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纨绔公子 >

第84章

大唐纨绔公子-第84章

小说: 大唐纨绔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中外闻名的商埠,唐时已是与日本、新罗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通商的主要港口。

    当东方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时,悠扬地鼓声是从鄮县城北地鼓楼上传来的,晨雾般地浸漫进人们地睡梦里。  暮鼓晨钟,以授人时。  人们纷纷起床开始了一天繁碌的工作。

    鄮县的海港迎来了一艘从东地中海远道而来的商船,上面装载满了各种香料、药物和珠宝,换取大唐精美的丝织品、瓷器等物。  每一天这个港口都要进出数十艘类似的船。  没人觉得有什么特别。

    但是这次人们却被这艘船吓呆了。  它就像是一座浮动的地狱。  船上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幸存的水手们瘦骨如柴。  眼光中流露出半死不活的恐惧。

    人们赶快把这艘船推离了海岸,不许它靠岸。  但是太晚了,几只老鼠已经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顺着缆绳爬到了岸上。  它们溜进了鄮县的城内。

    一周内以鄮县为中心的数百里地就有大片大片的人死去。  几周内死亡恐惧传播到了整个江南道,然后接下来的,让人难以想象……

    老百姓们也许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好好的,到了清晨已经再也起不来了。  可是这算幸运的,更多的人在恐怖中绝望地等死。  从发现自己的腋窝和臂沟出现了小的肿包开始,他们就已经崩溃了。

    这种肿包没有任何药可以对付,即使是城里最出名的大夫也逃不出这种死亡诅咒,人们会开始浑身疼痛、发冷,在剧烈的咳嗽中他们会吐血——黑色的血。  最多一个星期牛头马面就会光顾,这个时候他的尸体上通常已经布满了黑斑。

    很快,鄮县丧失了几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城里的街坊上到处都是死尸,人们不敢往大街上走去,只要一出去他们就得踏着高高低低的尸体。  一个父亲推着一辆大车走向墓地——车上是他死去的妻子和所有幼小的儿女——这种场景已经多得让所有人都麻木了。

    在集体的恐慌之下老百姓们变得没有理智可言。  瘟疫在空气中也能传播,人们已经不敢在大街上和别人说话了,碰一碰别人的衣服是可能被杀死的。  有人说这是新来的祆教徒在水井里下了毒,于是就会有许多人蜂拥到祆教徒家里去大砍大杀。

    也有人成天跪求老天,把自己锁起来,拿鞭子抽打自己以驱逐心中的恐惧,痛哭流涕,在绝望中自杀,逃到远离瘟疫的其他地方,然后又给那个地方带来黑色恐惧。  或者更多地,认为这是某日阎王爷心情不爽而在鄮县设置了第十九层地狱。

    只有面对死亡恐惧这样强大的力量时,才可以充分展现出人类的脆弱、疯狂与无助。  跪求老天爷虽属于虚妄,至少还无害,更多的是集体的狂暴和盲目。  随便一句流言就可能引起数十万人的惊慌失措,甚至排挤残杀。

    谁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来——就像是阎王对人们在说:“看,我拥有可以随心所欲的力量。  人类,我比你们强大得多,伟大得多。  ”

大唐万象 113。曲江宴

    113。曲江宴

    江南道的鄮县已是瘟疫散漫,丧钟乱鸣,人心惶惶,到处呈现着触目惊心的恐怖景象,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到了。

    尽管如此,瘟疫的消息还是没有及时的被地方官上奏至皇宫。  一是因为大唐本身国土辽阔,再加上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所以消息传播自然不甚通畅。  二是鄮县县令也有政绩方面的考虑因素,当瘟疫刚开始传播的时候,他们只是想着能掩住就尽量掩住,避免上头责怪下来,也避免下面的老百姓们出现恐慌。  三是当鄮县的大小官员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时,连他们自己也逃不过瘟疫的追魂,大多数都一命呜呼……

    当然纸是保不住火的,只是当这把火烧到了管辖鄮县的越州刺史张济深处似乎有些过晚了,此时的鄮县加上周围的数个县乡已是尸体纵横,十室九空。  张济深也不敢怠慢,除了往鄮县调派官员补充之外,当夜立即写好上奏文书,让驿夫们一个驿站一个驿站换快马送往京城。

    东突厥汗国是北方大国,唐朝彻底征服了他,震撼中外,建立起了无上的声威。  众多国家和部族纷纷前来朝贡,或者请求降附。  然而北方戎狄称自家首领习惯上称可汗而并非皇上,所以各族酋长、各国君主和使节一致说好,上奏请求李世民接受他们所上的尊号,做天可汗。  自此以后,李世民对西北边陲各族首领颁发玺书时,均署名“天可汗”。

    无论是谁碰到这等前无古人的无上荣光。  都免不了会喜上颜开,暗自得意。  加上岁末将至,新年即到,李世民更是决定大摆曲江宴,邀请蛮夷首领、使节和文武官员、州牧一起参加宴会。

    唐代时地文人墨客和各级官僚大都热衷于举行宴会,因而出现了不少新颖别致的名宴。  然而在这多种多样的筵宴中,以“曲江宴”最为著名。

    这日的曲江宴上。  上自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下至长安、万年两县官员。  随带妻、妾参加,人数之众以万计。  李世民的筵席设在紫云楼上,可一面饮宴,一面观赏曲江全景,其他官员的筵席分别设于楼台亭榭或临时搭盖的锦帐内。  皇帝地酒肴由御厨承办,其他臣僚的筵席分别由诸司和京兆府等制办。

    紫云楼上,中场有身着紫衣地少年载歌载舞。  侧旁有乐班伴奏,歌姬伴唱。  君臣共享欢娱,气氛热烈,场面活跃,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也许是长孙凛身份特殊,亦或者是李世民特意交代下来,总之他这个少年人竟然可以跟在父亲长孙无忌身旁。  和一些朝廷上的大臣权臣一起,坐在皇帝的身边陪宴。

    上一回征突回来的庆功宴,长孙凛是错过了,然而这回他可是一次性看遍了闻名历史的贞观文臣武将。  诸如房玄龄、高士廉、温彦博这类的文臣们显得安详恭正、循规蹈矩;李靖、李道宗、唐俭等却不拘小节,还带着几分放浪色彩。

    而程咬金、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一干武将表现又有所不同,这些从社会下层。  甚至当年还是绿林好汉,现在虽然成为了一世名将,却也不该各自习性,在宴会上恣意纵笑,直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地大吃大喝。  他们当年东征西讨,浴血沙场,常常是朝不虑夕,养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豪放气概。

    皇后谪生地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也得以跟随在父皇身边,李承乾为了讨好父亲,甚至之前还披甲执戟。  与乐工一起。  表演车骑与步卒相间,往来击杀。  演出的是李世民之前设计的《破阵舞》。

    唐人在楔饮中还盛行一种叫做“曲水流觞”的游戏,宴会上的参与者列坐于弯曲环绕的小水渠旁,投掷木头制作的带耳酒杯于酒水的上游,这种酒杯体小而轻,漂浮水面,任其循流旋转而下,止则捞取饮干。  李世民最喜欢在酒宴上设置这类游戏,与各位王公大臣泛杯其间,吟诗作对,以效“流觞曲水”一觞一咏地高雅习俗。

    长孙凛是第一次参加唐朝如此高规格的盛宴,对着宫廷的玉琼佳酿,腹中的酒虫子嗷嗷待哺。  反正与在场的这些长辈他也说不上什么话,他不禁开怀畅饮,坐椅上旁若无人地吃喝起来。  眨眼的功夫,像喝水那样流畅,数杯酒让他灌进了肚里。

    尽管唐酒地酒精度数较低,那张精雕细琢般的俊美脸蛋,此时也醉得像红脸关公似的。  长孙凛却是毫无停顿的意思,随手又从石槽的曲流中捞起一觞酒,一仰脖子,又灌下了肚,潆潆的眼睛闪着迷离的光亮。

    而对面的程咬金食量大,挺着罗汉肚,抓起一腿羊肉,手撕口咬,大嚼大咽,吃得满头冒汗。  他边吃边哼哼着,不知是在吟诗呢,还是在叨念着羊肉的美味。

    长孙凛相貌俊逸,虽没有文人墨客那般高雅矜持,举止动作倒也是潇洒不羁;而程咬金相貌丑陋,长得有点接近于青面獠牙,红发黄须般骇人。

    两人一丑一俊,一个只顾着低头饿鬼投胎般吃肉,一个却是仰头酒鬼下凡般饮酒,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陪在李承乾身边地太子妃本来觉得男子所谈之事无趣,她左顾右盼之时无意看到了这一对活宝地吃相,禁不住扑哧笑出声来。

    李承乾对长孙凛本来就有偏见,再加上称心被殴之事,两人的矛盾更是升级化。  虽然表面上两人还是各不相干,但平日里称心别有心机地“曾参杀人”诽谤之下,李承乾对长孙凛心底本来就有的一种仇视也逐渐演练成一种仇恨。  看到自己的夫人竟然看着那厮笑出声来,李承乾不禁内心是又嫉又恨,恶狠狠地往长孙凛的方向瞪了一眼。

    阳光穿过古柏密密层层的枝叶,在城楼上洒落下点点碎金。  李世民抬头望了望明净如洗的蔚蓝色天空,想起上午之时,四夷首领以及文武百官一齐高呼天可汗皇上万岁,声响如雷却是让他心中豪情大发,不禁产生一种自满骄傲的心态。

    他得意洋洋地对在座的大臣们自得地说道:“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幸亏独尊‘华夷一体’的想法,今日我大唐百姓才能吃上胡风饮食,更是出现了‘胡着汉帽,汉着胡帽’之景,胡越成一家,自古以来还未曾有过嘞。  ”

    这宴席上,遏制不住的欢笑更是如同黄河浪花般四处飞溅,众位大臣和夷族首领齐声高呼:“皇上(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若是这个朝代的人,自是对天可汗发自内心地五体投地。  然而长孙凛这位穿越人士,自是知道历史规律和历史局限,加上被“桑落酒”、“酴釄”、“松醪酒”等等名酒的酒精灌得是热血沸腾,他听到李世民之言也只是微微扬起嘴角一笑,甚至没有跟风式地跟着其他大臣一起呼喊万岁。

    在长孙凛看来,大唐因其强大的国力、先进的文化,对各国形成很大吸引力,而唐朝在这方面的主动性则明显不足,即使对外派出一些使节,更多的也是为了提高政治声威,满足统治者的虚荣心以及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外来文化对唐代的影响,更多的也是外人自己输出的,而非唐入主动输入的。  虽然亦有少数僧人西去求法的现象存在,但是,由于中国处于一个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之中,国内土地辽阔和以农为本,使得唐朝从根本上缺乏强烈的对外交往驱动力。  唐人的这种行为与大批外人入唐的行为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这就使唐代的社会开放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若是对于区区的几个落后游牧民族臣服,就变得沾沾自喜的话,虽然长孙凛知道“天可汗”这一称呼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按照他对一个强势皇帝的要求标准,这样就自足自满让长孙凛不禁对这位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印象大打折扣。

    本来在场的人数众多,同声高呼之下宛若平地春雷,李世民自然也不会察觉到长孙凛的不同表现。  只是人其实有一种很怪异的本性——自虐性,你越是不喜欢的也许就越会关注,仿佛你不看他看得牙痒痒你心里就不舒服,这也就是现代社会脑白金和芙蓉姐姐为何这般红的原因。

    李承乾便是充分的表现出了这种自虐性,自从太子妃被那两人逗笑之后,他的眼睛就一直在注意长孙凛的一举一动,看到长孙凛这番表现,他不禁冷笑一下。

大唐万象 114。夷狄之争

    114。夷狄之争

    在长孙凛看来,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忒是很奇怪的,明明是一件好事情,或者即便不是好事情也没有什么坏事情发生,他就偏偏要把事情想到坏处去。  就比如说小学生扶着老奶奶过马路,就会被同学背后说他向老师邀功;再比如说好心给灾区捐款,却被人说成是沽名钓誉做广告。

    总之有许多事情若是别人应是将你往坏处想,那么你也是有理说不清楚,更何况若是对方故意找你茬。

    李承乾的一个别有用心的斜眼,长孙凛就知道这家伙肚子里的坏水就在打转,果然当大臣们呼完万岁,拼命奉承之后难免都觉得嗓子有点干,纷纷拿起酒杯喝酒的安静时刻,李承乾便是皮笑肉不笑地上奏道:

    “父皇,适才诸位大臣高呼天可汗之际,儿臣不巧看到长孙三郎只是兀自喝酒,脸上还带着几分讥笑之意……看来三郎似乎对父皇这个‘天可汗’有所异议?”

    李承乾此话一出,在场之人都不免纷纷议论起来。  长孙凛轻微一笑这个动作估计没多少人注意到,只是他之前的确是兀自在一旁自顾喝酒,至少在他身旁的几个大臣却是能看到的。  说谎的时候真话和假话混在一起是最容易让人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