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当年权倾朝野的枢密使童贯,想要抽调秦凤军以加入征辽大军,种师道不发话,童贯硬是调不走一人,最后只能征用西北军的旁系来充数。
童贯一气之下,把征辽副元帅种师道给投闲置散,最后逼迫种师道不得不独自离开征辽大军,这是旧话。
更甚的是,种家极为护短,视秦凤军为心头肉,哪怕是秦凤军的士兵触犯了国法,地方官府要治罪,也必须先经过种家的同意。
《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智深打死郑屠后,老小邻人,迳来州衙告状。正值府尹升厅,接了状子,看罢,道:“鲁达系是经略府提辖,不敢擅自迳来捕捉凶身。”府尹随即上轿,来到经略府前经略回府尹道:“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拨他来做提辖。既然犯了人命罪过。你可拿他依法度取问。如若供招明白。拟罪已定,也须教我父亲知道,方可断决。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却不好看。”
由此可见,种家在西北地区的威势非同一般,无可动摇。
钦宗皇帝哪里会想到那么多方方面面,见姚平仲竟然胆敢抗命拒旨,脸色一沉。变得阴森可怕。
“姚将军,请勿怪我多嘴。”站在皇帝身旁的白时中太宰发话了:“想当年西北的‘三种’和‘二姚’齐名,而姚家始终屈居于种家之下,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今日一见,我才知道个中的原因。”
“此话怎说?”姚平仲转头望着这个皇帝的新宠。
白时中嘿嘿一笑,煽风点火道:“姚家诸将勇武过人,在前线冲锋陷阵,累累战功被种家窃取而不自知;种家自恃身居高位,强夺下属的功劳而不自耻;乃至长久以来,世人只知有‘种’而不知有‘姚’。”
这一番说话。可谓是字字诛心句句凉薄;姚平仲的脸顿时红一块白一块,心里失衡之极。
姚平仲毕竟年轻。不太明白上一辈的过命交情;而且在姚平仲独当一面之时,西北的战事寥寥,所有的目光已经聚集在宋辽的边境线上。
类似白时中的言论,其实姚平仲也有跟上一辈提过,只是每次都换来了养父姚古的一阵痛骂。
如今在皇帝的面前,又再听到这些说法,姚平仲的心里翻江倒海,不由得蠢蠢欲动起来。
白时中何等的精明,见姚平仲此等表情,马上趁热打铁,说道:“能够上达天听,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姚将军你能得到皇上的恩宠,亲承皇命,这是你几世修来的福气,千万不可辜负了皇上对你的厚爱啊!”
见姚平仲还是有一点点的担心,白时中加大火力,继续说道:“只要姚将军能夺回国书,救出肃王赵枢和驸马都尉曹晟,将军不但可以得到皇上的丰厚赏赐,还能封妻荫子,成为封疆大吏,皇上你看如何?”
白时中把说话回传给了钦宗皇帝,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好好,”钦宗皇帝连忙接过话来,说道:“只要姚爱卿能帮朕分忧,等爱卿凯旋归来,朕将赏赐爱卿黄金千两,还赐封爱卿为承宣使忠武将军。”
这个赏赐极重,黄金倒是其次,官位的升迁才是最为重要。
大宋朝廷重文轻武,武官的最高级别是太尉。
《政和新置》中记载: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属正二品;其次是节度使镇军大将军,属从二品。
而承宣使(又名节度使留后)忠武将军属于正四品,与大名府府尹同级别,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市市长或广东省省长的职别。
姚平仲身为秦风军的先锋官,官衔为修武郎,等同内殿崇班,属于正八品。
宋朝的武官极难升迁,当年以梁山好汉玉麒麟卢俊义的武艺和功劳,征服方腊归来,朝廷也只是封了一个正七品的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
如今皇帝金口已开,只要自己遵从皇帝的意思,功成回来,马上就由修武郎摇身一变而成为承宣使。
由正八品升迁为正四品,已经无异于山鸡变凤凰了!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鱼跃龙门,光宗耀祖;非但不用看那种家的脸色,即便是自己的养父母,也只会对自己赞赏有加。
想到这里,姚平仲心情激动澎湃,脸色涨得潮红,推金山倒玉柱,重新跪倒在钦宗皇帝面前,大声说道:“末将绝对不辜负皇上的眷顾之恩,马上出兵,追击金寇;不但要抢回国书肃王和驸马,还把金寇元帅的脑袋一并献给皇上。”
这姚平仲的口气也忒大了点。
……
虽然金人以骑兵为主,但多辎重;单单在牟驼岗的天驷监里,就获得战马和粮草无数,所以金兵行进得极为缓慢。
姚平仲率领属下前部先锋七千精锐,挥戈疾进,当天晚上就追上了金兵。
可惜的是,姚平仲并没有如钦宗皇帝所愿,把投降国书肃王赵枢和驸马都尉曹晟给带回来,甚至连姚平仲自己也从此在历史中消失不见。
至于当晚发生了什么事情,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他的《姚平仲小传》里有着以下的记载:“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以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
姚平仲这一败,正式拉开了“靖康之耻”的序幕。
ps:谢谢zhuxyhh01大大独奏二胡大大陈月平大大欧阳妖月大大三牛aa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一百七十三章:捉放曹(一)
姚平仲率兵离开汴梁城的第三天晚上,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两人带领十六万西北大军,抵达京师。
种家兄弟俩把十六万大军驻扎在汴梁城的南城门外,只带领三百名贴身护卫入城,在官家驿站入住。
当晚,种家兄弟到皇宫求见钦宗皇帝被拒,恰逢太宰白时中从宫出来,言语有所冲撞,被种师中怒掴倒地,门牙脱落。
子时三更,康王赵构到驿站夜访种家兄弟,三人相谈甚欢。
次日,钦宗皇帝以龙体不适为由,宣布暂不上朝,国事由耿南仲唐恪吴敏和李纲三位太宰负责,而白时中则被贬为民。
耿南仲唐恪是钦宗皇帝的东宫旧人,而吴敏和李纲和李纲是一手把钦宗皇帝给扶上马的;自此,宋钦宗彻底消除了徽宗皇帝在朝中的影响,乾纲独断。
……
皇宫的御花园中,钦宗皇帝披着厚厚的貂皮大衣,静静地站在太平湖边,身旁的侍卫和太监都被他赶到一边去了。
时值冬春交替之际,非但不再下雪,而且地面的积雪渐渐开始消融。
现在是东京汴梁城天气最为寒冷的时候,御花园里,白茫茫的一片;亭台楼阁山石湖泊,乃至各种树木盆栽,都裹着一层绒绒雪衣;雪衣的下延,隐隐挂着水珠,滴滴不止。
这种景观,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欣赏的,尤其是见惯了冰雪的北方人。
周围一片死寂。了无生机。唯一有些动静的。就是太平湖薄薄的冰面上,偶尔发出的一声脆响,然后冰面上又会多出一条裂痕。
太平湖上冰面的裂痕已经清晰可见,随时有可能碎开,露出蓝蓝的湖水。
钦宗皇帝自小就有个念想,就是要亲眼目睹太平湖冰面崩塌那一刹那的情景,可惜因为怕冷的缘故,一直未能如愿。
但是钦宗皇帝今天不想看到这一幕。
钦宗皇帝突然联想到。大宋的江山摇摇欲坠,内忧外患,与那太平湖上的冰面竟然有几分的相似。
钦宗皇帝在冰冻的太平湖前呆着,其实只是想让自己乱糟糟的头脑有所清醒。
这一段时期连钦宗皇帝都察觉到:自己昏招迭出,做出的每一个决定,下出的每一手棋,出来的结果都是与自己的预期相违背。
仓促与金人议和;瞒着群臣,私下同意割让太原等三郡;怂恿姚平仲出兵……
一桩桩一件件,都让钦宗皇帝追悔莫及,恨不当初。
最要命的是。钦宗皇帝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各位大臣,尤其是一手把自己给扶起来的李纲吴敏和不远千里。前来勤王救驾的种师道兄弟两人。
真是头痛欲裂,百思不得其法!
这时候,突然传来一阵“渣渣”的响声,有人踏冰而来。
钦宗皇帝被惊动,忿然大怒,转身就要找人训斥,才发现几位太监陪着李纲种师道和种师中朝着自己走来。
李纲白脸无须种师道白须白发种师中黑须黑发,三人倒也相映成趣。
前面几位太监一见钦宗皇帝,跑过来跪倒在雪地中就说:启禀陛下,几位大人硬闯皇宫,我们阻拦不住,请陛下原谅。”
钦宗皇帝一扬手,让几位太监退下,对着李纲等人说道:“几位大人要见朕,不知所为何事?”
“臣等冒昧进宫,是要请旨去追击金兵,让金兵以后不敢进犯我朝。”三人跪倒在雪地上,磕头直说:“军情紧急,稍纵即逝,望陛下见谅。”
“诸位卿家起来说话。这金兵势大,卿家等有何办法能赢金兵?”说实话,钦宗皇帝也想文成武得,流芳百世。
种师道拱手说道:“陛下,金人不懂兵法,孤军深入我大宋境内,与送死是没有什么不同,如今正是消灭他们的最好时间,让金人以后都不敢窥视我朝。”
“哦,种卿家你到底有何妙计?”钦宗皇帝来兴趣了。
“如今黄河的冰面极薄,不适合行走,只能破冰后用大船运载;只要我们的大军尾随金兵,等他们渡河一半之时,发起冲击,金人必败无疑。”种师道声音不大,却是说得斩钉截铁,句句有力,不由宋钦宗不信。
钦宗皇帝犹豫了片刻,低声说道:“爱卿有所不知,朕已经和金人签约讲和了,如果出尔反尔,恐怕不太好吧。”
种师道听到宋钦宗的这番说法,暗中与康王赵构作一比较,摇了摇头,说道:“为人臣者,自当把个中的厉害和得失跟陛下解释清楚,至于最后的决定,臣等也只能听从圣裁。但这时机千载难逢,错过了未免可惜。”
《宋史》卷三三五:入见,帝问曰:“今日之事,卿意如何?”对曰:“女真不知兵,岂有孤军深入人境而能善其归乎?”帝曰:“业已讲好矣。”对曰“臣以军旅之事事陛下,余非所敢知也。”
见钦宗皇帝尚自沉吟不语,李纲急了,上前一步说道:“启禀陛下,金兵自从入侵我朝以来,所经州府,无不洗劫一空。金兵抢掠得到的财物,不可胜数,只能用无数的大车来运载。”
李纲越说越激昂:“金兵不但抢物,还掠夺妇女,害我大宋子民。金兵如今是气焰嚣张,无心恋战,这个时候出兵,十拿九稳。”
《宋宰辅编年录较补》卷一三:李纲急曰:金人厚载而归,辎重既众,驱掳妇女不可胜计,气骄甚,击之决有可胜之理。
李纲说完,一时激动,把头往雪地里猛磕。
其实钦宗皇帝最担心的是种师道他们前来责问姚平仲和割让三郡的事情。如今种师道他们只口不提,钦宗皇帝也稍微松了一口气,马上下旨,拜种师道为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统率全国各路人马;并出兵追击金人。
这个任命,比起当年的广阳郡王枢密使征辽大元帅童贯更加显赫。
李纲种师道种师中三人叩谢龙恩,退出宫殿。
是日,种师道集齐秦风军延安府厢军开封府内的胜捷军合共二十万人马,对外自称百万大军,向着金兵撤退的方向追去。
汤阴县岳家村内,岳飞也接到了种师道的调集令,要岳飞带领背嵬军和杨家忠勇军共一千五百名精锐骑兵暗中随队听令。
东京汴梁城内,民众一片欢腾。
第一百七十四章:捉放曹(二)
完颜兀术看着三百步远处的宋人千人骑兵队伍,气得咬牙切齿,七窍生烟,恨不得把他们给一口吞下肚里。
已经是第三次了,每当金兵的马队追击,这些可恶的宋人转身就跑,丝毫也没有恋战的意思。
然而当金兵收队回营,准备拔寨撤退之际,宋兵这支千人骑兵马队又围上来,隔空放箭。
这种情况,在金兵大营的东南西三面同时发生;完颜兀术不敢再退,唯有重整兵马,安营扎寨,与宋人对峙。
……
正如李纲所说:金人厚载而归,辎重既众,驱掳妇女不可胜计。虽然金兵已经提早三天出发,但还是被种师道的大军追上了;而此时金兵距离黄河渡口只剩下不到一天的路程。
完颜兀术昨天晚上偃旗息鼓,故意引诱宋兵来偷袭,结果宋兵只是在金营外敲锣打鼓,并不冲进营里;扰攘了整整一个晚上,反倒让金兵身心皆疲。
今天一早,完颜兀术派了一万骑兵前去宋营冲阵,然而宋人非常可耻地摆出了一个非常厚实的拒马大阵相迎。
看到那些巨木做成的一人高拒马,拒马前那些明晃晃的枪尖,还有那些鹿角木,散落在地面上数不胜数的铁蒺藜和诌蹄,还有拒马大阵后面那群密密麻麻的弓箭手,金兵连冲阵的勇气也丧失了,只好收兵回营。
完颜兀术索性不理宋人,下令让金兵拔寨撤退。
岂料金营刚有动静。宋兵三支千人骑兵马队分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来攻。唯独留下北边让金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