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54章

残明-第54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性总是自私的,人性也总是矛盾的,田见秀虽然是领兵大将,却偏偏笃信佛教,性格仁厚,对普通穷苦百姓非常同情,汪克凡的这番话明显打动了他,嘴角微微抽动了几下。

    他非常清楚,一旦投降后身不由己,这些事情早晚都会发生,想到自己要亲手屠杀百姓妇孺,屠杀大顺军的老兄弟,他的心里异常烦躁,声音也高了起来。

    “王朝兴替,天意难违,顺者昌而逆者亡!汪兄弟也说了,天下人皆可投降满清,又何必与我苦苦为难?”

    “洪承畴、吴三桂可降,是因为当时满清弱于大明,要用他们充当鹰犬,钱谦益、左梦庚和牛金星可降,是为了安抚军心和民心,但说到底,他们对满清鞑子的威胁都不大,泽候却和他们不一样。”

    汪克凡终于要亮出杀手锏了。

    “什么意思?”田见秀莫名其妙。

    “这几个人投降后都保住了性命,甚至得到满清的重用,但请问泽候,权将军为何被满清处死?”

    刘宗敏,李自成的左膀右臂,大顺权将军。他在武昌之战中身负重伤,到了九江躺在老营里养伤,被阿济格的清军活捉,随即处死。

    “这个,想必是权将军宁死不降,才惨遭杀害……”田见秀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感到有些心虚,他自己也知道这个理由太过牵强,站不住脚。

    哪怕刘宗敏誓死不降,阿济格也可以把他带回北京,甚至仿效洪承畴的旧例,用水磨功夫慢慢劝降,就这么干净利落一刀杀了,说明满清根本没打算留下他的性命。

    “错!满清杀害权将军,是因为怕他!”

    汪克凡毫不客气地打破他的幻想:“权将军威望卓著,勇猛善战,满期鞑子为绝后患,才立刻杀了他……如今大顺军群龙无首,以泽候的官职声望最高,该何去何从,请泽候三思!”

    对满清统治可能造成威胁的人,从多尔衮到康熙乾隆,满清统治者从来毫不手软,比如崇祯的三太子朱慈焕,一直隐姓埋名活到康熙四十七年,被清廷抓住时已经是个老头子,还反复辩解自己是顺民,绝没有造反的打算,但是康熙毫不犹豫把他处死了。

    满清入关之后,为了稳定汉族士绅地主阶层,对明朝的文武官员拉拢招降,却把农民起义军看成生死大敌,除了一个无足轻重的牛金星,对大顺军始终采取赶尽杀绝的态度。如今李自成死了,刘宗敏死了,你田见秀就是老大,就是满清的心腹大患,你敢投降就死定了!

    “这个……”田见秀悚然而惊,后背的汗水涔涔而下。

    他的确没有想得这么深,这么远!

    如今大顺军各自为政,他空顶着个提督诸营权将军的名号,手里却只有几千人马,如果投降满清,既不能拥兵自重以求自保,又树大招风很难得到鞑子的信任,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害了他的性命!

    他站起来在屋子转了两圈,突然又停了下来。

    “汪兄弟,你是读书人见识多,你说说看,大明还有中兴的希望么?”

    以农民军现在的情况,自己单干肯定没戏,既然不能投降满清,那就只能投靠南明,但是,苟延残喘的南明看着更加不靠谱。

    “我不知道。”

    汪克凡顿了一下,郑重说道:“异族入侵,奴役我汉人百姓,欺凌我父老乡亲,我等既然投身军伍,就该拼死抗敌,捐躯沙场,不求马革裹尸,只求埋骨青山。”

    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无论如何,这个基本的大道理都要点明。

    田见秀脸上一红,和袁宗第那些耿直的武将比起来,他考虑的问题就多了些,瞻前顾后之余,反而缺了点军人的操守气概。

    “汪兄弟,依你看,大明还能撑几年?”他终于打消了投降满清的念头,但又担心明军撑不了多长时间,最后还是死路一条。

    “王朝兴替都有迹可循,当年魏蜀吴三国相争,用了六七十年才三分归晋,南宋偏安江南,更支撑了整整一百五十年,满清虽然气势汹汹,离平定天下还早得很呢!”

    汪克凡为了安抚田见秀,专门挑了两个对他有利的例子,三国和南宋时期都有相关的评书演义,在民间脍炙人口,田见秀当然也非常熟悉,脸上的神色立刻好看了不少。

    就像七十年产权的房子一样,别说大明还能坚持一百五十年,哪怕是六七十年也足够了,田见秀今年三十多岁,不用考虑得那么远。

    ……

    ps:说一下前文中的一个bug。

    有很多读者在书评区留言,第一卷里主角没有和傅诗华圆房,为什么第二卷傅诗华就怀孕了。

    这个,只是那天没有圆房,主角后来一直住在家里的,一男一女天天睡在一张床上,大家的身体都很健康,会发生什么不用多说了吧……

    嗯,不给自己找借口,怪我没有交代清楚,这段情节原来做过改动,所以转折上有些生硬,等有时间了我再修改一下乡限」了傅诗华,好好探讨一下汪克凡的内心世界,为什么一个好基友会兽性大了口』nn目发,写出了bug,非常不好意思,向大家鞠躬道歉,不过半渡的脸皮更厚,趁这个机会还要向大家伸手求票,求收藏!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北上

    浏阳到平江的官道上,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正在北上行军,几面迎风飘扬的红旗,表明他们是朝廷的官军。

    数万大军声势惊人,队伍拉出去足有十几里,骑兵马蹄交错,步兵脚步纷叠,辎重车辆吱吱呀呀响成一串,官道上尘土飞扬,如同一条土龙般缓缓向前。

    过往的百姓早就远远躲开,又藏在暗处好奇地张望,自从清军南下湖广之后,官军从来都是往南跑,突然出现一支北上的队伍,让他们非常惊奇。

    离得近了渐渐看清,这支人马和其他的官军有些不一样,他们大多衣衫褴褛,武器装备驳杂,将士们一个个宽脸盘,大骨架,似乎都是北方的汉子,久经风霜的脸上透出一股彪悍之气,又说明他们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

    这支队伍,就是曾经名扬天下的大顺军,刚刚脱离何腾蛟的农民军,包括田见秀、袁宗第、刘芳亮、刘体纯、张鼐等部,他们北上的目的,是要与荆州的李过、高一功会师。

    这是汪克凡一手促成的结果,他赶到浏阳后,用程九伯的人头当做敲门砖,对大顺军的主要将领反复游说,竭力阻止他们投降满清。大顺军的将领经过激烈的讨论,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除了郝摇旗和王进才之外,其他人都一起北上与李过会师,抗击清军。

    这支农民军是大顺军最后的老底子,战斗力比明军强的太多,虽然少了郝摇旗和王进才,还有五六万人马。汪克凡现在实力不够,官职不高,地盘也不大,暂时没有能力收编这支部队,但为了保全抗清的力量,还是竭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真实的历史上,这支部队脱离何腾蛟后出现了分裂,大部分将领都投降了佟养和,因为清方坚持要他们剃头,随即反正,辗转与李过会师,损失很大。而兵力最强的刘体纯不愿投降满清,率领三万多人马扯旗单干,一路杀回陕西,攻打西安失败,残部又退回湖北,成为夔东十三家之一。

    按照后世的观点,田见秀等人属于需要拉一把的后进同志,推他一把就会滑向敌人,拉他一把就能回到革命队伍,敌人太过强大,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帮助他就是帮助汪克凡自己。

    在他的努力下,这支农民军避免了分裂,也避免了无谓的损失,历史的发展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轨迹……

    一路行军过了平江,汪克凡把农民军带到通城休整,大军在城外扎营,几位主要将领和他们的亲兵都进城休息。这一来是示之以诚,二来通城经过几次战火的蹂躏,城池破败,人口不多,农民军数万人马占据这里也无法立足,干脆大大方方请他们看清楚,免得出现什么意外的枝节。

    农民军人数虽多,但汪克凡早有准备,管他们一顿饱饭没有问题,当天晚上送了一批粮草猪羊犒劳大军,又摆酒款待农民军众将,直到兴尽才散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汪克凡早早起床,按照平常的习惯和亲兵一起出操。先是跑步热身,然后是长枪刺杀训练,汪克凡也和普通一兵一样,手执长枪反复突刺。

    正在这个时候,远远走过了几个人,为首的正是袁宗第和刘体纯,带着几名亲兵饶有兴致地看着恭义营操练。

    汪克凡迎了上去:“绵候,刘将军,你们都是百战之将,能否指点一下我营中将士的枪法。”

    这不是一句客气话,恭义营的长枪招数脱胎于解放军的拼刺技术,因为武器和战场环境完全不同,动作上有些变形,实际效果也打了不少折扣。既然碰上了袁宗第、刘体纯这种冷兵器的大行家,正好请他们帮个忙,看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好,你让他们再练一趟,我们再仔细看看。”

    袁宗第和刘体纯性格直爽,也不作态推辞,就专心看恭义营士兵的长枪刺杀,渐渐的,袁宗第眉头皱了起来,表情越来越严肃,又像碰到了什么疑惑不解的事情。

    “云台,你营中士卒用的这枪法,是谁传授的?”

    “怎么了?”汪克凡不愿露底,直接反问。

    “这枪法虽然只有几招,却简练实用,速度快,力量大,只求一击毙命,绝不是江湖绿林中的花架子,而是战场上厮杀用的枪法。”袁宗第说道:“这枪法浑然大成,应该是名将之后的家传绝学,花了几代人的心血千锤百炼出来的,以我的眼光本领,找不到什么毛病。”

    他迟疑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不过,这枪法似乎更适合乱战,并不适合战阵厮杀,如果有三五人互相遮掩配合,威力最强……”

    汪克凡点了点头,心中暗暗称赞袁宗第的眼光,解放军当然不会结阵而战,在白刃战中也都是组成拼刺小组,互相掩护。

    “这就怪了,天下强军无不结阵而战,要是阵型乱了,枪法再强也没有用,为何要花费心血,创出这么一套枪法?”袁宗第却皱着眉头,一副想破头也想不通的样子。

    “绵候,真的没有改进的办法么?”汪克凡更关心如何提高长枪阵的威力。

    “这个……把枪杆锯短二尺。”袁宗第终于出了个主意:“这枪法威力全在向前突刺,枪杆过长,枪头发飘,威力自然不足,锯短二尺就合用得多……”

    “不妥!”刘体纯突然开口了:“这枪法要用在战阵中,锯短二尺,后排的士卒就刺不到敌人,最多锯短半尺。”

    “对了,早该听听二虎怎么说,他是使枪的大行家。”袁宗第擅用竹节鞭,枪法一般,他口中的二虎,就是刘体纯在大顺军里的外号,以区别于李过的“一只虎”。

    “这个枪法要改进,只能加上步法。”刘体纯答道。

    “加上步法,那枪阵不就乱了吗?”袁宗第连连摇头。

    “我还没想好,让他们再练两趟,我再琢磨琢磨。”刘体纯接过汪克凡手里的长枪,跟着恭义营士兵一起向前刺杀,但是,他脚下的动作渐渐变了。

    他右脚始终不动,左脚却向旁边,向前后分别跨步,长枪跟着左刺,下刺,上刺,刺出的方位多了好几个变化……突然动作一停,刘体纯摇了摇头。

    “这枪法不好改,脚下步法一变,腰腹上发力的法子都不对了,云台给我几天时间,我再好好想想。”

    ”拜托二虎兄弟了!〃汪克凡却喜不自禁,刘体纯虽然没有成功,但方向明显是对的,只要保证一只固定脚不动,就能保证长枪阵不乱,如果他的改进能够成功,长枪阵前后几排互不遮档,就能同时出枪,威力倍增!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天留之以资陛下也

    农民军在通城休整一天后,拔营起寨转向岳州府。

    大军老营行动缓慢,汪克凡陪着田见秀和袁宗第先走,各自只带了十几名亲兵,轻骑快马,直奔巴陵(巴陵就是现在的岳阳,岳州府府城),离着巴陵二十里,碰到了前来迎接的马进忠。

    马进忠向清军诈降,反正后投奔何腾蛟,虽然他是左良玉的部下,但早年也是“贼寇”出身,何腾蛟对他并不信任,分配汛地的时候把他一脚踢出湖南,直接打发到了岳州前线。

    “老田,老袁,谁都有走背字的时候,别跟死了娘老子一样哭丧个脸,既然到了我老马的地头,保你们平安过境,顺顺当当见到‘一只虎’(李过)!”

    他虽然早就投降了官军,但和农民军之间始终保留着几分香火情,田见秀派来使者和他一说,他就答应帮助农民军,乘船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