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史并不如烟 >

第47章

唐史并不如烟-第47章

小说: 唐史并不如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痛下决心之后,宇文化及毒死了秦王杨浩,亲手注销了这枚橡皮图章,然后自己在魏县登基称帝,国号许(宇文化及在隋朝被封为许公),改年号天寿(多么美好的愿望),随后全军开赴聊城。

尽管宇文化及的年号为天寿,然而天寿对他而言就是一种奢望。

别人称帝是为了一统天下而称帝,而宇文化及是为了称帝而称帝,其称帝的仓促程度直逼清朝的平西王吴三桂。而巧合的是他们的结局也有惊人的相似,吴三桂称帝后不久病死,宇文化及称帝后不久被斩首。两个草头皇帝,时代不同,殊途同归!



把宇文化及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正是一个老朋友——窦建德。

窦建德,王世充,李密,这三个人是隋末唐初最有希望与李渊争夺天下的人,而这三个人中以窦建德为甚。王世充尽管左右洛阳朝政,但政令出不了洛阳,顶多就是洛阳的窝里横。李密自从与宇文化及死磕之后损失惨重,自作聪明地投奔李渊更是自投罗网,到头来身首异处。总结下来,这三个人的排名应该是这样的,窦建德第一,王世充第二,李密第三。



说起来窦建德的起义资历还是很老的,早在公元611年也就是大业七年时,窦建德就起义了。到公元617年正月五日,窦建德建都乐寿(今河北献县),号金城宫,备百官,准开皇故事。这一年冬至,举行朝会,有五只大鸟聚集其宫,群鸟从之。同时又有宗城人献玄圭,景城丞孔德绍曰:“以前上天是把这个祥瑞送给大禹的,现在授给了我们,不如国号就叫夏吧。”(昔天以是授禹,今瑞与之侔,国宜称夏。)

自此窦建德改元五凤,隋末瓜分天下的蛋糕上也正式有了夏王窦建德的记号。

不知道是称王之后素质有了提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从这一年开始,窦建德已经不是一般的起义军首领了,而是逐渐显示出争霸天下的气质,在以刀锋争天下的同时,也学会了关键的一招——“以德服人”。



窦建德率先使用“以德服人”是在河间郡,在这里,窦建德曾经围攻了一年有余,愣是没攻下来。

这时皇帝杨广的死讯传到了河间郡,河间郡丞王琮率领官民祭祀追悼,城上的士兵放声痛哭,这一哭就惊动了窦建德。

一年来窦建德用了无数的办法都无法攻克王琮把守的河间郡,现在王琮的放声大哭却给了窦建德灵感,他用自己有限的知识想起了一句话:“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现在死去的杨广将是窦建德打开河间郡的黄金钥匙。

在王琮痛苦不已的时候,手下前来报告,窦建德派使节送来奠仪,向皇帝杨广致哀,这个看似平常的致哀却准确击中了王琮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皇帝杨广已经驾崩,表达忠诚已没有了对象,天下之大,有德者居之,现在来看,窦建德就是那个可以依靠的有德者。

下定决心,王琮向使节表示愿意举河间郡投降,这句话窦建德等了一年,现在终于等到了。

王琮出降,窦建德全军后撤三十里,大礼相迎。两人还一起谈论了隋朝衰亡,说到伤心处,王琮痛哭失声,窦建德也在一旁陪着哭泣。这一场哭打动了王琮,也打动了河间郡,看来以德服人,古人不欺窦建德。



然而尽管窦建德主张以德服人,手下的将领却对王琮恨之入骨,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因为正是这个人一年多来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伤。

面对将领们的请求,窦建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正想以王琮树立侍奉君王的榜样,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诛杀忠良呢?”窦建德当即下令,改河间郡为瀛州,王琮出任瀛州州长,“先前与王琮有仇而胆敢轻举妄动者,屠灭三族”。

自此,黄河以北各郡县纷纷投降窦建德,窦建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几乎在一夜之间实现,总结起来只有八个字:“以德服人,民心可用。”



列宁说,历史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明明要进一个房间,最后却进了另外一个房间,现在聊城就是历史跟人开玩笑的房间。

现在在聊城这个房间内外聚集了四拨势力:宇文化及,雇佣军王薄,唐淮安王李神通,夏王窦建德。



聊城是如何成为历史开玩笑的房间呢?起因还是宇文化及。

自称许帝的宇文化及尽管在魏县登基,可是总觉得魏县不是久留之地,因此全军就开拔到了聊城,然而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夏王窦建德看在了眼里。

有了招降王琮的成功案例,窦建德懂得了皇帝杨广招牌的重要性。现在宇文化及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以为皇帝杨广报仇的名义招讨天经地义,忠心天地可表,因此聊城就成了窦建德向天下展示仁义的地方,不能不讨。

不过在窦建德之前,已经有两个朋友先他一步到了聊城。第一拨是原本据守长白山(此长白山为山东邹平县南的长白山)的起义军首领王薄,他此时的身份是雇佣军,是宇文化及用金银珠宝花钱雇来帮忙守城的;第二拨是李渊派出的平叛军,这支军队由淮安王李神通率领,他比王薄后到,于是他把宇文化及和王薄都包围在聊城。



总体说来,宇文化及的命很苦,被包围之后,城里的粮食没有坚持几天,很快就断粮了,宇文化及皇帝刚登基就要面临饿肚子的待遇了。为了避免饿肚子,宇文化及派人给李神通捎话:“别打了,我们投降!”

按照一般人的逻辑,这时李神通就应该见好就收,省得两败俱伤不好收拾,然而李神通不是一般人,他就是不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

原来李神通自己藏着心眼,他惦记着聊城城里的金银财宝。在他看来用武力攻破聊城不仅能展示唐军的军威,顺便还能搜刮一些金银财宝犒赏全军,而一旦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财宝都要上缴归公,他李神通再问谁要财宝去呢?再说皇帝赏赐那点总不如自己动手抢的多!因此李神通下定决心,绝不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

此时随军安抚副使崔民澣急得抓耳挠腮,因为他比李神通更清楚目前的危局,窦建德正在日夜兼程赶赴聊城,而如果一直打不下聊城,唐军必定里外受敌,后果将不堪设想。然而这些话李神通偏偏听不进去,他手一挥,一边待着去,关在大营里自我反省!

机会稍纵即逝,不久宇文士及从济北郡运来了粮草,宇文化及又能吃饱肚子了,于是投降的话收回,接着再打!

再打,当然符合李神通的胃口,那就再打!

李神通下令各军攻城,他本人亲自督战,这一打效果很快展现,贝州州长赵君德已经攀上了城墙的垛口,捷足先登了。然而就在此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李神通居然鸣金收兵了!

说起来李神通鸣金收兵的理由很上不了台面,原来他居然嫉妒赵君德,生怕赵君德因此立功,索性鸣金收了兵。

赵君德没有办法,只能骂骂咧咧地跳了下来,这场仗他算是开了眼了,还有生怕手下立功的主帅,这叫什么玩意儿!

骂已经没有意义了,此时也没有留给赵君德骂的时间,探马来报,窦建德马上就到,赵君德只能跟着李神通恨恨地撤出阵地,心里一直在想:“这叫什么事呢?”



李神通走了,窦建德来了,宇文化及准备讨个好彩头,居然率军出城迎战。结果几战下来,宇文化及的队伍连战连败,没有办法,回城,接着当缩头乌龟!

然而想当缩头乌龟已经由不得宇文化及了,兵多将广的窦建德此时已经不讲兵法了,撒开士兵四面八方猛攻,没有主攻方向,每个方向都是主攻。

窦建德的势头吓傻了宇文化及,却吓活了雇佣军王薄,在王薄看来,他们只是雇佣军,谁给钱就给谁打,不过跟钱比,还是命贵!

王薄不干了,而且阵前反水,这些雇佣军打开了城门,把窦建德迎了进来。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一场仗,就是一笔买卖,而且这笔买卖吃定两家,一家是宇文化及,一家是窦建德,两家的钱他们都挣!



窦建德顺利地进入了聊城,以臣属之礼拜见了萧皇后,不知道经历磨难的萧皇后看见草莽英雄窦建德会做何感想。不过窦建德接下来的表现一定会赢得萧皇后的满分,窦建德下令将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化及的两个儿子,以及江都政变的主力杨士览等人一并斩首,以儆效尤!

史载宇文化及在临刑前没有其他的话,只是一直在念叨:“我不辜负夏王(窦建德)。”



你不辜负夏王,可你辜负的人太多了!

民间有一句谚语,“多大的驴,拉多大的磨”,每个人跟每头驴一样,都有自己的吨位,都有自己对应的数量级,小驴拉小磨,大驴拉大磨。像宇文化及这样的小驴,原本是应该拉一盘小磨的,只可惜历史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给他架上了一盘并不合适的大磨,小驴没有拉起大磨,反而被大磨压得粉身碎骨。



消灭了宇文化及,窦建德迎来了草莽政权的一次升华。如果说此前的窦建德政权是一个草台班子,那么现在的窦建德政府已经有点模样了,因为这一次接收宇文化及的家底让他得到了一批科班出身的隋朝大臣。原黄门侍郎裴矩出任夏政府左仆射,原兵部侍郎崔君肃出任夏政府侍中,其他官员依靠能力各有任用,另外窦建德还发扬民主精神,实行双向选择,愿意留在窦建德政府的欢迎,愿意去大兴和洛阳的欢送,而且还供应食物、差旅费用,并且派兵礼送出境。

在优待官员的同时,窦建德还将民主博爱之精神普及到骁果卫和宫女身上,一万多骁果卫就地解散,随个人意愿各奔前程,数千宫女一个不留,以自由之身就地遣散。

此时的窦建德已然看穿钱财,每次作战所得个人不取分文,平时生活简朴,居然从不吃肉,吃的只有蔬菜和糙米饭;他的妻子曹皇后,不穿绸缎,仍穿布衣,所用婢女,仅仅十余人。

那么此时窦建德看重的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两个字:“天下。”

假使没有李世民,窦建德的功业未必不成,假使没有窦建德,李世民或许也会寂寞,只可惜既生窦建德,又有李世民,因此唐初的天下注定不会平静!



历史舞台的大幕时而开启,时而关闭,而舞台上的主角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之前的主角是杨广、李渊、李密,而现在又该换成李世民、窦建德、王世充,在未来的几年里,这三个人主演了唐初的大戏!

黄河清圣人出

如果没有隋末农民起义,王世充可能还在江都郡丞的位置上奋斗;如果没有农民起义,王世充或许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官至太尉,现在有了农民起义,也就有了王世充表演的机会。皇帝杨广把王世充当做帮手派给了杨侗,却没有想到王世充其实不是帮手,而是一个杀手,皇家杀手!

公元618年十月十二日,死磕李密的王世充发了一笔洋财,这笔洋财是李密给他留下的。李密惨败后留下了美女,留下了珠宝,还有十几万士兵,名将裴仁基、裴行俨、罗士信、秦叔宝、程知节都在这十几万的队伍中,他们一起被王世充打包带到了东都洛阳,而这些人也是王世充争夺天下的资本。

此时的洛阳早已不是七贵的天下,而是王世充一贵独大,皇帝杨侗其实就是王世充的橡皮图章,尽管还维持着所谓的皇帝尊严。

三天后,杨侗下令,任命王世充为太尉、尚书令、总督内外诸军事,任命文武百官,全凭王世充看着办!

至此王世充完全掌握洛阳朝政,无论事情大小,全由王世充的太尉府裁决。为了更好地架空中央政府,王世充又使出了一招,这一招很简单,也很管用,那就是把重要的政府官员全都任命为太尉府官员,这样重要官员都到太尉府上班就可以了,中央政府其他机关就陪着太尉读读书,看看报,当个顾问,装个门面吧!反正大事小事太尉府全包了,剩下的机关就当国有企业养着吧!



说起来王世充的太尉府,还是有些新气象的,一上任,王世充就在太尉府前立了三个牌子,三个牌子分别征召三种人。第一个牌子征求有知识见解,能够担当重大责任的人;第二个牌子征求有勇气智谋,能够冲锋陷阵的人;第三个牌子征求身受冤枉而又无处申冤的人。

三个牌子一出,洛阳躁动,这可不是三个普通的牌子,这就是三声求才集结号,由此看来王太尉是个爱才的人!

一时间拜会王太尉的人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好几百人。令这些人感动的是,王太尉还放下身段亲自接见,跟每个人一一面谈,每个人的意见都得到了尊重,而王太尉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好!你的意见非常重要!我本人表示非常感谢!”

所有受到王太尉接见的人都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激动和感动过后就是回家等待消息,结果一等就是遥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