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651章

我的第三帝国-第651章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呸!”一名双手抱着头向前走着的苏联营长看见了站在路边豹式坦克旁的罗科索夫斯基,他哈了一口粘痰,路过这位曾经的顶头上司的时候,一脸愤懑的啐在了地上:“****!叛徒!多少人因为你的命令战死在这里?他们信任你,他们为了你的命令去死!可你竟然、竟然还有脸活在这个世界上!”
  德国特种部队的军官看了一眼那名骂街的营长,然后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盒包装精美的法国香烟,撕开了盖子抽出了两根,一根递给了卫队长,一根递给了罗科索夫斯基。然后他还帮两个人点好了香烟,才又抽出一支烟来自己点上:“如果你们觉得不舒服,我可以让他闭嘴。”
  没等罗科索夫斯基说话,远处就传来了一声枪响,那名刚才还在骂街的苏联俘虏营长应声倒地,他身边的另一个倒霉蛋也被同一颗子弹打中,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远处传来一句半生不熟的俄语,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俘虏们不许讲话!不然的话他就是下场!”


第945章 946活着

  “不要动!对!不要动!”对于罗科索夫斯基来说,最让他厌烦的并不是背上了一个耻辱,而是要面对眼前这些仿佛无穷无尽的记者们,这些来自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法国英国等等地方的记者。
  “屈希勒尔将军,恕我直言,如果你们肯早点把这些记者都塞到部队里去,至少能把自己的军队再扩充一倍。”罗科索夫斯基不厌其烦的将一张扑克脸对准了无数个镜头,任由闪光灯噼里啪啦的闪烁着。
  为了应付这些远道而来的记者,投降的第二天,屈希勒尔就不得不离开了自己原来的指挥部,将整个集团军的指挥部转移到了罗科索夫斯基投降时候的指挥部内,然后两个人就好像宠物一样,任由帝国宣传部的人摆弄。
  甚至德国人还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面上面满是窟窿还有烧灼痕迹的苏联国旗,让罗科索夫斯基一遍又一遍的表演交出国旗鞠躬行礼的场面。
  “罗科索夫斯基将军……你要知道,攻占斯大林格勒这种事情,对于整个德国的对外政策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国内的记者还有军方的高层南面显得有些过于激动了。”屈希勒尔说罢就对着镜头微笑起来,然后第10次从罗科索夫斯基手里接过了那面寒酸的军旗。
  攻占斯大林格勒究竟意味着什么,苏联高层和德国高层都看得非常清楚。作为德军南部进攻的一个重要节点,攻占斯大林格勒算是终于将残破不全的伏尔加河防线填补完整了,现在屈希勒尔除了抽调一些部队沿河加固防线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好做了。
  沿着宽阔的伏尔加河完成了正面防御之后,德国重型装甲部队的侧后方终于暂时有了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至少斯大林格勒重新被苏联占领之前,这些德军都只需要专注的对付眼前的敌人就可以了。
  北上的g集团军将会立即得到差不多5个师左右的增援,这对于已经筋疲力尽的古德里安来说,无疑将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至少他的部队北上的目的已经达到,剩下的事情就只有和朱可夫互相消耗了。
  而最重要的问题是,德军解决了m集团军南下的最后一块隐患,至少曼斯泰因将军夺取巴库油田这个战略目标,现在德军已经完成了一半还多了。巴库地区的数十万苏军被包围在一个广袤的苏联飞地内部,失去了与莫斯科之间的联系,至于这些部队还能撑多久,那就要问问曼斯泰因将军手里的坦克和大炮了。
  “不用多说,你我都知道失去巴库油田对于苏联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你也应该心里有数,德军想要完好无损的占领巴库,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罗科索夫斯基活动着有些僵硬的肩膀,珍惜着好不容易才等到的休息时间。
  那些德国宣传部的记者还有官员们几乎提出了无数个问题考验着罗科索夫斯基的自尊心,包括对斯大林在苏联实行恐怖统治的看法等等。反正这些宣传机器上的螺丝钉是打算在罗科索夫斯基得到元首重用之前,从他的身上榨出全部的新闻了。
  似乎是统一了口径一样,所有的记者都对那些在这座地下指挥部外面掩埋尸体的平民百姓视而不见,他们对那些拎着水桶焦急的等候着德国送水车的可怜妇女孩子们似乎没有什么兴趣。
  德国人在这可以不再是这座城市的敌人,经过简易消毒之后,一辆接着一辆水罐车开入废墟满地的城市,在背着武器的乌克兰士兵的看押下,当地人终于算是喝到了比河水略好一些的“饮用水”。
  “别抢!排好队!”一名戴着德国国旗袖标的中年男子穿着黑色的尼子大衣,努力的维持着现场的秩序。这些人原本都是德国人选出来维持占领区治安的管理者,原本都是当地居民口中的“叛徒”和“变节者”。不过现在时间证明了他们的选择,他们成了这片城市原住民里少有的“体面人”。
  除了当地的贫民正在为自己的生活辛酸的奔波之外,这里还有超过5万名俘虏,正在提前享受自己在集中营内的劳作生活。这些人被德军看押着,正在清理着废墟瓦砾。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人的努力,才很快让一部分街道快速的恢复了通车的状态。
  让他们去清理废墟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废墟里埋藏着无数枚致命的地雷,大部分都是步兵临时埋设的诡雷,根本没有办法在地图上识别标记。所以德军残忍的用俘虏进行城市的恢复工作,变相的替他们进行危险的“排雷”工作。
  一具一具早就已经面目全非的尸体被平民们沉默着从废墟中抬了出来,很多人饿死在了抵抗停止前的几个小时内。苏军士兵集体自杀的隐蔽所比比皆是,从外面打开房门就有一股恶心的变质味道涌出。
  带着口罩或者围着手帕的当地平民一言不发的走进这些堆满了尸体的房间,然后把里面用枪支或者别的什么武器自杀的尸体艰难的拖出来。墙壁上到处都是喷溅出来的殷红液体,干涸之后将这里的一切封闭在那一个永恒的瞬间。
  时不时有哭泣的声音传来,低沉又隐隐约约,至少在德军士兵面前,很少有人明目张胆的嚎啕大哭。毕竟劳作了一天之后是有粮食作为报酬的,没有人会为了死人和自己一家人的肚子过不去。
  一些略微整洁的街道上,已经有顽皮的孩子在嬉笑飞奔,他们游戏的地方不远处,就是一个已经填满了一半尸体的巨大深坑。几个月的时间,让这些孩子们对尸体这种“东西”开始见怪不怪,他们不害怕血液,也不害怕枪声,甚至好奇的打量着路过的德军巡逻队,用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打量着这些远道而来的胜利者。
  更大更懂事一些的孩子,则开始坐在路边给德军擦鞋,这些孩子都是很有经验的擦鞋匠,毕竟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他们依靠这门手艺将德国人的巧克力和土豆粉带回家中,比苏联人提供的救济粮还及时一些。
  一座原本已经死去的城市,却在战斗刚刚结束的一瞬间,就开始焕发出生机。虽然生命在这里显得那样的脆弱和渺小,却也在向所有人证明,它的倔强和顽强。人们仿佛从地狱的缝隙中爬了回来,这里虽然变得残破却一瞬间恢复到了人间。
  “一袋!对!就一袋土豆粉!”废墟当中,一名背着枪的德军士兵正在和两个老迈的当地居民做着什么交易,他伸出手来,比划着数量,身边的乌克兰士兵跟着做一些稀里糊涂的翻译工作。
  那两位老迈的平民最终还是掏出了口袋里的首饰,金光闪闪看起来值不少钱。不过在这座被炮火锤炼出来的地方,一切值钱的东西无外乎食物与生命,一幅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在这里,最多也就价值几袋发了霉的土豆粉罢了。
  “这些德国人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他们用自己手里的东西换值钱的玩意儿,很有礼貌的和经过的老人打招呼,关照孩子们的生意并且将糖果和巧克力送给那些擦鞋的。”一名负责和德军一起清点俘虏的苏联军官对身边的助手感叹道,几天前他还下令拼命的开火,将眼前这些穿灰绿色军服的敌人全部干掉。
  当然,并非是所有的事情都这么欣欣向荣,也并非是所有的事情都友好和谐。一些阴暗的角落里,还能听见时不时飘远的枪声。德军抢劫杀人的投诉屡见不鲜,苏联人开枪偷袭德军巡逻队也并非什么新闻。每天数百人不明不白的死去,这里终究还是满目疮痍的废墟,而不是灯红酒绿的大都会。
  就在罗科索夫斯基和屈希勒尔再一次站到镜头前,为德国的宣传机器提供弹药的时候。就在一个街区之外的地方,十几个拒不放下武器的苏联士兵最终被包围在一栋建筑物里。
  德国人没有客气的请他们出来,表彰他们抵抗到底的勇气和意志,而是找了一名背着喷火器的工兵,把数百度高温的灼热火焰,从窗子里喷进了建筑物里面。巨大的压力让火焰瞬间就从建筑物周围的所有窗子喷了出来,伴随着里面人撕心裂肺的惨叫。
  在德军士兵残忍的笑声中,一切回归到了平静,不过等道清理尸体的人赶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里面竟然足足有40具各种各样的尸体。很显然里面有不少平民,因为一具尸体怀中还抱着一个孩子——他们被冲进来的苏联士兵集中成一团,那些苏联士兵明显还想抵抗一番……结果谁也没想到的是冲进来的不是德军,而是火焰。
  德军记录斯大林格勒最后一起抵抗发生在罗科索夫斯基下令投降的1个月之后。


第946章 947圣鲁道夫

  两架德国战斗机从斯大林格勒的上空飞过,自从德军开始量产ta…152战斗机之后,德军战斗机飞行员就一直没有面对过什么像样的对手。从开战以来德国空军装备都在碾压自己的对手,这和德国飞机设计师们不懈的努力有关。
  其实德军虽然只生产过三种型号的战斗机,一种是已经变成世界战斗机的me…109,一种是德军目前正在缓慢淘汰的fw…190d,而最后一种则是活塞战斗机巅峰之作ta…152。不过这些飞机在使用当中都在被逐渐改进,并且延伸出很多内部的改进型号。
  比如说最先进的ta…152战斗机,事实上在最近半年的生产批次当中,就加入了很多来自英国的发动机生产技术。来自劳斯莱斯公司的部分技术人员帮助德军改进了他们的发动机,让这种全新的发动机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动力和更稳定的可靠性。
  当社会文明进步,使得整个世界的科技构成越来越复杂,那些曾经全面超过其他国家的超级霸主将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勇于吸收他国技术,才是最聪明的快速提升之道。所以德国人随着阿卡多跳出了民族仇恨的圈子,走上了吸收其他民族优秀基因的康庄大道。
  不仅仅是犹太人,阿卡多还吸收了波兰、捷克等等地区的优秀科学家,这个年代美国毕竟还不是科学技术的发源地,古老的欧洲大陆上人才辈出,比起美国这个天选之国也不遑多让。
  所以德国活塞战斗机的强势一直得以延续,主要性能甚至比起英国的流星战斗机来都丝毫不差。这也是为什么阿卡多放心大胆的稳步发展喷气式战斗机,不与流亡冰岛的英国政府争夺“第一款实战型喷气式战斗机”这个不重要的桂冠。
  战场上只有劣势的一方才会去过分的追求所谓的末日科技,并且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这些华而不实的末日科技上。事实上所有的末日科技最终都逃不过一个可悲的下场,那弱到极致的可靠性就已经决定了这些武器装备的最终命运。
  “终于结束了。这座城市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不是么?”长机的战斗机飞行员看着自己下方的这座已经彻底成为废墟的城市,叹息了一声然后说道。
  “是啊,这座城市差不多就是正在被全面重建的地方。它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存在了,毕竟如果我是元首的话,肯定不会继续叫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不是么?”僚机的飞行员笑着说道。他手里的操纵杆灵敏异常,驾驶的战斗机就是这个时代工业文明之杰作,这给了他战无不胜的勇气,也给了他无比的自信。
  这片天空归德国空军统治,所有机翼上没画上铁十字的飞机都要在这里被击落。这就是德国空军的骄傲,这就是德国空军的底气。正因为有了如此庞大如此优秀的空军部队,整个第三帝国的天空才如此美丽。
  那种在另一个时空中不断出现的盟军轰炸机群不会出现在鲁尔工业区的上空,成千上万枚航空炸弹如同雨点一般落下的噩梦也不会惊醒德国人民。德国那可怕的战争潜力还有工业产能可以全速工作,为德意志第三帝国无敌的军队在前线摧城拔寨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