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第8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的内容他也早看过了。
他没有怀疑那内容,因为信里的信息十分详细。
沉吟许久,魏征将信揣入怀中,起身,出门。
门口,碰到正在庭院桂花树下看书喝茶吃着桂花糕的魏叔玉。
“父亲要出门吗?”
“嗯。”魏征点了下头,继续往外走。
对外长子魏叔玉,魏征其实是有些不满的。这个儿子很聪明,要不也不会一次科举就能中进士,可这个儿子聪明是聪明,对于学问也研究的很好,可偏偏就是个淡泊性子。每天衙门里做事也不认真,天天就想着妻子孩子。
没出息。
出门,坐上马车,魏征直奔皇宫。
皇宫,李世民正在教导晋阳公主写字。
皇后留下的三子四女里,晋阳公主不是最小的,但因为最小的公主生产时让皇帝病情加重,所以他并不喜欢那个更小的女儿。
倒是三岁的晋阳公主更得他喜爱,他现在亲自养在身边,每日教导女儿读书写字。
“陛下,魏院长求见。”
李世民皱了皱眉,“魏征来干吗?”
“兕子,你在这里好好写字,父皇跟魏征谈点事。”
“父皇,魏征是那个胡子好长,长的好凶的老头吗?”
“哈哈哈,没错,魏征就是那个胡子好长,然后还长的好凶的老头。”李世民亲了女儿一口,起身。
“魏征,今天御前会议才见面,又来求见,有何要事啊?”李世民笑着问道。
魏征却板着脸,“臣听闻一个消息,特意入宫当面向陛下求证。”
“什么事情如此重要,就不能等到明天吗?”
“陛下,臣听闻,秦王泰已经过了长安,即将到汉京,请问可有此事?”
李世民惊讶,谁走漏了这个风声。
“魏相啊,你听谁说的?”
“臣只问陛下,是还是不是。”
面对魏征,李世民有时也无奈,这个人执拗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确实有此事。”
“请问陛下要做什么?”魏征继续逼问,“按制,就藩的皇子,非奉诏不得离开藩地,只有每年十月半以后,才能离藩入京朝集,并且必须在每年二月前离开汉京。现在才八月,秦王就要入京,请问,为何中枢对此事毫不知情?”
“敢问陛下,秦王可是私自离藩?”
“是朕派人去接秦王回京。”李世民脸色沉下来。
“陛下,诏令未经中枢,没有加盖中书门下之印,便非正式诏令,而只为中旨。朝廷有权下令,拦截秦王,令其立即返回封地。”魏征硬顶着说道。
李世民怒了。
“朕想念秦王泰,想要见见他也不行吗?”
“陛下分封在西域的儿子有三个,为何却独自要见李泰?而且一年一次的朝集,然后还不够陛下父子相见?就算要见,也可以堂堂正正的经中枢下诏,为何要偷偷的去接秦王入京?”
“魏征,你说话注意点!”
李世民恼羞成怒,面色胀红,已经想打人了。
“国有国规,家有家法。陛下虽贵为九五之尊,可也不能践踏律法。要不然,律法的威信何在?”
“退下!”李世民冷声道。
“陛下,臣知有些话陛下不喜欢听,但臣还是不吐不快!”
“闭嘴,滚!”李世民咆哮。
“臣····”
“滚!”
魏征无奈退下,皇帝此时已经暴走,任何话都听不进去了。但他也知道,他刚才正好戳中了皇帝的痛处。
虽然刚才君臣两人话里都没有提到太子,但两人都清楚,这个时候秦王秘密回京,是干嘛来的。这必然是冲着太子来的,哪怕皇帝不说马上要换太子,但把秦王接回来留在京中,这也是一个极不好的信号。
魏征不肯让这一步。
而李世民恼怒的正是魏征的不肯让步,这不止是魏征的态度,也可能代表着其它大臣们的态度。
魏征出宫之后,直接先去了梁国公府找房玄龄,片刻后,两位宰相一起去了魏国公府找长孙无忌。
“秦王什么时候入京?”
“我得到的消息,秦王明天就能抵京。”魏征道。
房玄龄忧心忡忡,“这个时候秦王泰入京,将置太子于何地?
“不能让李泰入京。”长孙无忌咬牙道,承乾和李泰都是他的亲外甥,自己的妹妹已经离世,自己有责任照顾好他们兄弟。但是现在,他却必须在两个外甥之中选一个。
长孙无忌没有犹豫的选了承乾。
不仅仅因为承乾是长子,还因为他当了十三年太子了,有过几次监国经历,虽然还略显稚嫩,但已经透露出许多优秀的品质。
太子已经长成了,十八岁的太子,得到了朝野的认同。将来由承乾来继承皇位,大家觉得更可靠。
这不关乎李泰是否优秀的问题,而是大家根本不会走到这一步。
魏征缓缓道,“明天,我们率领百官到城外拦截秦王,不许他入京,让他原路返回西域去!”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一头。
第1199章 无奈的皇帝
汉京,正南门。
这是汉京外城的正南门,也是商旅往来出入人流量最大的城门,可是今天,城门外,却站在一大群紫绯官袍的大臣。
为首的赫然是中书令长孙无忌、侍中房玄龄和尚书令宇文士及,另外翰林院学士承旨魏征等宰辅们。
后面还有其它三院宰辅,以及六部九卿等大臣。基本上,朝中高官都来了。
“这是怎么了?”
“咋这么大阵仗?”
“有啥仪式啊?”
“难不成赵王回京了?”
······
皇宫。
李世民也已经接到王承恩的禀报,长孙无忌、魏征等一群宰辅带着大臣们跑到南门去了。他一下子明白大臣们要干什么,这是堵李泰去了。
李泰将在今天入京。
“他们想干什么?”李世民咆哮。
这简直是所有的大臣都在跟自己做对啊。
几个月前的那场清洗,难道还不够?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人跟他作对,就连长孙无忌、房玄龄这样他十分倚重信任的大臣,今天都跟他作对了。
他接秦王泰回京,有这么严重吗?
他不过是想给太子点压力,让他知道,自己并不是非立承乾不可。如果承乾不知悔改,他也还有李泰。
可现在,李泰还没入京,这宰相们就全跳出来了。
“这汉京朝堂,到底有谁不是太子一党?”
“朕的心腹在哪里?”
李世民既惊且怒。
“召北衙大帅、左右羽林大将军、左右神策大将军、左右神机大将军入宫,让北衙禁军集结待命!”
“陛下,万万不可啊。”
王承恩简直吓尿。
皇帝要干什么,这个时候调动北衙,难道要把南城门那里的宰相大臣们全都给抓起来?
“陛下思怒,陛下三思啊,此时万万不可强来。”
“难道朕就要被他们强来?”
“陛下,宰相大臣们担心的是秦王入京,陛下会换储啊。太子虽有小错,但无大过,册立太子十三年,深得朝野支持,如果陛下此时废太子,百官们都不答应。”
“朕没说要换太子!”
“那陛下就暂时不要接魏王泰入京,免得刺激大臣们。”
李世民怒气冲冲,眼睛发红。
他稍冷静了些,此时动用禁军,在汉京百姓的见证下,只怕这个矛盾就真的要闹到人尽皆知了。
“王承恩,你去见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们,让他们回来。”
“他们既然去了,只怕不会轻易妥协。”
“先去谈谈吧。”
汉京城南。
离汉京城只有十里,秦王泰的车队却在这里停了下来。
“怎么停下来了?”
马车帘掀开,一张大胖脸出现。
十六岁的秦王李泰不满的嘟嚷,他现在迫切的想要回到京城,想要早点入宫见到皇帝。从六月时在伊丽城见到皇帝使者,知晓了汉京的那场清洗后,他就兴奋起来。
一路星夜兼程,终于要到京城了。
一路上带兵护卫李泰回来的是东莱郡公、肃州刺史公孙武达。
当年玄武门跟随着秦王身边的九将之一,也曾是皇帝的心腹部将。这一次得了皇帝的手令,他亲自点了一千兵马护卫着秦王泰,一路返回汉京。
不过此时公孙武达的脸上有些无奈。
“殿下,出事了,我们被人拦截了。”
李泰仿佛听到一个好笑的玩笑。
“这里已经是汉京郊外,离汉京南门也就十里左右吧?孤离开汉京不过一年多,去年年底还回来过,谁有天大的胆子,敢在这里拦路打劫?”
“殿下,不是响马盗匪,是朝廷百官。”
“百官?”李泰愣住。百官为何要拦他,自己向来礼敬官员,他们为何要拦截自己。
“魏国公长孙相国和梁国公房相以及郑国公魏相等相国为首,朝中百官几乎尽在,他们现在就在南门外,冲着殿下来的。他们不肯让殿下入城,还派了人过来相告,让殿下好自为之,自己马上原路返回藩地。”
李泰的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非常难看。
那张胖脸,腮帮鼓起,一双眼睛瞪的老大。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
公孙武达也说不出话来,但宰相为为首的百官拦截,给他的压力是巨大的。他虽有一千兵马,可也不敢硬冲。
“将军,我们从另一个城门入城。”
公孙武达无奈摇头。
百官们虽然只守着南门,但你以为其它城门就没人了?
这可是宰相率领的朝中百官啊,大唐京城的军队分为南衙府兵和北衙禁军,两大系统。其中南衙的十二卫四府中,就有许多府兵轮流来京番上宿卫,驻扎在京城周边。
南北衙虽然都归枢密院统辖,但其中北衙是由皇帝直接统领的,而南衙则受中枢宰相们节制。
虽然这个中枢宰相专的是有同军机事衔的武相们,但他们也是宰相啊。
今天,枢密院也没敢调多少兵把守城门,但每个城门就放上几个兵,李泰敢硬冲直闯吗?
哪怕只有一个兵,不经许可而强闯城门入京,这都性质很严重的。
李泰很愤怒,也不甘心。
“陛下呢,陛下不知道孤今天抵京吗?”
公孙武达没说话,陛下就算知道又有什么用,百官们都在城门前拦着呢。
想了想,李泰也无奈。
他没胆量敢去冲百官们的拦截,可让他就此回去又不甘心。
“我们······先在这里扎营吧。”李泰最终只能无奈的下了决定,他心里还指望着皇帝父亲能来帮他解困。
······
南门外。
“秦王泰在十里外停下队伍,已经原地扎营了。”
“嗯,算他还有些理智,没来冲门。”
“他敢!”
······
汉京城的消息总是藏不住的,很快这次百官集体来南门聚会的原因就传出来了。
原来百官们是来拦秦王泰的。
‘听说啊,陛下想接秦王泰入京,然后立他为太子呢。’
“秦王泰?他有什么能力,可以当太子?”有人很不客气的说道。
“就是,太子殿下多仁德贤明。”
······
王承恩带着许多茶水点心前来慰问堵门的宰相大臣们。
“诸位相国大臣们辛苦了,喝点茶,吃点点心。”王承恩笑着让人支起桌子,撑起凉伞。
长孙无忌不客气的指着一边的一辆马车,“本相自己带了茶水点心来,就不劳烦王太监辛苦了。”
魏征笑道,“这秋高气爽,天气也不热,在这里也算是难得的透透气,看着这往来的商旅行人,好不热闹,挺好的。”
王承恩连碰了几个钉子,只好道,“陛下让咱家来传个话,事情差不多就算了,诸位相国也给陛下和朝廷留几分颜面,不要把事情弄的太难看,让百姓看笑话。”
长孙无忌怒气轰轰,“看笑话?到底是看谁的笑话?又是谁在闹?陛下最近行事,太过随心所欲了。陛下做事前有三思过吗,有想过朝廷的颜色,想过宰辅百官的颜面吗?一日署罢免十二位宰相,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
“魏国公,过去的就不要再提了吗?今天的事情,就此结束吧。”
长孙无忌却不给面子。
“只要陛下下一道旨意,着秦王立即原路返回藩国,某等自然立即离开。”
“这事····秦王千里迢迢回来,不如让秦王先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