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152章

残明-第152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进忠和王进才都愣住了。

    “这怕不妥吧,黄冈城在长江对岸,咱们怎么过江?还有,万一过江后回不来,那就是死路一条啊!”王进才连连摇头。

    “启禀军门,黄州府乃是兵家死地……”马进忠和李过不约而同,提出了一样的问题,打黄州府太冒险了!

    “富贵险中求,鞑子正和忠贞营较劲,你们怕什么?”汪克凡笑道:“长江该怎么过,我现在也没想好,但终归只是一条河,别人能过的,咱们自然也能过,要是真的过不了长江,咱们就在江南闹上一场,大冶、鄂州、兴国州,实在不行去九江府跑一趟,那可都是好地方!”

    “这个……,我再想想。”马进忠有些犹豫,风险实在太大了!

    “王将军呢,你愿意去吗?”汪克凡问。

    “我嘛,我也得想一想,这要是被鞑子咬住了,可不是闹着玩的!”王进才虽然没有直接拒绝,但倾向性已经非常明显。

    汪克凡莞尔一笑:“不着急,你们想想再做决定,远来是客,今天我请二位喝酒,一起去吧。”

    (鄂州在明朝叫武昌县,和武昌府所在的武汉三镇不是一个地方,因为容易引起读者的误会,所以就用了现代名称,下文中凡是出现鄂州的地方,都是指明朝的武昌县。)

正文 第四十六章 江湖义气把兄弟

    过年这几天,熊立春忙碌而充实。

    他在大年初一火并凌云寨,得了七百多名精兵,把他们打散编入宁州义兵后,部队的实力大大提高。

    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幕阜山里三十六家寨主纷纷表示臣服,熊立春趁势连拉带打,软硬兼施,将其中实力较强的几家山寨并入麾下,几位寨主都跟他拜了把子,成了他手下的部将,一番纵横捭阖之后,宁州义兵在短短几天内膨胀到六千多人马,熊立春俨然已是一方豪强。

    除了这几家山寨之外,其他的二十多家山寨都是些小字号,百十个人占个山头,就算一号人物,熊立春懒得去收拾他们,只要按时送上保护费,就由着他们在山沟里称王称霸。

    如今天下大乱,江西和湖广都在打仗,正是乱世出英雄的时候,熊立春的目光早就看出了幕阜山,没空理会这些小鱼小虾。

    扫平八百里幕阜山,只是熊立春迈出的第一步,他有更加远大的志向。满清和大明争天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只要把握住机会,熊立春自信虽然是山贼出身,将来一样能出人头地,封侯拜将。

    但是熊立春也非常清楚,想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乱世中有兵就有一切,他必须把宁州义兵打造成一支精锐之师,还需要一批忠心耿耿的心腹手下。

    人才!经营宁州义兵的几个月中,他对人才的匮乏感触极深,严重制约了自身势力的发展,所以他才会和那几位寨主拜了把兄弟,挖空心思加以笼络。这些寨主虽然只是山贼土匪出身,但都是一寨之主,在管理上起码很有经验。

    按照绿林中的规矩,大家既然在一起斩鸡头喝血酒,结为异性兄弟。从今以后就会同富贵共患难,那几位寨主都是绿林中人,对这一套尤为推崇。熊立春素有大志,对这种江湖义气并不是太相信,但他现在根基未稳。急需笼络人心。还是结拜兄弟来的最快。

    趁着过年的由头,熊立春每天都要宴请这几位把兄弟,在酒桌上联络感情。正月初八的这一天,他正在和把兄弟喝酒,突然接到了汪克凡的第二封信。

    熊立春的身份是宁州参将,信使按规矩行大礼拜见,然后呈上汪克凡的亲笔信,熊立春接过信以后并没有急着看,而是露出笑脸,客客气气地请那信使先去休息,又命人好生招待。

    等那信使下去以后。熊立春才打开了那封信,仔细看了起来。

    汪克凡这封信写的并不长,先对他送去的五千两军饷提出嘉奖,又要求宁州义兵进行战前动员,调集两千以上战兵,准备各种军需物资。在正月十五之前赶到湖北兴国州一带。

    “难怪要用我老熊!”熊立春恍然大悟。

    兴国州虽然属于湖北,却和江西只隔着一道幕阜山,离熊立春的地盘很近,强龙不压地头蛇,汪克凡要来兴国州。就要用到宁州义兵。

    这件事得好好合计合计,他把信递给几位把兄弟,一一传看。

    在这几位把兄弟中,熊立春自然是老大,其次就是老二邓先生,邓先生原来也是幕阜山的一家寨主,因为读过几年书,一向以儒将自居,被人称作邓先生,连本名都没人叫了。

    “大哥,这件事怕是不保险!”

    邓先生看完信后,把信递给老三,然后皱着眉头说道:“汪军门既然跑这一趟,总不会只打一个兴国州,下一步要么打九江府,要么打黄州府,这种大场面咱们可搀和不起!”

    黄州府地形易守难攻,距离武昌府的清军主力很近,九江府则是长江重镇,有重兵驻扎,无论汪克凡要打哪里,都是一场大战恶战……宁州义兵的实力太差,说白了就是一群山贼土匪,在这种正规军的大会战里根本递不上手,所以邓先生不赞成去冒险。

    “二哥,这封信上说得什么,你给大伙说说呗!”老三黄秃子是个文盲,看不懂这封信。

    邓先生就大致解释了一番。

    黄秃子立刻说道:“那肯定是黄州府呗,围魏救赵嘛,这还看不出来!”

    他虽然是山贼,竟然还懂兵法,充满智慧的脑袋已经谢顶。

    老四赵竹竿是个瘦高个,有不同意见:“不一定,要打黄州府,就得过长江,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汪军门再厉害也不会飞过长江,所以还是打九江府。”

    黄秃子和赵竹竿争了起来,底下几个兄弟也跟着吵成一团,邓先生突然一拍桌子。

    “好了,不管黄州府还是九江府,咱们都惹不起,吵这个有什么用,还是听大哥怎么说吧!”

    他转过脸,笑着对熊立春说道:“大哥,这件事最好还是推掉,实在推不掉就拖,随便凑点钱粮送到兴国州交差,汪军门贵人事多,不至于跑到幕阜山里和咱们较真,您说是不是啊?”

    “是啊,什么汪军门王军门的,不用搭理他!”黄秃子表示赞同,他一直在幕阜山里混,对汪克凡不太了解。

    “我觉得不保险,大哥可是朝廷的参将,要是汪军门责怪下来,怕是吃罪不起。”赵竹竿表示反对,他的山寨紧邻湖广通山县,听说过汪克凡的威名。

    “有什么了不起的?那姓汪的难道有三头六臂?要是真的为了这件事为难大哥,咱们就去投鞑子好了,一样享不尽荣华富贵!”黄秃子天生谢顶,表示剃头没有心理障碍。

    “是啊,刚给湖广送去五千两银子,又要咱们出钱出兵,这也太欺负人了,不去,不去……”其他几位将领纷纷出声附和,出钱出粮出兵,跟着汪克凡去冒险,怎么看都是个赔本买卖。

    熊立春心里火往上冒,这帮人太嚣张了,尤其老二邓先生,竟然要跟他平起平坐的样子,回头一定要把这个家伙收拾了,但是,现在却不能生气……他端起酒杯滋啦一声喝干,再抬起头已经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

    今天白天有点事,更新晚了,待会还有一章,不过可能很晚。

正文 第四十七章 乌鸦嘴会造成全军覆没吗?

    “诸位兄弟,汪军门吩咐下来的这个差事,不但要办,还得办好!”

    熊立春的语气非常坚决,把调子定了下来:“汪军门到底是个什么人,诸位兄弟还不清楚吧,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跟着他干,不会吃亏的……”

    从内心来说,熊立春也舍不得那些钱粮,也觉得去兴国州有些冒险,但是,他不敢违抗汪克凡的命令。

    他能有现在这个地位,离不开汪克凡的扶植,宁州义兵创立之初,靠汪克凡提供的武器装备才把队伍拉起来,后来发展的过程中,也一直打着汪克凡、樊文钦的旗号,因为自称大明官军,才得到了地方百姓的支持。

    熊立春本来是个山贼土匪,和他的几个把兄弟没什么区别,后来混成了大明参将,才一统八百里幕阜山,如果得罪了汪克凡,对方只要一纸文书就能把他打回原形,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

    汪克凡在大明朝廷里的权势,熊立春早有耳闻,连樊文钦都是他一手扶植的傀儡,自己这个小小的宁州参将,违抗命令后肯定死路一条。

    当然,熊立春还可以选择投靠满清,但那是最后一条路,现在投降时机不对,卖不上价钱。

    早在宁州义兵刚刚起事的时候,金声桓就试图招安这支部队,后来江西各地乱成一团,宁州义兵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控制了宁州和武宁两座县城,金声桓更几次派来使者。对熊立春许以高官厚禄,引诱熊立春归降。

    但是在熊立春看来。金声桓开出的价码还是太低,明军现在的形势也不错,犯不着投降。

    金声桓自己只是一个总兵,手下的副将都是王得仁之流的大将,像熊立春这样的山贼土匪,投降后最多给个参将,和熊立春现在的位置没有区别。

    熊立春没什么立场,既可以跟着大明混。也可以投降满清,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精明之处,知道不能反复来回投降,否则难以得到信任,别说荣华富贵,搞不好连小命都难保。

    看形势,等机会。熊立春早有打算。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扩充自己的实力。

    熊立春的心很大,哪怕向清军投降,他也看不上金声桓,等到自身实力够了,清军方面想要和他谈判。最少得派出湖广总督罗绣锦这样级别的高级官员。

    既然这样,干脆就赌上一把。

    和其他几位把兄弟不同,熊立春对汪克凡非常了解,恭义营当初转战江西,以几千人马对金声桓十万大军。却两克吉安府,连下十几座县城。后来更有汀州救驾,赣州解围的不世奇功,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汪克凡在信里说得明白,恭义营回到湖广后,已经扩编为楚军,兵力足有两万多人,这样一支强军兵进兴国州,肯定又会闹得天翻地覆,宁州义兵跟着敲敲边鼓,不吃肉也能喝碗汤。

    机会!虽然有风险,但更是一个机会,值得一赌!

    如果赌赢了,会得到汪克凡的信任和重用,宁州参将的牙牌,起码要换成宁州副将,跟在楚军后面随便拾点破烂,抓点俘虏,宁州义兵的实力又会大大增强。

    如果赌输了,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兴国州紧邻幕阜山,大不了撒腿就跑,宁州义兵不至于全军覆没。

    除了这些理由外,熊立春出兵兴国州,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

    熊立春刚刚收编了好几家山贼,虽然仗着兵力雄厚,又有朝廷参将的头衔,成为无可争议的老大,但是邓先生也是幕阜山数得着的大头领,加入宁州义兵后自成一派,得到了好几个将领的支持,对熊立春的地位有一定的威胁。

    尤其在今天这个场合,邓先生竟然当着熊立春的面,在众将面前发号施令,已经碰到了熊立春的底线,为了打击邓先生的气焰,不管这件事是对是错,熊立春都咬牙要做下去,全当赌一把。

    如果赌赢了,熊立春的威信自然大幅提高,邓先生再不会构成威胁,以后还能为我所用,如果赌输了,熊立春准备在战场上卖队友,清洗邓先生派系。

    宁州义兵中分成几个部分,最大的一股是熊立春的嫡系部队,凌云寨的七百多人也被打散编在里面,其他的是各位把兄弟的部队,还没有进行混编。打起仗来机会多得是,如果真的碰上了硬骨头,熊立春准备把邓先生扔出去顶缸。

    宁州义兵扩充太快,熊立春还没有彻底掌握这支部队,准备在这一仗里清洗异己。

    在熊立春的强力坚持下,反对的声音都被压了下去,宁州义兵随即进入备战状态,征集需要的粮草物资,又抽调了将近四千名精锐士卒,组成了一支出征部队。

    汪克凡的要求是两千人,他却派出了将近四千人,几乎多出来一倍,这里面既有凌云寨的七百多人,也有邓先生、黄秃子的手下,熊立春暗中不怀好意。

    当然,宁州县和幕阜山老巢也不能放弃,熊立春派自己的亲信在宁州县坐镇,幕阜山老巢却几乎抽调一空,他现在是幕阜山的老大,只要前线不打败仗,就没人敢去动他的老巢。

    一切安排妥当,熊立春带着四千大军,浩浩荡荡离开宁州县,杀奔湖广兴国州。

    ……

    岳州府,提督操江临时衙门。

    王进才一脸诚惶诚恐的模样,向汪克凡再三谢罪,马进忠站在一旁,满脸尴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