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首辅 >

第217章

我要做首辅-第217章

小说: 我要做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毅曾经和老爹见过嘉靖,只是那次在玉熙宫,面君的规矩唐毅还是懂的,他老老实实,行了大礼,然后就直溜溜跪在地上。

“抬起头来。”一个缥缈的声音传来,唐毅抬头看去,只见一张巨大的八卦云床,斜倚着一位老道,促狭的眸子在他身上来回转动,弄得唐毅小心肝扑通扑通的,“你就叫唐毅吧?三年之前,你就在朕的面前痛骂严世藩,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啊!”

唐毅不知嘉靖什么意思,慌忙磕头,“当年微臣年幼,不知天高地厚,若非陛下宽厚仁德,屡屡超擢,照拂有加,只怕微臣都没法再睹天颜。”唐毅这话倒是半真半假,得罪严嵩的人多了,能像他们父子这样潇洒的,比大熊猫还要稀有,的确要感激嘉靖的圣眷。

“嗯,小小年纪,懂得感恩戴德,这就比很多人都强啊!”嘉靖叹口,随手拿起一个本子,扔在了唐毅面前。

“看看吧!”

唐毅慌忙捡起,双手捧在怀中,仔细看了看,不是别的东西,正是他撰写的东南经济调查,翻开一看,密密麻麻,写着不少批示,有的地方一篇批示都比文字多。

瞬间唐毅眼前就红了,手臂颤抖,激动地说道:“小臣涂鸦之作,何其有幸,能得陛下青睐,小臣,小臣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唐毅伏在地上,呜呜痛哭,哭得稀里哗啦。

嘉靖没有想过一个少年竟然会是演戏的高手,他只当唐毅赤子心性,感激皇恩。嘉靖一摆手,让黄锦搬来一个绣墩。

“坐下吧,和朕好好说说话。”

唐毅连忙说道:“陛下,小臣何德何能,怎能受过礼的恩遇。”

“不是正儿八经的召见,随便一点。”嘉靖笑道:“朕也不想哈着腰和你说话。”

“多谢陛下洪恩。”唐毅乖乖坐下。

嘉靖笑道:“唐毅,你虽然年纪不大,可是上一次守御京城,抵抗北虏,最近又作为朕的钦差,巡视东南,两项事情都做得不差,朕心甚慰。数月之前,发生了大地震,波及大明一半的省份,灾民流离失所,嗷嗷待哺,你可有什么高见?”

考验来了,唐毅思索一下说道:“启奏陛下,小臣以为当务之急并非是灾民,而在于受灾的田地,每逢大灾,都会有豪强劣绅趁机吞并土地,天灾三分,经过他们推波助澜,就有了十分,而且他们将田地吞并之后,百姓失去安身立命的根本,所谓官逼民反,就是这个关口。”

听完唐毅的话,嘉靖突然哈哈大笑,对着黄锦说道:“你看着这小子的本事如何?”

黄锦忙说道:“启奏皇爷,小唐大人所言正是徐阁老奏疏当中的第一条,小唐大人和徐阁老不谋而合,奴婢以为是英雄所见略同。”

听到黄锦夸奖,唐毅忙说道:“岂敢岂敢,小子不过是胡言乱语,哪能和徐阁老深谋远虑相提并论。”

“不骄不躁,有点意思。”嘉靖心中想着,便道:“赈济灾民有徐阁老了,朕很放心,只是朕把银子都给了他,如今修外城,修玉熙宫,没了银子,京官要发俸禄,前敌打仗的士兵要有军饷。朕虽为九洲万方,亿兆黎民的君父,可是老百姓怎么说来的,打开门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银子都玩不转。朕倒想知道你有什么富国裕民之策?”

唐毅低头思量,没敢随便回答,嘉靖只当他不敢,又鼓励道:“这次只是朕和你之间的闲谈,不要想太多,有什么说什么就是。”

唐毅才不会傻乎乎把老板的话当成真的,既要拿出真东西,又要把握好分寸,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启奏陛下,小臣以为理财的核心在于调动二字,只有让金银流动起来,才能让天下财富,生生不息……”

第320章给嘉靖上一堂经济课

嘉靖十几年避居西苑,可依旧能操纵朝局,一言而定生死,诀窍就在于两点,一是人事,一是财政,只要把这两条揪住了,天下就乱不到哪里去。

当了三十几年的皇帝,嘉靖对于古往今来理财的观念一清二楚,烂熟于心,只是唐毅所说的金银流动,却让他迷糊了。

“唐行之,朕听你的说法,似乎有鼓励工商之意?”

“陛下圣明,的确商人最善于调动资金,天下钱粮布匹好似水流,商人四方奔波,就仿佛疏导水流,使天下各处不至于干旱,不至于洪涝,黎民安居乐业,国用充足。”

“嚯,商人竟如此重要?”嘉靖笑道:“朕怎么听说要重农抑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古极治之时不能无夷狄盗贼之患,唯百姓安乐,家给人足,则虽有外患而邦本深固自可无虞,唯是百姓愁苦思乱,民不聊生,然后夷狄盗贼乘之而起,盖安民可以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其势然也。天地生财,只有此数,虽巧取不能增多,唯加意撙节,则其自足。”

嘉靖一番话,其实把历代理财的思路说的明明白白,一言以蔽之,就是鼓励农业生产,增加积累,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挣钱的人多,花钱的人少,挣钱速度快,花钱速度慢,钱财就能够用了。

在这套观念的指导之下,种田才是天下富庶的源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仅次于士人的二等公民,是历代王朝的根基柱石。

只是对这套观念,唐毅相当不感冒,多存少花,和小动物储存粮食过冬有什么区别,堂堂万物之灵,就这么一点智慧吗?

虽然唐毅很鄙夷这种观点,但是不得不承认,两千年来,历代王朝都是秉承如此理念,也确实出现过繁荣盛世证明重农抑商是有作用的。

天底下最难的两件事,一个是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的兜里,一个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到别人的脑袋里。

唐毅可不想挑战天下难题,转念一想,又机会难得,不论是老师唐顺之,还是浙江巡抚胡宗宪,越来越多的东南官吏已经认识到开海的重要性。偏偏京城一片死气沉沉,抱残守缺,不思进取。

嘉靖又是个怕麻烦的皇帝,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会轻易改变。眼下就是难得的机会,东南抗倭要钱,西北对付俺答要钱,北方地震还要钱。

就连他的玉熙宫都在地震之中损毁,唐毅扫了一眼低矮逼仄的万寿宫,别说是嘉靖,就连他看着都难受。

正所谓穷则生变,这是调整大明朝国策最好的时机。

如果能成功说动嘉靖,不光是东南活了,自己手上的交通行也会受益无穷。而且获得了嘉靖的肯定,至少十年之内,自己不用担心仕途。

唐毅骨子里有着强烈的赌徒性子,拼了!

他双膝一曲,跪在了嘉靖面前,声音洪亮地说道:“小臣不敢非议圣上金口玉言,只是有几句肺腑之言,要上奏吾皇!”

说完,唐毅趴在地上,五体投地,一动不动,等待着嘉靖的裁决。

瞬间精舍之内空气都凝固了,嘉靖是多强悍的一个皇帝,哪里允许别人质疑他的观念!黄锦都不由得替唐毅捏一把汗,一句话说错,就有可能人头落地,这可是开不得玩笑的时候。

沉默了许久,嘉靖突然笑了起来,“朕说过不是正式问话,让你畅所欲言,方才朕所说不过是引用一些朝臣的上奏,他们都是这个看法,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嘉靖轻描淡写,一下子排除了诽谤君父的可能,唐毅送了一口气,他稍微平静一下心绪,而后郑重说道:“启奏陛下,历代皆与民休息,重农抑商,以求府库充盈,国力强盛,小臣以为此种想法未必妥当。”

“不妥吗?”

有些时候人和人投缘谁也挡不住,换成别人,搞不好嘉靖就让人乱棍打出去了,可是他对唐毅却有着难得的宽容,就仿佛朋友一般,还真的讨论起来。

“那朕问你,汉初有文景之治,唐初有贞观之治,本朝洪永仁宣,天下大治,不都是靠着休养生息四个字,你也觉得不妥?”

“小臣不敢,只是小臣斗胆请教陛下,为何治世都在开国之初呢?”没等嘉靖说话,唐毅就笑道:“小臣以为原因众多,但是有一条是关键,从乱入治,必然经历长时间混战,天下户口大减,土地荒芜,民生凋敝。此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则能快速恢复国力。可是随着立国日久,百姓生息繁衍,人口众多,天下的田地可没有增加啊!就拿我朝来说,从太祖立国以来,天下户口增加三倍,可是田产可有增加?田产没有增加,又如何安顿过剩的百姓?”

这话可把嘉靖问住了,不光没有增加,还在减少,就比如富庶的河套平原就丢了,安南也跑了。诚如唐毅所说,就算眼下效仿老朱,搞什么重农抑商,轻徭薄赋,你让老百姓种什么,哪里还有可耕之田!

嘉靖不由得倒吸口冷气,用手按着额头,苦思冥想,半晌嘉靖才抬起头:“唐行之,如此浅显的道理,为何文武百官皆不告诉朕?为什么你能注意到?”

这话可不太好回答,弄不好就要伤人。

唐毅顿了顿,说道:“小臣以往朝中百官多精研典籍,属实历代掌故,遇到事情总愿意从前人的智慧中找到方法,加以效仿而不敢变通。小臣也幸亏陛下点拨,让小臣巡视应天,浙江等地,从民间走了一趟,小臣才有所领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得好!”嘉靖满怀希望道:“那朕就听听你的高论。”

“不敢说高论,只是一管之见。”唐毅神色凛然,忧心忡忡说道:“朝中诸公怕是都知道兼并土地的害处,就相应提出抑制兼并,小臣不敢说他们错了。可是终究田产有限,就算把土地都拿来平分,天下万民也过不上富庶的日子。”

唐毅的话虽然别出心裁,可是道理实实在在,嘉靖不停点头。

“嗯,果然有些见地。”嘉靖赞许道。

对一个刻薄的皇帝,能说出这话,已经很了不起,唐毅受到鼓舞,继续说道:“启禀陛下,小臣在巡视期间,还发现了更为要命的问题。随着百多年的承平,天下繁荣,商贸发展,但是由于我朝产金银不多,就造成了市面上金银不足的窘境,此害之大,尤在兼并之上。”

“哦。”嘉靖提高了声调,问道:“不光是朕缺钱,市面上也缺钱?”

“陛下所言甚是。”唐毅急忙说道。

黄锦在一旁忍不住插话,“小唐大人,金银不能吃不能喝,少些又有什么关系?你说比起土地兼并还厉害,奴婢怎么看不出来。”

黄锦显然是给唐毅做球,唐毅笑道:“陛下,可否容小臣做一个实验,演示一番?”

“还能演示?朕倒要见识一下。”嘉靖来了兴趣。

唐毅起身,把黄锦招呼过来,在耳边吩咐了两句,不一会儿,跑来了几个小太监,一个拿着椅子,一个抱着皮垫,一个端着点心盘,黄锦干脆抱来一条门闩,围成一圈。

唐毅走了过来,从怀里掏出一块元宝,笑着说道:“陛下,这四位公公分别代表做家具的,织布的,种粮食的,砍木头的。而小臣手里有银子,我先买用来买粮食。”

说着,唐毅就把象征粮食的点心拿到了怀里,而后指着拿到了元宝的小太监说道:“这位公公卖出了粮食,他要买布匹做衣服。”小太监忙把元宝送出去,把皮垫接过来。

唐毅又指着拿到银子的小太监说道:“他卖了布匹,要给家里添置家具。”

银子又跑到了本来抱着椅子的小太监手里,唐毅继续道:“他把家具卖出去,就需要买进木材,继续做家具。”

黄锦的门栓到了小太监手里,元宝则是落到黄锦手里。

唐毅道:“黄公公卖出了木材,有了银子,正好小臣有手艺,能把粮食做成好吃的糕饼,他又从我这里买点心。”

说着,唐毅又把银子接了过来。

黄锦目瞪口呆,不明所以,嘟囔着嘴道:“小唐大人,折腾一圈,银子不还是到了你的手上,奴婢这门栓换点心,有什么用啊?”

唐毅没有说话,而是似笑非笑看着嘉靖。嘉靖背着手,走了几圈,脑中不断回想着唐毅所做的实验,越想越觉得其中大有学问,瞪了黄锦一眼,骂道:“愚蠢,这一圈交易下来,虽然银子依旧回到了唐毅的手上,但是你们几个人想要买的东西也都到手了,用处可大哩。”

黄锦忙陪着笑脸,“哎呦,还是皇爷睿智,奴婢这脑子简直笨得和猪一样,还真像陛下所说。”

唐毅也笑道:“黄公公,刚才的实验表明金银最大的用处就是用来交换需要的东西,不是真需要金银做什么,而是需要用金银来换想要的东西。说白了,金银是最有用,也最没用的东西。说没用,是不能吃不能喝,可说有用,金银代表着一种权力,一种可以购买万物的权力。”唐毅冲着嘉靖笑道:“陛下,小臣斗胆请教您一个问题,我朝开国至今,工商繁荣,市面上的商品货物十倍于国初,可是金银产量跟不上货物的增加,陛下以为手握大把金银的富裕之家又该如何呢?”

第321章要开海禁啊

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