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77章

残明-第77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日’到底是几日,何军门今天一定要给个回话!”

    陆太平却非常焦急,不断催促道:“圣上移跸江西,乃是关乎朝廷气运的头等大事,能早一日出兵,就要早一日出兵,万万不可再耽搁了……”

    “是啊,是啊,不瞒何军门说,我们在皇上那里领的都是死差事,若是何军门不出兵,我们就只好赖在长沙府了……”杨守明的口气比较委婉,但意思是一样的,也是在催促何腾蛟,你不出兵,我们就天天在这闹事。

    郑芝龙兄弟嚣张跋扈,隆武帝在福建的处境非常困难,早有移驾江西或者湖南的打算。但是清军金声桓所部已经占领了大半个江西,正在大举进攻江西南部的赣州,他想走却走不了。

    自从隆武帝登基以来,何腾蛟一直明确表示会效忠支持,隆武帝就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先后几次命他派兵迎驾。

    按照他的计划,何腾蛟出兵迎驾,既可以帮助他离开福建,还可以增援江西赣州,对整个战局有重要的意义。但意外的是,何腾蛟嘴上喊的响,实际上却迟迟按兵不动,隆武在福建等得心焦,再次给他写了一封亲笔信,派陆太平、杨守明来催促出兵。

    (多说一句,隆武帝如果只想离开福建,逃去广东就可以了,两广总督丁魁楚还是支持他的。但隆武出于抗清形势的考虑,一直要坚持留在前线,协调各省统一作战,是一个有抱负,有魄力的皇帝,比后来的逃跑皇帝永历强得多,但可惜信错了何腾蛟。)

    隆武帝是真的着急了,这封亲笔信里话说得很重,有最后通牒的意思,再加上两名钦差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何腾蛟被逼无奈,只好答应。

    “好吧,好吧,我今日就下令出兵迎驾……”

    他又陪着说了一会话,好容易才把两位钦差稳住,劝去休息。

    在屋子里转了几圈,何腾蛟拿定主意,命人快马赶赴湘东,去传郝摇旗和张先壁回长沙。推三阻四耽搁了几个月,他无论如何都得摆摆样子,准备派郝张两将出兵江西迎驾。

    但是,这只是摆摆样子!

    让郝摇旗和张先壁回长沙,何腾蛟另有锦囊妙计相授。

    他和隆武帝是老熟人了,深知这位皇帝不好糊弄,如果把隆武帝接到湖南来,他在湖广威福自用,独断专行的好日子就结束了……

    正在这个时候,章旷从外面急匆匆闯了进来,身后跟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

    “启禀督宪,岳州府有变……”

    章旷一番介绍,何腾蛟才知道岳州府出了乱子!

    “蠢材!蠢材!卢鼎莽撞武夫,蠢不可及!”

    何腾蛟怒不可遏,他曾经多次嘱咐卢鼎,对汪克凡所部一定要软硬兼施,没想到还是惹出了麻烦。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卢鼎看到势头不对,自己主动软了下去,带兵退回巴陵东城,暂时没有发生流血火并。

    但是,汪克凡和卢鼎的部队仍在紧张的对峙中。

    “兵祸贻害无穷,当以安抚为上……”章旷很清楚,如果汪克凡和卢鼎打起来,马进忠也会被卷进去,几方人马一场大战,事情就不可收拾了。

    何腾蛟从善如流,当机立断。

    “不错,你立刻去岳州府一趟,把这场乱子压下去,汪克凡要什么条件都可以商量,总之不能激起兵变!”

正文 第十章 献牺牲血衅旗鼓

    在何腾蛟想来,岳州府已经是个烂摊子了,最好的结果就是一分为三,让汪克凡、卢鼎、马进忠各占一块,汪克凡既然不尊号令,就给他一块地盘称王称霸去吧。

    这是何军门的缓兵之计,岳州府八县一司,总共就这么大地盘,汪克凡没有湖南的粮饷支持,就养不起数千大军,只能鱼肉乡里,搞得天怒人怨,四面树敌,到那个时候再慢慢摆布他不迟。

    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章旷很快送来消息,汪克凡竟然答应退出岳州府,唯一的条件就是独立成营!

    ……

    汪克凡带着恭义营回到了崇阳。

    汪克凡的实力不够,不可能碾压整个湖广,如果继续和何腾蛟斗来斗去,无非我踢你一脚,你拉我一鞋,等到几个月后孔有德大举南下,大家一起完蛋。

    他还有另外一件大事要做。

    何腾蛟蝇营狗苟,小肚鸡肠,眼睛里只有湖广这一亩三分地,汪克凡的心中却惦记着整个抗清大业……如果穿越到三国年代,他也许会争霸天下,但既然来到了南明,救亡就是唯一的目标。

    和军阀混战的三国时期不同,南明内部虽然也存在军阀,何腾蛟等封疆大吏也正在向军阀蜕化,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强大的满清。汪克凡如果在南明内部搞割据,搞军阀混战,无非是一个加强版的何腾蛟,而满清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南明死得更快!

    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兔子就要联合老蒋。联合东北军、西北军、桂系、阎锡山、甚至川军一起抗战,南明时期也是一样的道理。

    救亡高于一切!

    汪克凡要做的,就是建立抗清统一战线,把一盘散沙的南明团结起来。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颗棋子就是隆武帝!

    隆武帝,在南明几位皇帝中最为优秀,无论政治眼光还是胸襟抱负,都远远高于后面的永历帝。可惜再过几个月,他就会死在逃往江西的路上,死在福建汀州。

    汪克凡要勤王救驾!

    无论于私于公,救出隆武帝都有莫大好处。

    福建郑芝龙兄弟即将降清,但是郑成功会坚持抗清,他曾得隆武帝赐姓朱,所以尊称国姓爷。对隆武帝忠心耿耿……江西总督万元吉是隆武的心腹,可惜只剩下半个省……广东的两广总督丁魁楚庸庸碌碌,但明确表示支持隆武。

    湖广总督何腾蛟是个政治投机分子,对隆武帝阴奉阳违,但如果隆武帝能够驾临中南地区,足以压制何腾蛟……广西巡抚翟式耜一直想拥立桂王(就是后来的永历)。和隆武貌合神离,但在隆武称帝后也上表臣服。

    总的来说,隆武帝的威信远远超过永历,自己又是个有抱负,有魄力的明君。在汪克凡的帮助下,可以把南明各省团结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才有和满清抗衡的能力!

    对于汪克凡私人来说,救出隆武帝更加好处多多,是一条迅速发展自身势力的捷径。

    以勤王救驾之功,扶危定倾之劳,汪克凡的政治地位将大幅提高,当他再次回到湖广的时候,会有一个全新的身份,足以和何腾蛟抗衡,足以节制大多数文武官员,足以掌握足够的资源……

    总督?巡抚?彼此分庭抗礼!

    副将?总兵?只是麾下一将!

    粮饷?兵马?都由我说了算!

    况且,汪克凡不仅仅打算救出隆武,而是要从此登上南明的政治舞台,不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起码要进入朝廷的权力中枢,参与整个国家的方针策略。

    当然,这就不是勤王救驾那么简单了,还要看救出隆武帝之后,如何运作。

    汉中贺珍反正只是一个开始,不久之后金声桓、李成栋、以及山西姜瓖将相继反清归明,抗清斗争将迎来第一个**,南明如果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就能一举扭转整个战局!

    (南明历史上有两次极好的翻盘机会,一次是金声桓等人反正,一此是李定国两蹶名王,可惜最后都功败垂成。)

    总之,机会摆在眼前,就看汪克凡能不能抓住了。

    距离隆武帝汀州遇难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汪克凡要及时赶到汀州,就得转战千里,斜穿大半个江西。(湖北崇阳位于江西的西北角,福建汀州位于江西的东南角,直线距离超过五百公里。)

    江西还在金声桓的控制下,汪克凡如果直线向汀州进军,势必引来清军的尾追堵截,把大量清军引到汀州附近,隆武帝会做出如何反应也难以预料,一旦历史的走向发生偏转,就脱离了汪克凡的控制。

    最好的办法,就是率领恭义营往来奔袭,反复穿插,以支援赣州为假象迷惑清军,先远远避开汀州方向,然后在关键时刻突发奇兵,赶到汀州救出走投无路的隆武帝……

    这是个复杂而困难的作战计划,恭义营孤军深入江西敌后,没有后援,没有补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机会也同样存在。

    江西清军以金声桓为主力,都是刚刚投降的绿营兵,总比八旗劲旅好对付。况且金声桓正在赣州和万元吉激战,后方兵力薄弱,恭义营可以大展拳脚,把江西闹他个天翻地覆!

    恭义营在崇阳休整了两天,等到了李四篆姬兄妹,他们带来了第一笔四万两银子,被汪克凡直接花了个精光。

    所有士兵发双月军饷,做出征准备,只是没有告诉他们具体的目标方向,剩下的银子分成两份,一份用来采购各种军需物资,一份交给权习。

    又过了三天,帖兆荣带着西凉骑兵从荆州赶回来了。

    他跟着李过打了几场硬仗,手下的骑兵还剩下三千多人,其中一千多名疲兵伤员在荆州休整,这次带回来了一千六百名精锐骑兵,直接加入了恭义营。

    按照在岳州府和章旷达成的协议,汪克凡的部队独立成营,依然叫做恭义营,在名义上归堵胤锡管辖,摆脱了何腾蛟的控制,而牛忠孝的人马被编入了何腾蛟的督标营。

    独立成营,对汪克凡进兵江西有重要的意义,他要去勤王救驾,其实就是去抱隆武帝的粗腿,再打着何腾蛟的旗号就不合适了。

    崇阳校场上,恭义营正在举行祭旗成军的仪式。

    “咚咚咚咚咚……”

    两面牛皮大鼓突然擂响,汪克凡迈步登上了点将台,向旁边的许秉中、卜作文等人抱拳行礼,然后起身转对校场众军。

    “诸位,今日我恭义营祭旗成军,三军同庆,我恭义营必可百战百胜!”

    他说着话,取出了一篇亲笔写就的祭文,大声念诵:“自满清入关以来,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城郭空虚,千里烟火断灭……今者大誓崇阳,陈命景亳,志士伐虏,不谋同至……”

    祭文念完,汪克凡突然一抬手,拔出了寒光闪闪的乌兹宝刀!

    “献牺牲!衅旗鼓!”

    随着中军官京良一声大喝,十几名健壮的士兵抬出两口五花大绑的青牛白羊,腾腾两声摔在地上,又一起用力抓住牛蹄羊角,把这两头畜牲死死按在点将台前。

    旗牌官花小弟举旗抬鼓等在旁边,汪克凡上前手起刀落,羊头落地,牛颈洞穿,两道血箭飞溅而出,乌兹宝刀刀尖划动,已在军旗和战鼓上抹下了两道深深的血迹。

    色纯为“牺”,体全为“牲”,青牛白羊的身体仍在不停地抽搐着,众军纷纷高举手中刀枪,齐声大吼。

    “恭义营,威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

正文 第十一章 轻取宁州

    恭义营顺隽水河逆流而上,抵达通城,然后翻越层层叠叠的幕阜山(九宫山也属于幕阜山脉),进入了江西宁州境内。

    宁州就是后世的修水,属于南昌府管辖,境内大多是丘陵山地,修水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县,经武宁县、建昌县流入鄱阳湖。

    沿着修水河边的山路上,恭义营数千人马正在行军,人如虎,马如龙,精神抖擞。从临湘一战歼灭博尔辉之后,恭义营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和练兵,全军上下状态正佳,士气高昂,就像刚刚睡醒一觉的猛虎,一边活动着筋骨,一边寻找捕猎的目标。

    军旗飘扬,士兵们盔明甲亮,腿上的行缠(绑腿)都绑得紧紧的,背后的随身铺盖里还有四五双草鞋布鞋,以备长途行军使用。在步兵中间,是长长的骑兵队伍,因为山路狭窄,所有西凉骑兵都下马拉着坐骑前进,同时节省马力。

    距离宁州县城还有四十里的样子,前面有一条修水河的支流挡路,派出尖兵下河查看,找到一处较浅的河滩涉水而过,登上一座丘陵之后,眼前霍然开朗。

    丘陵下面,是一片宽阔平整的盆地,远远看不到边际,片片农田散布在修水河两岸,道路也变宽了许多,战马都兴奋地甩头尥蹄,躁动不安。

    “好家伙,总算从大山里走出来了!”

    帖兆荣伸手在马鞍上一按,已然翻上了马背,踏踏踏踏冲下了山坡,一个疾旋又兴冲冲地转了回来,冲到汪克凡面前站住,请命出战。

    “汪将军。末将愿率一支精骑,为大军先取宁州!”

    “好!这是进入江西的第一仗,帖将军一定要打出咱们恭义营的威风来!”

    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