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892-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第二舰队去日本的时间里,林大鑫还和英国驻大清公使欧格纳,在水师学堂林大鑫的办公室见了一面,英国人主要是对海战中林大鑫的潜艇非常感兴趣,欧格纳提出想购买林大鑫的潜艇,林大鑫询问欧格纳英国可以为他生产全钢制战列舰吗?
欧格纳遗憾的说,英国现在可以建造全钢制战列舰的船坞已经全部排满了,2年后英国应该可以为林大鑫生产全钢制战列舰。
林大鑫撇了撇嘴,然后用对德国人的说辞敷衍了英国公使欧格纳。
欧格纳听了林大鑫的说辞,明显是推脱之意,于是欧格纳说道:“难道林总督不想获得我们大英帝国的友谊吗?”
林大鑫强硬的回击说道:“我很想获得你们英国人的友谊!但是你们英国人也得让我看到,你们的友谊在哪里!”
最后英国公使欧格纳灰溜溜的离开了威海卫,回到了北京城内的英国公使馆后,给英国国内发了一封电报,在电报上欧格纳把林大鑫描绘成一个对大英帝国充满敌意的清朝掌权者,从此林大鑫上了英国人的黑名单。
英国公使欧格纳走后,林大鑫郁闷的想到,在世界上可以生产全钢制战列舰的国家,除了德国外,也就美国还可能为自己建造,但是现在美国的造船水平实在是普遍落后于西方各国,去美国造船厂订制建造全钢制战列舰,还不如让自己的造船厂建造全钢制战列舰呢!还可以提高自己造船厂的水平,提高工人们的经验。
于是林大鑫让人把造船厂的负责人魏瀚找了过来。
魏瀚风风火火的走进林大鑫的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有一杯沏好茶,拿起来咕咚咕咚的就喝光了,然后说道:“大鑫。又有什么事?我现在几乎忙的脚打后脑勺,又要忙着8艘快速防护巡洋舰最后的建造工作,还要在机械设备制造厂定制大连造船厂需要的设备,同时还得忙着威海卫造船厂的工人向大连搬迁的问题!我现在恨不得我能会分身术!”
林大鑫赶快陪笑说道:“呵呵!辛苦魏叔了,谁让你魏叔有能力,能者多劳嘛!这次让魏叔过来是问问魏叔,咱们造船厂有没有能力生产全钢制战列舰?”
魏叔一听顿时眼睛放光的说道:“上次你带来的军舰设计图纸。就有好几种全钢制战列舰的设计图纸,甚至还有英国威严级全钢制战列舰的设计图纸,大鑫你到底从哪里得来的?算了。我也不问你从哪里得来的!你带来的那种全主炮叫做无畏级的全钢制战列舰,因为排水量太大,我们虽然建造没有把握,但是现在流行的全钢制战列舰我们造船厂经过了8艘快速防护巡洋舰的建造。让工人们积累了大量建造大型军舰的经验。我认为我们威海卫造船厂现在完全可以建造全钢制战列舰。”
林大鑫一听魏瀚这个可以称得上大清造船第一人。说自己的造船厂能建造全钢制战列舰,马上大喜的确认一遍问道:“太好了!魏叔我们真的可以建造排水量超过万吨的全钢制战列舰了?”
魏瀚嘴角微微上翘,得意的说道:“我们威海卫造船厂的设备不比西方的那些造船厂差,甚至有些设备还比它们先进,只要我们的工人技术跟上了,西方造船厂能建造全钢制战列舰,我们也同样能建造。只是我们可以达到要求的工人太少,必须等待8艘快速防护巡洋舰建造完成。才能抽出人手建造全钢制战列舰!不然我早就过来找大鑫你了!”
林大鑫埋怨的说道:“这么好的消息魏叔你怎么不早来告诉我!”
魏瀚考虑了一下说道:“主要我还有些顾忌,我现在只是说。我们造船厂能建造全钢制战列舰了,但是建造出来的军舰性能,我只能说尽我们造船厂最大的能力,使得建造出来的军舰性能,达到我们造船厂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很有可能我们建造出来的全钢制战列舰,性能要比英国那些列强国家建造的全钢制战列舰要差一些!”
林大鑫认为自己的造船厂只要能建造出来全钢制战列舰就烧香拜佛了,至于性能差一些也无所谓,于是林大鑫笑着说道:“我相信魏叔,魏叔可是咱们大清造船第一人啊!魏叔,如果我们造船厂建造全钢制战列舰,您对我们造船厂的下一步造船计划是怎么安排的?另外,全钢制战列舰我们造船厂准备建造排水量多大的?”
魏瀚说道:“我参考了你带来的图纸,经过修改后,我们威海卫造船厂准备建造2款军舰,一款是英国威严级的改进型全钢制战列舰,一款是排水量超过万吨的大型快速装甲巡洋舰。正好我带来了2款军舰的数据!”
然后魏瀚从衣服兜里掏出了一张纸,给林大鑫详细介绍了一下2款军舰的数据。
英国威严级改进型全钢制战列舰,标准排水量14100吨,满载排水量15300吨,船长128。5米,宽22。3米,吃水8。3米,2座三膨胀蒸汽往复机,16座锅炉,双轴驱动,航速18节,最高装煤1500吨。水线装甲300毫米到450毫米,甲板装甲50毫米到65毫米,主炮炮塔装甲300毫米,副炮炮塔装甲230毫米,指挥塔装甲300毫米。装备2座双连装40倍口径305毫米速射主炮,14座单连装40倍口径155毫米速射副炮,16门75毫米速射炮,5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员编成680人。
大型快速装甲巡洋舰,标准排水量10100吨,满载排水量10900吨,船长135。5米,宽21。5米,吃水7。6米,2座三膨胀蒸汽往复机,14座锅炉,双轴驱动,航速23节,最高装煤900吨。水线装甲210毫米到380毫米,甲板装甲45毫米到60毫米,主炮炮塔装甲380毫米,副炮炮塔装甲210毫米,指挥塔装甲380毫米。装备3座双连装40倍口径210毫米速射主炮,16座单连装40倍口径155毫米速射副炮,14门75毫米速射炮,4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员编成620人。
魏瀚介绍说,这2款军舰上面的舰炮,威海卫兵工厂已经差不多研制成功了,除了双连装40倍口径305毫米速射主炮,其他的主炮已经生产出来了成品。特别是生产出来的大口径舰炮,都是新式的40倍口径速射炮,水师学堂那些铁甲战列舰上面的那些大口径的老式舰炮射速要提高几倍,并且射程也要远了很多很多。
双连装40倍口径305毫米速射主炮也研制的差不多了,不会耽误造船厂给军舰安装舰炮,而且这种305毫米的舰炮射程非常远。
像威严级改进型全钢制战列舰上面准备安装的双连装40倍口径305毫米速射主炮,再配合上新型炮镜,可以使得交战距离扩大到万米,可以使得这款全钢制战列舰在万米之外就对敌舰构成威胁。
新型炮镜是林大鑫在现代时空购买的,因为自己的工厂没有办法仿制,所以林大鑫在现代时空订制了一大批。
最后林大鑫和魏瀚商定,在完成8艘快速防护巡洋舰之后,威海卫造船厂把所有能建造这2款军舰的船坞都用上,4座万吨船坞建造4艘大型快速装甲巡洋舰,4座1。5万吨的船坞建造4艘威严级改进型全钢制战列舰。
而且林大鑫还决定以后会在正要建的大连造船厂,追加2款军舰的建造数量,财大气粗的林大鑫开始为自己的海军暴军舰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满清新军
恭亲王奕欣和李鸿章在威海卫参加完林大鑫的婚礼之后,就回到了北京城,直接进宫去拜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
在紫禁城的西暖阁内,大清权贵最核心的4人又聚在一起。
慈禧太后对着恭亲王奕欣和李鸿章说道:“两位爱卿辛苦了,大老远的还得让你们跑一趟,去威海卫安抚那个林大鑫!”
奕欣和李鸿章赶快说,这是他们做臣子应该做的。
慈禧太后又迫不及待的问道:“两位爱卿去威海卫,观察那个林大鑫怎么样?他有没有反意?”
恭亲王奕欣说道:“通过接触,那个林大鑫只想保住他的东北四省总督之位,对朝廷应该没有反叛的意思!”
李鸿章也说道:“那个林大鑫自己也说,不会反叛朝廷!老臣观察林大鑫不像是说假话!”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同时都松了一口气,如果林大鑫真有反叛的想法,定北军从山海关和威海卫两个方向进攻北京城,朝廷现在手中的残兵败将,根本抵挡不住强大的定北军,那可真就是山河变色了!
随后光绪皇帝说道:“亲爸爸!我们是不是该考虑筹备新军的事情了?”
慈禧太后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是应该建起我们朝廷自己掌握的新军了,不然那个林大鑫要是又有了反叛之心,朝廷连能平叛的军队都没有,那祖宗的基业可就毁在我们这些人的手里了!”
恭亲王奕欣点头说道:“太后说的有理!建立新军的事情刻不容缓!”
慈禧太后又问道:“恭亲王、李大人。新军的事情你们两位心里有什么章程没有?”
奕欣和李鸿章互相看了一眼,恭亲王奕欣首先说道:“在从威海卫回北京城的路上,臣和李大人探讨了一下新军的事情。认为可以把此事交给在和日本人战争中。作战表现比较好的依克唐阿和聂士成负责新军的事情。”
依克唐阿可以算是慈禧太后的人,而聂士成是北洋李鸿章的人,如果2人负责此事,等于新军这支力量掌握在慈禧太后和李鸿章手中了。
慈禧太后也点头说道:“哀家也和两位爱卿不谋而合,依克唐阿和聂士成2人还算得力,就让他们负责新军的事情吧!恭亲王,你认为朝廷编练多少新军。才能压制住林大鑫的定北军?”
恭亲王奕欣苦笑说道:“太后,据臣了解林大鑫的定北军已经有了15个师27万人,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定北军有近30万的新式陆军。我们朝廷至少要编练出30万大军,面对定北军才不至于吃亏,要想压制定北军,至少要编练超过40万的新式陆军。但是新式陆军不但需要购买大量的新式武器。还要给新军的将士发放高额的军饷。耗资巨大,依照朝廷的财政,能编练出7万、8万的新军就已经是极限了!”
李鸿章也说道:“恭亲王的话不假,太后,我们现在只能先编练一部分新军,等待朝廷财政好转一些再扩大新军的规模!”
慈禧太后皱着眉头考虑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恭亲王你去问问那些外国公使,有没有愿意借钱给我们大清的!建立新军的事情刻不容缓。朝廷宁可借一些钱,也要把新军编练出来!”
这时光绪皇帝突然插话说道:“亲爸爸!朕手里有一个人选。原来朝廷的驻朝大臣袁世凯,朕听他练兵有些想法,朕想让他也和依克唐阿、聂士成两人一起负责新军的编练!”
恭亲王奕欣听光绪帝这么说,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马上跟着说道:“臣也听说过这个袁世凯,是一个能臣,颇有能力!”
光绪听恭亲王奕欣帮自己说话,用感激的眼神看了一眼他。奕欣也对着光绪轻轻的点了点头。
慈禧太后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了一眼光绪帝,然后缓缓的点了一下头开口说道:“既然皇上看好这个袁世凯,那就让他也一起负责编练新军吧!”
最后4人商定,由依克唐阿、聂士成和袁世凯各编练一支新军。
等光绪皇帝、恭亲王奕欣和李鸿章离开西暖阁后,慈禧太后冷笑了一声,自言自语说道:“看来皇上长大了,心也变大了!”
随后慈禧太后下旨道:“传依克唐阿进宫来见哀家!”
光绪皇帝从西暖阁出来后,就回到了养心殿中。此时养心殿偏房中有2位臣子在等待着光绪皇帝,2人看到光绪皇帝回来了,马上迎了过去。
“臣翁同龢拜见皇上!”
“臣袁世凯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2名臣子分别是光绪的老师户部尚书翁同龢,与原大清驻朝鲜大臣袁世凯。
原来在大清和日本在朝鲜爆发战争之后,作为大清驻朝鲜大臣的袁世凯,就感到在朝鲜的清军根本打不过日本人,于是袁世凯从朝鲜撤回大清后向李鸿章汇报,大清在朝鲜绝不是日本的对手,建议撤兵至鸭绿江,把朝鲜丢给日本。李鸿章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大量淮军精锐丢在了朝鲜。
平壤战役后,李鸿章要求袁世凯依然做他的驻朝鲜大臣,奔赴东北帮助筹措粮饷武器。但是袁世凯不愿干,他认为大清在和日本的战争中没有希望能获胜了,就推脱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回到了北京城。
后来袁世凯看到林大鑫训练出来的定北军打的日本人丢盔弃甲,心中也萌发了训练和掌控一支新军的想法。在北京城内袁世凯主动拜访了光绪的老师户部尚书翁同龢,在翁同龢的引荐下,袁世凯走进了光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