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工业民科 >

第367章

工业民科-第367章

小说: 工业民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实际上美国政府并不允许普惠出售PW1216给中国,原来普惠给中国的发动机是PW1212型,PW1216只不过是个噱头!

PW1212这种涡喷发动机已经很老旧了,没有什么发展潜力和升级空间,林强生和杨万立也没有什么兴趣。

而且普惠接待他们的亚洲事务部总经理贝斯,开口直接了当的就要东星提供2000万美元的研制费用,简直是拿林强生当冤大头!

在了解到了普惠并没有什么诚意之后,就连马承麟和牛新棠也有些气愤,2000万美元能干成多少大事啊,就为了浪费在一个PW1212老发动机上,不值得!

负责接待的贝斯对林强生等人纸上谈兵了一番,他看说的上话的林强生没有表示出任何兴趣,内心当中有些焦急,他可是很看好这个项目的,没想到这些中国人并不满意!

贝斯干咳了一声,接着说道:“林先生,我想您对另一项合作或许会感兴趣!我们普惠公司基于波音737、麦道82发动机FT8D做了改型,吸收了现代航空发动机最新技术开发出来的FT8轻型燃气轮机,十分适合中国的国情需要,而且生产简单成本低廉,我们普惠可以在这款燃气轮机上与你们合作!”

林强生听到了燃气轮机,一下子上了心,他对燃气轮机技术还是很关心的,因为用于工业生产的轻型燃气轮机在工业调峰上非常便利,可以完美解决企业生产当中的能源高峰需要,这对东星集团的工业生产体系非常有吸引力!

他向贝斯问道:“FT8燃气轮机,我们可以引进技术吗?”

贝斯舒了一口气,终于有一样东西是这位感兴趣的了,他尽量避免激怒客户,委婉的向林强生说道:“普惠和东星可以合作生产,一些相关的技术我们可以转让给你方,但是一些核心件却是不能包含在内的!”

他耸了下肩膀,故作轻松的说道:“很抱歉,这是美国政府规定的限制措施,我们也无能为力!”

林强生向杨万立说了几句,然后向贝斯问道:“具体是什么技术你们不能出口?”

贝斯介绍道:“单燃机的一些关键技术,如透平、燃烧室材料和精密加工工艺,都是不能对外开放的!但一些附件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向你方转让技术!”

牛新棠对林强生低声说道:“这款燃机很不错,你们引进后可以用于学习、对其进行广泛试验,中央的部委也可以参与进来,调集一批技术力量,FT8的设计制造也算是为我们国家的大型燃机的建造抛砖引玉了,很有必要从美国人的手里引进这个项目!”

马承麟更关心军事装备,他对林强生说道:“我看这款燃机还可以用于舰船和坦克的需要,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小电厂,你们东星引进这样的项目非常合适啊!”

贝斯也有翻译,是一名华裔经理,看几名中国人的表情就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于是又介绍了一些相关数据,FT8轻型燃气轮机单机功率大约为78MW,可用于小规模的发电和供热,这种轻型燃机在舰船、工业用途上使用广泛,也是分布式能源体系当中发电供热的重要动力装置!

林强生和杨万立又低声商量了几句,老杨也赞同的点了点头,普惠的这款FT8燃气轮机的确是个好项目,他们俩真没想到美国人会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谈!

而通过引进这个项目,不但能让东星与普惠这样的技术顶尖的企业合作,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和生产体系,而且将来出了产品还能解决东星集团紧缺的电力问题!

众所周知,在80年代没有哪个城市电力不紧张的,这年代的老百姓也经常因为停电而需要在家里常备着蜡烛手电筒。

缺电少少电的问题已经大大的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就连东星集团这样的外资企业也因为缺电而被困扰着。虽然他们企业有自己的电厂,但是与市政府电力部门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中间当然就被一些电力部门某些人的胡乱要价得寸进尺的做法恶心过,并且深恶痛绝之,而不与他们打交道又不行!

林强生早就想要在滨城工业区内多建设一座发电厂,或者几座调峰电厂。

听贝斯的介绍,FT8燃气轮机启动和停车的时间很短,是调峰电厂的最佳选择,在用电高峰缺电时,燃气轮机从启动到满负荷运行只需要3分钟,在用电低谷窝电时,燃机在30秒内即可停车。

而调峰电厂可以当做短平快项目来做,投资省见效快,是解决东星集团长期用电高峰缺电和用电低谷窝电矛盾的有效措施,也大大的缓解了东星和电力部门的纠缠扯皮,采用了调峰电厂也可以进一步杜绝地方电力部门对外资企业的勒索!

当初选择在松江边上办工厂,就是为了用水方便,但电力问题着实是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他们又不能建大电站。

现在国家还没有出台加强吸引外资企业的措施,要想地方不拿外资当肥羊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有了完善的电力保障,也更能保证东星集团的利益!

林强生相信国内存在他这种状况的不在少数,不管是不是外资或者合资,甚至民营企业,处在中国缺电的这个时期都急需解决用电矛盾。

而现在东星和普惠共同发展FT8燃气轮机,不但可以自己自足而且还可以出售产品,正迎合了市场急需,前景非常广阔!

林强生当机立断,拍板决定东星要与普惠公司进行燃气轮机的合作,从这个小改款的燃机方面入手,进行产业合作。贝斯还真没想到,他精心准备的PW1212涡喷没有推销出去,这种轻型燃气轮机竟然得到了客户的满意,简直喜出望外!

这种型号的燃气轮机在美国是属于较轻型的,美国政府的限制政策也要弱一些,双方当即就定下了谈判时间,两方开始准备材料拟定合同细则!

第五百二十四章贝尔直升机入囊

林强生和杨万立等人先后到访了格鲁门、通用电气、普惠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对这些公司工厂进行走访,暗中调研,还同他们商谈了很多合作事宜。

有与格鲁门谈判引进F14战斗机计划,有与通用电气公司谈判引进F404发动机计划、与普惠公司洽谈共同开发FT8燃气轮机、与通用动力洽谈合作制造金鹰教练机。

马承麟和牛新棠在同林强生走访的过程中,也确实感到了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大大的不同,最主要的就是林强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林强生对时间的看重,往往他只要看好的项目就会当即拍板,这是国内难以做到的!

东星集团不缺钱,唯一能阻止他们的也就是美国限制政策了,假如美国真的全面开放,那该多好啊!

马承麟和牛新棠都觉得可惜了,东星不是国企,同时他们也对林强生的东星集团开始重新认识,国有单位虽然不如东星的办事效率快,但还好东星也是在祖国的土地上,到时候去参观合作,东星也不会赶国家的人,技术必定会有的!

当通用动力公司的总裁和亚洲事务部总经理见到了东星提供的教练机图纸后大吃了一惊!

他们万万没想到,东星提供的金鹰教练机是一款基于F16战斗机为基础,只是对其重量和尺寸进行了缩小,分别为F16战斗机的70%和80%,这就是缩小了的F16啊,只是外观稍有变化而已!

更让通用动力难以接受的是,这款教练机还用上了翼身融合技术,要知道这种技术是美国从日本搞来的,就连他们也没有发展得到年,属于绝对的高精尖工艺范畴!

所以,当通用动力的几名负责人见到了这架飞机,一番分析之后,他们果断的拒绝了林强生的请求,表明不会和东星就这款教练机进行合作。双方在签订了保密协议,规定了不能向第三方透露金鹰教练机的外型尺寸后,握手告别。

遭遇到这种情况,就连马承麟和牛新棠也很惊讶,他们也看了金鹰教练机的外型设计,没想到东航工在短时间内还能拿出这样优秀的战机设计,绝对第三代战机的优美造型,让两人对这家合资企业不得不刮目相看了起来。

接着林强生等人又到了黑鹰直升机的制造商西科斯基公司,也就是在今年7月份,国内刚刚成立没多久的保利集团购买了24架黑鹰的民用型,单价600万美元。这款黑鹰改换了新的涡轴发动机,动力比原来增加了10%,油耗减少可靠性增加,适应高原恶劣条件下使用。

有个小细节,这次交易实际上是国内的几个太子党多方联系筹办的结果,他们是贺元帅的儿子贺鹏飞,罗大将的儿子罗宇,286的女婿贺平,也正是他们疏通各种关系,筹集巨额外汇购买了二十四架美国黑鹰。

林强生没有犹豫,直接订购了12架黑鹰直升机,要求与国内购买相同的改进型,单价也是600万美元,配套设备一模一样。

西科斯基飞行器公司的负责人非常高兴,痛快的接受了这笔订单,原本他们就预计中国在打开国门之后会对直升机产生浓厚的兴趣,西科斯基把中国当做重要的产品市场,这家公司甚至做出计划要向中国出售100架黑鹰直升机!

果然,紧接着中国政府的订单又有一家私人企业向他们采购黑鹰,这证明了西科斯基内部一些人的预测,中国果然是一个大市场!

工厂每个月可以组装两架黑鹰,三到四个月交货一次,双方的交易从10月份开始,六个月后就可以完成合同,总交易额在7200万美元,而且西科斯基要为东星派来美国的飞行员及维护人员提供驾驶培训和简单的维护保养训练,而以后较大的维护作业还是要靠美国派遣工作组或者返厂的,他们并不提供修理线。

而后林强生等人又马不停蹄的乘坐航班飞到了德克萨斯的福德沃斯,对贝尔直升机公司进行参观访问,洽谈引进项目。

在哈飞当初引进直九之时,美国的贝尔飞行器公司就是非常积极的一个,他们也投入了大量的工作,但当时有来自法国海豚直升机的竞争,虽然哈飞觉得实现本土制造贝尔直升机要比海豚简单,但当时负责航空工业的三机部则认为法国人的海豚直升机更先进,同时也更有发展空间,于是最后哈飞选择了同法国人合作,贝尔直升机出局了。

二战前后美国得到了老欧洲大量的人才,新技术不断涌现,经济高速发展,美国直升机业在这段时间也是相当活跃,并且是规模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除了供本国需要,美国的直升机也随着美国军队的脚步大量的出现在了世界各地。

但随着近些年来欧洲航空工业的重新崛起,一批有实力有技术的飞机直升机企业从后头追赶了上来,美国的直升机企业确实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竞争日益加剧不得不让他们努力开拓新市场,甚至在中国对高原直升机选型之时,贝尔直升机明知不敌黑鹰但也参与了竞争!

林强生这次到访确实要引进贝尔直升机,有意在国内制造这种民用型很棒的机款,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直升机,填补国内空白。

引进贝尔直升机不仅是要买它的产品,林强生更想在制造上与其合作,引进技术和设备,就如当初国家引进海豚直升机一样,打算用十年的时间实现大部分配件系统本土化制造,直9也差不多用了这么长的时间。

贝尔飞行器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制造商,在全球的民用直升机市场其产品占有率相当的高,在21世纪最初的的十多年全球最好的民用直升机制造商也就有三家,他们分别是贝尔飞行器公司、意大利的奥古斯塔公司、法国的欧直。

据统计,2000年后的十多年里全球所销售的民用直升机数量总数超过了1万架!

而这三家公司就占据了市场的七八成,可见利益之丰厚!

林强生引进贝尔主要是为了在国内培植民用直升机的生产基础,即使一时不能出口也可以把这种直升机用于森林消防、抗震救灾、抢险当中;另外林强生还想着在国内建立直升机医疗救援体系,看着只有欧美等国家有完善的直升机救援队伍,几十年后的中国GDP全球第二,已经超过了日本德国,可老百姓急救还是依靠滞后的救护车,而且也没有建立起来救护车的保障制度,相当的落后,国情民生和经济发展完全不配套!

林强生也想着到了21世纪,他的父母也都要七八十岁的人了,为了他们的身体安康,还是要尽量对医疗多关注一些才是。

而且贝尔直升机相当的帅气,它的身姿飞在空中一种优雅的高贵范油然而生,不是吗!

贝尔飞行器公司的总裁对林强生的来访也很意外,他亲自接见了林强生一行人,并且派出了副总裁肯特为首的接待谈判组。

贝尔的民用直升机工厂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米拉贝尔工厂,一行人又搭乘美航飞赴加拿大。在参观了工厂之后,林强生对贝尔212、412的改进型相当的感兴趣,只是一时之间想要获得贝尔的引进项目还有些难度,他们要求合作生产的数量有些多,至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