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云鸣大声喝道:“时刻记住,我和赵制置使就在你们身后看着你们!”他拍了拍押队军官的肩头,示意他继续前进。
一路上不知不觉间武神庙已经近在眼前了,传令兵已经抢先一步通知了营中的大小将领,事先带到武神庙前集中,排成队列迎接大将的到来。
郑云鸣翻身下马,让韩锋牵走拴在拴马桩上,抬头望了望这座规模甚大的庙宇。这座武神庙是岳飞收复之后在襄阳拆除了原有的已经破败不堪的武庙之后重新修建的,岳飞非常重视对部下和士兵的教育和感化工作,修建这座武庙的时候倍加用心,希望士卒们吸取前辈先贤的智慧,成为智勇双全的精兵锐士。
但一百五十多年之后,这座庙宇却略显陈旧和破落,就连大门前的门槛都脱了漆皮,斑驳中露出榆木本色。
郑云鸣皱了皱眉:“都快要开战了,这里怎么还这么冷清?士卒们难道都不来拜神求平安了么?”
杨掞摇头笑了笑:“您说的那都是老黄历啦,现在谁还热衷拜这姜老头子?现在流行是拜关圣帝君,您去东城的关帝庙看看,那里的香火可是鼎盛的很呢,现在都是将官一级的挤在里面祭拜,当兵的都还挤不进去呢。”
自宋朝中期开始,对关羽的崇拜渐渐脱离了单纯的对关张武力的嘉许,而成为一种民间推崇忠义的象征。这大概是因为宋代民间经济开始大活跃,市民社会的影响力增强,以三国为题材的小说话本的大流行有很第四十五回生死赌胜马蹄下(4)
大的关系。作为武庙七十二子之一的关羽,逐渐超过了位于他之上的十位著名军事家,最后也超过了张良和姜太公,成为宋代民间对武力的主要信仰偶像。
郑云鸣望着大门上高悬的落满尘土的匾额,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来好好拜祭一下姜子牙老人家,让他看看襄阳城里并不都是推崇武勇的人,也同样有推崇兵法的存在。”
说着带领众人迈步走进了武庙中,那庙祝得知荆鄂副都统要来参拜,早早就将大殿打扫了干净。郑云鸣领着众将上香祝祷已毕,看着殿上姜子牙和张良的牌位,心中忽有所感。
他转过身来对众人说道:“吕尚辅佐武王讨伐商纣,开创周朝八百年基业,张良为高祖悉心筹划,兴旺刘氏四百年江山,所以后人景仰,但能够进入武庙成为兵圣的人物,吕尚有《六韬》,张良有《三略》,这才是最关键的。”
后人推崇孙子兵法,但此时时人更将《黄石公三略》和《太公六韬》作为兵法的基本教材。王登说道:“确实如此,如孙子著兵法十三篇,司马子有司马法传世,诸葛武侯有兵法二十四篇,这些人功绩虽不绝伦,但著作流传于后世,所以配享武庙名正言顺。”
郑云鸣说道:“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所有这些著作都是写给要担任大将的人看的,比如李卫公教授侯君集兵法,也是在侯君集统领万人之后。从来没有人写书给最底层的士兵和小校们,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打仗。”
葛怀大喇喇的喝道:“当兵的人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箩筐,你就算写本书来教他们怎么打仗他们也看不懂啊,何况咱们当兵的想来靠有把子力气、射箭能蛇准讨一碗饭吃,要跟各位读书人一样天天埋在书堆里算怎么回事?”
郑云鸣说道:“葛老大可不必将书看成是多么敬而远之的东西,书不过是用以载道的工具而已,既然能记录圣人之言,宣扬文道,自然也就可以记述兵家道理,广布武道。现在不光是士卒,就连统制、都统一级的大将动辄都以不识字为荣。这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言传身教也好,长官操练也好,一个对兵事没有任何了解的农夫要成长为一个在沙场上进退自如的老兵中间要经历多少波折,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也不必细说了,如果他们一参军就能得到正规系统的士兵教育,比如某一本专门教导他们如何成为合格士兵的书。。。。。”
王登提醒道:“他们不识字,拿到书也是枉然。”
郑云鸣说道:“他们不识字,你们都识字。”他指着部下的大小将领们,“咱们和以往的军队都不相同,若是第四十五回生死赌胜马蹄下(4)
不好好利用将官们都是读书人这点优势,岂不是自爆其短?书,我、王景宋和杨纯父会负责写,写完了以后散发各营,由你们,还有行军教授和军营中的书生们负责给兵士宣读。”
他转向杨掞和王登:“你们两人没问题吧?”
杨掞转头看了一眼王登:“当然没问题,但我二人观点不一样的时候,谁说了算?”
郑云鸣说道:“都不必争执,我说了算。”他顿了顿说道:“我会跟白军师综合老卒和将校的意见,对分歧的地方进行综合判断。”
王登憋了好久的问题这时候终于憋不住了,他问道:“白军师从一早就不见人影了,这样紧要的时刻他去哪里逍遥去了?”
“说实话,我不清楚。”郑云鸣说道:“上午他带着一队背嵬军和一队民夫出城去了,说是要办一件关乎襄阳命运的机密要事,具体是什么事情连我都不知道。”
第四十六回 每朝马策并刀环(1)
陆循之摇头叹息:“这白军师的面子也太大了些,他身为副都统的幕僚,怎么练行踪对副都统还要保密?”
郑云鸣笑道:“那有如何,高祖也不问陈平平时都干些什么,非常之人自然有非常之举,大家不必详细问了。纯父和景宋一定要好好编写这本写给士兵们的教学用书,我想现在军中步兵居多数,首先编纂一本适合步兵操演的教学书,名字。。。。。。便叫做《步兵操典》如何?”
他又微笑道:“若是编的好了,你两凭着这部书说不定也能在百年之后配享武庙呢。”
杨掞哈哈大笑道:“中原是个很讲门第身份的世界,若是写给士大夫们看,则名列经典,若是写给大将们看,好歹也算诸子百家之一,要是写给小卒子看,能混个江湖名声就算不错了,说什么配享武庙?”
郑云鸣却止住了他的笑声:“我朝开国以来,大将未尝有不是从小卒拔擢至节度使的,只要你们写的真对士兵们有用处,将来会有无数的小兵凭着你们这本书一步步的走向太尉的高峰,这当中的意义和论语、大学又有什么区别?咱们当兵打仗的,首先要看得起自己,然后才能折服敌人,为天子所看重。最终,我们成为整个大宋的英雄!”
他对着两厢七十二子的牌位双臂一展,朗声说道:“有朝一日,你们的牌位也能位列其中,成为香火鼎盛的武神庙里为万千后世所顶礼膜拜的一员!”
他话虽然说得豪气万千,但王登心中对这番话是完全不相信,武庙七十二子的地位和文庙中孔夫子的七十二名门徒可全然不同,他们中若是任何一人在今日之大宋,蒙古人都不敢如此嚣张的蔑视大宋的武力。
在王登的心目中,真正在世之人,能够配享武庙的大概只有黄州城的那位都统了。自己身前这位郑都统,你说他天降奇才也罢,说他少年老成也罢,总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考验。在北虏强劲的攻势下,这位宰相公子出身的富家衙内,很可能会动摇软弱,也许会出些想不到的糊涂招数,那个时候不光是襄阳的百姓,京湖的百姓,江南的千万生灵都可能因为他的一个小疏失而涂炭于敌人的刀锋下。
这个局面王登连一丝一毫都不愿意去猜想,他宁可将赌注压在郑云鸣能够挺过这次前所未有的大考上。
t天空中布满浓密的乌云,清晨的太阳被铅灰色的云团包围着,偶尔在缝隙中透出一丝霞光照在随着微风轻轻摆动的大旗上。高耸的钟楼正建在襄阳城的中轴线上,伴着满城的喧哗声,浑厚而沉重的钟声回荡在城池上空。
蒙古人终于来了。
赵葵全身戎装,身披皇帝御赐的锦袍,身后跟随着襄阳城中所有的高级将领,沿着马道走上了北门城楼。城楼上早已戒备森严,每个垛口后都站着一名手持弓箭的士兵,腰间的箭囊里鼓鼓的装满了箭矢,手中的角弓缠上了布条,这样在激烈的战斗中有利于保护虎口。垛口下堆满了石灰瓶和礌石,手持长枪的军士们躲藏在一个挨着一个的串楼中,没有到敌人进迫到城头的时候这些长枪手是发挥不了效力的。城门和角楼也增加了敌楼防护,里面毕竟藏匿着宋军的王牌兵器,如果床子弩暴露在外被敌人的箭雨杀伤了炮手就丝毫也发挥不了效用了。
赵葵领着众人来到城楼前举目眺望正在源源不断的渡过汉水的蒙古大军。郑云鸣手扶垛口往下张望,突然觉得如一头冷水从头泼下,种种豪言壮语,种种战前的周密策划,在站上城头遥望的一刹那,在头脑中变成了一片空白。
他这个时候感觉到的只有恐惧,被绝对数量优势的敌人所包围的那种极深沉的恐惧。
他对抗过上万的敌人,也独自面对过几千汉兵,但蒙古人倾巢而出的模样这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
他不禁想起了欧洲人在史书中惊恐的描写蒙古人进军的场景,那广阔的大军如海洋一样望不到边际,射出的箭雨遮蔽了天空,你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路上遇到的全是蒙古人的大军。
那时候他也认为是守着一座小城堡靠几个村子养活的领主没见过世面,才会如此夸大蒙古军队的人数。但他并不知道的是欧洲人当时已经开始了十字军东征,那些一辈子没有出过门的小领主们在狂热的宗教热情无论贫富的人们赞助下踏上东方的土地,也见识过数量庞大的撒拉逊军队,他们无论如何不可能被称作没见识的乡巴佬。
而他们所面对的这种震撼,郑云鸣直到这个时刻才真切的感受的到。
一个骑兵所占的空间和面积原本就要比一名普通步卒大许多,而蒙古军队更习惯展开为他们所熟悉的疏散阵型,在视觉上的效果就是,越过汉水,一直到天地交界的地平线处,充满了黑色衣甲的士兵,以及无边无际的旗帜。被军队填满的大地上汉水就像一条窄窄的丝带在襄阳城前流过,无数的兵士乘着木筏、浮囊和渔船渡河过来,将江水为之沸腾。耿远方的樊城方向上更是被敌人的大军围困了几重,古话将插翅难逃,这一次樊城里的兵将们可真算是有翅膀也逃不出来了。郑云鸣回头看看这些高等将领们的面色,个个脸上都透露出几分惊恐的模样。
整个城楼上唯一安之若素的,只有京湖制置使赵葵,他命令部下亲兵张起清凉伞,在城楼上架起灶煮起了茶水,自己端着茶碗慢慢的在垛口前来回探看,仿佛要将城下密密麻麻的大军的每一个细节都看的更清楚。
郑云鸣勉强抑制住惊愕的心情,故作轻松的说道:“西域传说蒙古的女人都有六乳,一次可以生十八个孩子,所以才有这么多的军队可以使用。若不是咱们亲自和蒙古人战过一场,几乎都要信以为真了。”
赵葵微笑道:“怎么,敌人数目如此之大,连郑官人也坐不住了?”
郑云鸣缓缓的摇了摇头:“虽然京报探查的敌人总数是十余万人,但我看绝不止于这个数目。”
白翊杰在一旁说道:“都统已经不是新人了,如何对敌人的这般把戏还是看不穿,胡人虽然有战士十余万,但跟随的人数却是远远不止这个数目的。”
这本是战争常理,若不是因为郑云鸣从戎资历尚浅的话,原本不该有这样的误判,就算是中原出动军队,随军的夫役、营妓、商人和杂役等等也往往超出军队人数一两倍之多,甚至和尚道士、占卜星相也会跟着出征,以备大将召唤。
蒙古人远征就更是声势浩大,他们所谓出征,其实就是举族迁徙,男子在前面行军,妇女和孩子坐在后面用牛拉着的勒勒车上紧随前进,奴隶和还不及从军的少年驱赶着牛羊一路跟随。此外侵入中原的蒙古军队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了中原的种种特色,随军的除了家眷和牛羊之外,还有大量的夫役用于土工作业,运输辎重,有许多自备兵器前来京湖想大肆劫掠一番的随军无赖,还有妓女、向大军出售各种应用之物的商贩、儒生、道士和和尚,零零总总的将远征大军变成了一支五花八门的游行队伍。
在后世纪律严整的军队看来这样的军队似乎是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的,但郑云鸣在此世的时间已经不算短,他知道今日的军队就是这样的情况,就算是岳家军一样出门需要携带这么多无关的人员,而他自己的军队也只是稍加整顿,摒除了一些干扰正常行军扎营的闲杂而已,营妓、商人和工匠等等这些人物,他郑云鸣一个也不少带。
十多万战士表现出来可不仅仅是十多万人而已,那将是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人海,郑云鸣这个时候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