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279章

残明-第279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家兵马随即合成一股,离开大路,走了一刻钟的样子,来到一片树林后面,随着马国柱一声令下,士兵们都一屁股坐在地上,终于放松下来。

    为了避免暴露目标,当然不能生火做饭,好在熊立春他们都带的有干粮,分给马国柱一行人食用。见马国柱衣衫单薄,熊立春连忙献上他的那件高档披风,又从怀里贴身处摸出一包吃食,用两层荷叶包的很紧,打开竟然还是热乎乎的。

    “难得,难得!”

    马国柱吃得香甜,连声夸奖:“没想到熊将军还有这一手,真是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熊立春谦虚地答道:“末将早年是山中猎户出身,风餐露宿惯了,所以就预备的充裕些。”

    “难得,难得!”

    马国柱感慨道:“自古英雄多起于草莽,如今天下滔滔,祸乱不已,熊将军如此忠勉朴诚,他日必为朝廷栋梁!”

    以他的身份地位,对熊立春说出这番话,明显有拉拢的意思,现在还没有脱险,正是用人之时,拿根胡萝卜晃一晃,可以激励熊立春好好卖命。

    “全仗军门提携!”熊立春是个聪明人,立刻跪倒磕头,大声表态。

    “难得,难得!”马国柱哈哈一笑,伸手虚扶。熊立春如此伶俐,出乎他的意料,虽然说话粗鄙了一些,办事也太直接,但这样的粗人用着更加顺手,马国柱真的起了招揽之心。

    见他对熊立春青睐有加的样子,田友表情木然,苏瑾却大为不忿。论功劳,论苦劳,苏瑾跟着马国柱好几年了,为他出谋划策,解决了官场上的无数麻烦,甚至像现在这样出生入死,熊立春一个外人,突然得马国柱如此恩宠,引得苏瑾酸溜溜的醋意大发。

    他很煞风景的突然插话,提醒马国柱,现在还身处险境,得尽快确定下一步的逃跑方向。

    马国柱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道:“不错,以苏先生看来,当下应该往哪里去?”

    “当下有三条路可走,分为上中下三策……”

    苏瑾有着幕僚共同的酸毛病,出谋划策的时候总是故弄玄虚,等马国柱再问一遍,才解释道:“下策往北走,退回九江,这条路远离战场,自然没有任何危险,只是日后朝廷问责,恐怕不好交代。”

    马国柱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没有说话。

    苏瑾接着说道:“中策向南走,至丰城县投奔征南大将军谭泰,虽然免不了被大将军斥责,却可效力军前,寻机将功赎罪。”

    马国柱还是不说话。

    苏瑾加重语气,卖弄地说道:“上策向东南走,前往鸡米渡过江,与固山额真朱马喇合兵。八旗劲旅骁勇善战,足可击败汪晟贼寇,督宪大人参与此战,丢失鸡笼山和新建镇的罪责自然一笔勾销,有功无过……”

    他正滔滔不绝说的得意,却听马国柱冷冷哼了一声。

    “哼!朱马喇卑鄙小人,我现在去寻他,难道还要再被卖一次?”

    “这个……”

    苏瑾舌头打结,脑门见汗,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出了一个馊主意。因为新建镇之战,马国柱已经恨上了朱马喇,让他去抱朱马喇的大腿,实在是一厢情愿,况且朱马喇擅长卖队友,万一仗打输了,送上门去的马国柱正好顶缸。

    “上策太急,下策太缓,就取中策吧。”马国柱最后拍板,又转头问道:“熊将军还有多余的明军衣甲么?此去丰城县道路遥远,咱们最好都化装成南贼。”

    ……

    天刚蒙蒙亮,前往丰城县的大道上出现了一支“明军”,衣甲服色都和楚军一模一样,只是靠近仔细看,就会发现士兵脑后都拖着一条辫子,看上去很有猪鼻子插葱的喜感。

    马国柱却非常满意,滑稽些有什么关系,安全第一才是最重要的。

    这天晚上宿营,他和熊立春又进行了一次密谈。

    “熊将军,你可有表字否?”

    “蒙军门垂询,末将表字生云。”熊立春既然混官场,早就请牛佺给他起了个表字,一条胡子拉碴的粗汉子,却叫“生云”这么儒雅的表字,旁人都觉得很别扭,熊立春自己却很喜欢,觉得“生云”两个字高端大气上档次。

    牛佺这会儿正藏在人群中,远远地看着马国柱,他害怕露出马脚,不敢和马国柱等人直接见面,却一直在背后出谋划策,指点熊立春如何和满清官员打交道,比如故作憨直博取马国柱的好感,就是他出的主意。

    “难得,难得,立春则生云,大有气象!”马国柱随口赞了两句,仔细询问熊立春的以往经历,听说他原来是楚军的一员,对他又高看了一层:“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汪晟贼寇从哪里绕到鸡笼山的,生云可知道么?”

    和楚军乒乒乓乓打了两三天,马国柱还是一头雾水,既没有搞清楚军的番号人数,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来的。

    “末将有失察之罪,请军门责罚!幕阜山方圆八百里,南贼到底是从哪里溜过来的,我也搞不清楚。”熊立春一推六二五,装糊涂。战场上形势这么复杂,谣言满天飞,一时不会追查到他的头上,如果清军打个大败仗,焦头烂额之余,更没人顾得上理他。

    “男儿生于乱世,当驰骋于天下,生云一直呆在幕阜山,虽然安逸,却嫌眼界太窄,将来。”马国柱拉了拉披风的领口,笑着问道:“待此间战事了结,你愿随本宪去南京么?”(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五十九章 情报

    熊立春回到自己的营帐,牛佺立刻迎了上来,热切地问道:“哈,这么晚才回来!与马督抚谈的还顺利么?他可有招揽之意?”

    熊立春手里正捧着一幅字,先小心翼翼地放在桌案上,才得意的嘿嘿一笑,对牛佺竖起了大拇指:“王先生果然料事如神,我等已拜入马督抚门下,今后都是南直隶的人了,等打完这一仗,就随他去南京!”

    “好!好!”

    牛佺一拍大腿:“穷则思变,幕阜山这个地方不能再待下去了,南直隶地方富庶,也不用再受楚军的欺凌……噢,对了,南直隶这个称呼如今可不能再用了,应当叫做江南省,免得犯了朝廷忌讳。”

    “没关系!这军帐内外都是自己人,关起门来随便说,不打紧的。”熊立春很有些得意忘形的样子,向他猛的招手:“来,来看看这幅字怎么样?马督抚亲笔所书,裱好挂起来肯定大有面子!”

    牛佺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首七律,墨迹尚未干透,明显刚刚写成。

    浴血赣江已半年,

    纷纭世事与时增。

    遥望南天空渺渺,

    青云有路可寻源。

    国事险危谁作主?

    欲效班超志已坚。

    且看他年*生,

    敢教仇寇尽心寒!

    熊立春炫耀道:“好不好?写的好不好?你看最后两句,还把我的表字嵌进去了!”

    牛佺点点头:“马督宪果然大才,此诗乃是他的心路写照,难得的上佳之作,竟能赠与将军,足见对你的厚爱!”

    “是啊。马督宪如此朗利,我老熊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等到了江南省后。肯定要卖命和朱以海打上几仗,给马督宪多挣一份面子。”说起打仗的事情。忍不住骂骂咧咧:“他奶奶的,我老熊都不信了,天下的南贼都像楚军这么凶!朱以海别看是个王爷,我还真没把他放在眼里,早晚打上舟山岛去,端了他的老巢!”

    熊立春对楚军很了解,深知他们战斗力强悍,甚至已经有了心理阴影。汪晟一到宁州,他立刻主动出降,根本不敢抵抗,但这种敬畏心理只限于楚军,换成其他的明军,熊立春都敢与之一战。

    “将军到了江南省以后,自然可以大展拳脚,眼下却不可太过卖力,南昌这一仗只许败不许胜,否则对将军不利。”牛佺提醒道:“若是楚军胜了。鞑子乱作一团,咱们才能混水摸鱼。若是鞑子胜了,肯定会追究丢失鸡笼山的责任。汪三将军借道幕阜山的事情,恐怕再也遮掩不住。”

    “先生放心,我自有分寸。”熊立春嘿嘿一笑:“马督宪对我信任有加,刚才讨论南昌战局,朱马喇的兵力部署一点没瞒着我,只要尽快告诉汪三将军,还怕他打不赢这一仗么?”

    “太好了!”

    牛佺击节大赞:“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汪三将军尽知鞑子的虚实。定可毕其功于一役,全歼朱马喇。鞑子只好退出江西,我等只要保证马督宪的安全。就能随他去江南花花世界!”

    说起去江南,熊立春和牛佺都非常兴奋,心里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秦淮风月,扬州瘦马,富可敌国的盐商,无论哪个州府都比幕阜山富得多,最关键的是,去江南以后,可以远远的避开楚军,惹不起我躲得起,幕阜山这个破地方不要了!

    两人随即分工合作,由熊立春口述,牛佺笔录,忙了足足一个个时辰,结合各方面信息,整理出一份非常详尽的情报,把清军的底细抖了个底朝天,再抄录一份,派得力的心腹手下连夜出发,分头送往汪克凡和汪晟军中。

    加了个夜班,第二天难免起的晚些,熊立春睁开眼的时候,听到帐外有人在和亲兵争吵,正是苏瑾的声音。

    “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叫熊将军起来!”

    “真不好意思,熊将军昨晚偶感风寒,郎中正在用药,再等些时候就好了……”那亲兵早得过熊立春的吩咐,客客气气的,却根本不让苏瑾进门。

    “这个傻鸟!”熊立春嘟囔了一句,翻个身把被子裹得更紧些,又接着呼呼大睡。

    苏瑾急于赶往丰城县,一大早就来催促熊立春,等了大半个时辰却没有结果,气冲冲地拐回来找马国柱。不想到了马国柱的寝帐前,又碰了个软钉子,亲兵拦着他不让进,说是督宪大人正在休息,谁都不许打扰。

    “不开眼的东西,连我都敢拦吗?要是耽搁了军机大事,你有几个脑袋够砍!”苏瑾大怒,自恃是马国柱的左膀右臂,强行就往里闯。

    守门的亲兵却六亲不认,拦着他就是不让,双方撕撕扯扯,吵吵嚷嚷,正在这个时候,帐内突然传来马国柱的声音,吩咐亲兵让开,放苏瑾进去。

    苏瑾挑帘进门,立刻感到一股暖流扑面而来,帐篷里摆着一个烧得正旺的火盆,满室皆春,马国柱身着里衣,斜靠在床上,床前桌案上摆着几样热气腾腾的早点,两名亲兵左右服侍,马国柱正吸溜吸溜地喝粥,额头见汗,满面红光。

    这是唱的哪一出?来度假吗?

    “督宪大人,你,你……”苏瑾费了好大劲,才把难听话咽了回去,问道:“你的腿伤好些了么?”

    虽然在表示关心,用词语气却很不得体,马国柱淡淡看了他一眼,伸手指了指旁边的凳子,接着自顾喝粥。

    苏瑾只得坐下,却如坐针毡,急不可耐。

    好容易等马国柱吃完早饭,苏瑾立刻说道:“督宪大人的腿伤好些了么?若是没有大碍,请立刻下令拔营起寨。熊立春那厮真是懈怠,直到这般时候还,还……”

    他突然说不下去了,马国柱现在也躺在床上,再说下去,就把马国柱一起骂了。

    “还未起身,是不是?”马国柱问了一句,等苏瑾点头,才若无其事地说道:“不能怪他,这是本宪的意思,昨晚刚下的军令,可能苏先生还不知道,大家这些日子都辛苦了,休息一天再走不迟。”

    苏瑾再也忍耐不住:“督宪大人,前线军情如火,一点也不敢再耽搁,怎么还能在这里好整以暇的休息?!”

    “苏先生,你是文人,不懂兵事。”

    马国柱的脸色有些难看,慢吞吞地端起茶杯,含了一口水呼噜噜地漱口,折腾了半晌才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军兵疲将乏,就算这会儿飞到丰城县,也不能上阵厮杀,若是急于赶路,万一遇到南贼,岂不是羊入虎口?”

    马国柱有些话不好出口,心里却老大的鄙视——苏瑾身为幕僚,担负着智囊的责任,却还没有熊立春一个粗人看得清楚。

    现在赶到丰城县去,肯定要吃挂落,谭泰虽然不敢杀掉自己,却免不了受到严厉的处罚。况且清军眼看就要战败,熊立春这点人马填进去也没有多大用处,最好是把握时机,在关键时刻才出手,四两拨千斤,才能捞到足够的战功,把自己从这场大败仗里摘出去,免受朝廷的处罚。

    “督抚此言差矣!”苏瑾急道:“我等接连丢失鸡笼山、新建镇,罪责不轻,只有奋勇向前,才有可能将功折罪……”

    他刚刚说到一半,马国柱勃然大怒,啪的一声,茶杯被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放肆!鸡笼山失守,乃主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