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英雄 >

第149章

乱世英雄-第149章

小说: 乱世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会给你们开一封介绍信,你带着去找黎卫东,他会给你们安排合适的位置。”

    “军长,我们……一三三团……”叶振邦有点手足无措,因为听罗耀武的意思。他们几个将被调到四十四师。

    “你看过新闻了吧?”罗耀武拿起烟盒,抽出一根后,递给了叶振邦,说道,“我们刚刚遭到美国的战略打击,彻底丧失了战略反击的能力。虽然我们摧毁了全世界半数以上的卫星,使美国的军事卫星系统全面瘫痪,但是战场局势仍然对我们非常不利。按照计划,十五军将在完成阻击任务之后撤回大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十五军的伤员在明天天亮之前就能全部撤回来,能够在短期内痊愈的轻伤员将在两三天之内前往沈阳,重伤员在康复之后接受统一安排。”

    听到罗耀武这么一说,叶振邦才暗自松了口气。

    “不是我没有信心,而是事实,我们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罗耀武用力抽了几口,长出口气,说道,“即便十五军能够撤回来,恐怕也是九死一生。一个多月前,我就让黎卫东去了沈阳,在那边负责十五军的重建工作。设施建设、人员招募都好说,可是任何军队都得有一个灵魂,靠着一代又一代军人传承下来的灵魂。没有灵魂就称不上军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军长,我明白,只是……”

    “这是你的正式任命书,到了沈阳。你就是一三三团的代参谋长。”罗耀武将放在手边的文件推给了叶振邦,又说道,“到了沈阳,你把诸葛宏彦他们的职务报上来,好让黎卫东安排。”

    叶振邦点了点头,没多纠缠这个问题。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军长,你日理万机……”

    “别拍我马屁,我可不是那种坐办公室的军人,也就谈不上日理万机。”罗耀武一边说着,一边点上了第二根烟,“难得有机会这么轻松的吃顿晚饭,不多聊一会的话,那就太浪费了。”

    看得出来,罗耀武对以前由陈必时负责的那套工作很不感冒。

    “军长,方士谦的事情……”

    “正在调查。”罗耀武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已经查明了,你们在现场找到的那具尸体不是方士谦,而是一个替死鬼。如果没猜错,方士谦现在应该在美国的某个地方,比如佛罗里达州的某座小岛上。或者是蒙大拿州的某个农场里,身边至少有八名保镖,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至少在未来半年之内,他都会在CIA的监控之下,按照CIA的要求,将知道的秘密全部交代出来。再之后,他会整容,换一张面孔,在某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定居,碌碌无为的活上几十年。”

    叶振邦有点不相信的看着罗耀武,觉得军长在编故事。

    “这是情报局告诉我的,他们有经验。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也不知道。”

    “他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什么?”罗耀武没有搞明白叶振邦的意思。

    “他是陆军上将,子女不是将军就是大校、连女婿都是将军,而且听说很有钱,也很有背景。”叶振邦叹了口气,说道,“他从国家获得的好处比我们这些普通军人多得多,也算得上功成名就,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你觉得他应该获得那么多的好处吗?”

    叶振邦愣了一下,随即苦笑了起来。

    “作为陆军上将,即便是一级上将,也有待遇标准,比如五百平米的别墅、比如几十万的津贴、比如配一个司机两个秘书与三个勤务员、比如享受国家补贴等等。当然,凭借个人与家庭关系,他的子女肯定能够得到比普通人高得多的起点。问题是,即便如此,他也不可能拥有数以百亿计的财产,更不可能掌握那么多的国家机密。”

    “难道他还缺钱吗?”

    “钱?”罗耀武呵呵一笑。说道,“小叶,你才多少岁?等你明白‘钱’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再来问这个问题。我相信,到时候,你也不会问这个问题。”

    叶振邦尴尬的笑了笑,知道自己问了一个很白痴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他做了,而且做得很彻底。”罗耀武转移了话题,说道,“你参与了调查行动,所以有些事情可以告诉你。当然,我知道得不一定比你多。我们遭到战略打击,就拜方士谦所赐,还有他的大女婿肖忻恩。”

    “那个少将参谋长?”

    罗耀武点了点头,说道:“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方士谦叛逃的时候,他没有来得及离开,被情报安全人员逮了个正着。虽然目前看来,肖忻恩很有可能不知道方士谦早已背叛祖国,而且他与方士谦的联系也不是很频繁,但是他的老婆去年就到欧洲做访问学者,现在都没有回来。根据情报局的调查,方士谦叛逃后。他的两个女儿都去了美国。也就是说,暂时还不能排除肖忻恩的嫌疑。”

    “如果他有份……”

    “那等着他的就是最严厉的惩罚。”罗耀武冷笑了一下,说道,“枪决是肯定的,只不过他不会死得那么轻松,在此之前肯定要接受审讯与拷问,甚至会持续好几年,直到情报局认为他没有价值了,才会将他处决。”

    叶振邦倒吸了口冷气,知道罗耀武没有夸大其词。

    真被情报局拷问好几年,任何人都会求死。不会求活!

    “当然,这些与我们都没有什么关系。”

    听到罗耀武这句话,叶振邦回过了神来,知道军长在暗示他回到正题上。“军长,有个问题我想不明白。”

    “什么?”见到叶振邦很识趣,罗耀武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们本来属于济南军区,就算要重建,也应该会湖北或者河南,没有理由拉到沈阳去重建吧?”

    “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你应该最先就问出来。”罗耀武呵呵一笑,说道,“如果我告诉你,沈阳离东北的重工业中心更近,更容易获得重型武器装备与弹药物资,还能够与其他主力野战军做对抗训练,你相信吗?”

    叶振邦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说道:“空降军是轻装部队,就算改为地面部队,也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训练。”

    “我们确实要改变,就算仍然留在空军,也得听从陆军指挥,成为陆军的作战部队,但是与你想的不一样,我们有时间完成训练。”

    “你是说……”

    “这不是关键因素,重要的是,我们的任务是警戒东北亚地区的不安定因素。”

    “朝鲜半岛?”

    罗耀武点了点头,说道:“虽然韩国早就宣布保持中立,而且到目前为止,仍然信守承诺,但是你认为,能把黄帝说成是朝鲜人的韩国民众会为了一个分文不值的外交承诺,放弃这个实现民族统一的宝贵机会吗?事实上,这么多年来,阻碍朝鲜半岛统一的主要因素不在民族内部矛盾、甚至不是南北的政治体制,而是我们与美国在该地区的根本利益。没有美国的支持,韩国就不会在民族和解上表现得那么强硬。同样的道理。没有我们的支持,朝鲜政权早就完蛋了。”

    “果真如此的话,韩国就不会袖手旁观。”

    “这就是我最担心的地方,也是老陈最担心的地方,不然他不会早早让我做出安排,把黎卫东派到沈阳去。”罗耀武叹了口气,说道,“如果韩国恰准时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越过三八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虽然老陈已经把三十九军派了回去,但是以我们留在东北地区的兵力,就算再次入朝作战,也只能以防御为主,很难像六十年前那样,用三次战役将敌人打回三八线。事实上,这还是乐观估计,如果像台岛上这样,恐怕我们连鸭绿江防线都守不住。”

    “这……”叶振邦感到非常惊讶,因为罗耀武这么说,意味着本土将遭到入侵。

    “真要打到这一步,我们就得考虑本土防御,利用长白山的有利地形,将敌人挡在辽阔的三江平原之外。”罗耀武稍微停顿了一下,语气一转,说道,“我找你说这些,就是希望你到了沈阳之后,利用部队训练的机会,了解实际情况,特别是老百姓的想法。真要打一场卫国战争的话,我们能够依靠的不是险山恶水,而是人民,那些甘愿为了国家独立与民族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

    “军长,我明白,我……”

    “不,你还不明白,至少现在不明白,但是我相信,你很快就会明白。”罗耀武去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几条香烟,用塑料口袋装好,交给了叶振邦,“带在路上抽,到了沈阳记得给我来个电话。”

    “是,我回去收拾行李,马上就去火车站。”

    罗耀武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把叶振邦送了出去。

    与叶振邦说这么多,不是罗耀武有多么重视这个刚刚得到提拔的空降兵少校,而是他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缓解压力,而且只能把这些话说给一个不会给他带来麻烦的人,叶振邦就是这么一个人。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忍告别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忍告别

    火车再次启动,叶振邦的目光落到了窗外。

    因为铁道部已经归总参谋部调度指挥。所以铁路运输效率提高了很多,火车只在天津站停了十五分钟,挂上十多节运送物资的车皮后再次出发,从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出关,进入了广袤的东三省。

    “注意到没有?”

    听到诸葛宏彦的话,叶振邦才回过神来。“什么?”

    “你不是一直在盯着看吗?”诸葛宏彦朝窗外指了一下,这时候刚好有一列挂了上百节车皮的货运火车从旁边的铁轨上驶过。“从天津站出发不到两个小时,这已经是我们遇到的第六列货运火车了,除了有两列货运火车挂了客车车厢之外,其他都没有,也没有遇到过客运火车。”

    “这能说明什么?”叶振邦一边说着,一边掏出香烟。

    桌上还剩了几袋卤菜,都是林俊杰在火车到达石家庄的时候买的。虽然这些卤菜在平时值不了几个钱,但是在物资管制的时候,能够这么大手笔的花钱,表明林俊杰很有可能不是他说的那种小科员。

    “你不觉得奇怪吗?”

    “我也觉得很奇怪。”陶安康从中间的铺位上翻了下来,很不客气的拿过叶振邦刚点燃的香烟。“全是货运火车,而且大部分是运送物资的,连运送装备的都不多,难道所有部队都在东北集结与整训?”

    诸葛宏彦趁机点烟,把发言的机会留给了叶振邦。

    “确实很奇怪。不过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叶振邦不打算深入这个话题,因为他能够想到的结论与大家愿意接受的截然相反。

    虽然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东北早已不是中国的工业中心,甚至连发达地区都算不上,但是东北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特别是军事工业,比如闻名遐迩的北方重工就在沈阳。

    可以说,东北与西南是中国最重要的两处重工业基地,其中又以沈阳与重庆为重。

    按常理说,如果部队不在东北集结与整训,像北方重工生产的重型装备就应该运往南方地区,支援台海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列车进入天津站的时候,叶振邦就见到了很多用帆布遮起来、随意停放在车道旁、等着装运的重型装备,其中一些明显是99式主战坦克与04式自行火炮。

    问题是,接下来,他们没有看到一列运送装备的火车。

    这很反常,也很奇怪。

    囤积在天津站的装备很好解释,那是提供给三十八军与四十军等首都卫戍部队的“专供装备”,毕竟这些部队具有最优先权。问题是,现在南方的战斗打得如火如荼,即便难以将重型装备送过台湾海峡,也应该加强东南沿海地区的防御部署,让撤下来的部队迅速恢复战斗力。

    也许是由重庆的兵工厂在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作战部队提供武器装备吧。

    就叶振邦所知,重庆铁马集团的生产能力不在北方重工之下,十五军的很多装备就由该集团生产提供。

    “说说我们的事情吧,开始有外人在,不方便说。”

    听到叶振邦的话。睡在最上铺的卢鼎炫与柯良雄翻身溜了下来,谁在隔壁的甘应明则走过来堵在过道上,只有甄志明还躺在中间的铺位上。

    “按照军长的意思,我们去沈阳的任务是协助黎卫东,为重建一三三团做准备,我的新职务是一三三团参谋长,到了那边之后就会正式任命。”

    “那可是少校衔。”

    “不错嘛,高级军官了。”

    “班副,苟富贵、勿相忘。”

    “去,别开玩笑。”叶振邦瞪了陶安康一眼,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