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燕雀书 >

第54章

燕雀书-第54章

小说: 燕雀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兴元年秋八月,魏主曹丕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
  第一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乃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三路,乃东吴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乃番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
  此五路军马,甚是利害。早就有哨探报知了诸葛亮,丞相却不知为何,数日不出视事。刘禅坐不住了,赶紧打发几个黄门赍旨,宣召丞相入朝。
  黄门去了半日,带回来消息,说是丞相大人重病不起,刘云翼那便宜爹刘禅和太子大哥刘璿那是鞋里面长草,慌了脚。
  刘云翼和两个哥哥,一个弟弟都玩不到一起去?为嘛?人家个个做的才像是皇室贵胄,每日里用心读书,用心打理关系。唯独这北王,每天没有正形,不是拿着把大槊舞的内侍,黄门们胆战心惊。就是张弓搭箭,到处射鸟玩。
  也合着该倒霉,刘禅父子慌了脚的时候,几个王子都是陪着小心,不管有没有办法,至少都在装着想办法,刘理却是心知肚明,诸葛孔明他老人家,早就有安排,这会正装逼呢。
  唉,“高雅不是装出来的,孙子才是装出来滴”,云翼只顾在心底鄙视诸葛亮,再加上一些恶趣,当然就表现出来一幅吊儿郎当的模样。
  你说要是自己一个人吧,倒还无所谓,这跟前可是几个兄弟都在呢,你这副模样岂不是不知道忧国忧民?大义何在,天理何在,国法何在?
  于是,主子跟前比较有眼色的内侍,小黄门都抓住了机会,这时候打击别人就是抬高自己主子,小道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帝陛下和太子那里。
  刘禅父子那边正焦急呢,对刘理这些无理暂时只能先压一压,等秋后算账,谁知道,世间时都是无巧不成书。
  丞相不管事,太后,大臣们也当然跟着皇帝着急,就不时有人进宫出主意,一会是让刘禅去丞相府问询,一会儿又是太后准备銮驾,要去相府。。。。。。折腾的刘理不能专心习武。火大之下顺口来了句“一个个吃饱撑的,闲吃萝卜淡操心,丞相早就胸有成竹了,不知道你们慌的什么”?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再说咧,刘理以为自己藏在一个深深深深深几许的校场一角,发几句牢骚也不会被人听了去,却不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几句话就被人一字不差的听了去!
  当然,宫中无小事,事事达天听,刘禅在他说完这句话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
  诸葛亮曾经进谏过,要自己对这个三儿子多加留心,最好多多消磨下他的锐气,刘禅的玩乐心比较重些,没有放在心上,可这会听见此子口出妄言,心下着恼,加上心中没底,这小家伙说丞相已经有了主意,会不会是真滴?
  几个原因夹在一起,刘禅马上令黄门拿了圣旨,到校场把刘理提溜进了大殿。
  屏退左右,刘禅开始行驶父亲,皇帝的双重威严“逆子,所有人都在忧心国事,你却无所事事,在那里耍枪弄棒,还口出妄言,相父有鬼神莫测之机,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可以妄加揣度的”!
  刘理心地一惊,这他娘的也太没有安全感了吧?明明刚才校场就自己一个人呐?发几句牢骚都这么快上达天听,看来,自己身边的小黄门,内侍得好好梳理一下了。
  “怎么了,你哑巴了,刚才不是还说我们杞人忧天么,你来说道说道,嗯”一声娘儿唧唧但却威严无限的冷哼把刘云翼惊醒了,这尼玛还是先别考虑清洗自己身边人了,先把自己这一屁股屎擦干净再说。
  “启禀父皇,正是因为丞相有神鬼莫测之机,国事紧急,他这个时候宣称有病,绝对是有了对敌之策,只是需要机密行事,以免泄露了军机,儿臣当然也是忧心国事滴,只是慌也没有用不是?万事有丞相大人,父皇也切请宽心”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刘理只好想到哪说到哪,心底还不由暗骂,传说这便宜爹极其无能,怎么自己却感觉到不到?
  说实话,在原本的历史上,刘禅做了四十年皇帝,列位看官,我不想抬杠,但是,一个人能做这么长时间皇帝,除非是运气好到每天都能两块钱买中五百万,否则,这个人就还是有大智慧滴。刘禅真实的面目应该是属于那种大智如愚的类型。
  嘛玩意儿?算了吧,历史定论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要不也不会有“此间乐,不思蜀矣”的笑话。
  呵呵,这位看官,其实,这个笑话,正是佐证刘禅大智若愚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时他的情况是啥?阶下囚,如果整天把想回四川挂嘴上,早就被司马氏拖出去砍头三天了不是?
  好了,咱这是刘理刘云翼专场,刘禅最多也就是捧哏之一,咱就不纠缠他的问题了,只是说明,此人绝非猪,只是批了张猪皮而已。
  “宽心?你倒是宽心,你来说说,教朕如何宽的了心,这五路大军直如泰山压顶,丞相就算是天人,也得早作准备,此时称病,会不会。。。。。。”?刘禅甚至忘记了下面跪的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还是故意忘记了?
  刘理很郁闷,这家伙也太狡猾了点吧?把话故意说半截,自己要是不解释一下,就会显得真是没心没肺,要是解释了,又恰好锋芒毕露,让这个便宜爹注意到自己,唉,都怪嘴不把风,现在能怨得了谁?
  而且,刘禅这话整的很巧,会不会后面可以是真的胸有成竹了,也可能是会不会真的黔驴技穷了,你小兔崽子既然说丞相早就心有成竹咧,是不是要给老子个解释先?
  古人之智,刘云翼不是第一次领教,还是不小心上了黑杆秤,寻思无法,只得装模作样的四下看了一眼“这个。。。。。。”。
  刘禅看到云翼迟疑,挥手让太子刘璿暂退“理儿放心,丞相曾经说过,你好好磨砺,必有大成,不管说的对与不对,父皇不怪你就是了,这个小黄门叫黄皓,是朕的心腹,大胆说就是”。刘禅打蛇顺棍上,又逼了一下,同时暗示,不管刘理说什么,都不会有别人知道。
  刘理心底还是一凉,刘璿离开时那丝隐藏在宽厚仁爱下面的阴冷,让他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
  靠,哪儿有卖彩票滴,哥要买彩票!运气太好了吧?
  还有,黄皓!不是吧?这个间接毁了蜀汉,让诸葛亮都无可奈何的家伙,居然和自己差不多,现在才是个十来岁的小黄门?不是他还好,是他,老子更得小心了。
  哎,不过。。。。。。这黄皓和刘禅算是死党,大殿只有三个人,自己就是说了,估计只会让他俩私下嘀咕嘀咕,总不至于会去告诉诸葛亮吧?这个便宜爹就够难对付的了,眼下可千万不能招惹诸葛村夫。
  心念电转间,刘理打定了主意“父皇,如果儿臣没有猜错,丞相的确已经胸有成竹了,此五路大军,在儿臣眼里都并非无可化解,何况他老人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还是留个心眼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不是?就算是自己今天的话真的传到了诸葛那里,这小马屁一拍,也算是留个见面的情分不是?
  “嗯,朕也这样想,只是,家国大事,朕不能不忧虑,你试着说说看”。
  刘理整理了下思绪,装模作样的皱着眉头“儿臣想,丞相现在可能早就定计了,只是有一路兵还没有解决,所以暂时避着父皇”。
  “哦”?
  “您看啊,西番国王轲比能,引兵犯西平关,儿臣知道骠骑将军马超积祖西川人氏,素得羌人之心,如今病体调理已经差不多了,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丞相只要派个人过去,令马超紧守西平关,这一路根本没什么好操心的”。刘理边说,边左右拧缠了下身子,这一直跪着的滋味不好受呐。
  谁知道,刘禅根本没有让他起来的意思“嗯,有道理,继续说”。
  靠,不地道,不江湖,不义气,哥这理给你解疑释惑,还得跪着,嗯?貌似这辈分不大对,唉,咋说,这也是个便宜爹啊。
  “南蛮孟获,兵犯四郡,丞相只要飞檄遣魏延领一军用疑兵之计,跟他们绕圈子,蛮兵惟凭勇力,其心多疑,若见疑兵,必然迟疑不进,怕他干什么”?刘理尽量说得含糊些,留了些让刘禅自己思考的空间,同时又拧缠了一下。
  “滑头,黄皓,给北王搬条凳子吧”刘禅想了一阵子,感觉确实很有道理,短短几句话,已经解决了两路大军,那做作的样子显然是跪不住了,就顺水推舟让黄门给刘理弄个凳子来“有点道理,继续说”。
  “没道理才怪了,这可是诸葛村夫的计策,老子,啊,不,是哥,唉,还是不对,是儿臣抢过来说说罢了”刘理一边装模作样的谢恩坐下,心底嘟囔着,嘴里却道“孟达引兵出汉中,他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李严现在在白帝城守永安宫,丞相只需写封信,当做李严亲笔,令人送与孟达,这伙计必然推病不出,这一路也不会有问题”。
  刘禅一阵沉思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这个小家伙还真是对家国大事上心,这些人情世故,军机部署,居然了如指掌,果真是有些门道。
  “还有就是曹真引兵犯阳平关,这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丞相只需命一大将,比如赵云引一军守把关隘,并不出战,曹真若见我军不出,攻坚又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和决心,用不了多久,就会夹着尾巴跑路不是?这四路大军看着很厉害,其实不过是纸老虎而已”。刘理越说越顺当,本来嘛,别人想好的事情,自己拿出来说说,又不浪费脑细菌,还能给自己混个脸熟,虽然,这脸熟有些危险,但是,真要是想整你,你躲着也不是办法。
  “嗯,勉强说的过去,只是万一有哪路大军不按你的思路走呢?比如曹真不惜力强攻阳平关,该怎么办”?刘禅放心了不少,但一个黄口小儿的话,多少有些夸夸其谈之嫌不是?所以追了一句。
  “呵呵,父皇,丞相手握调动大军之权,随时可以用两名大将组建一支机动力量,屯于两川战略要点,哪边有意外,旬日就能支援过去,怕什么”?刘理留了心眼,总不能把诸葛亮所有的部署全部和这个便宜爹说清楚,那样就太匪夷所思了。
  “嗯,是这个道理,那还有东吴这一路呢”?刘禅脸上露出了笑容。
  “唉,这个就是儿臣所说的最难得那一路,儿臣愚钝,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出什么门道,父皇还是去问丞相的好,估计丞相应该有办法了”。刘理本来想要把事情说完,可看见刘禅的笑容,突然想起刘璿临走之时的眼神,赶紧打住了。
  “唉,如果真如你说,丞相托病应该是早就在暗地里调动兵马了,你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识,已是难得,朕心甚慰,只是,吾儿不可恃才傲物,与兄弟间要合群一些,尤其是太子,你要多亲近,明白吗”?刘禅又皱起了眉头,蜀汉和东吴的恩仇,纠缠的太深,这一路确实是大麻烦,所以,很快又纠结起来,只是轻轻点了一下刘理,并没有大惊小怪或者是提放的意思表露出来。倒让刘理心底大定。
  “儿臣明白,谢父皇,那儿臣先告退了,回去再仔细想想”顺坡下驴,此时再不溜,就真成傻子咧,没想到歪打正着,留了一些悬念,让自己不至于那么扎眼,还真起到了作用,刘禅愁着这事,就不会太注意自己咧。
  “去吧”刘禅陷入了沉思,挥手让刘理退下。
  刘理走后,刘禅又沉思了很久,左右思索没有什么好计策,居然在大殿睡着了,黄皓不敢惊动他,拿来了锦被给他盖上,悄悄到大殿门口叫过一个小黄门“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叮嘱了几句,赶紧回去伺候着,那边小黄门一路小跑去了太**。
  刘禅一觉醒来,已经是日上三竿,想起东吴这事,不觉仍是头痛,赶紧令黄皓准备车驾向丞相府走去。
  来到相府,管家大惊,赶紧要进去回报,被刘禅叫住了“不要惊动相父,朕自去问候”。
  来到后院,看到诸葛亮正在一处池塘边看鱼儿戏水,哪里有一点点病态,心底大定,悄悄走到诸葛亮身后“相父好兴致啊”。
  诸葛亮回头,看到是刘禅,赶紧施礼,被刘禅很诚恳的扶住。
  君臣二人开始谈话,刘禅心底有了刘理的开解,当下和诸葛亮侃侃而谈,反倒是令诸葛亮大吃一惊,不由暗自纳罕“陛下什么时候这么有条理了?而且对军事部署开始上心了?”
  “唉,只是,东吴这一路,朕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还望相父指点”两人英雄所见略同了以后,刘禅心底有点小小的得意,这次令丞相刮目相看了吧?呵呵,刘理可是自己儿子,这个不算是剽窃吧?
  “呵呵,陛下,臣料东吴未必会动,如果其他四路攻击顺利,他们必定会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