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纨绔公子 >

第5章

大唐纨绔公子-第5章

小说: 大唐纨绔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都不夸张,这贵族气质必然是生来俱有的!”不说别的,单看长孙皇后短短三十年给李世民诞下七个孩子,这足以说明长孙家的遗传。

    “无忌,不用说,我也知道你为何而来。先与我下盘棋”当年没有大唐,没有贞观的时候,就有了两人的友谊,因此在私底下,太宗和长孙两人还是保持一种非常亲密的哥们关系,没有谦语也没有繁文俗礼。实则是李世民的容人之态,史上许多功勋的开国功臣都没有落下好结局,然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除了几位逆反之贼,皆得以安享晚年。

    而此时的两人更没有什么君臣之礼,只见两人蹲在一角落里围着一盘黑白交错的围棋,你攻我守,好不热闹。唐代统治者对围棋的重视,使围棋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获得更快的发展。因此,唐代棋手多如星云。唐高祖李渊很喜欢下棋,《旧唐书.裴寂传》上说,他留守太原时,有时整天整夜地下棋。高祖的第四个儿子李智云,也是个棋迷,他甚至把围棋当作一门学问加以研究。

    太宗虽然不是棋迷,但他却把此当做一种思考的方式。也许是下棋可以让他冷静下来。而长孙无忌本身就是文官,琴棋书画他或多或少都能懂些。

    “是怕回去凤儿不让你入卧房?”太宗刚下一子,突然冒出一句话来。

    “唉,自那不肖儿昏阙后,我就一直睡在书房。到现在还没准入。”长孙无忌擦了擦额头的汗,胖子怕热,那是真的。这年头还没有温室效应,没有汽车废气和空调。这长安城的春天在皇宫里依然是很凉爽的,这长孙还能淌出汗来。

    “哈哈,无垢什么都好,就是过于温婉,但要论手段品性,凤儿才是后宫最合适的人选,唉,凤儿是我这一生的遗憾。”太宗眼咪咪的贼笑道。

    这下某人可不干了,夫人可是长孙无忌心头的至爱啊。他无赖的挥手一弄,整盘棋子汀汀汀的乱掉了。“李二,你敢再说一遍,我长孙可就对你不客气了……”

    “哎,你这个无赖,我刚才明明快赢了,你这胖子,借机耍无赖!”两个老顽童竟然和孩童般吹胡子瞪眼起来。

    想当年,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还是英俊的少年郎。

    父亲长孙晟一病而亡,长孙无忌和8岁的妹妹不容于异母兄长,跟着母亲投奔舅舅高士廉。幸好高士廉是个知书达理的厚道人,无忌不用为生计发愁,还得到了舅舅的大力培养,逐渐成长为一个饱读经史的少年。

    有一天,高士廉带回来一个喜讯,他替无忌的妹妹订下了婚事,李渊家的二公子李世民。奇妙得很,长孙无忌和未来妹夫李世民,十分投缘。

    隋大业中,窦轨,岐州平陆(今山西平陆县)人,为资阳郡东曹掾,后辞官回家。窦轨是名武将,膝下有一女,单名凤,自幼不喜女工,好习武。后师从于武林三圣之一天山老人。一次下山回家探望父母,与这哥俩不期而遇。窦凤当时虽只是“豆蔻梢头二月初”,却已是出落楚楚,疑是丽质仙娥生月殿。

    李世民的未婚妻长孙无垢虽然也是天生丽质,然她仁孝俭素,好读书,终日遵守女子德言,守在闺房中。而窦凤则带有江湖儿女的爽快,她的美丽和与众不同,深深吸引住两个热血澎湃的少年郎。最终却是长孙无忌抱得美人归。原因有三:一是窦凤的父亲哥哥师傅全是习武之人,李世民年少时也好武射,不喜书经,文质彬彬的长孙无忌倒是显得更为特别。二是李世民已与无垢有了婚约。李世民的雄心也使得他不会因为感情而去损害与高家,窦家的关系,也不会去损害与无忌的情谊。

    隋炀帝的倒行逆施,正好给这两个不安分的少年,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公元617年,李世民怂恿着父亲李渊在太原“造反”;几个月后,李家军一渡过黄河,长孙无忌也跑到军中,成为“渭北道行军典签”,助李唐起兵称霸

    对长孙无忌而言,“唐”正在他脚下展开一条鲜花大道。

    从此长孙无忌便一直跟随李世民东征西战,玄武门事变长孙无忌在其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有天下,多赖无忌之力”,玄武门血迹未干,李世民已当着众人的面,高声宣布,无忌就是他的姜子牙、管仲。

    注:部分史料摘自百度

初到大唐 7。灵感寺

    两位朝廷的大佬正在烦心着,而肇事者长孙凛在家闷了两天后,耐不住寂寞的他,带着孙大和孙二两人来到了长安城东南铁炉庙村北高地的灵感寺。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这是唐代诗人朱庆余《题青龙寺》诗中的名句佳作。灵感寺初创于隋开皇二年,当时称灵感寺,唐景云二年才改名青龙寺。青龙寺地处地势高峻、风景幽雅的乐游原上,极盛于唐代。

    长孙凛前世尚佛法古物,游西安时曾携妻子一道游览了西安大大小小的寺庙,这灵感寺便是其中之一。

    长孙凛缓步走在碎石小路上,虽说是同一处地方,但后来的青龙寺是现代人在旧址上重建的,与现在的灵感寺有太多的区别。尽管如此,记忆力超强的长孙凛还能记得他和爱妻曾经走过的地方。

    寺庙中的五百罗汉像,雕塑精细,形态各异,有的托腮搔耳,有的开怀捧腹大笑,也有的怒目暴睛,凛凛可畏,形象构初如生。许多进庙参观朝拜的人都要数罗汉,以任何一个为起点,数到自己的年龄数,就根据这尊罗汉的名称、形态和所附谶语来分析自己命运。他选中了爱光尊者,诗云:拱手顶礼智慧僧,保君平安寿延长,多种慈悲结福天,来生定升兜率天。呵,平安长寿,不知道像他这样穿越的是否也算呢?

    缓步来到了寺庙的后山,这里到了现代时,寺庙从日本引进千余株樱花树植于寺院,每年三至五月间,樱花盛开,*满园,庭园景致颇佳。长孙凛这对恩爱夫妻在樱花烂漫下竟情不自禁拥吻,真是应了那句只羡鸳鸯不羡仙。

    而此时的寺庙所栽种的是桃花,这一季节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那盛开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着富饶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团团云霞,映着充满生机的大地。偌大的后山不少游人走走停停。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长孙凛应景生情,叹了口气。情不自禁地念起了崔护那首名闻天下的《题都城南庄》,此情此景,也只有这首诗词最合自己的心情。

    回头看到孙大孙二两人抱着肚子皱眉头,天色也不早了,今日两人出来还没用膳呢,便笑了笑说道:“我们回去吧,到街上再去酒家吃点东西。”

    两个憨憨的汉子立马兴奋地跳了起来,长孙凛也情不自禁跟着笑了起来。他来到这个世上时间尚短,父亲整天一脸严肃,几位兄弟姐妹或忙于学业,或不屑于与他这霸王打交道,也只有母亲整日与自己亲昵。再就是这两兄弟,按照现代的说法,他们应该算上智力低下的残障人,而长孙凛却挺喜欢这哥俩的,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没有任何心机和防范,相当轻松。

    孙二听闻要找酒家吃饭,便手脚麻利地准备好车马,还不时招呼老大快些,长孙凛也在两人伺候下坐车离开了。

    若是原来的长孙凛本人,也许会发现那后山竟然还有一位熟人。一位让他着迷疯狂,不惜冒犯天颜去做惹人不耻之事的美丽少女。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方善婷自那日窦氏到家里定亲之后,心情一直是恍惚不定。如若不是为了爷爷和母亲,在受辱当日她早就自行了断,这些日来,泪水不断,那贼子狰狞的影子多次让她自噩梦中惊醒。定亲之后,接受传统教育的她也就有了嫁鸡随鸡的思想,毕竟身子已被此人所侮。且窦氏还告诉了一些贼子童年之事,让她对此人的排斥憎恨有所缓和。然长孙凛的所作所为,并非几句话,就能让女孩打开心结。毕竟因为他的不耻之行,给这个年代的少女带来的几乎相当于灭顶之灾。

    心情复杂的少女在焦躁不安之下,决定自事发之后第一次走出家门,到灵感寺求菩萨保佑。谁知心神不定地走入后山之后,她一眼便看到那恶梦中无数次梦到的贼人,让她全身禁不住颤抖。也许是想到以后始终要与此人终身相守,本欲转身离去的她竟然呆呆地站着,即使身边的小丫鬟轻扯了她的衣角。

    对方似乎心情不太好,没有发现少女的存在。不知是因为心态的转变,女孩才发现这即将成为自己丈夫的贼子竟然有一身好皮囊。青山连绵,绿树青青,桃花烂漫下,一位翩翩佳公子,颀长的身影,一袭淡蓝色的儒杉,带着些许忧郁,很难让人与数月前的混世魔王联系起来。关键是长孙凛最后还念出此等佳句,《题都城南庄》按理应出自百年之后。

    此等情景,此等男子,此等佳句,若非两人先前的过节,完全可以成为传说中的一见钟情。

    “桃花依旧笑春风……”,爱好诗书的方善婷本身也是京城有名的才女,而此时的她却是六神无主,长孙凛前后的变化太大,让她无法适应过来。难道,他真的如窦夫人所说般……?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风暖暖融融,漂浮在云雾戏弄着晴空,碧绿的池塘满是盎然*。此刻黄昏时际,远远地又看见城里燃起灯烛传送薪火,飞散的轻烟在武侯权贵的宅院出没。青青的春草遮盖了回城的小路,市桥的远处,柳荫下一户人家,孤零零地守在城郊的角落。

    长孙凛平静地坐在车上,呆呆地望着静悄悄的郊野连着城郭,漫长的道路在后方不断延伸。偶尔路过的奔驰的车马荡起尘埃弥漫昏浊。他暗暗的叹了口气,似乎在感叹人生。夕阳斜晖映山而落,残余的晚霞在渐渐收敛,还依恋地挂在高耸的城角栏杆之上。

    “孙大,那边那些人在干什么?“长孙凛指着远方一群忙碌的人们疑惑地问道。只见前方一座建筑物正中矗立一巨大影壁,青砖灰瓦,气势恢弘,前面数十人正忙碌地摆弄着东西,穿着似乎与他平日所见的普通人不太相同,有十来人身着道士服装,周围还点着些奇怪的灯火,伴随着道士口中念叨的靡靡之音,让人不寒而栗。

    “哦,少爷,那边是为明日皇家的祭祀在做准备。那照壁后便是长安的孔庙,明日是寒食节,皇上会到国子学亲临释奠。”孙大比孙二更接近正常人,在京城呆久了,也对本地的一些风俗仪式有所了解。

    这尊祭孔圣人的仪式起始于汉代。到了贞观时期,太宗采纳了房玄龄的建议,罢周公祠,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祭。

    “寒食节?”长孙凛才想起前日母亲也曾在他耳边嘀咕过这一节日,在后世,许多传统节日都已经销声匿迹。身为现代人的他,虽然也曾看过相关的介绍,但却对此不是很重视。然而在古代而言,寒食节的意义远大于清明。若比做母子,寒食为母,清明为子。清明尤在,而寒食早已不存。也可以说,寒食伴随着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静静的融入了清明。寒食滋养了清明,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为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没有寒食,几无可能。

    “难怪你们哥俩那么急着要回去吃东西,原来明天大家都只能吃冷食啦!”长孙凛逗趣的说道。孙大挠了挠光溜溜的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孙二则无所谓,在一旁也跟着憨憨的笑着。

    长孙凛倒是对此类古代的祭祀有所好奇,想过去看看。然孙二却一脸着急的说道:“少爷,夫人早上已经说过了,我们要早些回到家中,现在天色也不早了……”。虽然孙大孙二两兄弟的武功不弱,但是窦氏担心再会冒出个慕容无双之类的刺客,所以每次长孙凛外出,她都规定好回家的时间。

    “行了,咱们在前边的酒家停下来先吃点东西吧。”长孙凛乜斜的看了一眼孙二郎,这家伙还知道用老妈的话来掩饰,不过他这孙大之饿心路人皆知啊。

    到了酒家长孙凛点了满满一桌子的菜,菜还没上到,那两兄弟就已经开始咽口水了,甚至还能听到肚子打鼓的声音。长孙凛则借口上茅厕,便只身溜除了酒家。

    他的武功已经到了一种境界,所以几个奔走,很快便走到了之前的孔庙。这一带本来是学术教习之地,唐太宗在建立祠庙时就把附近的人家都迁移至别的地方,所以这片地区平常除了学子和路人之外,倒是没有什么人。平常相当静谧,远远就能听到那道士的鬼迷之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