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燕雀书 >

第44章

燕雀书-第44章

小说: 燕雀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娘娘放心,哈哈,我夷狄若据燕地,当然要自己捍卫国土,岂能再麻烦上国,如此恩德,我族已经是无以为报了。。。。。。”使者头头兴奋过度,直接打断了钟离无盐的话,兴奋了半天,却突然想起什么“不知道,许我族据燕地,封藩国,需要我族拿什么交换”?
  “呵呵,吾皇岂是施恩图报之君,并无任何附加条件,只是,那燕王哙,你等不必往齐国送,给你们个建议,为了汝族能顺利据燕地,你们可起大军迅速控制燕地,却拥燕王哙复位。。。。。。”钟离无盐似乎有话没有说明白,但却就此打住。
  “什么?拥燕王哙复国,那不是。。。。。。哎,对呀,你们中原华夏人这样的事情很多,实际在我们掌握,他只是挂个名字而已,这样,就是其他诸侯国想要讨伐我们,我们也有了什么大义不是”?使者头头几乎跳起来了,如果不是他五体投地话,但是,很快转过了弯,继续五体投地的趴在地上。
  。。。。。。
  朝议散了,夷狄使者欢天喜地的辞行回家,诸朝臣却是久久不愿散去,然而一向贤明的齐帝,皇后却一句简单的“累了”就双双扬长而去。诸位臣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如做梦一般,不知道该醒还是该继续梦下去。
  好咧,列为看官,不要忘记,田辟彊和钟离无盐是双双扬长而去滴,人家可是合法夫妻哦,内中多少故事,咱们就别跟着了吧?欲知故事以后的故事,咱们下回书再见。
  

第四十章 馅饼大家都有份,别抢。
更新时间2014…2…13 20:04:59  字数:5176

 大华八年仲秋,已经被加封为齐帝国,平北大将军的少年大将乐毅,整顿兵马班师回朝,麾下兵马缓缓退到了最初占领的燕国四县附近,一边就地休养生息,一边将麾下新军精锐,批次调往兵马大元帅李惠麾下。
  这次调动似乎给了天下人一个明确的信号,齐帝国分封的北夷王,从此登上了中原诸侯争霸的历史舞台,而已经在北夷扶持下复国的燕王哙,似乎也坦然接受了做傀儡的事实,下令还在顽抗的燕国各路义军,放下武器,来朝庆贺复国。
  至冬月,除公子职,邹衍两路义军不肯放下武器来朝外,其他各路义军都放下了武器,来朝贺复国。
  燕王哙任命北夷大将葫芦噶不花为兵马大元帅,将燕国士卒与北夷骑兵混编,迅速开往燕赵边境。。。。。。
  齐帝田辟彊果然守信,按照封夷狄为北夷王的条约,将齐国军队撤到了平北大将军最初占据的燕地四县,并陆续调走了麾下精锐。
  双方睦邻友好的关系迅速形成。
  按照合约,北夷王将大批战马,逶迤南下换取齐国米粮,以充实因战乱而空虚的燕国民间,并为下一步百姓迁徙做准备。
  在燕国和北夷之间相互移民,华夷杂居这样的高妙主意,当然也是出自已经当了北夷王干娘的齐皇后钟离无盐之手。
  虽然这个干娘比自己还小几岁,不过,作为儿王的北夷王是不会在乎这个的,称呼而已,北夷势力迅速扩张,才是最重要的。
  以前看见东胡骑兵要退避三舍的北夷军队,最近都直接开始毫不客气的对胆敢犯境的东胡军马予以坚决打击了。
  更因为有强大的齐帝国做后盾,燕国新军迫近燕赵边境,一向好勇斗狠的赵武灵王居然也选择了沉默,这放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只因为抓了个燕王哙,这天上掉下颚馅饼直接把北夷王和北夷人民砸晕了,比喝了斤半,墙走人不走还要美上几分。
  北夷王现在拥着几个燕王哙王宫里搜集来的美女,才彻底体会到了什么叫华夷之别,这中原女子果真不是咱北地女子能比啊。
  互迁黎庶都开始大规模执行了,几年后,几十年后,我北夷有了大量的人口,大批的财富,虎狼儿郎之铁血善战,问鼎中原,呵呵,不是梦!
  按照干娘皇后的吩咐,燕王哙现在是被治的服服帖帖,迁民让他尽选精壮,他果真连一点假都不敢掺。今天去移民营看了下,这些家伙就是一天只吃一顿饭,也都能给自己赶上几年活,哈哈,发了,发了,赶明咱也吃油条,喝豆浆,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有钱!
  北夷上下欢欣鼓舞,庆贺历史性胜利的时候,燕国兵马大元帅葫芦噶不花却隐隐有些担忧,怎么这些被选中的移民里很多是彪悍异常,身上那种气质只有长期在军旅才能磨砺出来的人物?
  燕国十几万大军齐解甲不错,可是,那些解甲的部队,葫芦噶不花曾看过几支,没有这么强悍呐?
  可是,这个时候,葫芦噶不花知道,就算是自己说出去,在一片升平的景象下,又有谁会相信自己?还是干好本职工作,牢牢盯住燕王哙,盯住燕国的地盘,至不济,将来也能退回北夷。
  在葫芦噶不花一面按照北夷王的要求,大量往漠北押送民壮,却又暗自惊异的时候,齐帝国平北大将军乐毅此时带仅仅带了几个亲随,绕道赵国,来到了极北之地的北夷境内。
  在得到齐皇后钟离无盐的密信后,赵武灵王当即爽快的答应了一切,不答应除非自己是烧饼。
  钟离无盐这娘们儿聪明了一辈子,最近却是昏招频出,居然怂恿田辟彊给夷狄封王,这是干什么?
  你称帝的事情已经弄的大家都看你不爽了,风秀于林,木必摧之。啊,不对,激动大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好家伙做了露头椽子了,你还嫌风小,不知道啥玩儿叫韬光养晦?居然蹦跶出来给夷狄封王,这不是把天下所有的矛盾的焦点往你自己身上拉么?
  好吧,就算你们这对狗男女是为了迅速扩大影响,混淆视听,让大家把矛头往夷狄身上转移,也不至于付出这么大代价吧?
  燕地千里江山,岂能儿戏?好在我身边几位谋臣和本王都在事情之初就考虑到了你们的图谋,没有上你们的贼船,要不然就烧饼大咧。
  来的早不如来得巧不是?咱就按兵不动,现在这馅饼也有咱一块!
  乐毅这小子虽然年轻,可却是难得的名将,哈哈,只要乐毅真的成功指挥齐国,北夷联军,西出东胡,绕道西帝国背后出击,我这边命廉颇一使劲,呵呵,好大一块饼。。。。。。
  赵武灵王嘴角哈喇子流了半尺长,这块大饼现在只少一道程序了,那就是燕赵边界的燕军也和乐毅的齐军一样,暗自撤离,去西线和乐毅回合。
  呵呵,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我先做出了撤军姿态,可军队只是白天撤出边防,晚上再悄悄回去,不过用了军师的不动兵只动灶之计,每天减少做饭炊烟的数量,那燕国的大元帅就傻乎乎的上当,开始撤军了,唉,智商问题,夷狄终究是夷狄。
  暂时和齐秦两国开战不现实,咱也不犯那傻,可你田辟彊,钟离无盐居然让夷狄扶持燕王哙复国,那就怪不得本王了,我下了燕地,对于各诸侯来说,是驱除夷狄,对于你齐国来说,燕国可不是你的属地!
  齐国昏头了!这是现在天下诸侯,塞外诸胡的共同认识。
  近年来随着齐国的国计民生不断发展,国力已稳居天下第一,钱粮倍于秦,楚就是最好的体现。少年乐毅的成长,李惠的大器晚成,匡章,车无辕的日臻老奸巨猾,让齐帝国在军事上似乎也一时无两。
  老虎大了凶,猪肥了呢?就等着挨刀了!君子欺之以方,小人欺之以力。
  秦国是一副小人嘴脸,见便宜就占,只能以力欺之,当然,自己力量不够的话,被人家欺负了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一个人打不过你,几个人联合起来还不捣你个王八盖子俩熊猫眼?
  齐国呢,要是真做小人的话,诸侯还真拿它没办法,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可偏偏它放着老虎不做,非要去做猪!前几年灭宋,定中山的时候,诸侯还很焦躁,这一东一西出来两头虎狼,不好折腾。
  这几年下来,本来已经露出獠牙的齐狼居然开始讲起什么大义了,哈哈,你想当君子,那自然就要欺之以方了。
  刀快还怕你脖子粗?在赵武灵王流哈喇子的时候,楚怀王,魏王,韩王等等大小诸侯无不在脑海中或者地图上比划着自己那块大饼。
  为什么?原本只是暗弱之燕王实际上被齐国亡国,却让北夷人占了燕地,怎么会牵动了天下各路诸侯的食欲?
  齐国之所以被诸侯以为饿狼,是它有四只利爪,一颗狼头,加上非常厉害的脑子!
  四只利爪就不多说了,每一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国之干城,尤其是那娘们,虽然是奴隶出身,却早已经坐稳了齐国诸将的统帅之位。
  那狼头自然就是田辟彊,这狼头没有别的大本事,但却能有条不紊的理顺整条狼的协调,最厉害的当然是以皇后钟离无盐和淳于髡等辈,这些人做事往往不按常理,却总是能撷取最大的利益,让其他诸侯那是种种羡慕嫉妒恨。
  最近几个月来,这头狼病了,而且是大病,那种你不需要趁他病要他命,自己就会病死的那种,哈哈。
  这些年,齐国可是富的流油,呵呵,大家现在暗自磨刀就是了。
  齐国肿么了?天下人都在暗自惊喜垂涎的时候,齐国内部现在也是乱成了一锅粥。
  乱的根源,自然首先处在狼头上,田辟彊以前虽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好色贪玩,但却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一样作为君王的法宝。甚至比他父亲更会驾驭群臣,知人善用。
  可自分封了北夷王之后,这家伙似乎志得意满,小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似乎感觉天下已经在他脚下一般,先是将平北大将军的兵权削掉,致使这位少年英豪失踪,然后是对外偏听偏信于皇后钟离无盐,将大量兵力抽调前线,放弃了以前经营的楚国防线,大举对秦国用兵,车无辕,匡章也一改先前的老奸巨猾,真刀实枪的和秦军血拼起来。
  很多年来,诸侯哪一位不是心底期盼着这虎狼之争上演?可惜,两面都有很清晰的头脑,无论怎么调拨,怎么利诱,齐秦之间居然从来没有真正的实际开战过。
  现在呢?在很多人从希望变失望,再变绝望的时候,更强一些的齐帝国突然从根本上乱了起来。
  田辟彊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开朝议了,一直在**和贤妃夏迎春玩乐。朝中诸事完全交给了皇后钟离无盐。
  很多人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吧一个人放在他最合适的位置上,他是英雄,一旦摆错了位置,职位小的话,可能只是祸害几个人,一个小团体,而他的权力越大,造成的损害也会越大,甚至会祸国殃民!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这个时代的人可能不知道那些注明的惨案。
  比如,南唐后主如果不是做皇帝,而一门心思填词的话,会不会是一代文学巨匠?
  天启帝如果认真的做木工会不会是以为杰出的工程师?
  。。。。。。
  只是他们都不过是亡国之君而已!
  钟离无盐应该很清楚,自己作为田辟彊的辅佐人,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可以,但是让他驾驭群臣,这就等于是让一个裁缝去做羊肉面片子,让一个厨师去做围裙一样,虽然很是简单,可却绝不会做好,甚至把材料白白浪费!
  钟离无盐对于夷狄一事上的处理,并没有给大伙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要说是别人了,就是一向和皇后关系相处最好的淳于髡,在几位重臣从养心阁摇头叹气的出来后,都气的当天就辞去了职务,甚至连多停留一天都不愿意,就带了随从,马车一乘,投奔周王室国都所在的洛邑去了。
  这个钟离无盐出点子,拿主意什么的不错,任人用事就坝上显示出了稚嫩的一面,居然,把和她一直很熟悉的南郭惭推上了相国的位置!
  这南郭惭一郡之地尚且不足以胜任,你让他当相国,不是开玩笑嘛?可钟离无盐对朝中诸臣,除了已经陆续出奔外国的淳于髡等人,所熟悉的也就只有一个南郭惭了,不用他用谁去?
  孤舟啊,打住,打住,忽悠也得有个底线不是?就像脸皮厚也得有个尺寸不是?
  淳于髡在齐国可谓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即使是不做官了,也不可能直接就跑外国去吧?再说,齐国怎么可能放人?
  这位看官,小子只顾着指头急点,给您鬼吹灯捏,忘了交代,其实,这种事情在后世看来匪夷所思,可在战国时期,却是稀松平常。
  “君择臣,臣亦择君”跳槽的事情不胜枚举,而且大家都潜规则一样的睁眼闭眼。合则聚,不合则分,那时候咱华夏族的胸怀可不是现在能理解的。
  多的不说,就说一个苏秦就曾经佩过六国相印,您就慢慢理解吧,呵呵。
  好了,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苏代,哀高,南郭惭等人本来计划好逃亡了,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