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第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陡山门大营,是五点梅花上最薄弱的一片花瓣,这里是清军大营的侧后方,远离明清两军交战的正面战场,楚军的斥候和小股部队很少渗透到陡山门附近……更重要的是陡山门的地形非常险要,在重重山岭之后,两座陡峭的山峰中间夹着一条十丈宽的香草河,被看做无法通过的天险,济尔哈朗把大部分兵力都摆在正面,陡山门大营却被当做瘟疫隔离区,专门安置感染时疫的伤兵员,在各个大营中驻守的兵力最少。
五点梅花大营,就是利用几个坚固的节点来支撑整条防线,镇筸营如果能攻克陡山门大营,楚军主力就能顺着香草河一路杀到蒲塘村,直接面对济尔哈朗的中军大营,把剩下的几个“花瓣”都甩在外边不予理会,然后破营烧粮,夺旗杀将!
在楚军各部中,镇筸营负责发起第一波突袭,从济尔哈朗的梅花大营上砸开一个缺口,为恭义营打通进入蒲塘村的通道,任务最为艰巨,也最为危险,全营自陈友龙以下全部编入敢死队,即将和恭义营分头行动,对陡山门发起奇袭。
奇袭作战,暴露的越晚当然效果就越好,但是翻过前面的那座山峰后,就进入清军控制区域的外围,镇筸营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谁也不敢打包票一定能够摸到清军的鼻子底下才被发现。
汪克凡对陈友龙嘱咐道:“万一被清军哨探发现也不要紧,还是那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要你们立刻发起猛攻,济尔哈朗就来不及增派援兵,封堵缺口。”
“请军门放心!”
陈友龙还是一张万年不变的扑克脸,声音干涩:“我当年只是官军中的一员偏裨末将,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每次奉命杀贼,杀的多半却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当时末将以为服从命令总是不错的,可是等到鞑子入关之后,那些文武大员却纷纷望风而降……”
他突然停了下来,眼睛里跳动着幽幽的火苗,半晌才从牙缝里吐出一句话:“末将不敢自比岳武穆,却也知国家大义所在,此战若能击破济尔哈朗大营,虽百死而无憾!”
陈友龙平常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并不善于言谈,这番话却偏偏动了感情,神态语气就显得有些僵硬。看起来好像在唱高调一样,但是汪克凡知道。他说的都是真心话。
这个年代里军人习惯性地受到歧视,但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善恶标准和操守,陈友龙和马进忠的情况很类似,都是被上官胁裹投降满清,不久后自己又主动反正归明,比金声桓、姜瓖这种混不下去才举旗反清的更加高尚……陈友龙是一员难得的悍将,在历史上却死于何腾蛟之手。满腔的抱负也随之湮没,今天能够得到奇袭济尔哈朗大营这么重要的任务,已经抱定了决死的信念。
汪克凡深吸一口气,挽着陈友龙的胳膊,略略提高声音说道:“我们为天下苍生而战,为汉家江山而战,流血牺牲都是死得其所,后代子孙也会铭记我们的名字,传颂千古而无限荣光……但我还是希望你能活着回来,能带着大部分的镇筸营士兵回来。和我一起把鞑子赶出关外,开创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年代!”
“若真能如此……末将原终身追随军门,直至肝脑涂地!”陈友龙眼睛里的小火苗原本晃晃悠悠。此刻却突然一亮,就像被泼上了一桶油般熊熊燃烧。
对一个人来说,最低级的需求是生理需求,最高级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陈友龙当年反正归明的时候,是清军最为猖獗的时候,满清似乎马上就能一统天下,大多数聪明人都忙不迭地卖身投靠,他却不甘心接受这种屈辱的奴役,压上身家性命拼死反抗。所图所想的最高追求就是把满清赶出关外……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汪克凡描绘的理想比他又高了一个层次,陈友龙觉得心里啪的一下。像是有什么东西突然被点燃了。
志同道合,方为同志,人一旦有了追求的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有了舍生忘死的勇气,汪克凡通过言传身教,通过士兵同志会的宣传,把楚军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镇筸营离开山谷后,在向导的带领下穿行山间,进入了清军控制区的外围。
和镇筸营同行的,除了斥候和向导之外,还有火器营和工兵营的两支配合部队,火器营派来的是一队爆破兵,带来了一些小型的铁壳炸弹,在关键时刻可以爆破障碍,或者强行攻坚,工兵营则负责在香草河上搭建索桥,帮助镇筸营过河。
铁壳炸弹的火药被倒了出来,十余丈长的两根铁索也被分成几截,都由最强壮的士兵轮流背着,镇筸营全营上下都化装成绿营兵,虽然没有剃头,戴上头盔后离远了基本看不出破绽。
茅山这片战场是汪克凡选择的,济尔哈朗到达之前,他就暗中埋下了一些钉子,这些天一直远远监视着济尔哈朗的一举一动,对清军的动向虽然谈不上了如指掌,大体上的兵力部署却早就被楚军掌握。与之相反,清军却是标准的外来户,对这里的地形本来就不熟悉,进入茅山地区后又到处烧杀抢掠,抓百姓去充当炮灰,没人愿意帮助他们,对一些偏僻的小路始终毫不知情,镇筸营一路上走走停停,避开几队清军的巡逻兵,有惊无险地走了十多里,始终没有暴露。
隐隐已经能够听到水声,香草河就在山梁的另一侧,再往前走三四里,就是预定的渡河位置,只有一个清军的墩台拦在前面。
“陈帅,这个墩台上面有二十二个绿营兵,领头的是个外委把总,我盯了他们两天了,一直都没有断了哨兵,不好对付……”情报局的“钉子”也是一副绿营兵打扮,却比镇筸营专业的多,他不但把头剃了,还有一整套军装武器和腰牌,还操着一副非常地道的本地口音,神态举止和普通的绿营兵一模一样,如果在战场上碰到他,陈友龙会毫不犹豫地一刀砍过去。
陈友龙举起单筒望远镜,向墩台上看去。
这座墩台建在山顶上,因为周围地形的缘故视野非常好,镇筸营无论从哪里绕路都会被清军哨兵发现,而且这伙清军哨兵还非常尽责,四人一组盯着四个方向,长时间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其他的绿营兵就守在烽火台边上,如果遭到进攻就会立刻点燃烽火。
看着山下的一条小路,陈友龙若有所思,清军的巡逻队两个时辰到这里一趟,如果能悄无声息地把这个墩台搞掉,就能争取到两个时辰的宝贵时间……
“发字山”墩台,是五点梅花大营的外围防御设施,由外委把总罗盖率领一队绿营兵把守。
大夏天的日头最毒,守墩台就要一整天呆在山顶被太阳暴晒,荒郊野外的吃喝都困难,罗盖虽然对此牢骚满腹,却只是怨恨自己为什么摊上这个苦差事,而不是其他的绿营兵,至于八旗太君么,他们当然应该呆在陡山门大营里乘凉避暑,保重贵体。
正在胡思乱想,突然听到哨兵惊奇地叫了一声,仿佛有什么发现,罗盖起身看去,山路上出现了几个绿营伤兵,互相搀扶着,一瘸一拐正朝着这边走来。
稍微走近些看得更清楚,这些伤兵一个个丢盔卸甲,浑身血污,六七个人里只有两个人还拿着刀,其他人都没有武器,为首的好像还是一个千总,同样空着两手,左边大腿还缠着厚厚的麻布绷带。
罗盖派了两个老成的士兵下去查看,那千总却勃然发怒,劈手打了他们一个耳光,然后带着手下的伤兵骂骂咧咧顺着山坡爬了上来。
“站住!若是再往前来,我们可要放箭了。”罗盖冲一名心腹手下使个眼色,在后面的火堆里取了一根正在燃烧的火把,警惕地站在烽火台边上,随时准备点燃烽火。
“放箭啊!不放你是我孙子!”那千总一口南京本地话,听口音还是南京近郊的,外地人一般很难区分其中的差别,罗盖却从小在南京长大,听得真真切切,敌意立刻减了几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三六章 五阎王
“他娘的,老子在前敌捡了一条命,好容易跑回来,难道又被自己人射死不成?”
罗盖正要说话,那千总却伸手一拦,摸出一块腰牌递了过来:“你们是李帅手下开字营的吧?归卢千总管,还是归柴千总管啊?本将是盛字营的王世发,刚从前敌撤下来,在山沟里迷路走到这里,想向你讨碗水喝,能不能给个面子啊?”
罗盖翻着眼睛使劲回忆,却想不起来王世发长的什么样子,几万大军中千总把总一抓一大把,一装一箩筐,平常就算见过也是转头就忘。
但是这个王世发应该是自己人,一口南京话说的非常地道,话里话外又对军中的内情非常熟悉,罗盖知道盛字营刚刚调去巴掌洞山,和楚军交战中有伤兵撤下来合情合理。
“既然这样,几位请稍候,我命人去取水。”罗盖点了点头,只要这些人别靠近烽火台,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
“多谢了,嗯,这位尊驾是我家魏帅的师爷,年纪大了身子骨弱,让他去树荫下歇歇,再帮着找两口吃食行不行?”说着话,那千总请出后面的一个年老文士,看模样打扮正是军中的幕僚。
“那……好吧,只能请这位老爷一个人上去,您和诸位就留在这里,卑职职责在身,得罪莫怪。”罗盖犹豫了一下,见他是个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穿着一身长衫明显没带武器,终于点头答应,要知道,这个师爷肯定是魏总兵的心腹,所以才让这个千总保护他,能和这样的大人物结个善缘总是一件好事。
那师爷跟着他向山顶爬去。距离烽火台还有十几步的时候,突然一抬手,一道寒光电射而出。烽火台下本来有个士兵正举着火把待命,咽喉处却突然多了一柄飞刀。身子一软就扑倒在地。
潘家贵武功高强,算是汪克凡手下的第一高手,平常虽然不爱用暗器,但是一法通百法通,关键时刻把报国刀使出了小李飞刀的水准,趁着罗盖还在愕然发呆,在他脖颈上重重砸了一拳,又反手躲过佩刀。将他砍翻在地。
后面几十步外,那些“绿营伤兵”也突然发作,冲上来和真正的绿营兵战在一团,他们虽然人少,但是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再加上潘家贵这个高手帮忙,不多时将绿营兵屠戮一空。
“潘师傅,您最近怎么不练掌法,改用拳法了?”那个千总是由情报局的“钉子”假扮的,潘家贵曾经指点过他的武艺。他也非常敬佩潘家贵的身手,尤其是那一套飘逸的八卦掌,潘家贵使出来堪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充满了绝世高手的风范,现在却和普通武师一样用拳头打人,让“钉子”惑然不解。
“战场上还是拳头更好用。”潘家贵俯下身子,从清军士兵的尸体上拔出自己的报国刀,手指轻轻一动,又消失在袖口里。
陈友龙登上山顶后,对他抱拳行礼:“还有一件事要请潘师傅帮忙,巡逻的鞑子午时就会到达这里。请潘师傅一并出手把他们打发了。”
清军的巡逻队两个时辰来一次,把他们全部消灭。就能多一段延缓时间。
潘家贵等人领命而去,陈友龙又留下一队化装的士兵装模作样留在山顶。嘱咐他们把烽火台重新布置一番,然后带着镇筸营翻过山岭,直奔香草河……
无名山谷中,楚军官兵仍在原地坐着休息,燧发枪却都抱在怀里,随时准备听命出发,几位将领时不时拿出怀表看看时间,对视的目光中都充满了兴奋和喜悦。镇筸营已经走了两个时辰,到现在没有任何动静,说明他们还没有暴露,奇袭成功的希望就越来越大。
斩首行动中,汪克凡集结了上万楚军,如果从正面对陡山门大营发起进攻,应该也能取胜,但是楚军的真正目标是蒲塘村,所以要速战速决拿下陡山门,然后直插蒲塘村,在济尔哈朗来不及做出反应之前,打掉他的指挥部和辎重仓库。
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有继续等待。
突然间,远处的山岭后面升起一道绚烂的烟花,楚军众将随即一跃而起,纷纷仰着脖子向远处张望,紧接着,近些的地方也有两道烟花相继升起,色彩图样都和约定的暗号相同,传达着同一个消息——镇筸营渡过香草河,奇袭成功!
镇筸营悄悄来到香草河边,派出精锐士兵泅渡过河,解决了山谷里的一座清军兵塘,随即开始搭建索桥。一开始是细绳,细绳又牵出儿臂粗细的粗麻绳,麻绳又拉着沉重的铁索……工兵营派来的都是此道高手,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在香草河上搭起一座索桥,两条坚实的铁索用来承重,上面扯上两道麻绳扶手,再铺上简易的桥板就能通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