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风流 >

第214章

大唐风流-第214章

小说: 大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г嫉氖虑椋构⒐⒂诨场�

张易之一愕。他这才想起了当初答应过高力士的事情。他倒不是有意爽约,只是自从当初到了箕州之后,他几乎每天都有事情在身,不是劳心就是劳力,哪里有时间去这些事情。以至于,到了后来,他就渐渐忘记了。

“哦,对不起,实在是没有时间!这样吧,我这几天得了一个假期,会让人把这些故事都写下来,你若是有暇,过几天直接去我府里取书稿便是!”

第三百五十七章:遭拒

张易之又在家中蹉跎了几天,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便在家中的几位美妾以及老母亲的催促下,鼓起勇气,向王家行去。

张易之当然很希望能早日重新见到王雪茹,他甚至都想过,像当初一样,翻墙偷进她的闺房里去见她。可是,想想现在自己身边美女的队伍又壮大了不少,他也觉得有些愧疚。女人嘛,没有谁是不吃醋的,姜小玉、姜小玉和慕云飞是因为关系特殊,才能一开始就相处得那么好,若不是武裹儿的忽然搅局,她们和窈娘也不会这么轻易就把关系搞得这么好。

张易之也有点怕见到王雪茹的兄长王循。当初,他和王循之间的三年约定,前提是张易之把张昌宗从皇宫里拉出来。现在的情形,张易之显然离这个目标越发的远了,因为张昌宗的权势比当初大了很多,甚至连那一大排郡王、郡公都对他闻风丧胆。

看起来,张易之要实现当初的那个约定,已经变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王循个人即使再欣赏张易之,也不可能拿整个家族的利益来冒险。

此时张易之所怀着的,简直就是‘丑媳妇总要见公婆’那种心态。不过,现实已经把他逼得不能不去王家的地步了。万一,武裹儿那边,真有什么动作,最后弄出个赐婚出来,张易之想不接着那位大美人,也不行了。那样一来,武裹儿必然占据着本来应该属于王雪茹的正妻之位,王雪茹就算是再爱他张易之,也断然不能丢着人来当他的平妻。退一步讲,就算她肯,王家也绝对不可能肯。

来到熟悉的王家,张易之向守阍道:“请进去通报一下,新任太子左率副率张易之前来拜会!”

张易之以前曾经来过王家几次,他相貌出众,令人一见难忘,虽然过了这么久,守阍依稀还记得他。当下,守阍连忙跑进去禀报。不一会,他又回来,将张易之请了进去。

书房里,王循比当初,显得越发的成熟了。不到一年以前,他以外任刺史的身份进京,很快就凭借着扳倒酷吏来俊臣一役,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也成为了天子最为看重的后起之秀。

现在,王循的官职并没有改变,在朝班中的话语权,却不是当初所能同日而语的。就算是他们文昌台的两位宰相,都不能不对他和颜悦色。因为在皇帝的眼里,他并不下于这两位宰相。

看见张易之走进来,王循笑了笑,指了指对面的位置。对于这位她颇为欣赏的年轻人,王循还是很客气的。而且,他知道,自己所以能在诛灭来俊臣一事上发挥那么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易之。也就是说,他今日的权势,和张易之是密不可分的。

张易之也不客气,坐了下来。

“五郎你这次在箕州干得不错。而且,听说庐陵王也是你秘密送回来的,大家听了,都很高兴呢。狄国老听说这事以后,当众狠狠的夸赞了你一番,我当时就在旁边!”王循笑道。他已经把张易之当成了自己人,所以一上来便称‘五郎’。

张易之说了一些场面上的谦虚话。

“听说你现在又被委为太子左率副率,年纪轻轻,就将会成为太子身边的重臣,日后不可限量啊!”王循又说道。

张易之有点郁闷了,他想说的话,一个字都还没有来得及出口,王循倒是说了一大堆。

看着张易之的表情,王循终于意识到自己有些激动过头了,张易之来访,绝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听他老人家絮叨的。

“五郎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你且说来听听吧!”

张易之讪讪地一笑,有些窘迫。王循占着说话的机会,他说不出想说的话的时候,他如鲠在喉,感觉不吐不快。现在,王循给他说话机会,他又有点不知从何说起了。

王循笑了笑,道:“五郎不必拘谨,你就当在自己家里好了,有话直说!”

张易之略略有些嗫嚅,道:“王兄你也知道的,我家中就一个老母,年纪大了,早就有了含饴弄孙的心思。现在,小弟又没有……”

王循的脸色顿时变了,打断道:“不对吧,我早就听说五郎身边,有好几位出色的美人儿,一个个对五郎都是情深意重。甚至有人说,她们每一个,都曾和五郎有过一段生死相依的感情。难道,她们都不愿为五郎传宗接代吗?”

张易之苦笑道:“这不一样。王兄你应该知道,老人家最看重的,便是血脉。庶孙虽然也是亲孙子,总不必过嫡孙。小弟家中若是正位一直这样虚悬下去,老人家就算是有了满地的儿孙,心下也会一直悬着。这,就是咱们为人儿女的不孝了!”

王循的眼神闪烁不定。说实在的,他很欣赏张易之,若是没有他那个兄弟,即使张易之出身微寒,他也愿意力排众议,把妹妹许配给张易之。可是,现实就是现实,没有那么多如果。现实就是,不论张易之怎样说,他都不可能在现在这种时机,将妹妹交给张易之。

“大丈夫说话,一言九鼎。我知道张易之一片拳拳孝心,可表日月。可是,我王循昔日说出的话,也无法反悔。再说,令堂虽然也是我王循的长辈,我却不能因为她的快意,而把家族置于水深火热之中。五郎,你能理解吗?

张易之无言。王循的拒绝虽然无比严酷,但也是事实。张易之不喜欢,也只能接受。张易之有自己的立场,王循也有自己的立场。这种事情,谁都没有错,张易之完全找不出任何言语来指责王循。

忍着迅速涌上心头的失望,张易之咬咬牙,点头道:“王兄所说,都是实情。既然如此,先告辞了,待我完成了昔日和王兄的约定,再来拜会吧!”

王循微微一笑,道:“不急!五郎难道,就不想去见见舍妹?”

张易之一愕。

王循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去吧,去吧!你不必担心舍妹生你的气。男人大丈夫,三妻四妾,她见得多了,她就算对于有所不满,终究是我太原王氏的儿女,岂会没有那么一点必要的心胸!”

说到这里,他的眼角忽然溢出一抹玩味的笑意,压低了一点声音,道:“况且,舍妹近些日子也不知怎的,居然赢得了一点才女的名声。才女嘛,登门客就多了,我这个做兄长的,也不好阻拦这些文人墨客。只不过,这些文人墨客里面,真正探讨诗词文章的有一些,更多的,依我看都是别有所图啊。五郎,你明白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易之要是再不明白,就是蠢蛋了。王雪茹相貌极为出众,又出自当今天下一等一的大门阀,再加上还有一位前途不可限量的兄长,自然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佳偶。

所谓的诗词文章,不过是这些人编出来的借口而已,她们真正欣赏的,恐怕不是王雪茹的才学,而是她这个人本身。

“擦,当初老子和我家雪茹在一起的时候,也没看见她除了瞎闹以外,还有其他的什么才学。现在,她在短短的时间内,忽然有了这么大的名气,很可能就是这些别有用心的所谓才子,为了接近她,专门吹捧起来的!”

张易之心下恼恨,向王循抱了抱拳,算是作别。然后,他迈开步子,向王雪茹的院子那边行去。王家的地形,他早已熟悉,根本无需带路,很快就来到了院子的外面。

第三百五十八章:第三才女

虽然时值深秋,王家的花园里,仍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各色花儿争奇斗艳,各擅胜场。浓郁的花香交织在一起,真是令人迷醉。

六角的小亭子里面,一群年轻男女正次第坐在亭子四周的木制位置之上。而剩下的几个,则或立或坐,围在亭子中心的石桌旁边。众人的焦点,便是这亭子里面,唯一的女子。

这女子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面容清秀无比,脸色红润中,带着点超乎常人的苍白。那一双眸子水汪汪的,随时都像是在倾诉一种忧郁的情怀。总之,这是一个带着点忧郁气质的美女。

围在石桌的周围那几位,包括那美少女在内,无疑都是众人中的焦点。

此时,美少女正在一张画笔上轻轻的勾画,而几个俊雅青年则围在她旁边细看,凝神屏息,一个个都显得极为认真。而就在方才,当其他人吟诗或者作画的时候,他们可都是稳如泰山的坐着的,也就是偶尔用眼神睃巡一下进度。

水墨,在少女的手下变得十分的灵活,左右奔走,如一条灵蛇一般。这条‘灵蛇’所经之处,一条跳粗细不一,深浅不同的墨迹则是留了下来。最初,这些都仅仅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线条而已。随着这线条的渐渐明朗,随着比划的逐渐增多,这些线条渐渐发生了质变。有的变成了石头,有的变成了树木,有的变成了云霞,有的则变成了其他一些各色各样的东西。总之,这画简直是栩栩如生。

“好画!”一个年轻的男子忽然展开手中的扇子,发出了这许久以来,众人的第一个声响:“笔调细腻而隽永,形神俱似,真是极品!小娘子真不愧为新近崛起的大才女,比起那从良了的慕大家也不遑多让。我猜,方今之世,能胜过小娘子的才女,不过是两个人而已!”

美少女没有抬头,仍是深深的看着面前那幅画。那画中,是一片莽莽的深山,山上有一个木棚。隔着那排得并不严实的木板,隐隐能看见里面还有人影。不过,里面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里面的人是男是女,就完全看不清楚了。

看着这幅画的时间越长,少女眸子里的忧郁之色,也就越发的浓烈了。但众人却并没有发现,他们只是一味地欣赏这画,并没有注意到少女的神色。况且,少女的这种神色,对于众人来说,似乎也是司空见惯,偶尔注意到的,也丝毫不引以为奇。

“哦,不知高阳王所说,是哪两位才女呢?”另外一个更加俊美的男子在旁边凑趣地问道。

而他口中所说的‘高阳王’,便是先前说话的那个年轻男子。若是张易之在此,他应该认得,此男便是那日在岸上对着自己怒吼质问,最后又落荒而逃的高阳王──武崇训。

“崔兄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武崇训口中反问,脸色上一场的红润。显然,她对于那位‘崔兄’发问的时机,十分的满意。这个姓崔的很好地满足了他表演的欲望。

“当今天下第一大才女,便是孤王的姑奶奶,当今的圣母神皇陛下,这一点,恐怕是没有人有意见吧?”武崇训笑吟吟地问道。

众人连连摇头。尽管,大家都未必赞成武则天这个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便是最有才气的女人。但这种话,谁又敢出口否认呢?

那站在那里一直注视着手中那幅画的王雪茹,却轻轻的皱了皱秀眉。她显然对于这个武崇训开口闭口以‘孤王’自称,又总是在不停提醒他和皇帝的关系这种做法,有些不满。这是一场文人之会,这武崇训用‘才疏学浅’四个字来形容,已经是很客气的了。严格来说,他就是个十足的草包,银样蜡枪头,看起来有几分样子,实则腹中空空。

武崇训却不觉得自己站在这么多才子才女中间,并且成为大家的焦点有何不可。他继续说道:“那天下第二才女,便是‘女中宰相’可‘称量天下’的上官娘子。这个,大家恐怕也不会有异议吧!”

“没有!没有!”提到上官婉儿,众人虽然自诩才子,都不能不发自内心地服气。这位小娘子虽然长于深宫,十几岁就脱颖而出,渐渐成为天子的左右手。现在更是成为了这天底下权柄最重的人物之一,比起那些有名有实的宰相,都要重上不少。

而在才学方面,她的知名度也丝毫不下于她的权势。她曾经主持科考,品评诸生,往往一针见血。一般来说,被她看好的年轻人,很快就能一鸣惊人,成为一时著名的才子,而不被她所看好的,就算当时名气再大,也会很快陨落,泯然众人。

“高阳王关于天下第一、第二才女的评论,在下深表赞成。不过,要是就这样把‘天下第三才女’的名号颁给王家小娘子,在下认为还有不妥呢!”就在此时,远远的一个声音传来。随着这声音,一个俊美无比的男子缓缓的走了进来。

这男子,自然就是张易之了。他方才去了王雪茹的院子,却得到消息说王雪茹不在那里,而是和一群才子们来到花园里论道了。张易之没有犹豫,立即转身来到了花园,正好听见了武崇训的那番话。

张易之看这小子一脸的骚包样子,说话的时候,貌似正气凛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