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朕的霸图 >

第237章

朕的霸图-第237章

小说: 朕的霸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防事机败露,韩倬只在夏州停留了两天便启程,率百余骑从赶着骡马满载货物,扮作商队由绥州吴堡三川口出境过黄河,取道河东石州,将至太原求见北汉主刘均,商谈派遣朔、胜等州节度使、兼侍中崔勋领兵南下,会合北汉军南征之事。

    这天韩倬的商队离开石州,向东进入了吕梁山区,因为汾州、沁州归降了大周,现归晋州建雄节度辖领,晋州节帅杨廷璋又是先帝郭威杨妃之弟,对辖区过境商旅查得很紧,绝不许一粒粮食、一块铁北上太原,所以韩倬就只得很苦逼地翻山越岭绕过汾州,当然他还可以北上走岚州,但那要绕更大的一个圈子。

    而汾州刺史还是原来后汉刘知远时任命的官员,显德二年投了大周,实际上还是自治,杨廷璋主管军务,只设置委派了边防巡检,对州事不怎么插手。

    也不知何时,汾州与太原府交界处的隐泉山里来了一伙强盗,约几十人占山为王,经常拦路打劫过往商旅,而汾州刺史和隐泉山南面二三十里的文谷镇巡检使对此居然不闻不问,致使这伙盗寇越聚越多,现在竟达到两百多人。

    韩倬的商队一路走了五六天终于出了吕梁山,这天下午申时进了隐泉山北麓一处山沟,走出这鬼地方就能到太原府南面的文水县城,所以韩倬也不急,见天色还早,快要出谷口了,便在溪边饮马休息。

    “使君快看!河对岸有樵夫,要不要喊过来问问,看到文水县还有多远?”这地方还算安全,随从士兵们都在挑脚泡,有的喝水吃干粮,独有一名站在河边树上了望的士兵发现了人迹。

    “行吧!去个会说河东话的。”韩倬是初次走这条路,还是比较谨慎的,便让一名朔州汉兵过去找人。

    两名樵夫一老一少,年纪大的有四五十岁,看起来憨厚朴实,见众人带刀挟弓还有点害怕。小的二十多岁,身材高瘦却很壮实,脸膛晒得黑黑的,但双目滴溜溜直转,东张西望地打量随从士兵,看着不像个老实人。

    “你们是这地方人吗?是大周人还是太原人呐?”地处边境,韩倬便如此问道。

    “早前是北汉人,但马上就是大周人了,因为太原税粮催得急,缴得比往年多,我们家攒够钱就准备搬到汾州隰城去。”老头开口回道,说的倒也是实话。

    北汉早就知道消息,屯粮准备用兵,这在情理之中。韩倬微笑点头,忽然心有所感,一转头就见那年纪小的瘦高个后生盯着自己腰间玉佩,顿时心中一惊,这玉佩上有个“鲁”字,还有契丹译文,因为祖父韩延徽封爵鲁国公。

    “你这哥儿,可知此地到文水县还有多远?若肯老实回我,这块玉佩就送你作报酬!”韩倬觉得那年轻人认出来了,便小心地试探,说着还真解下腰间玉佩挂绳,一把塞进年轻人手里。

    “不远嘞!出了这沟谷,再向前二十多里就有官道,上了官道一直走个十来里也就到了!”年轻樵夫咧着嘴憨笑,露出一口洁白牙齿。见韩倬递过玉佩,拿起来煞有介事看了一会儿,又递了回来,摇头摆手道:“客官这是玉啊!贵重值钱着呢,小人可不能要!”

    韩倬却只是盯着对面年轻人的手,玉佩在他手里,上面那个大大的“鲁”字向着自己,这年轻人是倒着拿的,显然不识字。否则若是识字的人,会下意识将字正对着自己面前,那这样的人就不能留了。

    “多谢小哥儿!且回吧!”韩倬心中一松,接过玉佩笑着挥挥手,将一老一少打发走了。年轻樵夫浑没意识到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还边走边回头张望着远去。

    “我们也走吧!还有二三十里路,得走快点!”韩倬当即带着随从再次上路,向前走了七八里,眼看要出了谷口,前方两山夹峙之间的小路上居然横倒着一棵大树,连枝带叶的挡住去路。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载!若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小路两边山坡上旗帜摇动,各现出十几名青壮人影,手持刀枪怪叫着呐喊。

    “呵唏哩!”前面一名士兵大惊,顿时就喊出契丹话,叫了一声“有盗寇”。

    “左右各派一阵压住阵脚,搬开大树过去!”韩倬皱了皱眉,一帮盗贼居然也敢打自己的主意,他决定顺手收拾了,按常理来说,等盗贼吃了大亏,自然不敢报告官府,反而还会遮掩着,否则正弱的时候岂不是送菜。

    两队各二十骑辽兵离开骡马队,在路边列成两长排,向山坡上张弓搭箭威胁,但其实射程不够,盗贼们也一点不怕,哄笑着做出脱裤子、挺腰、撅屁…股等各种猥琐动作,气得辽兵们哇哇大叫。

    挡路的大树还没被搬开,对面就射来一阵阵箭矢,但盗贼们射箭准头实在不行,士兵们衣袍内是披甲的,根本没造成什么伤害。一搬开障碍,对面三四十步外,一大堆百来人兴奋地大叫着,手持朴刀、长枪、猎叉等参差不齐的武器,乱哄哄地冲杀了过来。

    列队的士兵迎面一阵箭雨,瞬间就放倒了二三十个,盗贼们大惊失色,连同伴都没顾上就乱纷纷地跑了。辽军士兵纵马追了一阵,逮住了几个小喽罗回来交给韩倬审问。

    “你们是哪来的盗寇?山寨何处?寨主何人?有何本事?竟在此占山为王,大周官府为何没有清剿?”韩倬见这群盗寇不堪一击,此地位置关键,顿时起了收为己用,安插奸细之意,便开口盘问。

    “小的若说了,客官是否放人?反正也没把你们怎么样不是……”小喽罗很是油滑,胆子也不小,居然讨价还价了。

    韩倬冷笑着一挥手,旁边士兵会意,啪啪啪就给了几个大耳光,打得小喽罗晕头转向,杀猪一样惨叫起来。韩倬又再逼问,面对架在脖子上锋利的腰刀,这可是真家伙,小喽罗只得回道:“俺们寨子就在这隐泉山里,寨主有两个,大寨主名叫何驹,二寨主有个花名叫射破天,只知姓公孙,没人知道叫啥名?”

    “射破天么?倒要见识见识!”韩倬闻言大笑起来,当即让小喽罗带路,决定去山寨劝降。若在此处设置一个情报点,不但能就近打探到北汉、大周西北及中原各地消息,位置真是得天优厚啊!

 第0432章 改头换面

    隐泉寨内的寨主既然是何驹,韩倬自然是碰了一鼻子灰,还被盗寇再次伏击,差点被抓住,韩倬只得放弃劝降的打算,一路赶到太原面见刘均,双方很快商定了有关出兵的各项事务,韩倬便带着百余骑从先至大同府,然后到幽州转道,返回上京复命。

    而何驹之所以出现在河东,自然是早先一步收买了盗寇,作为太原方面河东支司情报联络点。这次韩倬送上门,何驹也并不知道此人的身份,不过在二次伏击时,射破天公孙寨主抓住了一名俘虏,经刑讯逼供,竟然是临潢府上京来的辽人。

    何驹很快知道了韩倬此次南下的目的,便飞鸽传书关中,常驻永兴军城惠和商行的张全绪接到情报不敢怠慢,立即喊来一名伙计,以薄绢书写了一式两份的情报文书,卷起塞入细竹筒,两人到后院中一排鸽笼前,各打开小门抓出一只温驯的白鸽,将小竹筒绑在了白鸽腿上,然后到后院墙上一起放飞了。

    数日之后,泾州彰义节度行军司马卞极先接到消息,派人快马飞报兰州宣崇文,河湟四镇随后悄然加快备战。而十天之后,消息一站站传到东京,时间已到九月底,章钺已经在准备启程南下寿州,先一步赶到前线筹备后勤粮秣。

    因出征在即,宣徽院其实也没什么事,章钺更多的是打杂,来往于枢密院和禁军两大军衙之间,主要是备办器械和粮草。这下傍晚下值回家,接到这个消息并不惊讶,他马上派杨玄礼去请封乾厚过府来商议。

    主从二人在后宅书房坐定,因关系亲密,见面很少寒暄说废话,章钺直接取出前后几封情报给封乾厚看过,不想封乾厚看完却笑着摇了摇头,不置可否。

    章钺见此讶然,笑着问道:“孝德兄笑而不语,是不看好李彝殷呢,还是认为此时不宜再在西北开战?”

    章钺这么问也是正常,关西粮价在秋收后仍是上涨,李晖到任永兴军府,放出了三万石秋粮平抑粮价,但没什么用,涨势只是缓了一点点。这其中必然有大商人在趁淮南战事将起屯粮哄抬粮价,但李晖也拿不出什么强有力的措施,这时关北开战当然不合时宜。

    “两者皆有之!”封乾厚点点头,又道:“但我更担心主公的前途,按说解决李彝殷正当时,元贞还能趁机将势力扩散到关北各地,可主公若挂帅打赢这一仗,战后皇帝该如何赏功?”

    对此章钺也很苦恼,若按现在的职务,郭荣的用意很简单,无非是先以章钺签判宣徽北院,待以后擢判宣徽南院,或者进枢密学士参与机要,再以后进政事堂就顺理成章。可章钺若再立一大功,那就窜升太快,再加封就是司徒、司空,爵位就是国公,无论是兼枢密还是拜相,范质绝对不会同意,郭荣自己恐怕也不是很能接受。

    “管他娘的,总之于国来说利大于弊,我个人是否拜相并不重要,不是么?”章钺这么说,其实内心根本不在乎,东京朝庭这个烂摊子行政效率低下,他算看透了,若进政事堂就意味着每天勾心斗角,与一帮文人相公扯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远不如在地方做点实事来得有意义。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记得皇帝不是很长寿,赵匡胤都已经在禁军中结党,他没理由不建立自己的根基,以应对将来的变局。

    封乾厚闻言笑了起来,眨巴着三角眼,一副我看透你的表情,却点头赞成道:“好!元贞既拿定主意出征夏绥,那就赶紧离开东京,越快越好,最好是跑到寿州去,当然,某就不同行了!”

    这自然是欲擒故纵,有点避嫌的意思,因为章钺在西北的势力太庞大了,郭荣或多或少地知道点表面的东西,所以没有太重视,此时马上就跑去淮南,西北出了事表示自己不知道,也无意再去关西,这样郭荣反而更可能用他为帅。否则可就不一定了,就算郭荣有意,范质和王朴等人可能也会劝谏,范质其实不清楚,但王朴却知道很多。

    于是,次日早朝后,章钺正式上凑辞行,郭荣当即准请,诏以将作监三百名工匠同行,到寿州就地打造攻城器械,并为东路军李重进屯集军需。

    十月初一,章钺自率亲兵三百骑,带着三百工匠从汴梁出发,一路走得很快,几乎以急行军的速度赶赴寿州。而两天后,即十月初五,北汉麟州刺史杨重训派人抵京,正式上凑率城归附大周。

    郭荣接报大喜,授杨重训为麟州防御使。投诚嘛!都是降级为用,但辖地不变,就是改个官名,换上大周的旗号,典型的城头变幻大王旗。

    说起来挺有意思,折杨两家作为乱世军阀,又身处飞地,群狼环伺之间,自然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自后汉以来,在太原和东京两边下注,折家还好点,折从阮时就全面归附大周。而杨家则不一样,刘崇自立时,杨信自守麟州,长子杨重贵正在刘崇麾下,而次子杨重训在身边。

    后来郭威立国,杨信留下儿子杨重训守麟州,自己向大周投诚,但郭威也不计较,授杨信为鄜州保大节度使,直到病逝于任上。而刘崇对杨重贵也信用有加,收为养子,改名为刘继业,与现在的北汉主刘钧的外甥兼养子刘继恩、刘继元为义兄弟,又娶了折从阮的孙女折赛花为妻,这联姻关系很是复杂。

    也许是近来听到什么风声,杨重训作出举城投周的决定,但这事无疑成了一根导火索,令夏绥李彝殷一下紧张起来,派人飞马北上云内州,通报给辽国。

    西京大同府,耶律挞烈接报马上作出反应,派快骑走蔚州通晓镇州成德军节帅袁彦,向大周发出警告,称杨重训投周严重威胁了大辽西南的安全,要杨重训改头换面向大辽投降,否则将率兵征讨。

 第0433章 灵夏风云

    这消息一来一回半个多月,袁彦接报飞凑东京,而此时禁军已完成兵力调配,西路军李重进已先于初十日南下,皇帝郭荣也在做最后的准备,为再次亲征进行新一轮的人事安排,并于十月十六下诏:

    命王朴为东京留守,听以便宜从事。以三司使张美充大内都点检;以内客省使昝居润为东京内外都巡检,权东京副留守。定于十月十九,率禁军东路张永德部从汴梁出发。

    袁彦的消息传来,东京君臣大吃一惊,已接受杨重训的投诚,就绝不可能再食言,而辽国以此为借口放言要攻打西北,理由无疑十分可笑,当然也不会说具体要打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