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301章

奸雄天下-第301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霸突鲁冷冷看着汪田哥,“你呢?你去什么地方?”
  “我……我去替元帅挡住唐贼!”汪田哥泪流满面,一字一顿地道,“大蒙古对我巩昌汪家的恩比天高比海深,如今真是我巩昌汪家报答的时候!元帅您先走,我带人去挡一下唐贼,哪怕是死,也要掩护咱们大蒙古的勇士全师下河南啊!”
  “好!汪田哥安答,记住你今天的话!”霸突鲁定定地看着汪田哥,然后突然扭头对正在行军的队伍大吼,“大蒙古的勇士们,加快脚步,明天晚上一定要到达井陉关!大蒙古的前途命运,就在你们的脚下!伟大的成吉思汗正在长生天上看着我们!”
  ……
  而在这个夜中,真定城中,陈德兴正高踞在南关城门楼之上,焦急地看着四下夜中景象。
  有“花花真定府”之称的真定城,在北宋时期便是繁华之地,后来在女真盘踞中原之时也是大城,便是历经了蒙古入侵和武仙(金末地主武装首领)之乱后,依旧有一万多户人口——这是个可靠数字,因为蒙古人已经将这一万余户居民从城中驱赶出来准备杀光,但是被史天泽保了下来。
  在史天泽治理的几十年中,人口更是增加了一倍以上,光是城内和城池附近,户数就超过两万,人口更多达十二三万。即便在史天泽将老巢移往河南之后,这里的人口依然有十万以上。
  不过这样一座在河北的平原上屹立了数百年的名城,现在却面临着将被遗弃的命运。
  城市周围,无数火光星星点点的耀动。正是陈德兴带来的骑兵,他们四下游动巡逻,只要看到从城中溜出的百姓或蒙元官员,便用马鞭将他们逐回。若是有人敢于反抗,那就格杀勿论!
  而在北面,夜色中隐约可见有火光烟柱,在远处升腾而起。
  那是郭侃的银甲旅和一连“弩炮兵”(就是用三弓弩发射天雷箭的炮兵,北明军的每个炮旅都有两个这样的弩炮兵连)正在和南下的蒙古人交火,以迟滞他们南下的速度。
  陈德兴出人意料的向南运动,为他争取到了宝贵的三天时间,同时也让真定城内的少量蒙古守军始料未及。或许是他们误以为忽必烈已经兵败,因此来了个误听消息而逃。不等陈德兴的先头部队到达,官员军将就呼啦啦逃散一空,很有一点“误听消息而逃是为下勇”的味道。
  不过陈德兴却不敢在真定城久留,方一入城,就下令将全城百姓团营编伍,然后随军迁徙!而且,只给出了两日的时间,现在已经过去了两昼一夜,明天就是大军放弃真定南下顺德路、广平路。
  根据行军计划,陈德兴所率的大军会沿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前进,再向东到达大运河,然后就能沿着大运河北上去海津镇——二三十万人沿着大运河行军肯定是比较安全的,如果能抢到些船,那就更加省力,能让老弱妇孺和辎重上船,青壮和精锐沿河行军。
  夜色当中,真定城内到处都是火光灯光,今夜是注定无人入眠了。韩安生指挥着真定这一带的天道教骨干分子和信徒,正在挨家挨户的动员,好话说尽,坏话说尽,连哄带骗再加威胁,总归是能将大部分人组织起来的。
  还别说,在生产力不发达,人的思想也够愚昧的中国古代,邪教对底层民众的组织动员能力,还是相当强大的。怪不得明教——白莲教一类的教派(也包括后来的拜上帝会),会被宋明清三代严禁了。
  不过话说回来,若是儒教的动员组织能力足够强大,又何须让明教——白莲教之流的邪教负担起驱逐鞑虏的重任呢?
  除了人口,真定城内的存粮也是陈德兴掠夺的目标。包括粮商和官仓的存粮都被集中起来,装上了骡马拖拽的大车,现在已经在近卫师的一个旅护卫下提前出城了,站在高处俯瞰,就看见打着灯笼的车辆,在南下的官道上绵延不绝,仿佛没有尽头。
  ……
  同样是这个夜晚,在真定城以被数十里外,无数篝火在滹沱河北岸的平原上燃动。每一团篝火之侧,都有横七竖八呼呼大睡的蒙古战士。只有在南面才有一道单薄的巡哨值夜警戒。这些巡哨也累得狠了,都未曾游动,只是站在原地,持着弓箭,脑袋不住的一点一点。
  这些累得跟狗似的,浑身脏污不堪的蒙古军将,先是从东蒙古草原或是河套草原东进南下走了两千多里,然后又急袭山西包围太原,紧接着又东越太行进入河北平原,在真定路、保定路来回转战。或离或散,或进或退或者数百里!
  便是昔日追随成吉思汗的蒙古勇士,也禁不起这样的折腾,何况是忽必烈手里的五代、六代鞑子?他们不仅人疲惫到了极点,军中战马也出现了折损,特别是从山西越太行以来的一连串机动,让一人三马两马的配置,硬生生变成了一人一马半的平均配置。
  这里可不是蒙古草原,战马折损太多,将来就不好补充了!正因为如此,忽必烈才不得不让他的蒙古人好好休息一晚,只调动了少数部队在前线和明军保持接触。
  另外,他这位蒙古大汗,也需要时间好好理一理思路——陈德兴怎么就南下了?难道就是因为自己在北边儿部署了重兵,他无法北进,所以才南下的吗?
  还是因为……山西那边出了状况?和山西的联络在四天前就中断了!也不知道是因为在路上遇到了陈德兴的游骑还是被反蒙元的山西土豪伏击,总之派出去的联络怯薛都没有回来!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围困太原的霸突鲁惨败!被太原城内的李璮、史天泽和张柔打垮!
  如果只有一个李璮,忽必烈并不担心。但是加上史天泽和张柔,这可就真的让人担心了——忽必烈一开始不知道这两货会跟着李璮入太原,否则他决计不敢只用五万人包围太原的。
  忽必烈沉沉地吸了口气,用布满血丝的眼珠子望着西南井陉关的方向,久久不曾移动。
  如果霸突鲁出了意外,那李璮和陈德兴就会在井陉关会师!在南面等候他忽必烈的,将是十几万李陈联军……
  想到这里,忽必烈猛地一颤,突然大声命令:“安童,立即派一个百人队去井陉关!”


第470章 没有永远的朋友
  山西,平定州州城以东约20里,一处草草而就的军马营盘之中,同样有一支相当疲惫的大军在休息。
  这片所谓的营地,也是草就。寨栅都未曾设置。只是用长矛扎束了一些鹿砦,胡乱放设作为支撑。
  营地之内,帐幕摆放也谈不上整齐,而且每个帐幕之中,都塞进了几倍的人,挤得满满当当的。帐中气味难闻之极,但是里面的军士却只是呼呼大睡。
  这些军士大多穿着东唐军的红袄,显然是李璮指挥的追兵。不过也有些人穿着老百姓的衣服,脑袋下面也没有枕着皮甲,有人怀里抱着个头盔,有人连盔都没有——他们都是沿途加入的山西豪强子弟或附庸。山西多山,地形复杂,不利于骑兵发挥,却有利于老百姓躲藏。因而在蒙古入侵时,豪强势力保持的较好。实力较大的豪强往往授个州县总管,实际上就是割据一方,实力小一些的豪强,则占几个山头,一样称王称霸。
  不过不想当地主的农民不是好农民,不想当军阀当官的豪强也不是好豪强!
  因此看到太原大战胜负已分,那么大家伙儿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赶紧投靠大唐吧,将来也弄个开国功臣当当!所以李璮自太原出发,一路追击作战,兵马却是越打越多!离开太原的时候他只带了三万多人,现在已经拥众不下七万!
  这位大唐天子估计,等他的大军越过太行山的时候,十万人马也能凑出来的!如果能和陈德兴联络上,两家并肩作战,消灭入侵河南的蒙古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陈德兴可能会要求更多的利益!或许会要求太行以东,黄河——大清河(在黄河夺淮入海后,由原黄河山东段形成的河流)以北的河北之地……
  如果陈德兴真的提出这个要求,李璮也准备咬牙接受下来。毕竟打败蒙古是重中之重,至于陈德兴和大宋,只能放在将来慢慢对付了。
  或许他的有生之年都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毕竟中原在这几十年的战争中损失太重,没有数十年的休养生息根本就缓不过来。
  就在李璮琢磨着怎么在战争结束后行仁政,与民休息的时候。他的大帐外面一阵扰动,然后就听见又人再喊:“太子殿下驾到。”
  接着就见大帐门帘一挑,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子满脸喜色的走了进来,正是李璮的太子李彦简。
  “父皇,大喜,大喜啊!”李彦简不及行礼,便高声向李璮报喜。
  “大喜?喜从何来?”李璮看着儿子,忽然想到什么,“莫不是有了太行山东面的消息?联络上陈德兴了?”
  李彦简只是摇头,道:“不必联络陈德兴了,有更好的消息!汪德臣向咱们投降了!”
  “谁?”
  “汪德臣!巩昌汪德臣!”
  “什么?”李璮一惊,猛地站了起来,“莫不是误传吧?汪家的地盘可在六盘山脚下,他要敢反,忽必烈还不把汪家的九族给诛尽了?”
  “忽必烈诛不了汪某九族了!”大帐外面突然有人高声应答,然后就得衣甲响动之声,一条陇西大汉大步走进大帐,看见李璮就要拜倒下来磕头。李璮却立刻喝住了他:“舜辅老弟行什么大礼?快快起来说话……舜辅弟,你如何亲自来了?是不是河北那边出了什么状况?”
  进来的人正是汪德臣,也就是汪田哥(田哥之名是蒙哥所赐)。听了李璮的提问,他苦笑一声:“皇上英明,真定府如今已经被陈明王占据了,您说忽必烈还能拿小弟怎么样?”
  李璮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双目如电,死死的注视着汪德臣,只吐出两个字:“当真?”
  “如何不真!”汪德臣道,“某是前天晚上得到消息的,有几个真定府的逆元官跑进娘子关了!小弟亲自问过他们,陈明王的大军三天前就进了真定府城,浩浩荡荡的总有三四万战兵!”
  李璮脸上升起了复杂的表情,在大帐中走动几步,回首对汪德臣道:“舜辅老弟,你手里还有多少人马?霸突鲁还有多少人?他们还能战吗?”
  汪德臣一拱手,回答道:“不瞒皇上,臣带来山西的人马损失颇重,如今能战者还剩三千,不过都是百战精锐!至于霸突鲁手中……若是不计臣的三千,还有两万三四千人,其中一半是蒙古的东道兵,累败之师,又无甚好刀好甲,不怎么耐战。皇上若速发精兵,一定可以大获全胜。”
  李璮脸上又习惯性的出现了犹豫思索的表情。李彦简最知道父亲的性子,屁大的事情也要反复斟酌半天,实在不是乱世争雄的性格。
  大唐太子跺跺脚道:“父皇,若大唐还想要河北之地,就不可再迁延了。若是让明国尽有了河北,只怕这中国属谁就难说了!”
  李璮吸了口凉气,是这个道理!陈德兴要有了河北和燕云之地,不管是人口、军队还是财力,都将远胜大唐,他还肯当个“辽主”么?
  “父皇,莫犹豫了,快些进兵吧,无论如何,都得把俺们的七万大军开到真定城下!否则父皇三十多年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了!”
  李璮猛地站住,回头看着儿子,重重点头:“对!得尽快把大军开到太行山以东!彦简,快快替朕拟旨,叫史天泽、张柔、王文统带兵出忻口招抚晋北豪杰,再屯大兵于飞狐口。”
  飞狐口以东就是易州,易州之东就是燕京!李璮的部署就是要以史天泽、张柔所部威胁燕京。自己再吞并太行以东,和济南的李彦国所部遥相呼应,好逼迫陈德兴退返燕云。
  忽必烈如今很可能已经败亡,没有了忽必烈和忽必烈身边的几万精锐,蒙古是据不住中原的,能够经由关中返回河套已经是走了大运。而宋国又不堪一击,将来的天下非唐既明……在这个当口,大唐便是咬着牙也要和陈明争上一争的!
  而陈明的主子陈德兴,这个时候却完全没有和自己的岳父老泰山争天下的心思。因为他知道忽必烈的大军就跟在自己的屁股后面,他的“难民大军”离开真定城的时候已经壮大到了十七八万人。人是不少,可是能战的还只有三四万,其中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他从燕京带出来的一万四千人。
  不过十七八万的人数也不是全无用处的,至少声势浩大,走在河北大平原上好似一道没有头尾的洪流!若是遇上胆怯一些的对手,吓都吓跑了。历史上,中国古代发生的每一次农民起义,都会用上这种裹挟民众以壮声势的战术。但是光知道裹挟,不会组织和利用,也没有一块可靠的根据地,最后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好在陈德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