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文魁-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勋眼前摆着一个危机,同时也是一个机会,曹操眼前也摆着一个危机,同时亦为一大良机。但若是勋放弃了他的机会,不仓促以征辽东,公孙家孤悬海外,其实于天下大势并无多大影响;而若曹操放弃了他的机会,不赶紧南征,则势力恐怕短期内将无法杀过长江去。故此两害相权,当此紧要关头,曹操不但不会应援是勋,反倒可能要求是勋的配合。
此乃是勋出兵时机不佳,缘由之三也。
关键问题,就在于这年月的通讯水平太差了,倘若在曹操得到刘备进取成都消息的同时,是勋也接到了这个消息,他断然不敢孤身去伐辽东。问题蜀中而至许都,千余里也,许都而至蓟县,又千余里,消息的传输不可能同步,就此产生了绝大的漏洞,使得是勋一时头脑发昏,竟而仓促用兵。
曹操接到是勋传来的通报以后,不禁大吃一惊,随即觉得自己的脑仁又有点儿疼了,几乎重要犯病。他急忙召聚谋士们商议,贾诩首先站出来帮是勋说好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乃应其时势而动也。是宏辅既得丞相允诺,自可专断,发兵虽不得天时,亦仗丞相之相援也。惜乎南征之事,未及相告,乃至错算……”
当日郭嘉临终之际,是勋向曹操推荐贾诩接掌情报工作,原本只是临时起意,脑海中灵光一闪,等回来以后,越想越觉得这主意靠谱。因而当他听闻郭嘉已然病死在返回许都的途中,而曹操也特意写信来通报此事,顺便抒发内心的抑郁,是勋趁机就复信重提此议,把贾文和好好地夸了一通。向曹操夸完贾诩以后,本着施恩必望报的原则,他又特意写信通知贾诩本人,说目前空出这么个职务,对曹家非常重要,我已向主公推荐,主公若真用君时,望君勿辞。
所以贾诩对是勋是心存感激的,因为靠着这个机会,他可以真正挤进曹家的核心班底,去发挥自己的专长,同时也等于为自家打牢了根基。贾文和一生谋划,专为保命,逮着机会也想进一步攀升,他倒并没有争权夺利之心,但也恐怕自己派不上什么用场,则曹操可以随便逮个机会就卸磨杀驴。如今终于靠着新任命而固其权势,如何会不感激荐举人是宏辅呢?
这正是贾诩赶紧站出来帮是勋说好话的缘由所在——站在是勋的立场上来看,他此番仓促出兵,不为无谋,不算大错;虽说就全国局势而言,时机挑选得很糟糕,但亦不可苛责并深罪其人也。
听了贾诩的话,曹操微微点头,但随即又摇头,说你讲的我都明白,但是宏辅若单独发兵,在没有我派发增援的前提下,胜算究竟有多大?我们又该当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呢?
荀攸直言不讳,说宏辅此番出师,与丞相前日追讨蹋顿、二袁不同,夏季未至,并无雨水阻隔通路,只要规划得当,直接把战线前推到辽水岸边,问题是不大的。只可惜兵数有限,又无大将坐镇,想在辽水畔击破辽东军主力,难度高了不是一星半点。只恐迁延日久,等到夏秋涨水期再无进展,则后路一断,粮秣难继,就容易被敌军趁隙击破。
荀攸拿出上中下三策,请曹操定夺:“急遣使以阻宏辅,命其退兵,此上策也,然恐敌前遽退,恐为所趁;遣一大将相助,若能渡辽水则可继进,若不得渡则及早退兵,此中策也;任其自定行止,我即南征,不遑相援,此下策也。”
荀攸本人是建议取上策,直接要求是勋退兵的,那样即便在后退途中遭到敌军的追袭,损失也不会很大,不至于伤筋动骨。贾诩却赞成中策,先让是勋往前打一段再说——不过是勋麾下并无强将,他本人参谋能力无双,做主将的经验不够丰富,这确实是危机所在,必须命将前往应援。贾诩说:“丞相前既允宏辅专断,而军初进、阵方合,胜负未分即召还之,恐伤其心,并动摇其威望也,再使镇幽,不亦难哉?”你原本答应得好好的,现在还瞧不出输赢胜负来呢,就要求是勋退兵返回幽州,他在当地的威望必然下降啊,那还能够继续稳固地守备地方吗?
曹操沉吟良久,他本身自然希望是勋不仅仅具备参谋之才,真的率军上了前线,也能打得赢仗——终究辽东的形势,是勋肯定比自己,以及自己麾下这票谋士要清楚啊,他仓促出兵,或许有其不得不然的理由呢。若能在自己南征之际,是勋亦于辽东击破公孙,则不但后顾无忧,还能极大地提振士气,进而威慑刘表、孙权,岂不是好?所以——咱就取中策,给他派员上将去帮忙吧。
考虑到平原决胜,骑兵非常关键,而一旦自己真的杀到长江边上,则骑兵就变成鸡肋了,所以曹操最终决定,派遣夏候渊率精锐骑兵两千人往援是勋。临行前还特意交给夏侯渊一份密旨,说你到了前线仔细观察局势,分析双方实力对比,倘若觉得胜算不大,即宣此密旨,命宏辅即刻退兵,勿得自误也!(未完待续。。)
第九章、平州智士
是勋之伐辽东,并非临时起意,早在他才当上幽州刺史的时候,就开始谋划了,为此多次召诸葛亮、司马懿前来研究,还特意写信去请教同为战略达人的涿郡太守沮授。沮授的回复是:“前丞相师出白檀,经平冈而抵柳城,道路悬远难行,非足效法也……”
言外之意,走那条道连曹操都战战兢兢的,返回后还重赏了当日谏阻之人,以你的能力,在道路修好前,还是别东施效颦为好啊。
“……出师当避夏秋雨季,仍循海岸而前,直下阳乐,即可勾连辽东属国乌丸,直迫辽水。公孙必据辽水而阵,与我周旋,此后之胜负,非授所可知也。”到辽水之前的战略调动,我还能够帮你出点儿主意,真要等隔水而阵了,输赢成败,即便提前规划也没有意义,得因应实际情况再作部署。
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的见解,也跟沮授大同小异。不仅如此,这几位都是隔空猜想,假设的空中楼阁,是勋却有前事……后事可以参照啊。在原本的历史上,司马懿伐辽东,所部四万众,而辽东军几不能御,可见只要促起不意,辽东真正能够快速集结,拉出来打阵地战的,也就两三万兵马顶天了——那还是公孙渊时代,论起疆域和实力来,恐怕要强过今天的公孙度。那一仗司马懿挥师急进,辽东军乃在卑衍、杨祚的统率下拒之于辽燧,也就是襄平西南方,在辽水东岸。则其必据辽水而御敌。其势一也。但是司马懿不肯跟辽东军主力硬碰。伪作南下,以调动敌军,实际北上从辽水中游得渡,直取襄平,迫使卑衍、杨祚掉头回援,即于首山将之摧破……
嗯,我也照猫画虎,同样这么干好了。
是勋最大的遗憾。是原本计划召沮授从军为参谋,然而沮子辅反对仓促出兵,借口生病,坚决不肯从行。是勋没有办法,只好让诸葛亮与阎柔当参谋——不过好在估摸着辽东也没啥强人,智力勉强能上70的柳毅远在乐浪,逄纪跟公孙家又不一条心,自家这套班底就理论上而言,足够用了。
于是亲率大军离开蓟县,首先进抵徐无。扯上徐无令田畴为向导,进而前赴右北平属国治所卢龙——即旧孤竹城也——与于禁所部会合。下一站是临渝。然后即为五百余里漫长的荒蛮之途。
从后世的河北省秦皇岛市,直到辽宁省锦州市之间,也就是所谓的“辽西走廊”,北为丘陵,南临海滨,中仅一道,在当时耕地极少,居民寥寥,五百里内并无城邑,对于大军远征来说,可以说是一条险途——当然啦,比出卢龙塞还是要好走多了。是勋最担心的,就是辽东军抢先占据途中要津——比方说在葫芦岛之类的地方——阻止自己继续前进,则狭路相逢,一夫当关,恐万军难进也。故此这也是他急于出军的缘由之一——辽东人也不傻,真要是因为公孙度挂掉而内部混乱,必会担心幽州趁隙来攻,从而很可能预先派兵塞其险道的。
他当然不知道,其实公孙度还吊着一口气没有彻底咽呢,故此辽东内部毫无混乱可言,因此也根本想不到是宏辅竟会如此大胆,贸然前来相攻。一直等到幽州军前锋抵达阳乐城下,消息才刚报到襄平,执政的公孙康闻讯大惊,急召阳仪、王建等人前来商议对策。
想当年曹操虽然兵进柳城,但也知道这座小城很难守住,只要大军一退,东南五百余里皆无可立足处,所以干脆把城内的胡汉人众全都裹胁走了,然后将城池堕毁。因而此番幽州军来,就不能再以柳城为前线基地啦,而必须快速攻下阳乐,才能在辽西东部站住脚跟,进而如沮授所说,联络辽东属国的峭王苏仆延,大踏步杀向辽东境内。
好在因为进军速度很快,阳乐城毫无防备,于禁把先锋军跟城门前一摆,随便吆喝两声,守将便吓得自缚出降了。两日后,是勋率领中军赶到,嘉勉了于文则一番,同时也舒了一大口气,心说我有阳乐为基地,这仗即便打不赢,要退回去也不为难啊。
临渝到阳乐之间大片的荒地,虽有道路,但是年久失修,加上海水不定期地倒卷,导致物资调运困难。因此是勋一路走,一路就分兵设置营垒、兵站,同时勒令后军的典韦、是峻征调民夫,一边修缮道路,一边缓缓前行。诸葛亮跑来警告是勋,说如今阳乐城中战兵、辅兵再加上民夫,人数达到了三万余,而检点府库,并不充实,粮草估计就够吃十来天的,这种情况下,咱可不能再贸然向前挺进啦。
是勋一开始急匆匆赶路,等进了阳乐城以后,他倒是沉稳了下来,当下笑着对诸葛亮说,不着急,我还得先派人去联络苏仆延呢,且在城内歇兵几日,以待后续的粮草运送上来吧。
派去联络苏仆延的使者,便是在胡人中素有威望的阎柔。阎柔向苏仆延献上锦缎十匹,并且许诺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要他集结兵马,率先向辽水挺进。是勋本人在阳乐一连歇了六天,直到阎柔带回来好消息,这才重整军势,直取辽东属国的治所昌黎县。
昌黎县背靠渝水,也就是后世的大凌河,只要突破渝水,那就算是彻底脱离辽西走廊,进入辽河平原啦,则公孙家所可仗恃的天险,唯辽水主流大辽水而已。
昌黎守将,乃是当日率军进驻阳乐,以拒曹操的韩忠,根据情报,守军四千余众,且多为老弱。是勋率军直抵城下,先派人入城劝说韩忠投降,只可惜韩忠本事一般,忠心不泯,当场毁书逐使,表示愿与城池共存亡也。
是勋带着诸葛亮、阎柔等人登上一处高阜。观察城防。但见此城方圆里许。虽然不大,土墙倒是颇为高峻,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恐怕不容易拿得下来。于是他便派遣诸葛亮就近伐木,制造攻具,待两日后即擂鼓攻城。
诸葛亮确实有发明家的潜质,是勋当日改进的礟车,经过诸葛亮二道加工。制造起来更为简便。此行便携带了不少礟车零件,只是抛杆太过长大,道路又难通大车,所以走着走着,就被迫都扔在半道上了。好在周边密林不少,巨木并不难寻,诸葛亮接连忙活了两个昼夜,最后顶着俩熊猫眼来回禀是勋,随即便在城前一溜排开了三十架巨大的礟车,其余冲车、撞车、云梯无数。
是勋挺得意。心说古来攻城前的准备,有人比我……哦。比孔明搞得更迅速的吗?而韩忠登城一望,则惊得连肝儿都在发颤。韩忠知道靠这昌黎小城,在数倍于己的幽州军面前,肯定是防守不了多长时间的,故此早在是勋进兵阳乐的时候,即遣急使往襄平去求救。可是左等右等,最终只等回来公孙康一封亲笔手书而已,要他固守待援——而至于这援呢,目前还毫无影踪可循。
韩忠不傻,他知道若把辽东军主力全都调上来跟是勋在大凌河畔对攻,胜算难期,而且也未必赶趟,以襄平那些人的想法,必然是要收缩防线,据守大辽水。仍放自己在昌黎,而不是下令弃城而退,不过为了暂时牵制幽州军,方便后方集结兵马,做好阵地战的准备而已——自己其实是一枚弃子啊!无奈之下,只得召集部属,诡称增援将至,以鼓舞士气军心——“我等但守足十日,援军必到。”可是能守住十天吗?他心里也没底。
结果才等了两天,幽州军就开始攻城了,先以巨大的礟车抛掷泥弹,打得西城墙破口多处、摇摇欲坠——不过是夯土墙而已,泥弹就足够应付了。随即冲车撞门,云梯搭墙,幽州军在郭淮、孙汶、秦谊等将的指挥下,汹涌杀至。韩忠亲自上城,督率士卒拼死抵御,身负多创,好不容易才熬到了黄昏时分。
照这个样子下去,估计明天就得破城,韩忠这个着急啊,在城楼上连绕了三十多个圈子。突然有门客凑近来低声道:“臣有一妙计,可暂退幽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