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行 >

第190章

明末行-第190章

小说: 明末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刚把手一送,手中的弯刀划了个漂亮的弧线“唰”的一声就入了鞘,随即把高起潜轻轻一推,就退到了卢象升的面前,朝高起潜拱手道:“高公公,得罪了。”

高起潜忽然得到自由,赶紧站在卢象升的旁边,只是脚下一软,差点瘫倒在地,被一旁的卢象升赶紧扶住。

看着一旁还在看着自己微笑的庞刚,一时间脸上不禁一阵青一阵红的,有心叫帐外的卫兵前来捉拿庞刚,但刚刚却对着众人走了保证,只好悻悻的看了庞刚,眼里闪过一丝杀意。

庞刚仿佛没看到高起潜眼里的杀意似的,对卢象升拱拱手道:“卢督师,末将已经吃饱喝足,这就要回去了,告辞。”

完,庞刚正要掀开了帐篷的们门面向外走时,外头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掀开掀开毡帘大声禀报道:“启禀卢督师,皇上有旨意下达,请卢督师和高公公接旨!”

很快,一名太监和几名锦衣卫就走了进来,拿出了圣旨开始宣读起来。不过这道圣旨却是的有些含糊其辞,里面既了允许卢象升出战迎敌,却又要卢象升注意保护京城,不要让大明重地受到鞑子威胁,听得众将云里雾里都弄不明白!



第二百九十八章分兵

更新时间:2012101021:46:20本章字数:2955

第二百九十八章分兵

听了这道含含糊糊的圣旨,众将都迟疑起来,这皇上到底是想干什么,既要我等上阵杀敌,却又把我们的手脚给绑住,不让大军离开京城太远,这不是开玩笑吗?哪有这么打仗的?

众人当中只有卢象升和庞刚少数几人听明白了,崇祯这是不想让朝廷大军离开自己的视线,害怕鞑子再次包围京城,同时也是害怕大军失去控制,想要把这支兵马紧紧抓在自己手中的直接体现。

庞刚叹了口气,暗自摇头,崇祯虽然是一位勤政的皇帝,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这种多疑猜忌的性格一直伴随着他十多年的皇帝生涯,估计这也是和他少年时并没有受到系统的皇家教育有关,心胸比起上一任天启皇帝和万历皇帝来可是差远了。

比如历史上崇祯当政时期在短短的十七年间如走马灯般换了五十二任内阁,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在崇祯主政期间,每一届内阁的寿命只有不到四个月的寿命,这在后世的人看来只能用开荒唐来形容。

在这十七年里,崇祯还撤换了五十个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十四个兵部尚书(那是指正式的兵部尚书,像袁崇焕这样加兵部尚书衔的不算)。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除袁崇焕外还有十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十四个兵部尚书中,王洽下狱死,张凤翼、梁廷栋服毒死,杨嗣昌自缢死,陈新甲斩首,傅宗龙、张国维革职下狱,王在晋、熊明遇革职查办。

在庞刚看来,如此频繁的换血,除非崇祯有它老祖宗朱元璋或者是朱棣这般铁腕手段或者非凡的帝王才能,换一个人这般胡闹只能把大明推向毁灭的深渊。而且崇祯的多疑性格也使得他把监军这种制度发扬得愈发的光大,连行军打仗这样的军国大事也要派只会捞钱的太监来制衡主帅,真是可悲可叹。

听完了圣旨,原本心情因为庞刚那一出而心情非常恶劣的高起潜顿时好了许多,他轻哼了一声对卢象升道:“卢都督,皇上的圣旨您也听到了吧,皇上就是这么一个意思,您还要坚持率领全军外出迎击鞑子么?”

卢象升强忍着怒气道:“那依高公公之意又当如何?”

“依咱家之意嘛。”高起潜想了想眼珠子一转说道:“这样吧,咱们十万大军在这里人数太多,粮草供给也不容易,咱们不如分兵如何?”

“分兵?”高起潜此言一出,不但众将齐齐愕然,卢象升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几乎要骂了起来,分兵,分你妈的兵啊!别看现在清兵正在四处分散袭扰河北,但卢象升可以保证,只要他们分兵的消息一传出去,原本散开的清兵立刻就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把分散开来的明军包围然后吞掉!

但是老话说得好,胳膊终究是拧不过大腿,卢象升自然也争不过有皇帝撑腰的高起潜,眼看分兵之事已成定局。

庞刚冷着眼看着高起潜在一旁如同小丑一般自顾自的表演并没有说话,他知道这样的大事以他现在的身份是没有资格争论的,他只能看着卢象升和高起潜红着脸在帅帐里犹如斗鸡似的争夺着各自统兵的人数。最后结果出来了,卢象升领着宣大的人马和自己的本部天雄军共四万多大军前往永定门,而高起潜则率领剩余的近六万大军前往卢沟桥驻扎。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庞刚率领的山东援军原本是要跟着高起潜走的,但刚被庞刚把刀架在脖子上的高起潜哪敢让这位煞星跟在自己身边,于是以卢象升兵力单薄为借口,把庞刚划给了卢象升,这倒也让卢象升小小的惊喜了一把。

俩人商议完毕后,高起潜得意洋洋的对众人说道:“好了,诸位都听到了吧,出了宣大兵马和山东兵马之外,其余的人都跟咱家走吧!”

说完,高起潜得意洋洋的率先向外头走了出去,大帐里共三十多位将领倒是跟着他走了二十多位,密蓟关宁各地的总兵官将都走了个精光,只剩下孤零零的十多位宣大的将领围在卢象升身边。

看着孤零零的帅帐,卢象升只感到一阵悲愤之情涌上心头,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愤懑悲痛重重跌坐自己座位之上,他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好不容易聚集了十万大军,不与清军寻机决战,却是要分兵处处把守,可以预见,今后的战斗将会异常的艰难和被动。

不过卢象升毕竟是明末著名的军事统帅,虽然心中沮丧,但并未灰心,过了一会他坚毅的抬起了头对众将道:“诸位,虽然我大军已经分兵,但我部依然有四万大军,鞑子想要占我们的便宜也没那么容易。鞑子横行京畿,杀我百姓,毁我家园,凡我大明臣子无不咬牙切齿,众将官皆应同仇敌忾杀敌报国!卢某在此拜托了!”

说完,卢象升对着众人深深的鞠了一躬。

众将皆避开了身子,以示不敢受都督大礼,山西总兵杨国柱更是站了出来大声喊道:““誓死追随卢都督,杀敌报国!”

众将也纷纷叫了出来:“杀敌报国!”

看到军心可用,卢象升原本有些抑郁的心情终于好了不少,他对众将说道:“卢某感谢大家的厚爱,前日接到消息,鞑子有在通州聚集的迹象,因此,此去永定门可不会一路太平,大家需得小心才是。”

听了卢象升的话后,庞刚身后的大壮不禁咕囔道:“这个死阉人,明知道鞑子在通州,却还偏偏要兵分两路让咱们去永定门,是嫌咱们死得不够快怎么着?”

大壮的声音不大,但已经能让众人听得清清楚楚,众人不禁齐齐苦笑起来,真是什么样的将领带出什么样的兵啊,一个小小的游击就敢质疑统帅的策略了,身为他上司的那位就更不用说了。

出了大帐后,庞刚跳上了自己的大红马,扬起马鞭凌空抽了一声脆响,一行人风驰电掣的向自己大营赶去。

很快的,各营的官兵相继拔营,在一片人叫马嘶声中,宣大、关宁各镇的将官己经相继起寨拔营,只留下了一大片空荡荡的营寨。



第二百九十九章坚守枣庄

更新时间:2012101118:09:02本章字数:4362

崇祯十年十月九日

庞刚跟随者卢象升来到了永定门外,在他们来到这里的之前,防守永定门到右安门一代的官兵是京营的五军四营、神枢三营、神枢四营、神机五营的几个参将游击。

在他们到来之前,这几个营的官兵士气低落,每日里逃兵不断,看到卢象升领着数万大军前来,他们的情绪这才略微安定下来,随即他们立即强烈要求卢象升在他们前面再构筑一条防线,以让他们好好休息。

无奈之下的卢象升只好把部队一字排开,布置在了永定门附近的数十里的区域内,对于这样的做法庞刚向卢象升提出了强烈的不满。

“卢都督,自古以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前日防贼的道理,咱们数万大军这样分散布置在此处,而清兵则在对面集结了大量兵力,他们处于随时可以攻击的架势,咱们却是被动的严防死守,这样是要吃很大亏的。”

面对庞刚的疑问,卢象升也很是无语的苦笑:“朝栋,咱们的粮草本来就不多,现在依托着京师尚可得到补给,若是擅自出击的话恐怕还没找到清兵决战就得先饿死了,除了严防死守还有什么办法,”

“这并不是咱们要死守的理由!”对于卢象升的话庞刚并不赞同,无论是他从小看到的军事籍还是电影电视里所看到的军事理论说的都是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久守必失,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不过虽然庞刚心里是这么想的。但他也知道这些话他即便是说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这是皇帝和高起潜、杨嗣昌定下来的策略。连卢象升也没有办法,他更是无能为力。

卢象升拍了拍他的肩膀肃然道:“朝栋,有些事情不是你我所能左右的,我等既然身为大明臣子,为君分忧是我等身为臣子的本份,但亦希望你能答应老夫一件事。”

庞刚也正色道:“都督请讲,末将洗耳恭听!”

卢象升沉吟了一会才道。“老夫知你素有大志向,无论是屯田、练兵还是作战都是一把好手,且前些时候还捐给了朝廷两百万两银子,为朝廷解了燃眉之急,这些老夫都看在眼里,但是你却趁机狭恩图报。向朝廷和皇上提出了诸多无礼要求。为自己某私利,这岂是人臣所为!”说到这里,卢象升的声音开始疾声厉色起来。

庞刚却是摇摇头道:“督师所言末将不敢苟同,末将敢问都督,时至今日,咱们大明有谁是能在两个月之内自掏腰包交给朝廷两百万两银子的?恐怕一个也没有!诚然,这些银子的来路或许不是那么的光明正大。但,末将敢拍着胸脯说这些银子绝对不是祸害百姓得来的,末将在青州开垦荒地、收拢流民,分发粮食种子,这些事情末将哪一条是做错了?怎么?末将交了这么一大笔银子后趁机提个要求也犯了天条了么?末将承认,末将是有私心,但这世上谁人又没有私心呢?末将自问比起那些尸位素餐站着茅坑不拉屎的官员可是要好多了,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卢象升听后沉默了。虽然庞刚的话很不中听,但卢象升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道理。大明朝的有钱人海了去了,但别说让他们捐出两百万两银子来给朝廷了。就是让他们捐出两千两都难如登天。

去年清兵南侵,朝廷已经到了紧急关头,可皇宫的内帑和民间财富早已被搜刮一空,为了筹集军饷保障前线供给,崇祯号召满朝文武捐款,指望着王公大臣们放一点“血”救急。

为了树立榜样,崇祯帝派太监徐高通知周奎,让他带头捐十万两银子。崇祯想,周奎是国丈,与大明的皇家利益休戚与共,再说,平时他没少捞好处,自己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周奎一听要“放血”,就哭得如丧考妣,说什么“老臣安得多金?”,还说家里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一口咬定只能捐一万两。崇祯是个心软的人,但他认为,一万实在太少,这个榜样树不起来,怎么说也得两万。

眼见躲不过去,周奎便进宫向女儿求援。周皇后看到父亲这么为难,于是拿出了五千银子,劝父亲要深明大义,为大臣们作出表率,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谁知,周奎雁过拔毛,只捐出三千两,自己还乘机扣下两千两的辛苦费。

其余的满朝文武也不甘示弱,他们有的跳到自家房子上大叫“此房出售”,有的抱着自家的古董跑到闹市上卖,一个个弄得仿佛要倾家荡产似的,最后这场闹剧下来,最后偌大的朝廷只筹集到了不到二十万两的军饷,着实可悲可叹。

相比之下庞刚只是一个区区的总兵,却能捐给朝廷两百万两银子,这其中的差距可大了去了。卢象升是个老实人,不会昧着良心说谎,因此只有沉默了下来。

庞刚也叹了口气,想起了去年当他听到这场闹剧时响起的一则寓言:几只猴子共同抬一块石头,其中一只猴子想,即使我不用力,他们也会抬走的,于是他悄悄松了手。不料其他几只猴子也作如是想。后果可想而知,石头掉下来,砸伤了所有的猴子。

在庞刚看来,现在的大明就是那块石头,而满朝文武就是抬石头的猴子,当所有的官员都想那些猴子这么想的时候,大明江山也就会被摔得粉碎了。

沉默下来的两人相对无语,望着阴暗的天空都不吭声,这时,西边的天空突然传来了一声响亮的爆竹声,紧接着一道耀眼的红光在半空中闪过,随即爆炸开来。

“不好,枣庄传来了警讯,有鞑子要向他们进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