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阿斗 >

第338章

阿斗-第338章

小说: 阿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朝代都不缺乏忠臣遗民,这些忠臣遗民在平时可能没有什么作为,但是到了王朝将要灭亡的时候,他们总是会站出来。

  而如今,那些忠于魏国的臣子百姓们都聚集在了皇宫门前,每每从皇宫中走出来一个人,哪怕只是个太监,大家都会涌上去,打探最新的消息。不过始终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消息传出来。

  “让开,都让开……”呼喊声响起,随后阵阵的马蹄声传来。

  “快看。是曹爽大人来了!”

  众人纷纷闪向两旁,而曹爽骑着马,来到了皇宫门前,随后曹爽下了马,走进了皇宫。

  众人望着曹爽的背影渐渐消失,再次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渐渐的升到了最高点,随后又慢慢的向西偏去,接着又到了掌灯时间,曹爽依然没有出来。

  皇宫门前的守卫并没有驱赶这些百姓离开,而随着时间越来越晚,不少的百姓也渐渐的散去,但是仍然有少量的人还聚集在皇宫门前。

  一盏灯笼晃晃悠悠的向前靠近,灯影下,一个宦官出现在众人眼前。

  宦官来到近前,用尖细的声音喊道:“诸位,时间不早了,大家都散去了吧,回家睡了吧!”

  “这位公公,汉军和东吴军已经大军压境了,我的大魏子民,又怎么睡得着啊!”一个老人家开口说。

  “是啊,我等忠于大魏,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我等马上会披甲执戈,为陛下效力,哪怕是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另一个壮丁开口说。

  “诸位放心吧,陛下已经命曹爽为帅,统帅我大魏国大军!明早就会发诏书了……曹爽大元帅不久便会领兵御敌了。”官宦笑着说。

  ——————

  求下保底月票和推荐票!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一二章 成也管宁,败也管宁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一二章 成也管宁,败也管宁

  幽州。

  今年的气温要比往年冷一些。入冬后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了。

  卑衍麾下的辽东士兵已经习惯了这种气候,毕竟辽东的气候,比起幽州来要更冷三分,条件也更艰苦一些。

  几场大雪过后,幽州大地早已经覆盖成白茫茫的一片,空中时不时的会吹来阵阵寒风。冬日里自然没有什么农活可做,再加上户外冷的很,百姓们都选择了待在家中,一些小的县城中,大街上只有寥寥的几个行人在走动,即便是大城当中,路上的行人也少了近半。至于野外,更是几十里不见人影,即便是强盗山贼,也不会选择这种天气出来。

  蓟城。

  一群辽东兵围坐在城墙上,中间是大炭盆,炭盆里面的炭块冒着红光。

  一名中年士兵提起了手中的酒壶,灌了一口酒,随后轻轻的咽了下去,闭上眼睛开始回味浓厚的酒香。

  辽东粮食产粮远不如幽州,所以辽东并没有太多多余的粮食用来酿酒。可是偏偏辽东气候寒冷,烈酒对于不少辽东汉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饮品。所以酒在辽东,一向是很珍贵的。

  幽州粮食产粮比起冀州、益州、淮南等地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却比辽东强上太多,至少幽州能够非配给用来酿酒的粮食要比辽东多好几倍,所以这些辽东兵来到幽州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喝酒喝个够。

  城头上温度要低得多,特别是北风吹过带来的寒气,让人难以忍受,即便是青壮年的小伙子,也在城楼上站不住脚。而这时候,一个炭盆加上一壶烈酒,足以让这些士兵兴奋很久。

  “哎,这天气,本来以为幽州要比咱们辽东暖和不少的,可是还是一样的冷。”一个满脸胡子的辽东士卒开口说。

  “行了,你就知足吧!这蓟城里面有这么多酒,你回咱们辽东,上哪去找酒去?”旁边一人插口说。

  “说起来,咱们被分来这蓟城,运气真是不错。蓟城是幽州的治所,田豫走的时候,很多东西留在了蓟城没有带走,包括这些美酒。听说那些去小县城的,可就没有我们这么好运了。”

  “这鬼天气,这么冷。咱们还得站在这城墙上,这天气也不会有敌人攻过来的。再说了,周围几郡不都在我们手中么,要是真有人攻过来,早就有消息传过来了!”

  “说的也是,不过要不咱们去城楼里暖和一会?”

  “还是算了吧,说不定一会将军就过来巡查了!”旁边一人搓了搓手,开口道。

  “这么冷的天,将军恐怕不会来了!”

  一群人所在城垛后面,躲避着北风,全然没有注意到在西面,地平线上,已经腾起了白茫茫的雪雾。

  一群骑兵正向着蓟前进。

  马匹早已经被涂成了纯白色,骑士的铠甲外面也罩上了一层白色厚布。马蹄踏在雪地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声音,远远看去只能察觉到一团白色的东西向前滚动。

  终于,骑兵靠近了,马蹄声伴随着呼啸的北风声,缓缓的传到了城头上。

  “听,那是什么声音!”一名辽东兵站起来,向着声音的方向望去。过了好几秒钟才确认,来的是一队骑兵。

  “不好,敌袭!”

  “什么敌袭,你是不是喝多了!”旁边一人站起来,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此时,骑兵已经非常近了,城头上的士兵甚至能够看到对面马匹呼出来的热气。

  “敌袭,快,鸣钟,敌袭……”

  但是,钟声还没有响起,对面骑兵大队中已经响起了冲锋的号角声。

  “咚咚咚……”

  示警的钟声响起,但是冬日的寒冷仿佛把人的腿脚也冻僵直了,钟声响起半天,也不见有人上城支援。

  “举旗!”马秋大喊一声,后面举旗官马上挺起了大旗。

  城上,辽东军士已经看清楚了旗子上写着的字。

  “抚远大将军马!来的是马秋!是凉州骑兵!”城上辽东兵惊呼道。

  马秋麾下骑兵的凶悍,早已经传遍了天下,并州一战,王凌的并州骑兵完败于马秋的凉州骑兵。此战过后,凉州骑兵天下第一的名声也就传开去了。所以如今辽东军见到来人是马秋,未战就先胆怯了三分。

  ……

  “咚咚咚……”钟声响起,卑衍一骨碌爬起来,冲了出去。

  “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卑衍喊道。

  “将军,不好了!敌人攻过来了!”

  “敌人,什么敌人?”

  “是马秋,马秋的凉州骑兵来了!”

  “快帮我披挂铠甲,出去迎敌!”卑衍开口说。

  “可是将军,来的是马秋啊!”

  “马秋就马秋。我卑衍还怕他不成!”卑衍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声音却越说越小,很明显是心中没有底气。

  城门前。

  辽东士兵刚刚摆开防御阵势,马秋的凉州骑兵就已经冲到了近前。

  “突击……”马秋大喊一声,随后骑士们顺便变成了锥形阵,如同一柄尖刀一般,冲入了辽东军的阵势。

  辽东军的军阵瞬间就被撕开了一条缺口,而凉州骑兵马上沿着这个缺口,冲进了城内。

  蓟城的街道并不算宽敞,而城内房屋建设的也略显凌乱,这样的地形是不适合骑兵作战的。而马秋统领骑兵的经验丰富,一眼就看出了这城内并不适合骑兵作战。

  “擒贼先擒王,弟兄们,跟我进攻城主府,生擒卑衍!”马秋大喝一声。

  “生擒卑衍!”

  “生擒卑衍!”

  凉州骑兵呼喊着,向着城主府冲去。

  城外不远处,田豫的幽州铁骑也赶到了。

  “哎,子龙,你我都老了,你看看,这后辈都攻进城了,我们才刚到……我田豫自认精通骑兵战法,不过比起这马秋来。哎……”田豫轻轻叹了口气。

  赵云微微笑了笑:“国让,这天下间统领骑兵的本事,马秋当数第一。他和咱们不一样,咱们的兵是练出来的,他的兵却是一刀一枪的杀出来的。纵使是当年的吕奉先统兵,恐怕也得甘拜下风。况且这也不全是马秋的功劳,若是没有孟起,马秋的骑兵也没这么厉害。”

  “是啊,马超将军盖世无双,可惜了,英年早逝啊!”田豫唏嘘起来。

  赵云与田豫闲扯的同时。马秋已经杀到了城主府附近。

  卑衍一脸狰狞的望着前面冲过来的凉州铁骑,但是心中却升起了一丝退意。

  卑衍也是经历过很多次阵仗的大将了,而且还跟乌丸人较量过,所以一眼就分出来眼前的凉州骑兵全都是精锐。

  “马秋所领的骑兵果然名不虚传,看来正面对抗我绝不是对手!还是先保命要紧!”想到这,卑衍虚晃一招,向后败退。

  ……

  右北平。

  校场上,士兵们整齐的站成了一列列。

  高台上,邓艾一指前面的军士,开口说:“主公对我军将士可满意?”

  公孙渊笑着点了点头:“久闻邓将军你统兵有方,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主公谬赞了……”邓艾赶紧谦虚的说道。

  “邓将军,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了,若不是你,这十万大军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归顺于我。”公孙渊接着说。

  “主公,这些将士都是幽州本地出身,在听说主公占了蓟城以后,便已经是心向主公了。”邓艾急忙送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马屁。

  就在此时,小校飞奔过来。

  “主公,大事不好了!”

  公孙渊眉头一皱:“什么事情如此慌张?慢慢说。”

  “主公,汉抚远大将军马秋兵袭蓟城,卑衍将军不敌,如今蓟城已经丢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公孙渊急忙问。

  “就是昨日。”

  “昨日?卑衍是干什么吃的!怎么会被马秋占了蓟城!既然汉军进攻,他为什么不早报!”公孙渊此刻是一脸愤怒。

  “主公,马秋大军仿佛是从天而降一般,不光卑衍将军没有发现,就连上谷附近派去的斥候也没有发现!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马秋杀到了蓟城城下。”

  “从天而降?胡说八道,马秋难道会飞不成!”

  “主公息怒。”邓艾赶紧站出来,开口说:“主公,马秋的凉州骑兵厉害的很,人马可连行三日不休息,从并州到蓟城,一日便可达到,若成趁夜行军的话,斥候发现不了也是很正常的。”

  “对了主公,卑衍将军还说,马秋那厮狡猾的人,他命人将马匹都涂成了白色。而且铠甲上也裹上了白布,恰逢幽州大雪,所以才没发现马秋。”那名小校接着说。

  “好一个马秋,竟然想到此等方法,好一招瞒天过海!”公孙渊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随后公孙渊突然想起,之前管宁是斩钉截铁的说汉军不可能进攻幽州,刘禅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讹诈一笔物资而已,那时候管宁还信誓旦旦的恭喜自己,也正是因为这样,公孙渊夺取蓟城以后,根本没有派太多的兵前去驻防。现在看来管宁的判断是大错特错!

  想想之前管宁给自己定计,而且还亲自劝说了邓艾归降,为进攻蓟城扫平了障碍,公孙渊夺得幽州,管宁当数首功,而如今也正是管宁的判断失误,使得又要将幽州让出去。

  “哎,成也管宁,败也管宁啊!”公孙渊很无奈的叹了口气。

  ——————————

  明天有事,明天的那一章尽量吧,事先给大家说一声。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一三章 四方云动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一三章 四方云动

  幽州,蓟城。

  此时蓟城内是家家关门。户户上锁,百姓们没有一个敢出门的。

  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幽州两次易主,城头上,一个月前还悬挂着魏国的大旗,后来就变成了公孙渊的大旗,而如今,城头再次变幻成大汉的旗帜。也正是因为这样,老百姓们都不敢出门了,都等着外面大局定下了。

  远远的,两个人出现在官道上,左边的是个老农,而右边则是个年轻人。

  老农抬头看了看城头上的旗帜,微微的叹了口气:“哎,这蓟城又换人了!不知道这回是谁来了。”

  自言自语了片刻,老农突然发现,那城头上的旗帜似曾相识。

  “这上面的字,我认识!”老农轻轻吸了一口气。

  “爹,你不是不识字的么,怎么会认识城上旗帜上的字?”旁边年轻人开口问道。

  “这是一个‘汉’字,四十多年前刘虞大人在蓟城的时候。我每日进出城都见到的,没错的!”老农开口说道。

  “这这么说,是汉军攻过来了?不知道这些汉军凶不凶,入城的厘金有没有涨价。”年轻人有些疑惑的说道。

  此时,在蓟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