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田友一愣,下意识的重复了一句,只是变成了疑问的口气:“什么?实话实话?”
田友当初负责和谭泰直接联络,谭泰本来对他说得好好的,马国柱到了丰城县后却突然翻脸,不但田友的他非常被动,而且一头雾水,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马国柱的脸色越发难看,什么叫实话实说?这不是不打自招了吗?
熊立春嘿嘿一笑:“实话实话嘛。其实也不对,应该说的更严重些,越严重越好。干脆就把鸡笼山和新建镇失守的责任都揽过来,看大将军如何处置……”
……
谭泰对马国柱的态度变来变去。一会像春天般温暖,一会像冬天般冷酷,表面上看来莫名其妙,其实都是跟着战场形势在转。
当初听说马国柱打了一个难得的胜仗,谭泰为了得到缴获的装备物资,才对马国柱好言有加,先力求把他稳住,但在屯布儿的身上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南昌破围之后。谭泰就已经打定主意,要仿效博洛谎报战功,把败仗说成胜仗,最起码也是不胜不败,或者有胜有败的局面,清军只是向九江战略转移而已。
既然有胜有败,就得有具体的战绩,可惜清军一败再败,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马国柱打的这个胜仗。但是,马国柱的部下都是江南绿营。属于来帮忙的客军,他们打了胜仗,总不如八旗兵自己打个胜仗更有说服力。
令他失望的是。屯布儿连番血战,几乎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最后还是没能消灭岳州营,如此一来,他在马国柱面前就显得很被动了。
谎报军情这种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参与此战的清军必须精诚合作,共同进退,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口径一致。对于能否做到这一点。其他人谭泰并不担心,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马国柱。以及他手下的江南绿营。
万一马国柱胆小怕事,不敢干怎么办?
万一马国柱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摆不平怎么办?
万一马国柱暗藏后手,以后捏着自己的小辫子怎么办?
万一马国柱……
谭泰越想越担心,马国柱如果不配合,别说闹到鸡飞蛋打的地步,就是只在暗中捏着自己的小辫子,以后也别想再睡一个安稳觉了。
无论如何,都要把马国柱拖下水!
但是,屯布儿打了败仗,唯一的胜仗却是马国柱打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国柱已经成功上岸,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除此之外,十万清军只靠江南绿营打了一个胜仗,八旗兵却损兵折将,寸功未建,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谭泰必须捏造一场子虚乌有的大捷,利用马国柱缴获的装备物资,把功劳安到八旗兵的头上。如果换成别人,谭泰这样抢功劳,抢了也就抢了,不怕那些小鱼小虾能翻了天,但是马国柱却不是小鱼小虾,而是堂堂江南总督,仅凭一个征南大将军的头衔,谭泰也压不住他。
既要把他拖下水,还要来个黑吃黑,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关键时刻,黄澍献计,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大将军先捏住马国柱的小辫子,就不怕马国柱来捏大将军的小辫子。
“好!黄先生果然高明!”
谭泰单手伸到脑后,捋着金钱鼠尾小辫子,对黄澍连声称赞。对他这样能征善战的大将来说,给马国柱找几条毛病不要太简单,对着军情报告再看了一遍,就从鸡笼山、新建镇等几场战斗中发现了很多疑点。
黄澍再次献计,一定要揪住这些疑点不放,给马国柱一个下马威,先把他的气焰打下去,然后要圆要扁就任由大将军揉搓。谭泰深以为然,等马国柱到了丰城县后,避而不见,却命黄澍对他严加责问。
按照谭泰和黄澍的如意算盘,马国柱必然会拼命辩解,但在谭泰这样的专业人士面前,又必然会被驳斥得理屈词穷,走投无路,然后突然放他一条生路,再随便给点甜头,不怕他不下水,不怕他不合作……
事态的发展却出乎意料!
马国柱不但没有一句辩解,还大包大揽的,把鸡笼山和新建镇失守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声称本想自尽谢罪,只是罪孽深重,不敢一死了之,还拿出两封早就写好的请罪折子,请谭泰代为转交顺治帝和多尔衮。
马国柱的潜台词很明显,要死大家一起死。你敢刁难我,我就把一切都捅出来,南昌会战失利,你谭泰的责任更大,你先死了,我还未必会死!
碰上光棍了!
谭泰被气得七窍冒烟,却又无可奈何。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马国柱不管不顾的耍无赖,谭泰还真怕他把事情闹大了,不可收拾。
如果把一切都捅开,马国柱固然落不了好,谭泰却更加麻烦,尤其是多尔衮都跟着受牵连。朝廷里的形势现在很微妙,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宣告南昌会战失败,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问题,而很可能引起朝局的剧烈动荡,满清内部之间就斗个你死我活,血流成河,万里江山毁于一旦。
作为多尔衮的死党,谭泰决不能给他添乱,南昌会战明明打了败仗,也要死撑着说是打了胜仗,为了避免穿帮,唯一的办法就是安抚马国柱。
突然之间,谭泰的态度又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亲自登门拜访,向马国柱赔罪,声称自己受到小人的蒙蔽和挑唆,才会对马督抚产生误会,但现在已经查清楚了,鸡笼山和新建镇失守都是友军配合不利,马国柱没有任何责任。
这样瞪着眼睛说瞎话,谭泰还是有些心理负担的,好话也是你说,坏话也是你说,马国柱只要较真,一句话就能揭穿自己的嘴脸,搞得大家下不来台。他犹犹豫豫的不想来,黄澍却对再三保证,只要大将军递一把梯子过去,马督抚肯定会顺坡下驴,绝对不用担心。
事实证明,黄澍的预计非常正确,谭泰和马国柱一拍即合,两个人不但冰释前嫌,还达成了一份共同进退的合作协议,两个人一起向清廷上奏折,声称南昌会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明军遭到了沉重打击,但还在拼命抵抗,为了确保能把敌人一举击溃,清军暂且退往九江休整,等到明年开春后再发起第二阶段的进攻,云云……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打了胜仗,八旗兵当然是主角,况且这么多八旗子弟也需要落下实惠,才能结成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保守谎报战功的秘密。于是马国柱很大方的让出了所有的缴获装备,都交给谭泰处理,谭泰则向清廷报功,南昌会战的第一阶段以“丰城大捷”收尾,共歼灭明军三万六千余人,斩首一万二千余级,由于首级和缴获物资太多,只能挑选其中的一小部分送到北京,其他的都在九江,请朝廷派人来查验……
作为补偿,马国柱的绿营兵也在“丰城大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熊立春所部英勇善战,功劳卓著,请顺治帝下旨表彰,另有总兵刘良佐在战斗为国捐躯,请朝廷厚加抚恤,而江南总督马国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亲自上阵冲杀,手刃十余名南贼,以致于左腿受了重伤,请求回南京修养……
这是马国柱的意思,他早就打定主意,再也不能趟这趟浑水了,这是马国柱的意思,他早就打定主意,再也不能趟这趟浑水了,这是马国柱的意思,他早就打定主意,再也不能趟这趟浑水了这是马国柱的意思,他早就打定主意,再也不能趟这趟浑水了,这是马国柱的意思,(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十章 三喜临门
谭泰和马国柱结成了攻守同盟,成功糊弄住北京朝廷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他们两个一文一武,就是满清在江南地区的最高长官,互相配合之下,足以一手遮天,保证江西的文武官员和三军将士没人敢乱说话,哪怕有个别不开眼的跳出来捣乱,也能在第一时间让他变成哑巴。
当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瞒过所有人,谭泰之所以敢谎报战功,就是相信多尔衮哪怕知道实情,也会采取默许的态度。
对朝廷这边有了交代,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但还有一些麻烦事需要处理,南昌会战事实上以惨败收场,该如何善后,如何防御明军下一步的攻势,也必须做出妥善安排。
谭泰计划扼守九江到安庆一线,先稳住阵脚再说,以免明军乘胜进攻,把战火烧到江西省外,甚至长江以北。只要保证长江防线的安全,把明军困在江西省内,主动权就仍在清军手中。
经过反复商议和讨价还价,谭泰和马国柱划定了防区,以鄱阳湖为界把长江防线分成两半,谭泰所部负责西边的九江一带,马国柱负责东边的安庆一带,并负责提供粮饷。
九江正对着南昌,承受的压力最大,只有兵强马壮的谭泰才能保证这里的安全,安庆却远在长江下游的四百里外,中间还隔着一个鄱阳湖,所以马国柱基本上等于退居二线,不再和楚军正面对抗,安全系数大增。但是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马国柱既然不用出力,就能提供足够的粮饷。反正江南一带富甲天下,总有办法搞到这笔钱。
虽然被狠狠宰了一刀,马国柱却对这样的结果非常满意。甚至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
南昌会战打了败仗,马国柱难咎其责。这件事对他个人仕途的发展是一个严重污点,并且很可能因此遭到清廷的严厉处罚,这几天来,他一直在反复考虑,该如何洗脱自己的罪名,但是头发都愁白了几根,还是没有找到一个万全之策——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关键时刻。谭泰竟然把这件事扛了下来,马国柱只要顺水推舟帮点忙,就能全身而退,捎带着又落下一份功劳,付出点代价当然是应该的。
除此之外,有谭泰在九江顶着,安庆就是安全的大后方,马国柱不但能把自己摘出去,他手下的部队也能光明正大地撤到安庆,从此之后。江西前线的胜负输赢,和他再没有直接关系,哪怕谭泰人脑子被打出了狗脑子。对他来说都是隔岸观火,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经过南昌这一战,马国柱算是看明白了,楚军的战斗力丝毫不亚于八旗兵,只要汪克凡在这里,江西就是充满危险的沼泽地,一个搞不好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以后有多远躲多远,离楚军越远越好。
“安庆够远了吧?汪贼就算插上翅膀。也不能一下子就飞过去!”
洗清自己的责任后,马国柱一身轻松。恨不得明天早上就赶到安庆。
但是,他一时还不能走。
水师船只有限。八旗兵必须优先撤退,马国柱的绿营兵只能排在后面,谭泰提出建议,让他和八旗兵一起先去九江,但是为了稳定军心,马国柱不愿扔下部队,自己一个人先走。
“再等两天吧,南贼虽然气势汹汹,两天之内却还到不了丰城县,我就留在这里断后。”
江南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不但是江南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也兼任南京军区的司令员,而且在战争时期,军事上的责任更加重要,如果把军队都赔光了,马国柱这个江南总督也干不长,所以他宁愿冒些风险留下来,确保部队安全撤走。
“好吧,最多两天,我就把水师派回来。”谭泰临走之前,给马国柱单独留下了一条船,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也要确保他的安全,免得将来向朝廷不好交代。
丰城县里,满蒙八旗和汉军八旗加起来有两万多人,还带着战马和大炮,水师一趟肯定运不完,所以谭泰走了以后,丰城县还留下了几千八旗兵,不过他们的优先级排在绿营前面,等夏建仁的水师一到,就要先把这些八旗兵运走。
……
此时的夏建仁,离丰城县已经不远了。
夏建仁接到李成栋后,立刻掉头返航,战船顺流而下,一天一夜的路程中没有任何耽搁,把明军远远地甩在后边。沿路之上,他们还碰到了很多散兵游勇,都是被明军打散的绿营溃兵,见到清军水师经过,都拼命地摇旗点火,呼喊求援,夏建仁就放下几条舢板,顺便把他们救了出来。
在这些溃兵中,竟然还有一员大将——绿营将领张石块。
张石块从北边突围,被楚军的骑兵死死咬住,无法脱身,只能束手待毙。危急时刻,他手下的亲兵挺身护主,打出他的将旗引走楚军,最后被全部歼灭,张石块则孤身跳入河中,侥幸甩掉了追兵。
作为一个陕北人,张石块不通水性,抱着一块破木头沉沉浮浮,顺着河水一直漂到赣江岸边,被救上船的时候已经半死不活,奄奄一息,但是一见到李成栋,他又突然凶性大发,冲上来就要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