奈何?”
三五万军马去兖州必然要带上不少的粮草,再说济州把濮州和兖州隔得严严实实,,朝廷军马想过去,必然要绕路,如此一来耗费的粮草又增加了数成不止。
到那时主力尽出,濮州又没有粮草,只怕梁山围城上数日就能破了这二十万官军。
行军打仗胜败皆在一念之间。
这时,李纲背后的一个小将突然出声道:“为何非得要将兖州的粮草运过来?”
见众人的眼光都看了过来,那将有些紧张的道:“小将的意思是兖州的粮草先不急,不妨先放在兖州。等到大名府等地的粮草到了后,大军有了保障,再去取兖州的粮草。”
王焕心中一动,这小将不愧是李纲看重的人才,光是这份谋略就已然非凡。心中却打定了主意,等战事结束,李纲回到朝中后,自己一定要将此人要过来,当做自己的衣钵传人来培养,不失为一件妙事。
李纲哈哈一笑,当即吩咐道:“着,就这样行事,只是单州等地还需要派上军马去护送,不知诸位将军谁愿意走一遭?”
梁山军马不过是三千人的动静,而各节度使最少的也有万余军马,当即站出来四个节度使,表态道:“小将愿往!”
李纲看去,却是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这四员大将,当即吩咐道:“王文德将军率本部去大名府,张开将军率本部去兴仁府,杨温将军率本部去广济军,李从吉将军率本部去单州!还望诸位小心为上,不可恋战,只要将军粮护送过来就是大功一件!”
四人齐声道诺,各自领军而去。
官军的这个举动有点意思啊,似乎这官军看破了梁山的计谋似得,只有兖州不派军马,这官军有能人啊!
一时间梁山也没了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官军轻而易举的将粮食运到了濮州。当然,对于兴仁府、广济军、单州三地并不是没动过想法,但是三地就紧靠着濮州官军大营,恐怕梁山军马过去了,就会被拖住。万一到那时不光粮食拿不下,这舍了梁山的骑兵实在有些不智。
就这样,官军将粮食调集完毕,又在濮州整合了数日这才出发,第一站的目的地正是那济州城!
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和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这两镇为先锋,其余诸镇并丘岳等将为中军,周昂押运粮草为合后,浩浩荡荡共计二十一万四千军马,旗帜接天连日,一眼望过去连军马的边角都看不完。
梁山自然不甘示弱,早早的就在和蔡镇部下了军马,宋清笑着对身边的诸将道:“当年就是在这里,我军和韩滔大战。”
站在徐宁后面的韩滔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当年被扈三娘生擒乃是他最为郁闷的地方。
徐宁笑道:“这有什么,也是一桩机缘,总比我被我那兄弟诳上山来好得多吧?”
众人哄然大笑,汤隆虽然也算是一个有本事的人物,但是做事实在令人不耻。
宋清只是笑,却不置可否,现如今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过度解读,因此话少了许多,比之数年前稳重许多。笑道:“定国和小七那边好了吧?依我看朝廷的军马快要来了。”
定国是炮营主将魏定国,小七是水军第五军主将阮小七。此次迎战官军自然落不下炮营,特地从炮营拉来了五十余门火炮,放置于阵中。
和蔡镇本来就是位于梁山泊与五丈河的交界处,水军接应自然是少不了的。一来水军船只上有不少火炮,二来也算是一种依仗。
侍立在宋清身边的马灵急忙领命,马灵也是个奇人,有个绰号唤作神驹子,走起路来丝毫不下与戴宗。
不多时,马灵就跑了过,道:“哥哥,两位将军那边都准备好了,只是那官军的先锋距离我军大概二十余里的地方压住了阵脚,想来是在等主力。”
宋清点了点头,这次官军的将领都是一些久经战场之辈,轮起经验,远比高俅的带的那帮士卒。
第二百四十五章:岳飞来也!
二十余里已经算是极近了,韩存保和徐京的这一手以退为进做的极为稳妥,等到了朝廷大军来了,他们早就恢复了体力,到那时才能发挥出来先锋的威力。
到了这种大军团直面作战的时候,任何一个举动都有可能让一方承受不能承受之痛,无论是梁山,还是官军都在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作战方式。
官军的主力距离先锋本来就不远,不到半个时辰就跟了上来,两军汇做一军,直奔梁山主力而来。
肉搏啊……
说实话,梁山有着炮营五十余门火炮,还有万余水军正在岸边枕戈以待,加上用钱粮堆积出来的板车阵,并不惧怕官军。
反观官军,兵马数目上已经是梁山的两倍有余,更没有道理怕梁山了。
不多时,官军就赶来过来,一员骑将单枪匹马来到梁山阵前,大声喊道:“梁山贼听着,我家将军乃是朝廷兵部侍郎李伯纪,现率领五十万大军特为剿灭尔等而来!若是识得天数,不妨速速下马受降,免得生灵涂炭,平白让这么多百姓跟着你们遭罪!若是不降,恐怕覆灭你等就在须臾之间!”
宋清丝毫没有理会这官军的叫喊,对着身边的诸人道:“诸位,这朝廷的阵势看起来颇具章法啊!”
一直侍立在宋清身边的林冲仔细的看了良久官军的阵型,才道:“哥哥,光是这份阵容,绝对是官军中仅次于西军的存在,再加上这帮节度使个个都是人精一般的存在,想要在阵势中找到点破绽,有点难。”
十节度的名号拿出来绝对是响彻一方,虽然如今归顺了朝廷,也低调了许多,但是一点也不容小视。
闻焕章深以为然,这十节度乃是高俅最引以为傲的十镇军马,又岂是易于之辈?
就当众人说笑的时候,那边却气坏了一员虎将,这将最是性急,偏偏归顺梁山后寸功未立还居于高位,当即请命道:“哥哥,小弟请战!”
宋清急忙看去,却是那急先锋索超,不禁眉头暗皱,本以为这员虎将经过打磨打磨能够大用,想不到还是这般脾气。又不好挫了他的锐气,当即笑道:“准!只是这官军中的将领并不是济济无名之辈,董将军小心为上!花荣、卢俊义何在?”
两人急忙上前一步,齐声道:“末将在!”
宋清点了点头,道:“两位将军替索将军压阵!”
“诺!”
官军中并不缺乏善射之人,那项元镇的绰号便是神射将军,在另一轨迹中曾经射中董平。
那骑将见梁山军中杀出一人,顿时有些胆寒,急忙朝着本阵跑去,他虽然是个骑将,但是还没狂妄到在三十余万军马面前和敌将交战。
索超见状哈哈一笑,径直来到两军中间,对着官军大声呵斥道:“我等虽是乱臣贼子,但是从未滥杀无辜,屠戮百姓。反观你等身为朝廷命官,却屡屡欺压良善,是何道理?”
李纲老脸一红,他虽然和高俅不是一路人,但是都代表这朝廷的颜面,高俅的作为实在让他反驳不起来。
但是这帮节度使又岂是白给的?李纲不同于高俅,若是真做出来什么功绩还是能算数的,当即颖州汝南节度使梅展上前请战道:“恩相,小将情愿将此贼的头颅献于帐下!”
李纲点了点头,嘱咐道:“将军小心迎战,可不胜,但是莫要折了朝廷大将!”
梅展心中不禁一暖,急忙拍马出阵,大声喊道:“贼将可识得梅大郎的名号?”
梅展是两浙路平江府常熟县人,家中为织造商户。因为梅展排行第一,人皆呼为“梅大郎”,梅展性格爽朗大度,为乡里修桥铺路,扶危济困,又深爱武艺,惯使一柄三尖两刃刀,有万夫不挡之勇,在两浙路威望极高。
可惜的是后来平江府知府王慎的内弟郑三省和梅家有生意上的冲突,暗中勾结织造监刘永兴,污蔑梅家给朝廷的贡品以次充好,以欺君之罪将梅家抄家,男子流放,女子为奴。
梅展在路上听闻自己妻子被朝廷侮辱致死后,不禁杀官造反,逃到了武夷山,后来朝廷屡攻不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