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85章

残明-第85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分兵攻打西门和北门,在高进库看来就是一个错误。

    明军虽然攻破了城墙,进入城中的却只有一千人,这就给了他最后一搏的机会,如果能把这一千人消灭或者赶出城墙,胜败尚不可知……但是,随着北门城墙被明军攻破,高进库知道没有机会了。

    北门方向的明军已经压了过来,高进库腹背受敌,吉安府肯定守不住了!

    继续呆在这里死路一条,他带着几百名绿营兵且战且退,向东门方向逃去,东门码头有几十条船,上船逃走是唯一的生路。

    半路上碰到了吉安知府,一脸慌张地死死拉住了高进库。

    “高将军,你要去哪里?”知府是文官,守土有责,吉安府如果失陷,他逃出去也会被清廷处死。

    “南贼正在攻打东门,本将前去救援!”高进库横过肩膀一撞,把他甩到一边,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武将打了败仗的话,处理的弹性要大得多,高进库只要逃出去,保住性命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他转身向四周看去,西门和北门的城楼上都插上了明军的红旗,说明那里已经彻底失守,明军正在大量进入城中。钟鼓楼上还插着绿旗,但是告警的钟声已经停了,那里的守军已经逃走,再加上高进库的将旗节节后退,绿营兵的士气一落千丈,都放弃了抵抗。到处乱跑着想要逃出城去。

    在明军的追杀弹压下,乱兵很快就会被消灭,时间不多了。高进库叫过几名死忠亲兵。扛着他的将旗向南门跑,自己带着百十名亲兵直奔东门码头。

    “我x!”

    高进库站在岸边。对着赣江破口大骂。波浪起伏的江心中,有几条船正在向对岸驶去,看守船只的水卒逃走了。

    按照高进库的计划,他除了乘船逃走之外,还要把多余的船只都带走,以免被明军利用,赣江水面足有几百米宽。明军没了渡船还是无法突围。但是这些水卒逃跑之后,剩下了好几十条船,高进库手下的绿营兵都来自北方,不会弄帆操舟。带不走这么多船,明军的追兵马上就要赶到,想要破坏船只也来不及。

    顾不上那么多了,只好自己逃命。

    大船难以操作,他和亲兵上了两条小一些的船。不会摆弄船帆,就拿起船桨一起划水,在江中打了两个圈子却无法找准方向,只好放弃渡江的打算,就顺着江水向下游漂去。

    赣江水流湍急。船飘得很快,高进库正在暗自庆幸,突然一个浪头打来,他坐的小船立刻失去了方向,被层层波浪推到了岸边,漂流的速度立刻降了下来。

    大家手忙脚乱的摆弄着,高进库回头一看,后面有两艘大船张起风帆,正在急速追来,船头上站满了手持刀枪的明军。

    跑不了啦!

    高进库只好选择弃舟登岸,带着亲兵跳进江中的浅滩,涉水上岸,匆匆忙忙逃进一片树林,把许千总叫到了跟前。

    “许游击,我带着大伙沿岸边走,你躲到林子里藏好。”

    “不!我来引开南贼,高协台快走!”许千总感动之极,要誓死以报。

    “南贼就是来追我的,你引不走他们。”高进库摇了摇头,惨然一笑:“你一定要设法脱身,回去向朝廷报信,南贼破城用的不是妖法,是西洋的火雷之法……”

    他不信神仙鬼怪之说,城墙被明军炸塌之后,一直在寻找其中的原因,连续的爆炸之后,他终于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明军挖了十四条地道,然后就出现了十四个城墙缺口,那浓烈的火药味,霹雳般的巨响,地道口冒出的滚滚浓烟,还有偶然看到导火索冒出的火花,都和红衣大炮开火时的景象非常类似。虽然不明白其中的技术细节,但高进库可以肯定,明军并没有掏挖城墙地基,而是直接用火药把城墙炸塌,所以才能这么快破城。

    他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只好让许千总把这个重要情报送回去,希望满清看在他英勇殉职的份上,能够从优抚恤江宁的妻儿家人,他的儿子刚刚六岁,如果能抬旗给个勋位,就会有世世代代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汪克凡进入吉安府的时候,城中的绿营兵已经被全部消灭,吉安知府上吊自杀,下属官员大部分投降,恭义营正在打扫战场,安抚百姓,收集船只准备再次出发。

    李四跟着汪克凡一起进城,在城墙缺口处仔细研究了一番,然后笑嘻嘻地转了回来。

    “汪将军,你这天雷之法果然厉害,还要我再送些火药么?”

    三天之前,他按照汪克凡的要求,带着一批粮饷火药刚刚赶到吉安府,为了避开清军的防线,他绕到湖南兜了个大圈子,千辛万苦才送到汪克凡军中。

    对于这批火药的用途,李四早就做过各种猜测,到了战场上实地一看,立刻就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火药当然越多越好,就怕你送不到。”汪克凡也有些担心。

    吉安府和湖南接壤,都在明军的控制下,李四只要兜个圈子,就能把火药运到,但是在攻打吉安府的战斗中,恭义营所有的火药全部耗尽,以后再向江西腹地进兵,李四很难通过清军的防线。

    “这个嘛,太多了肯定不行,但只要你不出江西,总能给你弄去一些。”李四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在长江以南能量很大,江西虽然被清军占领,但满清对士绅采取拉拢政策,只要关系到位,中间可钻的空子不少……

    当天晚上,李四留下了几只信鸽,用来和汪克凡通信,然后离开了吉安府。

    恭义营则派出一支五百人的小部队,乘船前往下游的吉水县。

    吉水县,是赣江和乌江的交汇处,顺着乌江逆流而上,就进入了江西腹地的抚州府。(江西乌江是赣江的支流,不是贵州最有名的那条乌江。)

    ……

    ps:内个,今天周末加月末,休息一下,就更这一个短章了,防猝死,防家庭破裂,请各位书友理解。

正文 第二十四章 主子爷来啦

    早上天刚亮,一支打着清军旗号的船队驶入了吉水县码头。

    史阿大站在船头,身穿绵甲,头带铁盔,铁盔上插着一只二尺来高的雕翎,腰上斜跨着一把虎牙刀,活脱脱一副八旗兵代子的打扮(代子,八旗兵低级军官)。在他身后,是五百名化装成清军的恭义营士兵,十几个装作八旗兵,其他人都装作绿营兵。

    船只靠在了岸边,恭义营士兵大模大样地登上了码头,向着县城走去。

    “开门!我们是吉安府来的……”

    有俘虏上去喊门,城楼上探出几名绿营兵,盘问了几句就吊下一只篮子,俘虏把早就准备好的堪合兵符放进去,那篮子又升了上去。

    “将爷等一下,我们去禀报王千总。”城上的绿营兵取了兵符,向城下喊了一嗓子。

    “禀报你妈呀!告诉老王,我是左三哨的刘升,就说大清的主子爷来了,让他赶紧滚过来开门!”

    那俘虏向着史阿大一指,城上的绿营兵这才明白,原来还有八旗兵到了,连忙作揖赔罪,急匆匆地奔下城去。

    时间不长,一名绿营千总在城墙上探出身子,向着史阿大等人看了看,转身就给了手下一个大耳光。

    “大将军恕罪,这些王八蛋没见过大清八旗的威风,怠慢大将军了……”他身子弓得像个虾米,几乎要从城楼上栽下来。

    “算了,开门吧。”史阿大粗声粗气,模仿着北方口音。

    “稍等一下,稍等一下……”

    那千总却非常谨慎,向着史阿大再三赔罪,又转脸去盘问俘虏刘升:“老刘,你们来吉水干什么?是高协台下的命令么?还有,这位八旗大将军是从哪里来的……?”

    这支人马来得太过突兀,他隐隐觉得有些不对。身负守卫吉水县的重任,他不敢轻易打开城门。

    “老子当然是高协台派来的!你他娘的算那颗葱?敢盘问大清主子爷!……”

    俘虏刘升破口大骂,那绿营千总也非常害怕得罪了“皇军”,吃不了兜着走,但是职责所在。他咬牙就是不肯打开城门。正在僵持不下的时候,史阿大突然一摆手,城上城下立刻静了下来。

    “你不要吵。他做的很对,应该仔细检查!”史阿大向着那绿营千总一指:“你,派个人下来,仔细看看……”

    “多谢!多谢!多谢大将军包涵!”那绿营千总喜出望外,没想到满清主子爷气量这么大,竟然同意配合检查,他叫过一名心腹亲兵吩咐几句,就用篮子把他吊下城墙,来到史阿大的面前。

    “嗯……!”史阿大眼睛一瞪。身后十几名“八旗兵”跟着一起瞪眼,那亲兵心里猛跳了几下,再也不敢抬头看他们。

    “啪!”史阿大突然一抬手,把那亲兵吓得一哆嗦,慌忙抬头看时,却见史阿大已经摘去了头上的铁盔。露出了一个硕大浑圆的光头,脑后还垂着一条小辫子。

    紧接着,他身后的十几名“八旗兵”也摘去了头盔,露出了光头和辫子,那心腹亲兵两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开门!快开门!”

    城上的绿营千总再无怀疑,命令手下打开城门,两扇厚重的包铁城门被慢慢推开,史阿大却突然拔出虎牙刀,向地上跪着的那心腹亲兵一刀砍去。

    “忘了祖宗的玩意,老子宰了你!”

    恭义营士兵一拥而上,举刀就砍,像潮水一般涌进城门。

    清军猝不及防,立刻乱成一团,敲锣吹号连连示警,那绿营千总带着百十名手下,拼命反扑想要夺回城门,从城楼上扔下飞石砖瓦,拦截恭义营。乱战之中,史阿大的脑袋被一块砖头砸中,顶着满头满脸的鲜血向前急冲,手起刀落,将那绿营千总砍翻在地……

    恭义营化装奇袭,用高进库的勘合兵符骗开城门,顺着乌江逆流而上,在两天之内轻易夺取了吉水县和永丰县,进入了抚州府境内,与抚州府、建昌府一带的抗清义兵会师。(江西的西北部有个建昌县,东部还有个建昌府,在现在江西南城、南丰一带。)

    和吉安义兵不同,抚州义兵有隆武朝廷的正式任命,其领袖揭重熙、傅鼎铨等人都是崇祯年间的进士,隆武朝廷的正式官员,揭重熙更是堂堂的江西巡抚。

    金声桓攻占江西的时候,明朝宗室永宁王起兵抗清,揭重熙当时在家丁忧守孝,和傅鼎铨招募义兵响应永宁王,后来被金声桓击败,永宁王殉国,揭重熙、傅鼎铨到福建朝见隆武帝,分别被任命为巡抚和知府,回到江西后组织义兵坚持抗清。

    揭重熙和傅鼎铨家里都是江西的名门望族,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两人很快拉起了数万义兵,一时声势浩大,包围抚州府日夜攻打。但是,只凭血气之勇拼凑起来的义兵不是清军的对手,很快被金声桓的援军击败,被迫退入了抚州南部的芙蓉山山区。

    在清军的围剿下,揭重熙和傅鼎铨的手下只剩几千人,躲在芙蓉山里处境艰难。意外的是,进入六月份之后,包围芙蓉山的上万清军突然撤走了。

    揭重熙和傅鼎铨缓过一口气,派人下山四处打探,才听说武宁县的樊文钦竖起了抗清大旗,所部十五万大军横扫江西西部,正在猛烈攻打吉安府,包围芙蓉山的清军就是去围剿他们了。

    “好厉害!”

    揭重熙和傅鼎铨都是又惊又喜,樊文钦家里也算江西有名的士绅,他们都听说过樊文钦的名字,却没想到此人如此忠烈,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更令他们敬佩的是,樊文钦只是举人出身,竟然能干出这么轰轰烈烈的事业,对凶悍的清军连战连捷,把江西西部搅得天翻地覆!

    揭重熙和傅鼎铨商量一番,决定立刻去支援樊文钦,他们下了芙蓉山,派人四处召集被打散的抚州义兵,很快又凑起了将近两万人马,浩浩荡荡向乌江源头的乐安县杀去。

    ……

    ps:在真实的历史上,揭重熙和傅鼎铨一直在江西敌后坚持抗清,于顺治八年(1651年)分别牺牲。

正文 第二十五章 水克火

    许千总躲在树林深处,看不到外面的动静,但是远远还能听到高进库的喊声,兵器撞击声,突然响起的惨叫声,和明军骑兵急促的马蹄声。

    他知道,弟兄们正在和明军拼命,正在一个个地被杀死,已经逃不掉了……不过短短的一炷香工夫,高进库的怒吼声越来越急,突然一声大喝后,四周变得寂静无声,许千总的热泪立刻夺眶而出,强忍着咬紧牙关,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高协台死了!”许千总心里空荡荡的,像是被突然抽掉了五腑六脏,一阵阵剧烈的揪疼。

    他大名叫许根有,河南孟津人,崇祯六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