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阿斗 >

第328章

阿斗-第328章

小说: 阿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州。

  王凌靠在马上。大口喘着气。

  “怎么可能?为什么会这样。”望着麾下的并州骑兵一个个的倒下,王凌有些不知所措。

  昔年大汉朝三大骑兵,并州骑兵实力最为强大。当年洛阳城前董卓十万凉州骑兵与吕布领的三万并州骑兵战成平手,可见并州骑兵的强大程度。

  自从王凌上任并州刺史以后,主要精力就是训练除了这一批并州铁骑,为了这三万骑兵,王凌几乎用尽了手下所有的资源,从武器装备到马匹,王凌全都给配制齐备了,在王凌看来,自己麾下的这支骑兵,绝对称得上是中原第一骑兵,就算比起匈奴骑兵,也丝毫不逊色。

  可是如今,并州骑兵却被对面马秋的凉州骑兵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马匹上,并州马匹要略逊一筹。毕竟马秋的马匹是从乌孙带来的,经过繁殖以后,后代虽然不如他们的父母,但是也比生长在并州的战马强一些。

  武器装备上,双方也有很大的差别,并州骑兵用的还是标准的汉军骑兵装备。而马秋麾下骑兵所用的,更偏向于乌孙人与汉人装备的混合。

  但是双方差别最大的,就是骑兵的战法。

  中原近几十年来,没有大规模的骑兵部队,王凌在对阵骑兵的作战经验非常的少,所用王凌的并州骑兵所使用的战法,更多是对付步兵的战法。

  而马秋马岱二人当年纵横乌孙草原,熟悉骑兵战法,对于用骑兵来对抗骑兵,自然是信手拈来。乌孙人都不是马秋骑兵的对手,面对这些骑战术匮乏的并州骑兵,马秋的凉州骑兵,更是如鱼得水。

  战场上瞬息万变,指挥者的临场指挥,占很大一部分,更何况骑兵的速度本来就快,更加快了战场上变化的速度。这对指挥者的临场应变和经验,都是一种考验。

  王凌没想到,自己的这些精锐的并州骑兵,精锐一直被对方追着打,毫无还手之力。

  “为什么会这样?我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并州铁骑,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难道汉军真的厉害到了这种程度?”

  “嗖嗖嗖……”投枪抛出,准确的落到了人群中,马匹奔跑时候带动下的那巨大的冲击力,可以让投枪将骑士连人带马穿透。

  “传令,左翼穿插,继续扰乱他们阵型……”随着马秋一声令下。战旗挥舞。

  汉军骑兵看到战旗,最快速度做出了反应,对面并州骑兵已经开始渐渐败退。

  “将军,我们撑不住了!”

  王凌头上已经急的冒出了汗水,但是却没有丝毫方法来挽回败势。

  ……

  兵败如山倒。

  王凌万万没想到,自己领兵回援上党,会出现这种情况,本以为凭着自己三万并州铁骑,可以成功的夺回上党,可是没想到竟然出现了这种情况。

  本来王凌最担心的是马秋不肯出城应战,毕竟攻城不是骑兵的长项,当马秋率兵出城的时候,王凌甚至还得意的笑了起来,嘲笑马秋年幼无知,自大妄为。

  如今看来,那自大妄为的不是马秋,而是自己。

  “不行,我不能败,我若是败了,并州就没了!”王凌恶狠狠的摇了摇牙,随后猛的抽出了佩剑。

  “弟兄们。跟我杀!杀敌!”

  面对并州骑兵展开的拼死一搏,马秋冷静的很。在乌孙大草原的时候,马超曾经无数次的面对,敌人拼死一搏,马秋知道,越是这个时侯,越不能失去冷静。

  “中军向西穿插,避开锋芒,进攻敌侧翼。”

  ……

  北风吹过,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

  并州骑兵依然在奋力抵抗,不过原本聚在一起的并州铁骑,已经被马秋的无数次穿插作战,变成了一团团,全军覆没是迟早的事情。

  王凌身边只剩下三百余人了,同样被人包围着,此时王凌早已经感觉到了危险,所以王凌带人左突右攻,希望能够突围出去,可是却始终无法成功。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凌这三百人渐渐的赶到了一丝不支。

  王凌大口喘着气,望着周围密密麻麻的汉军骑兵,心中升起了一丝绝望。

  汉军骑兵缓缓的闪开,从中间,走出来了一名青年将领,青年身披银甲,头戴狮子额盔,手中提着一柄大刀。青年身后,一杆大旗随风飘荡,上面“汉抚远大将军”几个字分外清晰。

  “你是马秋?”王凌瞪着眼说。

  “王凌。别在抵抗了,投降吧!你已经败了。”马秋显得很平静,眼神中没有一丝波澜,望向王凌的那种眼光,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味道,就好像是看死物一般。

  “哼……”王凌冷哼一声,马秋的那种眼神,让王凌很不爽,王凌感觉到了马秋的那股子蔑视。

  “我王凌,深受太祖大恩,怎能投降于你,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执迷不悟!”马秋一挥手:“给我上,一个不留。”

  ……

  在江东水师的掩护下,陆逊再次渡过了淮河,而司马懿立刻率兵抵抗。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二人并没有逃回邺城,司马昭还在伺机希望能够劝说司马懿归降东吴,而对于知否归降东吴,司马懿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摇头反对,变成了现在的模棱两可。

  司马昭正向着司马懿的帐篷中走去,突然,司马师的声音从后面响起。

  “二弟。等一等。”司马昭回过头,看到司马师快步走了过来。

  “二弟,你又要去找父亲?”司马师开口问。

  “大哥说的是,如今陆逊大军压境,父亲他若是真的抵抗到底的话,恐怕我们父子三人,都难逃此劫啊!”司马昭一脸忧容的说道。

  “呵呵呵……“司马师反而笑了起来。

  “大哥,你笑什么?我都快急死了,你还笑。”

  “二弟,你跟在父亲身边时间短,还不完全了解父亲。你所想到的,父亲必定都想到了,不过看来父亲现在应该还没有决定罢了。”司马师缓缓说道。

  “还没决定?可是这样打下去,岂不是把东吴的人都给得罪光了?这两日死在父亲手中的东吴将领,已经有十几员了。要是把东吴将领都杀光了,我们再投降过去,哪会有好果子吃!”

  “二弟,你多虑了,要是把东吴将领都杀光,我们再投降过去,那是再好不过的。让那孙登无人可用,就不得不用我们父亲。况且若是我们不站而降,反而会被人家看低,倒不如先打一场,让东吴将领知道我们的厉害,也让孙登知道知道父亲的厉害,反而会受到重用。”

  “可是那样,我们不是会得罪了陆逊?陆逊与顾雍二人,党羽遍布江东朝野,若是得罪他们,我们投降过去岂不是寸步难行?”

  “呵呵呵,得罪陆逊,是迟早的事情。”另一个声音从二人旁边响起,二人一看,司马懿缓缓走了过来。

  “父亲……”

  司马懿微微点了点头,看了看左右没有人,才靠了过去小声说道:“陆逊与顾雍二人,势力的确遍布朝野,不过这功高震主之嫌,恐怕是跑不了了。东吴朝中能与二人抗衡的,唯有诸葛瑾,可是诸葛瑾此人又颇为圆滑,所以不会与二人正面冲突,陆逊和顾雍,便等于失去了钳制,为父入吴,若想得到吴主重用。就必须摆出与陆逊顾雍势不两立的态势,方能得到吴主的信任。”

  “父亲,这么说你是准备入吴了?”司马昭开口问。

  “小点声,若是被其他人知道,定然会影响军心。你大哥说的不错,如今陆逊却有功高震主之势,但是东吴朝野却无人能与之抗衡。为父去了,于情于理,都不能与陆逊同流。”

  “那父亲,咱们什么时候……”司马师开口问。

  “子元,你马上回邺城,去将族中家小接出。”

  “是。”司马师点了点头。

  “子上,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你可敢去?”司马懿开口问司马昭。

  “父亲您说,无论何事,孩儿定然全力以赴。”司马昭马上回答。

  “好,子上,那孙登身边,有一个宦官,名叫黄皓,深得孙登的宠信。虽然不能说孙登对他言听计从,但是若想接近孙登,从黄皓入手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为父已经打听到了,这黄皓非常贪财,所以为父已经准备了很多金银珠宝,为父想让你去一趟寿春,带着这些金银珠宝,通过黄皓,见到孙登。”

  “孩儿明白了。”司马昭点了点头。

  “子上,此去一定要小心谨慎,事情能不能成功无所谓,但是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知道了么?”

  听了司马懿的话,司马昭眼眶一湿:“父亲放心,孩儿定不辱使命。”

  ……

  黄皓的小日子过的很滋润,皇宫中,大小事务都是由黄皓说的算,大到皇帝的作息生活,皇宫内物资的采购;小到安排宫内宫女宦官的杂事,都是黄皓管理。而其中,黄皓滋润收了不少的好处,捞到了不少油水。

  就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昭来到了寿春。

  ——————————

  双倍月票,馋虫偏偏脑子里一片浆糊,费了半天才理顺思路,接着写,争取再写一章吧。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零一章 归降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零一章 归降

  “二公子,你看前面就是孙登的皇宫了。好气派啊,看起来比邺城的皇宫还大上三分啊!这孙家人可够奢华的!”

  司马昭点了点头:“你倒是冤枉孙登了。这皇宫可不是孙权父子建的,而是当年袁术所建。袁术在寿春称帝以后,大兴土木,建成了一座皇宫,据说堪比昔年始皇的秦宫。孙权不过是加以修葺而已。”

  司马昭说着,扫了一眼周围,随后问:“里面的事情都打点好了么?”

  “二公子放心,都打点好了。不过二公子恐怕要多等些时候,那黄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时间见我们……”

  “哼,一个阉人,还摆谱……”司马昭眉头皱起,不过随后一想,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是有求于人,也只好忍了。

  “等就等吧,反正我们有的是时间,不急于一刻。”

  ……

  黄皓躬身退出大殿,手中还端着一个很漂亮的碗。

  旁边两名小宦官急忙凑了上来,而黄皓则将手中的碗递给了小官宦。同时说:“去,再做一碗热的,这碗已经凉了,陛下要吃热的。”

  “奴婢遵命……”小宦官马上跑了下去,而这时,黄皓身边的一名心腹宦官走了过来。

  “大人,有一个马先生,想要求见大人。”

  “马先生,什么马先生?没听说过,咱家平日里可是忙的很,还要伺候陛下呢,不见。”黄皓摇了摇头。

  “呃,大人,你还是先看看这礼单吧!”

  “恩……”听到礼单这两个字,黄皓眼睛一亮,伸手接过来礼单。

  “咦,很好,很好!”看到则礼单,黄皓脸色升起了笑容,随后马上问:“那个马先生,现在何处?”

  “就在宫外等候呢。”

  “恩,先把他带到宫里面,给他安排一下,我一会便过去。”

  ……

  司马昭被一名老宦官带到了一个房间中。

  “在这里待着,别乱走,这里可是皇宫,要是到处乱走丢了性命。连累了咱家,可就不好办了。”老宦官打着官腔说。

  “这个老阉狗!”看到老宦官这副模样,司马昭心中暗骂,可是脸色还是表现出一副恭敬的模样。

  整整两个时辰过去,黄皓还是没有踪影,而外面的天色,也渐渐的变昏暗了。

  “哼,这个阉狗……”

  就在此时,脚步声从外面响起,司马昭急忙向外面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宦官,走了过来。

  “他便是黄皓?”司马昭眉头一皱,而黄皓已经走了进来。

  黄皓大大咧咧的走到正中坐了下去,挥退左右,而后看了看司马昭,开口问:“阁下就是马先生吧?”

  “不错,见过黄大人。”

  黄皓有气无力的点了点头,同时开始琢磨,这姓马的是何许人也。

  江东门阀世家并不少,但是黄皓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到哪个姓马的,会有这么大的手笔。呈上这么一张厚厚的礼单。这礼单上礼品的贵重程度,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付得起的。而且对方掏出这么一份礼单,列出这么多礼品,想来找自己办的事情,也绝对不是小事。

  黄皓轻轻的抿了一口碗中的茶水,随后开口说:“咱家刚刚伺候陛下,让马先生久等了,马先生莫怪。”

  “岂敢,岂敢……”司马昭回答的同时,却没有感觉到黄皓丝毫的歉意。

  “呵呵,马先生,不知道你是从何而来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