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刚不耐烦了。“当然,难道还有假的不成?”
“那闻某就说了?”
“废话,有话就说。”
闻人君一改先前玩世不恭的脸色,神情严肃,一字一句的说道:“将军恐怕就要造反了吧!”
“噌。。。。。。”
在一声清吟声声中。一道寒光闪过,庞刚那锋利的弯刀已经架在了闻人君的脖子上,若是再往前一寸,闻人君就可以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
庞刚厉声喝道:“说,你是谁派来的!”
“哗啦!”帐帘打开。守在外头的史博文听到动静后冲了进来,在他的身后是一队杀气腾腾的亲兵,眼看着庞刚的刀架在闻人君的脖子上,史博文连忙问道:“大人,要不要卑职杀了他。”
被刀架在脖子上的闻人君却是不慌不忙的说道:“庞将军,这里是您的地盘,若是学生有任何不利于您的举动,您一动手指头就能要了学生的命,就算要杀学生也等学生将话说完也不迟啊。”
此时庞刚冰冷的眼神透出一股杀气,这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闻人君一见面就说自己要造反,要是让人听见自己的麻烦就大了。
长吸了口气,庞刚收起了手中的弯刀说道:“好,你说,你若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就休怪本官对你不客气了。”
看到自己的小命暂时抱住了,闻人君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仿佛还感到一股寒意留在上面,他仔细看了庞刚一会后苦笑道:“果然不愧是杀伐决断的将军,怪不得能将鞑子和流寇杀得落huā流水。不过还是请将军屏退左右为好。”
庞刚挥了挥手,史博文这才带着众亲兵退下,庞刚淡淡的说道:“你说吧,要是你的理由不能让本官满意,终究是免不了一刀的。”
闻人君听后笑着问道:“难道适才学生说的不对?将军真的没有此心吗?若无此心,将军为何会在洛阳留下一营兵马,难道真的只是为了一些钱财而已吗?”
“你是如何知道本官在洛阳留下一营兵马的?”
庞刚的眼神又亮了起来,自己在洛阳留下一营兵马这事不是什么秘密,但能这么快就传到了开封,那就有些耐人寻味了,难道是有人在暗中对付自己?
正在庞刚沉思的时候,闻人君笑了:“将军不必多想,学生能知道这个消息纯属机缘巧合,并非是有人故意对付将军。”
闻人君顿了顿后说道:“闻某这些年虽人在开封,但对将军却早已是如雷贯耳,将军能从一为不名一文的穷军户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坐到当朝从二品的南京右都督、山东总兵,试问整个大明谁不佩服啊?”
庞刚似笑非笑的说道:“你也别拍本官马屁,本官说了,你若是说不出一个理由出来,本官照样会给你一刀。”
闻人君笑了:“那好,学生就直说了,庞大人于朝廷不和之事其实早已是人尽皆知之事,这点整个大明官场都心知肚明,但学生钻研了将军之所作所为后,却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将军绝不是一个甘心平庸之人,造反那是迟早之事。”
庞刚面无表情道:“本官还是那句话,理由!”
第四百一十二章归顺
更新时间:2012121120:54:06本章字数:6984
闻人君看着面无表情的庞刚,心知这一关自己若是没过好,等待自己的依然是断头一刀,不过这个闻人君倒也是好胆色,脸色依旧如常
只见他朗声一笑道:“将军练兵之术天下闻名,且将军这两年大肆扩军,从一个百户升至如今拥兵数万的封疆大吏,这也就罢了,但学生却发现将军是大力组建水师,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须知禁海乃我大明国策,就连唯一一支水师也由于年久失修而龟缩在南京,以至于不得不招安了郑芝龙这个海上大盗,实乃可悲可叹之至而反观将军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组建了水师,而且还与来犯的郑芝龙水师大战一场,重创其一场后令其不得撤退这一切无不说明将军是一个心怀天下之人,否则您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之事,加之您前几日在洛阳留下的一营精兵总不是为了贪图那一点钱粮?这难道还不能证明离您造反之日已经越来越近了么?”
庞刚凝视着闻人君,冰冷的眼中一丝欣赏的神色一闪而过
闻人君继续款款而谈,“若是学生所料不差,将军今夜于岑知府等人饮酒时应该也向岑知府提出要在开封驻兵之事了?”
“够了,够了”庞刚摆摆手,原本绷着的脸慢慢缓和下来,“你说的不错,本官也承认,但是你还没说你今夜来此的目的何在,总不会是专门向本官卖弄你的学识?”
听到这里,闻人君站了起来来到庞刚面前,双手作揖对着庞刚拜了下来,朗声道:“若蒙将军不弃,学生愿助将军一臂之力,为将军出微薄之力”
“哦,这个闻人君到底是真的投靠还是进来做卧底的?”这是庞刚第一个念头,毕竟对于来历不明的人任是都不敢轻易相信
庞刚的眼神转动了几下,站了起来上前两步将闻人君扶了起来凝重的问道:“闻先生,你此话可是当真?”
“学生适才所言句句属实绝无虚言”闻人君肯定的回答
“既然先生有意相投,还就劳烦先生自报家门”
“那是自然”
闻人君微微一笑,于是就娓娓道出了自己的来历原来,闻人君本是开封城中的一名前途无量的举人,但是在天启年间进京赶考时得罪了人,不但金榜题名没他的份,连举人的功名也被礼部给开革了,实在无颜回家的他就开始在全国各地游历
直到今年四月才回到了家乡不过经过了十年游历生涯,他的眼界早非十年前可比,在游历期间他看到了太多书本上没有写的事,现今大明富者愈富,每日都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贫者却连立锥之地都没有,强烈的反差
让他这个以前只知道读圣贤书的人渐渐的对现今的朝廷产生了说不出厌恶感他在游历期间得断定大明气数已尽,改朝换代已经迫在眉睫
正好,闻人君也曾去过青州在他看来,青州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这种情况他在大明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看到过在青州军户的地位和别的地方不同,那可是相当的高,不仅每户人家都分到了田地,而且那些当兵待遇是相当的高,闻人君是亲眼在济南看到,济南的征兵告示一贴出来,附近的青壮流民边蜂拥着上前报名的情景,这也让向来信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闻人君很是吃惊
不过闻人君在山东转悠了一段时间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那位山东的实际统治者山东总兵庞刚是一个有大才的人,对于已经断了仕途的念头,但又胸怀志向的自己来说投靠庞刚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于是,闻人君打算回家一趟后就去青州投奔明主,没想到回家还不到一个月就听闻庞刚率领大军驰援河南了,今日,在开封府细心打探庞刚消息的闻人君得知庞刚来到了开封,这才有了今天深夜来访之举
听了闻人君的讲述,庞刚却很是擦了把汗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快三年了,手下可用之人却没有几个,武将方面还好说,可以在下层军官中寻找,但能真心为自己卖力的文人却少得可怜,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华严、孟卿、林峰等几个穷酸秀才,虽然山东各地的知府、县令等人目前看似投靠了自己,但那也是因为自己手握兵权财权,加之岳父魏同年的威压,他们才不得不听自己的话,但庞刚担心的是有朝一日自己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会有几个人跟自己走,毕竟大明近三百年的威望还是很足的,加上自己又没有公开扯起反旗,山东各地的各级官员这才睁只眼闭只眼的听自己的号令,现在闻人君的到来让庞刚生出了要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文人班底的念头
看着面前的闻人君,庞刚试探着问道:“闻先生,眼下本官虽然占据山东之地,但山东官员都是朝廷若任命,要怎样才能保证他们都忠于本官呢?”
闻人君一听,就知道这是自己未来的老板家对自己的第一道考题,他哈哈的笑了:“大人此言差矣,大人心中所思学生皆已明了,但学生认为大人心中所忧之事并无必要学生对现今朝廷的官员的心思太了解了,他们当中或许有几个是忠于朝廷的,但绝大多数人忠于的却是自己、是自己的家族只要大人手握兵权一日,他们就绝不会对大人起异心的”
“哦,还有这个说法吗?”庞刚很是好奇,虽然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数年之久,但对于大明官员的想法以及行为习惯能东西却不怎么了解,及同年听闻人君这么一说却是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当然,大人请听学生细细道来”
看到庞刚对自己的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闻人君心中一喜,于是打起了精神开始对庞刚细细讲解起来
虽然民间有句谚语,叫做穷文富武,指的是没钱了就去读书,读了书考个状元混个功名,衣锦还乡,盖房子成片,娶老婆俩仨至于什么陈世美被铡头是题外话不说了碰上认死理儿的老包,该他命不好穷人学文,可以头悬梁锥刺骨,可以凿洞取光,可以逮萤火虫装了小纱袋夜读,总之无论再穷,只要能裹腹,三天吃个窝窝头踢拉个破草鞋能走到京城,就可以考取功名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民间都说穷书生穷书生,其实古时能读得起书的人大都家里是很有钱,你家中达不到小康之家的水平那是供不起一个读书人的
首先,在孩子小的时候要请一个好的启蒙老师,接着还要入县学或者是府学读书,等你考上秀才功名之后等上两年要去考举人功名,有了举人的功名你才能上京城赶考这样下来一个读书人没有至少十几年的功夫休想熬出头,那些十几岁或者少年就高中状元进士的故事基本上都属于传说,现实中就是能中进士的人大多数都是二十六七甚至是三四十岁以上的中年大叔
而在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这名读书人是不从事任何生产的也就是说等于你供了一尊大神在家里,把他的吃喝拉撒都包了,加上这个人还要不断的出去应酬以及往返于京城、州府各地用到的花费,这样巨大的开销足以将一个小康之家给拖垮
而这名读书人当了官之后,他第一个想要报答的自然就是供他吃喝了这么多年的家族,这是毫无疑问的,朝廷皇上什么的那都得往后靠所以庞刚担心的在他亮出反旗后各地官员会统统走掉的事情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因为他们要是就这么跑路,也就意味着他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全都白费了当然了事情无绝对,忠于朝廷和皇上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这个比例相对来说小得很多就是了
听了闻人君的话,我们的庞大官人不禁内牛满面,尼玛的后世的狗血电视剧害死人啊在后世里,古装电视上讲的状元郎或者进士哪个不是少年得志,一个个十几二十岁就金榜题名春风得意,还有一部电视剧夸张,叫什么九岁县太爷尼玛的,就算你老子当皇帝都没这种待遇
现在听了闻人君的解释后庞刚才知道,原来这都是那些没文化的导演瞎编的,大明每三年开考一次,每次进京赶考的举人就有数万,这数万人一起哄抢才一两百甚至仅仅七八十人的名额,可见其艰难,其难度比起后世的公务员考试不知要难多少倍,说是千军万马走钢丝都不为过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官今日受教了”听完了闻人君的解释后庞刚站了起来对闻人君深深施了一礼
“不敢不敢,这是学生应该做的”闻人君赶紧站了起来作揖还礼
经过了一翻扫盲,庞刚对闻人君的态度就好了许多,他端起了已经变凉的茶喝了一口后才对说道:“闻先生,你能相助本官,本官甚是欣喜,这样,现在本官暂时任命你为军中赞画一职,你意下如何啊?”
闻人君心中一喜,躬身谢道:“卑职多谢大人厚爱”既然端了人家的饭碗,这个称呼自然就得改了
赞画一职在明代也是一种官名,取赞襄谋画之意,文职,具体职责和品级并无定制,其职权的大小就要看老本对其的信任度了,而这个职务对于投效庞刚的闻人君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毕竟他初来乍到的,庞刚也不可能给他一个很高的职务
想了想庞刚又随口问道:“闻先生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闻人君有些羞愧的说道:“家中尚有一贤妻和一女,当年闻某变卖了家产进京赶考,不但名落孙山而且连举人的资格也被削除,无颜回家,在外漂泊多年,家中娘子不但辛苦持家,还一个人将小女拉扯大,卑职实在是愧对他们啊”
庞刚有些意外的看了看闻人君,心道:“这家伙倒是娶了个好老婆,老公去流浪了十多年,自己在家里不但没有红杏出墙,反而将孩子辛苦养大等老公回来,这家伙的运气可不是一般的好,要是在后世有哪个男的敢丢下老婆玩失踪的话,不需要十年,估计三个月老婆一准就玩劈腿了”
有心调笑闻人君几句,不过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