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542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542章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浴⒅炜『屠詈耄囊桓霾槐饶阏焦ψ孔牛磕阏饴馗霰呓簿筒淮砹耍阋才渲喂磕慊崧穑俊
  何颙嗤之以鼻。
  董卓冷森森地笑道,“我是不会治国,可我会亡国,你会吗?”
  何颙和荀攸被关进了牢狱。荀攸夷然不惧,有吃有喝,有说有笑。何颙心如死灰,绝食而死。临死前,李玮去看他。何颙苦笑道,子将离开洛阳的时候,曾经对我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我现在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但我至死不悔。何颙被李玮埋在了北邙山下,旁边就是前太傅陈蕃的墓。
  正月底,周毖和伍琼依律处斩。荀攸因为司空荀爽的极力求情被免于一死。不久,他和一批重犯被押到了长安。
  董卓没有抓捕尚书郑泰和侍中种辑。侍中种辑是种阀的人,董卓念及故主之情,不予追究也很正常,但他为什么放过尚书郑泰?
  自从朝廷决定迁都长安后,天子遂下旨,由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太常马日磾、太仆王允(太仆袁基被罢后,河南尹王允即接任)、尚书令丁宫、光禄大夫蔡邕、河南尹朱俊(王允任太仆后,右将军朱俊即被转拜河南尹)、京兆尹董旻负责迁都事宜。几个老臣穷于应付,做事拖拖拉拉,迁都一事进展非常缓慢。此时,叛军集结的消息陆续送到洛阳,董卓忙于兵事,也无心过问。他现在只关心两件事,一个是钱粮,一个是叛军。
  关中三郡和关东两郡的钱粮根本无力支撑一个庞大的京师和十几万大军,绢帛金银和珍宝最多也没有用,有军饷没有军粮,一样打不了仗。最近一段时间张济和樊稠带着兵马四下掳掠,他们把弘农和河南尹两地翻了个底朝天,把每一户每一粒粮食都抢了回来。而董越和段煨带着大军在三辅一带查抄,京畿地面上流民成灾。
  董卓命令各处关门大开,黄河渡口解禁,尽一切可能把流民全部赶出京畿。京畿地面上每少一个人,就会少一份危机,少一份消耗。上百万的流民冒着严寒,携家带口,在士卒们的驱赶下,纷纷向四周州郡逃去。河东因为没有战事之忧,距离京畿各郡又近,所以成了流民逃亡最集中的地区。
  李玮留在京城不走,主要就是为了这个事。现在董卓的军队控制了黄河渡口,任由流民进入河东。流民太多,河东承受不了,北疆更承受不了。董卓躲在皇宫内不出来,李玮无奈,眼见流民危机越来越严重,只好匆匆返回河东组织赈济去了。
  尚书台。
  董卓召集部分大臣和尚书商议出兵讨伐叛军的事。
  尚书华歆向诸位大臣解说当前的军情。
  目前,叛军主要在四个方向集结。东北方向是袁绍、王匡的大军。袁绍已经率军进入河内,驻军于河内郡治所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南),而王匡的速度最快,前锋已经到达河阳一带,和张扬的大军遥相对峙。冀州牧韩馥驻军于邺城,没有进入河内的迹象,估计他主要负责给叛军提供粮草辎重。
  正东方向是叛军的主力,刘岱、张邈、张超、桥瑁、袁遗的大军已经进驻酸枣(今河南省延津县),济北相鲍信、青州刺史焦和的大军正在路上。这里除了广陵太守张超的广陵兵外,其他都是清一色的兖州兵。另外,听说曹操已经变卖家财组建了一支义军,也在日夜兼程而来。
  东南方向主要是豫州牧孔伷和颖川太守李旻的大军,他们已经进驻到颖川郡治所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陈国相许拇缶姑挥锌吹健
  正南方向是袁术、张咨和王睿的大军。袁术现在进驻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而张咨和王睿尚没有动静。如果张咨和王睿出兵的话,下月中他们可以赶到鲁阳和袁术会合。
  我们还不知道大司马刘虞是不是也参加叛乱。如果他也出兵的话,幽州的白马公孙瓒至少可以带着两万大军南下。
  按照我们的估猜,叛军的总兵力大约在二十万左右,给叛军供应粮草辎重的主要是东北方向的冀州和南方的荆州。
  尚书房内气氛沉闷,叛军实力强大,粮草充足,打起来的确没有胜算。
  董卓拍拍案几,笑着问道:“诸位说说看,如何迎敌?”
  尚书郑泰说道:“为政在于德,而不在于兵多。”
  董卓望了他一眼,问道:“这么说,军队没用了?”
  郑泰笑道:“大人误解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认为叛军有诸多劣势,大人无需出动大军就可以不战而胜。”
  “大人在西疆征战数十年,历经百战,用兵如神,手下将士都是悍勇无敌之辈。而袁绍不过是个夸夸其谈的公卿子弟。张邈是个做学问的忠厚长者,孔伷只会高谈阔论,褒贬是非,这些人平日养尊处优,生活奢华,根本不是将帅之才。如果临阵交锋,他们决不是相国大人的对手。”
  郑泰说了一大堆,什么师出无名,自封官职,尊卑无序,什么各怀鬼胎,无法凝心聚力,反正就是说叛军人数多,中看不中用,最后董卓肯定能打赢。董卓连连点头,尤其对袁绍和袁术之间的矛盾非常感兴趣。袁汤有三个儿子,袁成、袁逢、袁隗。袁成早死,袁逢把庶出的袁绍过继给了袁成,按道理袁绍就是长房长子。现在袁逢这一代人都死了,袁逢的大儿子袁基也死了,这袁阀的家主应该是袁绍还是袁术?袁绍是长房长子,但他是庶出,这家主应该是袁术。袁术目前在鲁阳,处在袁阀力量最强大的汝南、颖川和南阳之间,受到袁阀力量的支持和承认是肯定的。但袁绍现在自封车骑将军主掌国事承制天下,矛盾自然也就迅速产生了。
  叛军实力最为强大的袁绍和袁术在开战之前就因为权势争了起来,这一仗的结局是什么可想而知了。
  董卓大力夸奖了郑泰,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当即决定拜他为相国府的参军事,具体负责此次平叛。
  军议完了之后,参加军议的中郎将胡轸在回来的路上埋怨董卓,说郑泰可能是叛军的人,让他出任参军事一职,太危险了。董卓瞅了他一眼,小声说,上次刺杀我,就有郑泰的份。胡轸吓了一跳。董卓接着说道,这京城里朝堂上无处不是支持叛军要杀我的人,我能信任谁?我们没有足够的粮草,需要速战速决,只要打上一两个胜仗,局势立即就会改观,而这将直接影响到骠骑大将军南下的速度和他最后的选择。我们如何才能做到速战速决?郑泰就是关键。只要让叛军知道我们的一举一动,这仗就赢定了。
  龙骧将军徐荣在五十名黑豹义从的簇拥下,纵马冲进了洛阳城。
  董卓亲自迎出府门之外。董卓自从出任相国以来,这还是头一次出门迎接朝中大员。
  徐荣和董卓早年在西疆就认识,那时董卓是破虏将军,徐荣是凉州府都尉,两人跟在皇甫嵩后面平叛。现在董卓是相国大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而徐荣是龙骧将军,开幕府,手下还有两万北疆精锐,名震天下。皇甫嵩呢?这时正在北寺狱的牢房里。
  徐荣大礼参拜,董卓急忙把他拉起来,两人有说有笑并肩走进了相国府。
  就在徐荣准备走进大堂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了吕布。身为中郎将的吕布,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在大堂外的屋檐上,面对墙壁,一动也不动。
  徐荣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看董卓。董卓生气地说道,这小子纵容部下滥杀无辜,坏我名声,我恨不得把他杀了。先让他在这跪着,等我有时间了再惩罚他。围在四周的李蒙、刘靖等校尉幸灾乐祸地笑起来。
  徐荣没有说什么,随着董卓走进了大堂。两人闲聊一会谈到正题。董卓的意思是徐荣到了荥阳后,节制已经驻军在那里的胡轸,并立即向驻扎在酸枣的叛军发起攻击,力求先打赢一仗。徐荣当即予以回绝。徐荣说,我奉骠骑大将军之命南下洛阳,主要目的是拱卫京师,保护天子。临行前,骠骑大将军一再嘱咐,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决不能主动攻击叛军。
  董卓笑道:“如果我奏请天子,把你调离北疆,拜你为征东将军,负责平叛,你看……”
  “大人,我是北疆九个统兵将军的其中一个,我只负责带兵打仗。”徐荣微微笑道,“现在对大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我,而是骠骑大将军。我是一个武人,是北疆人,我终究是要回去的。”
  徐荣话里有话,董卓听了之后,尴尬的笑笑,稍稍有点不快。
  “但我可以向大人保证一点,我绝对不会让一个叛兵走近虎牢关。”
  董卓大喜。两人随即商议了一下军情和粮饷问题,然后徐荣起身告辞,“大人如果没有什么吩咐,我就率军出关了。临行前,我有个小小要求。”
  “子烈,你说,我一定答应。”
  “我想向大人求个情,就是吕布的事……”
  董卓脸色一沉,恨恨地说道:“好,你带走他,你是他的老上官,你问问他,他该当何罪?”


第十七节
  上古以来,人们对土地极为崇拜,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得封土立社。一般二十五家置一社,每社立社坛一所,用来祭祀土地神后土。祭祀活动分春秋两社,春社一般在春分前后,向土地神祈求丰收,也叫春祈。秋社一般在八月十五谷物成熟前后,是为了感谢土地神的赐予和庇护,又叫秋报。
  就在春社这一天,吕布军中的一个屯长带着一屯人马自轘辕关向南巡视,到了豫州地界的嵩山脚下阳城附近时,正好遇上一个村庄的百姓在举行祭祀活动。这个屯长大为兴奋,立即命令士卒杀人抢劫,男的被砍头,女的被淫掠,粮食财物被抄没,房屋被烧毁,然后一行人高奏凯歌回来报功。董卓闻讯后怒不可遏,立即派人到轘辕关,以违反军律为名,把那一屯人马全部杀了,吕布也被抓到京城问罪。
  这事本来很正常,自从各地州郡举兵叛乱后,互相烧杀掳掠的事经常发生,袁术的前锋军就曾数次冲到河南尹地界杀人抢掠,而北军在京畿一带借口征收钱粮更是肆无忌惮,所犯恶行罄竹难书。为什么西凉将领和他们的部下违反军律就没事,到吕布这里就成了十恶不赦之罪?吕布想不通,当堂就顶撞董卓,“胡轸纵容部下杀了那么多京中门阀权贵,为什么他不但没罪,反而立了军功?李傕在郊外陵园干什么?他又该当何罪?我的部下不过到豫州杀人抢粮而已,难道这也该死?”
  十里长亭下,徐荣静静地听着吕布的倾诉,神色凝重。
  吕布愤怒地挥手说道:“洛阳动乱,大将军被杀之后,北军就被董卓控制了,我们这些外地兵马也被董卓并入了北军。董卓对西凉兵好,军饷高,军备齐全,我能理解,那是他的根基。他非常照顾原来的北军和西园军将士,这我也能理解,他需要这些人为他稳定洛阳。但我不能理解的是,他为什么对我并州兵、河内兵这样刻薄,还有毋丘毅大人的丹阳兵。我们这万把人不但军饷折半,就连军备都是西凉兵淘汰下来的旧东西,他董卓也欺人太甚了。”
  “我不抢钱抢粮,我手下一万多人吃什么?喝什么?我率部南下太谷、伊阙、轘辕三关后,董卓就给我送了一次粮饷……”吕布眼眶一红,声音有些哽咽,“今年天气格外冷。年后的那场大雪铺天盖地,一百多个老兵就这样冻死了。”
  徐荣叹了一口气,伸手拍拍吕布的肩膀,小声安慰了两句,然后说道:“军内派系林立,互相争斗很正常,哪里都有,北疆也有。骠骑大将军虽然频繁整军换将,但这种争权夺利的事还是经常发生。骠骑大将军好就好在不偏心,对谁都一样。所以这种矛盾相对要小一些。相国大人估计太偏袒西凉兵了,所以助长了他手下骄横霸道的气焰,但他本人未必对你们不好,有些事可能是他部属干的。”
  “你现在也是统军将领了,手下有一万多人,凡事都要为他们着想。因此,你说话做事要策略一点,尤其是对相国大人,不要顶撞,要多解释多陈述自己的难处,要想办法打动相国大人。你激怒了他,对你本人来说最多损失一条命而已,没什么大不了,但对你一万多部下来说,就是一场厄运了,所以……”
  吕布高昂着头颅,目露凛冽杀气,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做不到。他杀了丁大人,这个仇我迟早要报。”
  徐荣暗自惊骇,看着吕布半天没说话。
  “我知道自己脾气不好,这样下去我也无法报仇,但大人今天这番话我记住了,谢谢大人。”
  徐荣犹豫了一下,说道:“你现在受命于朝廷,节制于相国大人,我无法帮你。但值此国家危难之际,还是请奉先以国事为重,先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不要因小失大。”
  吕布躬身说道:“大丈大立身存命,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吕布虽是一介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