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脑黑客 >

第223章

超脑黑客-第223章

小说: 超脑黑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鸿同样也相信卡特尔,并不是因为他相信卡特尔的人品,而是因为他在卡尔特的jiāo易电脑中,发现了异常情况。
    通过超级蠕虫,林鸿了解到,卡特尔的jiāo易电脑中隐藏着一个极小的蠕虫程序,它的作用非常非常单一,就是将内存中的数据m,替换为b
    并且,这个蠕虫是基于irc协议的,也就是说,它可以接受来自irc服务器的指令,从而完成相应的动作。
    它就像是一个忠实的哨兵,是可控的。接收到指令的时候才会产生动作,平时的时候,它就是一段信息碎片,隐藏在信息碎片的海洋中,完全没有任何异常。
    “终于现身了!”
    林鸿从这个蠕虫的身上看到了熟悉的影子,当年,他的超级蠕虫无意中杀掉了另外一个名为tree的蠕虫,成为了美国宇航局太空物理分析网的救命稻草。
    而现在,在这只小小的蠕虫身上,林鸿看到了tree蠕虫的影子。
    虽然这只蠕虫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但是却没有逃过林鸿的眼睛,他专mén捕获了这只蠕虫的样本进行了分析,很显然,其中很多结构都和之前的那只蠕虫相类似,极有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
    答案便呼之yù出了,这次的“乌龙指”事件根本不是偶然的事件,也不是那个可怜的jiāo易员的cào作失误。
    为了寻找这个神秘的黑客组织,林鸿耗费了极大的心思,他给超级蠕虫下达了很多过滤条件,依然没有搜集到任何可疑的信息。而这一次,他们终于自己lù出了马脚。
    之前就好像是在大海捞针,能否能够碰上完全依靠运气,而这一次有了具体的目标,便容易多了。
    林鸿开始改造超级蠕虫,使之形成一个新的变种,专mén依附他们的这种蠕虫而存在,紧密监控这种nree蠕虫变种的信息流动,然后再顺藤mō瓜,找到他们大本营。
    当然,这个过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黑客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尤其是林鸿将比特信使的源代码开放出去之后,网络黑客们隐匿自己的行踪便有了极大的进步。
    技术差一点的,自己根本不管这一步,直接依附比特信使,以其做代理来行动,这样非常安全,暴lù的概率非常小。
    而技术高超一点的,则吸收比特信使的匿名原理为自己所用,自己另外开发相应的软件来隐藏自己的行踪。
    比特信使用来做代理的服务端被安装在用户的电脑上,如果该用户正好是一名安全专家或者网络黑客,他很可能会对进出自己客户端的数据进行监控,一旦数据正好以他的这个客户端作为出口,他便可以直接将解密之后的信息给截留下来。
    只有一个客户端的话,这样的概率的确很小,但是并不能排除别有用心的人运行很多个客户端,专mén对这些数据进行监控。
    技术高超的人一般心高气傲,如果他自己能做这样的东西,他们一般很少会去使用别人的软件。
    所以,当他们知道了具体的原理之后,通常都会自己另外动手,他们坚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
    几年过去,各种各样隐藏自己行踪的方案也出来不少,不过最基本的原理还是和比特信使差不多,都是通过数据进行跳转,hún淆,从而避免被别人进行反向追踪。
    目前,除了比特信使这样的通用代理跳转技术之外,另外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便是一种被称为“bot网络”的技术。
    从字面上直接翻译,是“机器人网络”,不过国内的那些黑客们给它取了另外一个比较形象一点的名称“僵尸网络”。因为被感染的电脑,可以通常都可以被黑客进行远程控制,就如同是一只只被人控制的僵尸。
    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客户端变成了一台台ròujī未经主人允许,暗自在对方的电脑上运行自己的木马或者蠕虫程序,这样被攻克的电脑或者服务器就成为了一台僵尸电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网络的魅力而开始成为它的使用者,技术人员毕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一百个用户当中,可能只有一个人是懂一些技术的而真正能够jīng通的,可能又是其中的百分之一。
    不懂基本技术的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中了蠕虫或者木马程序。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感染了自己的电脑成为了整个僵尸网络中的一部分。
    拥有一个这样的僵尸网络对于技术高手来说并不困难,有时候,要将其传播出去甚至并不涉及到任何技术因素,只要稍微用点社会工程学的知识即可。例如伪装成别人给他的朋友们发邮件,附上这些蠕虫程序,yòu使对方执行这些程序。
    而拥有了这样的僵尸网络黑帽黑客,或者说是骇客,则可以完成很多事情。
    作为代理进行跳转隐藏自己的行踪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应用而已。
    林鸿所发现的这个tree蠕虫变种,使用的就是这样一个僵尸网络进行通讯的。
    这个僵尸网络非常庞大,遍布全世界已经通了网络的地方,并且隐藏xìng非常好也基本不站什么系统的资源,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网络非常健全,并且使用者有着长期使用的打算。
    他针对这个蠕虫严密进行监控,结果却发现几天的时间来,没有任何有效数据流动。
    林鸿推测,很有可能是这一次玩得突然有点大了,对方估计也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直接引起了整个股市打暴跌。于是这个蠕虫便开始进入蛰伏期至于会不会启用还是个未知数。
    监控了几天之后,林鸿便放弃了这个方案,转而开始在那个隐藏的僵尸网络上想办法。
    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再有几天他就要回国了,国内的网络没有这里好,网速也不行,他想要在回国之前将这件事情做好。
    他huā了一个晚上的时间,针对对方的僵尸网络程序将超级蠕虫进行了改进,另外编写了一个蠕虫,会专mén对这种僵尸网络程序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有这种僵尸程序存在,便在系统中潜伏下来,对其输入输出的信息通道进行监控。
    这种方式,有点类似于引导区病毒,另外在信息通道处修建一个中间通道,设置一个关卡,对其中的信息进行专mén监控,但又不影响它的正常运转。
    这个蠕虫被他命名为“僵尸影子”,普通电脑中并不会感染这种蠕虫,只有感染了指定的僵尸程序之后,才会潜伏下来,就相当于是僵尸蠕虫的一个影子。
    这些天来,林鸿基本上都在网络咖啡厅度过,林鸿的僵尸影子程序也已经正式对外扩散开来,几天来,已经lù出传回了一些数据,不过并没有特别有用的信息,主要是一些数据jiāo换,虽然涉及到了一些比较机密的信息,但是却不是林鸿想看到的。
    这些信息,都是僵尸网络和其他蠕虫程序自动运转的结果,暂时没有和那个黑客组织进行联系。
    时间已经到了8月28日,林鸿已经到了机场,两个小时之后,他就要登上飞机飞回中国。这个时候,学校都已经开始报道,而他却依然滞留在美国,家里已经打了好几次电话来催促了。
    然而,在林鸿正要安检的时候,他身上的pda却突然之间微微“嘀”了一声,林鸿拿出来一看,眼神顿时一凝。
    他看了一眼前面缓缓前进的队伍,犹豫了一下,顿时从队伍中走出来,朝候机厅外快步走去。

           

第320章 干上一票

 
    “先生,去哪里?”司机问。
    林鸿道:“去最近的网络咖啡厅。”
    说完,林鸿直接给出一张一百美元的钞票。
    他知道,就算是美国,出租车的司机也是良莠不齐的,有些人为了赚更多的费用,很有可能欺负别人不熟悉地形,拉着人跑来跑去。
    直接扔给他一百美元的意思就是,你直接拉我到最近的地方,这钱也不用找了。
    司机闻言心中大喜,很干脆地接过钞票,启动发动机,跑了大概七八分钟的时候,停在一个网络咖啡厅的mén口,道:“先生,到了。”
    这个时候,根本还没有开出机场的范围,也难怪司机这么高兴了。
    “谢谢。”说完,林鸿便闪身出去。°
    这个网络咖啡厅是刚刚新建起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机场旅客就近上网。
    林鸿进去开了一个单人包厢,然后便开始仔细查看起僵尸傀儡搜集到的信息。
    僵尸傀儡发布出去这么久,直到现在才算有点林鸿感兴趣的信息。
    这段信息是他从一个位于加拿大的计算机服务器中截取到的,按照林鸿之前设定的过滤规则,这段信息并没有蠕虫自动搜集信息的那些常见特征,所以被归类为异常信息。
    林鸿为了能够随时监听具体情况,专mén跑去买了一台苹果的牛顿牌pda,在收购了sam之后,苹果的pda便有了很好的红外线无线联网功能,并且也丰富了自己的软件库。
    不过,这台pda并不能够直接联网,林鸿费了一番心思,办理了一个欧洲的移动手机业务,这才通过自己的手机为跳板最终实现了上网功能。
    欧洲在移动联网通信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从1994年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gprs的标准化工作,并且在标准协议还没出来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
    这个时期的手机功能除了打电话其他功能甚至比不上一个经过改装过后的科学计算器,林鸿无法在手机上直接编程,只好想了这么一个过渡的办法。
    将截取到的信息从分布式的蠕虫网络中下载下来,林鸿开始对其分析。
    这并不是明文,还得对其进行解密。
    不过好在为了通讯的便利xìng,这种加密一般都不复杂,只是为了避免互联网主干道上的数据过滤检测而已。。。。。
    要想让数据实现最大强度的加密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置超长的密码,长到没有任何一台超级计算机将其破解,例如成百上千位,但是这样一来,用来解密的成本也随之增大,为了让别人能够解密这些信息,还得告知对方一个这么长的密码字串,在使用中也非常不方便没有人能够记住这么长的密码。
    解密表现在经济学上,就是贵。
    这里的贵,有时间上的也有金钱上的。
    曾经有一个sun公司的员工,在业余的时间里,利用sun公司的分布式网络整整huā费了一年的时间,才将一个120位的密钥破解出来。
    在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有一幢特殊的建筑,里面只安装了一台超级计算机就将整栋大楼都占据了,而这么一台庞然大物,破解一个位的密码也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
    林鸿分析了一下,短时间内他凭借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将其破解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办法。
    他推测考虑到信息的实用xìng,手头的这段信息的密钥的长度不会很长,于是他便将这项工作叫给了自己的超级蠕虫网络。
    林鸿散步在网络上所有的超级蠕虫是一个分布式的结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贡献一定的计算能力,这些计算能力组合起来,完全可以和一台超级计算机想媲美。
    林鸿将数据处理了一下于是便提jiāo了上去。
    接下来就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运气好的话,可能几分钟就可以破解,而如果运气不好,对方设置的密钥比较长,时间可能就要提升很多倍。
    不出林鸿所料,这个密钥的长度并不长,只有八位而已,并且都是常用的字符,只huā费了十多分钟,就将其破解了出来。
    这段信息是一段命令式的文字,在里面透lù出一个地方,正好位于纽约郊区,并且出现了一个名为阿迪的人物,时间是今天晚上。
    林鸿将这段信息记在心中,然后便立刻消除了在这台计算机上的所有痕迹。
    他从网络咖啡厅中走了出来,拿出电话,拨了一个秘密号码。
    “队长,是我。”
    “你还没上飞机?”
    “临时有点活要干,我现在去你那儿。”
    李普一听,顿时愣了一下,随即道:“好的。需要告诉其他人么?”
    “叫上老龙吧。”
    四十多分钟之后,林鸿来到了李普住处,此时老龙已经等在那儿了。
    林鸿朝李普和老龙点点头,然后便和他们一起去了地下室。
    长期以来的配合,他们之间早就形成了高度的默契。
    林鸿之前说有活要干,李普就知道,很有可能是他发现了仇家的线索。
    地下室中,林鸿将自己今天获知的情报给他们两个说了一遍。
    李普直接从桌子底下的一个箱子中拿出一叠地图,找到纽约市的,摊在了桌面上。
    “听你这么说,这个阿迪似乎是他们内部的人。”老龙分析道。
    林鸿点点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根据情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