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333章

残明-第333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殖扇啵堪嗳说H尉洌桓鍪背揭换唬渌肆⒖绦菹ⅰJ勘谒醯氖焙蛞虏唤饧祝共焕胧郑灰柙诖蹇诘纳诒⒊鼍ǎ媸逼鹕硗度胝蕉贰

    沉沉的夜色中,小小的牛路陡村子就像一只夜晚觅食的野兽,无声地潜伏在黑暗中,除了巡逻哨机械单调的脚步声,再也没有任何动静。

    大屋房顶上,汪克凡在李云聪、顾炎武等人的陪同下,向村子周围看去。不远处的道路田野里,火把点点,人影绰绰,不时有马蹄声传来,夹杂着土匪的大呼小叫。他们已经不再掩饰,而是明火执仗的出现在村子周围,夜色中看上去最少有七八百人。

    这是土匪惯用的伎俩,行藏暴露后,干脆就把队伍拉上来进行恐吓,胆子小的见到一大群气势汹汹的土匪,还未开战就没了斗志,但是今天却选错了对象。无论土匪如何鼓噪。村子里一直寂静无声,汪克凡等人更是面色如常,王辅臣甚至还非常兴奋。

    “汪军门。让俺出去杀一阵吧,不用一兵一卒。只带我自己的五个兄弟,保管砍上几十颗脑袋回来!”

    “哈哈哈,先不用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明天有你杀敌的机会。”汪克凡转过身,对顾炎武问道:“亭林先生,您想好了吗?是随我到江西走一趟,还是从湖广回山西?”

    孙可望、汪克凡和金声桓等人。都对文官们有实质性的威胁,是否加封他们为王公,反对派和赞成派一直相持不下,姜瓖却远在山西,随时可能被清军消灭,来自文官的阻力就小得多,被隆武帝选择为突破口,准备加封他为郡王。

    这件事在汪克凡离开桂林之前,基本上就已经定下来了,礼部正在选择合适的王爵封号。去山西宣旨的钦差也有了人选。汪克凡又在暗中小小的做了些手脚,把顾炎武晾到了一边,再从兵部给他发了一个新的任命。到楚军中参赞军务,就这么把他拐来了。

    虽然有兵部的正式任命,但是强扭的瓜不甜,顾炎武的书生脾气上来了,觉得没有对姜瓖做到有始有终,心里有愧,对汪克凡提出辞职,还想返回山西。

    汪克凡对他这种“大有古之君子之风的高尚情操”表示衷心敬佩,但又诚恳地指出。个人操守应当服从国家利益,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只顾着保持个人操守没有污点,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自古忠孝尚且不能两全,怎能为了当初的一句承诺,就违背朝廷的命令。

    顾炎武这两天很纠结。

    汪克凡也不急,逮着机会劝两句,但是绝不勉强。

    今天机会又不错,他压低声音说道:“我即将出兵浙江,苏州和杭州多半都要去的,有很多事情要仰仗亭林先生,请先生千万不要推却。”

    攻打浙江的计划,只有隆武帝和汪克凡知道,还没有向下传达,汪克凡提前告诉顾炎武,立刻在他心里加上了一颗重重的砝码。顾炎武是苏州人,听说楚军要打回苏州老家,脸色当时就涨得通红,心里砰砰跳个不停,正要激动的说些什么,汪克凡却微笑着把手一压,示意他暂时保密。

    顾炎武收敛心神,也压低声音说道:“苏杭距离江西七百余里,军门劳师远征,粮秣辎重如何转运?卑职又能做些什么?”

    汪克凡转过脸,看着村子外面星星点点的火把,淡淡说道:“这可是军机大事,你若是就任随军参赞,知晓当然无妨,但在收回辞呈之前,其中详情却不便细说。”

    进攻浙江,迫在眉睫,汪克凡给各地官府和各支部队的命令已经写好了,只等到了海洋江就派人向湖广江西传令,进行战前动员,这前后就差着一半天的时间,提前告诉顾炎武其实没有关系,但是汪克凡偏偏要吊吊他的胃口。

    “苏杭百姓,日夜以盼王师……”顾炎武的眼睛里亮晶晶的,隐隐有泪光闪动。当年清军侵入苏州,顾炎武的生母被砍掉一只胳膊,嫡母绝食而死,真正的家破人亡。对满清的仇恨,对故乡的思念,此刻充盈在他的胸腹间,七尺男儿几乎流下眼泪。

    不远处,李云聪和潘家贵也在低声说话。

    他们都是桂林来的新人,一个是傅冠身边的护卫首领,一个是程问的亲信幕僚,两人原来就相识的,此刻指点着周围的土匪,正在讨论敌情。

    “贼寇只是虚张声势,今天晚上没事的。”李云聪说道:“汪军门的兵马果然名不虚传,村子守得如此严实,贼寇虽然人多,今晚却断然不敢强攻,这黑灯瞎火的不知虚实,冲进村子来也是送死。”

    “跃鳞先生说的不错,今晚八成是没事,不过等到明早咱们动身后,半路上贼寇恐怕就要动手了。”潘家贵皱着眉头,有些担忧的样子。

    王辅臣走过来插话道:“潘师傅,汪军门为什么不愿折回去?有樊文钦樊老爷那八百多兵马,再大的绺子也不敢招惹咱们。”

    潘家贵答道:“这个是我想差了,没想到贼寇会来这么多人。咱们若是掉头回去,肯定还要赶夜路,半路上万一中了埋伏,反倒不好脱身。”

    潘家贵武功高强,行事也缜密,但是这几年一直跟在傅冠身边,江湖上事情反倒不熟了,刚才听说有贼寇来袭,就劝汪克凡掉头杀回去,尽快和大部队汇合,却没想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土匪,这会心里还有些后怕。

    李云聪替他圆场道:“以汪军门的兵马,中了埋伏也没什么可怕的。只是樊文钦他们走得太慢,折回去太过耽误时间。再者说汪军门是千军万马里杀出来的,连八旗劲旅都不惧,见到一伙山贼匪寇就掉头回去,哪有这个道理……”

    “他们几个的声音稍大,汪克凡听到了,嘴角露出一丝略有些无奈的笑意。

    如果可能,他也不愿冒风险,但是现在这个局面下,固守牛路陡是最好的选择,过了最危险的夜晚,明天早上往海洋江硬闯就是了。这伙土匪虽然人数不少,但是大白天摆开阵势厮杀,汪克凡并不担心。

    从房顶上下来,汪克凡先返回房中,把窗户遮严后点灯办公,到了子时出房查哨,在村子里巡视了一遍,看到哨兵们都毫无懈怠,就回屋放心睡了。村子外面的吵闹声渐渐平息,土匪们也在养精蓄锐,提前做各种准备,等到明天早上一决胜负。

    这件事是谁做的呢?

    汪克凡临睡前反复思索,最后惊讶的发现,无论是南党、东林党还是王公勋贵,谁都有可能是幕后黑手。能闹出这么大的阵势,不用说,肯定是权势滔天的大人物在后面遥控,如果真的成功刺杀汪克凡,朝廷里肯定又是一场大乱,很多人都可能咸鱼翻身,浑水摸鱼,往深里想,甚至连桂王一党都有这么做的动机。

    这个年代里,练武的人大多是真功夫,不像后世的花拳绣腿,但是像向导老吴说的那样一个打一百个的高手,肯定不存在,所以为了对付汪克凡的亲兵,才会找来这么多的土匪……那个幕后黑手,可是下了大本钱的。

    这些土匪只是炮灰罢了,真正的杀招,可能是藏在后面的那种顶尖高手,汪克凡想到这里,取出一支短柄火铳,压在了枕头下。

    一夜无事,早上起来,土匪们已经走的干干净净,分明是请汪克凡动身,离开这个不好啃的村子。

    汪克凡下令,用重金把村子里的粮食、牲口、大车全部买下,又雇了十几个青壮跟着,然后启程上路。至于樊文钦那边,他干脆没有派人通知,一来是远水不解近渴,二来土匪在路上肯定有准备,派去的人半路上可能就被干掉了。

    离海洋江还有三十里路,快马一个时辰就能赶到,汪克凡并不着急,前面派出哨探尖兵小心查探,后面押着大车稳稳跟着,行军队伍虽然可以转入战斗状态。

    走出去三五里后,队伍的前面后面都出现了土匪的哨探,骑着马远远的打转,大道上再也碰不到过往的行人客商,看来土匪已经清场。

    汪克凡并不理会,部队保持原有速度继续前进,大约一刻钟后,后面隐隐扬起一股烟尘,土匪的大队人马跟了上来。(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三八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追上来的这股土匪有五百人左右,离着楚军还有大概两里的样子,放慢了脚步,一边略作休息,一边寻找下手的机会。

    李云聪把望远镜还给汪克凡,分析道:“这伙贼寇应该是守西路的,咱们没有掉头回去,他们就追上来了。如果贼寇的兵马是一分为二的话,前面应该还有五百人。”

    “不错,贼寇不知道咱们会走哪条路,两边都设了埋伏,人数加起来应该在一千人上下。”汪克凡抬起手,对李玉石下令:“不用往前走了,先把这伙贼寇杀散,免得腹背受敌!”

    往海洋江的去路上肯定还有伏兵,如果一直往前走,就要进入土匪选择的战场,后面这股土匪既然冒头,先打他们击溃后,这一仗基本上就胜定了。汪克凡并不担心这是诱敌之计,以这些土匪的素质,使不出太高明太复杂的战术,佯败诱敌会变成真的溃败,迂回包抄自己先乱了阵脚,哪怕土匪头是诸葛亮穿越来的,空有一肚子计谋也不敢用。

    “王辅臣,你来打头阵!”

    “标下遵命!”

    王辅臣家里有两匹千般爱惜的瘦马,离开桂林后,魂早就飞回了长沙,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如何在汪克凡面前露一手,还拼命鼓动顾炎武一起投靠楚军。

    色壮英雄胆,今天终于等到了表现的机会,王辅臣策马提枪,带着自己的五个亲兵一起冲了出去,楚军阵后随着汪克凡一声令下,李玉石带着一百名亲兵紧随其后,跟着王辅臣杀向土匪。

    王辅臣高大魁梧,身上披着重甲,手里提着一杆三十六斤重的大枪。催动胯下黄骠马,奔行的速度渐渐加快。

    楚军刚才猛然一停,土匪乱哄哄的又跟近了些。这会儿只有一里半的距离,也就是七百多米的样子。王辅臣冲过半途后,已经把马速提到最高,猛然一声大喊,向着黑压压的土匪阵中直冲而入。

    冲阵的武将,一大半的力量都依仗马力,王辅臣能得到一个“马鹞子”的外号,和他这匹神骏的黄骠马有很大关系。冲阵的时候,黄骠马的身上也披着一层马铠。虽然载着二百多斤的负重,速度冲起来后却好像不是在跑,而是在飞。

    飞奔!

    此刻的黄骠马和王辅臣,完美诠释了这个词的含义,一人一骑就像贴着地皮往前飞,而且势不可挡!

    五个亲兵原来紧紧跟在王辅臣身边,这个时候距离却渐渐拉远,从一丈到两丈,再从两丈到三丈,四丈。看上去好像跟不上黄骠马,但是到了四丈后,却再也没有拉开。

    土匪阵中一阵大哗!

    他们平常也经常和官军打仗。有些土匪本身就是官军,却很少见到敢于野战冲阵的官军将领,尤其是几乎单枪匹马,就敢向着几百人发起冲锋的二百五。前面的土匪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后面的土匪却挡着他们,有人举起弓箭乱射,有人策马举刀迎了上来,准备乱刃齐下,把这个凶狠的明将赶快搞定。

    “嗬!”

    王辅臣吐气开声。身子猛然挺直,手里的大枪抡的像车轮般连续不停。带着呼呼风声杀进土匪阵中。射来的箭矢一半被大枪挡开,另一半射中了王辅臣和黄骠马。却挂在盔甲马铠上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呜!呜!呜!”

    王辅臣的大枪越抡越快,连人带马带大枪形成了一个整体,看上去就像一件不停旋转的人形兵器,无论是人是马,只要进入他周围三丈内,立刻就被大枪砸飞砸倒,没有太多的花哨招数,就是凭着血勇和凶狠向前碾压,转眼间就在土匪阵中杀出一条血胡同。

    在他后面四丈,五个亲兵紧紧跟着,见到没死的土匪立刻补刀,却一直小心翼翼不要离王辅臣太近,要知道,在王辅臣身边三丈之内,就是一条血肉铺就的死亡走廊。

    这五个亲兵挥刀的动作冷静而准确,在保持效率的同时尽量节省着体力,一看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老兵,和王辅臣的配合也极其熟练,一反面扩大着战果,一方面保护王辅臣的后侧,避免被敌人围住,给他留出保持高速冲锋的空间。

    土匪有五百来人,前后也就是十几排,王辅臣冲杀的太快,土匪还没来得及崩溃,他就已经打了一个对穿。李玉石带着一百名楚军士兵杀到时,土匪的军阵就像被切开的两块豆腐,基本还保持着原来的阵型。

    “杀!”李玉石举起斩马刀,一声大喝。

    “杀!”楚军士兵一声呐喊,发起冲锋。

    “杀!”王辅臣又兜了回来,从对面向着左侧的土匪冲去。

    李玉石连忙传令,一百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