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春秋做霸王 >

第18章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18章

小说: 回到春秋做霸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纪答道,纵横家确实对于信义不大感冒,苏秦张仪将各国君主忽悠得团团转,直接就让天下人从心里认为纵横家多是失信之辈了。但是不能以一角而窥视所有,纵横家也有许多讲究信义的,就比如现在的纵横大家公孙术,虽然是一头老狐狸,可是他说到的事情都会做到。

  “殿下明白就好,还有请勿再叫我为兄了,南宫迟可不敢与殿下称兄道弟,殿下叫我子恒便好。”

  南宫迟笑道,刘纪心中鄙视了下南宫迟,他叫了那么多声结果到现在才说不敢当,不过南宫迟如此说,证明刘纪和南宫迟的关系又拉近了一步。

  “那我便称南宫兄为子恒了?”

  “正应如此。”

  南宫迟应道,嘴里继续问道,“殿下对于酿制酒的售卖可有意见?据我所知,各国都有对酒的不同喜好,齐酒淡酸淡甜温和无力,燕酒潇寒孤瑟,秦酒苦涩无比,晋酒烈性如火,汉酒却十分辛辣,带着一股肃杀凛冽之气。各国都爱本国之酒味,不知殿下所制之酒符合哪些国家口味?”

  “诸国皆宜。”

  刘纪的脸上信心十足,喝酒要喝美酒,美酒是什么?纯度高的才叫美酒,纯度低的喝下去算酒么?与白水何异。

  “诸国皆宜?呵呵,一种酒中难道有这么多种口味?”

  南宫迟对于刘纪说的话有些怀疑,狐疑的目光看着刘纪说道,

  “多种口味没有,但有一种,烈性十足!秦晋苦寒之地,不必多说,自然越是烈酒越好。齐汉两国虽然地方不是苦寒之地,可文人士子无不以酒借以消愁,那种温和酸甜的酒水如何能行,我所制之酒,但凡是七尺男儿,血气沸腾之辈,不论年少都符合其口味。”

  刘纪淡淡的解释道,他的酒如果酿制成功,纯度不知要比诸国的酒高多少,晋酒的烈性根本不及其十分之一。刘纪看多了那些拿着大碗饮酒的壮汉,好像这个时代的男子喝酒从来不醉一般,几大坛的酒往嘴里灌,但是真实情况只是这个时代的酒水纯度实在不高,顶多比刘纪前世的啤酒纯度高点罢了。

  一想到自己酿制的酒水成功,那群壮汉喝几杯后就已经醉得不省人事的场景,刘纪心中就有些发笑。再者,刘纪相信但凡有点血气的男儿都会爱上那么烈的酒,喝几口后就热水沸腾起来。而秦晋两国的民众估计更会欢喜,在那种苦寒之地,更需烈酒相伴。

  “男儿需饮烈酒!哈哈哈,殿下所言有理,南宫迟在此期望殿下的烈酒早日酿好,我也品尝下如何烈性。”

  “酿酒一事,还要麻烦子恒了,酿酒之地,人力,都需要立刻准备,这样我也好早上酿制佳酿。”刘纪对着南宫迟作了一揖。

  “没问题,我会立刻安排的。”

  南宫迟眼睛微眯,忽然开口问道,“殿下在齐三年可是深藏不露啊,以前曾听闻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殿下想效仿庄王吗?”

  “纪安能与庄王比。”

  刘纪谦虚的说道,南宫迟和公孙术不同,他可以在公孙术面前大谈自己的理想追求,大谈天下大势,因为纵横便是论天下大势的正如公孙术所说,学习纵横不敢论天下大势就是笑话而已。可是在南宫迟面前刘纪却不能如此说了,儒家和纵横家不同,再说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刘纪也是不赞同的,最起码现在不赞同。

  儒家理念,以仁礼为核心,对于仁道,自是赞颂了数千年的对百姓施以仁义,而礼则是恢复周朝以礼治天下的传统,使百姓得到教化,人人都礼节仁义,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

  可这种理念无疑有着很大的缺点,且不说那个礼节治国了,就是仁道在这个春秋时代都难以有国家做到。儒家讲究民的重要性,可这个时代,君主们还未意识到民众的重要性,儒家所说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如何被统治者所接受?

  更何况人皆有私心,人人礼节仁义,善良纯真,真是天真主义!没有法度就没有国度!依靠礼法治国终究只能导致国亡,只有真正的将一个国家有着完整的法制,才不会靠这种礼法治国导致国亡的下场。

  在刘纪看来,儒家理念在这个春秋争霸的时代根本行不通,所以儒家也不会被统治者接纳了。但所谓乱世当用重典,而太平当施仁道,儒家仁道的理念在太平时期还是可以接纳的。

  每个学派都有着自己的优缺点,在这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哪家的思想符合统治者的心思,哪家就会壮大起来。儒家自第一代圣贤后理念一直未变,不迎合统治者的心思,如何能得到任用?刘纪感觉春秋战国和先秦时代的儒家便是没有做出任何改变才不会被统治者任用,而汉代时期的儒家符合了统治者的心思所以才能奠定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正统的地位。

  “当今天下,诸子百家争鸣,殿下若想学庄王,为何眼光极其狭隘也,纵横终究是小道,无治国之才,无兴国之计,无强国之策。殿下若有兴趣,南宫迟愿代为引荐我的老师荀子,殿下也可听到我儒家之道。”

  一堆客套话后,南宫迟终于露出了自己的心思,他要刘纪和自己的老师荀昱见上一面!儒家,并不是世人所想的那样,只有受到荀昱的教导,才能明白儒家的伟大之处。


第三十二章 儒家治国


  “荀子大师,早就想一见。”

  刘纪非常谦恭的说道,作为一个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人氏来讲,对于古代的圣贤有着一种莫名的崇拜,不为别的,就为了他们能在这个时代为广大的平民百姓发出一道声音音。

  “多谢殿下能听子恒一言。”

  南宫迟看向刘纪的眼中已经露出一丝精光,刘纪毫不犹豫的话语让他有些吃惊,更让他肯定请刘纪和老师一谈肯定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我还要感谢子恒能给我一个能见荀夫子的机会呢。”

  刘纪颇有些自嘲的说道,不过事实正如刘纪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南宫迟的话,凭着荀子的性格肯定是不会和刘纪相见的。

  “殿下在这稍等片刻,南宫迟去去就回。”

  南宫迟起身告辞道,比较急促的走开,刘纪看着南宫迟离开的背影,心中暗笑。

  和南宫迟的这笔生意谈下来,他以后就不用为钱财发愁了,正应用钱财广招英才。一想起英才,刘纪的脑中突然浮现了季奢的身影,这个燕国游侠无疑是最好的大才啊,有着对大势的见解手下更是有着诸多效命的游侠。

  只是季奢那日走后再也没有联系刘纪过了,刘纪一时间也不知道他的下落,不过刘纪心中有些预感,季奢肯定在一旁时刻地关注着他。

  等待的时间很漫长,但由于刘纪脑中各种胡思乱想,只是大约半柱香的功夫,南宫迟便走了回来,同时和他进入的是一白须老者,正是南宫迟的老师荀昱。

  这便是名震天下的儒家圣贤荀子荀昱?刘纪看见荀昱的第一眼有些惊讶,在他看来荀昱应当是如同电视中那些人所描写的那样,脸上总是带着一副悲天悯人的神色,举手投足之间都有着极大的人格魅力令人臣服。

  可是荀昱的模样完全就颠覆了刘纪心中的圣人形象,苍老的脸,瘦弱的身躯,刘纪很怀疑他会不会被一阵风所吹倒。若是说这个儒家大能和普通老人的不一样,就只在于他那双还炯炯有神的眼睛吧,看着刘纪的那双眼睛中流露出一种不知道如何说的复杂神色。

  “汉国质子刘纪拜见夫子。”

  刘纪对着荀昱行了个大礼,尊敬的称呼道。

  “你就是那位喜好纵横的汉国质子?找老夫有何事?老夫可提醒你,老夫不屑于和殿下辩论纵横,所以殿下若想谈纵横另找他人吧!”

  虽然被南宫迟请来了,可是荀昱的傲气可还是没有散掉,语气生硬的说道。刘纪听着脸上顿时惊愕,他没有想到一代圣贤居然还有如此一面,这个圣贤不是永远都是和蔼可亲的面孔么?怎么看着刘纪的表情,用后世一个词来说,是有点……嫌弃?

  对,就是一副嫌弃的表情。刘纪将目光投向南宫迟,南宫迟苦笑地要摇摇头,显然对于荀昱的脾气已经习惯了。

  “听夫子所说对纵横很是不屑,那我今日便暂且不论纵横。儒家身为百家中超然的存在,我对于儒家早就有所耳闻,可纪一直不明白,儒家的追求是什么?”

  荀昱的脾气虽然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可是刘纪还是忍住了,被嫌弃是正常的,谁叫他被公孙术那只老狐狸坑了呢。

  “儒家的追求?天下三岁小儿都知,汉国质子问老夫,难道是想羞辱老夫么!”

  荀昱的老脸上闪现出一丝气愤神色,经过多少年的努力,儒家的思想理念早就传遍天下,儒家的追求更是人尽皆知。可是刘纪从此事来问他,实在是感觉有些羞辱的意思。

  “儒家的思想,仁道,礼治,可其追求却一直未曾总结过,儒家活跃在百家中,儒家圣贤游览诸国,其追求便是想各国君主接受儒家主张治国,实行仁道礼治的大同社会,不知纪可曾说对?”刘纪脸上的表情渐渐地严肃起来。

  “仁道,礼治……”

  荀昱的脸上有些波动,没有回答刘纪的话,但似乎已经默认刘纪所说。

  “儒家讲究教化天下苍生……昔日孟夫子所说,人性本善,人人应当归荀本性,天下皆是善良之辈。而夫子主张人性本恶,天下苍生需得教化,方可……”

  “住口!老夫几时曾说人性本恶!我儒家本循孔孟之道,孟夫子所言人性本善是天下至理……”

  荀昱一句怒喝,刘纪脸上冷汗顿时而下,人性本恶!这是荀子所说,可却不是眼前的这个荀子,刘纪又弄错了,前世脑中的思想让他不由自主的说出。

  “汉国质子,老夫不知你从何处听说人性本恶的道理,但劝你莫入歧途,人性本善,人生来便有恻隐之心,怜悯之心,羞耻之心,而之所以为恶,不过是后天的丧失罢了。”

  荀昱铁青着脸说道,他身旁的南宫迟更是被刘纪的一番话惊到,人性本恶!这句话让他的思想受到了些许冲击。或许是因为经商的缘故吧,他见识到了人太多的缺点,自私自利,欲望不满,真正证实了刘纪所说的人性本恶的说法。

  “人性,不管孰善孰恶,皆与后世教育有关,夫子自认为儒家将教化苍生,可春秋数百年,儒家教化民众几何?夫子一直想君王采用儒家思想主张治国,可儒家又是否能治理国家?”

  刘纪看着眼前的儒家圣贤荀子,心中感叹一声,这个荀子完全就是尊崇着孟子的思想,和刘纪脑中的荀子完全不同,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荀子的悲哀吧。没有自己的思想理论,称为一代圣贤,实在勉强,哪怕他尊崇孔孟思想再好,可终究不是圣贤。

  “对百姓施以仁政,礼法治国,实行王道,太过虚幻。儒家追求的梦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今天看来,夫子顶多做到修身齐家两项,治国尚且不能,如何平定天下?”

  刘纪的声音铿锵有力,一语说完,荀昱和南宫迟心中俱是波澜起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荀昱喃喃自语道,心中猛然坚定,这正是儒家数代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啊!


第三十三章 秦国商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将儒家的梦想追求看的彻彻底底的人居然是一个爱好纵横的汉国质子。荀昱的心情第一次感觉有些沉重,一直以来,他们儒家都只是想为了建造一个真正的大同社会,可这大同社会便是需要儒家治理出来的啊!治国平天下,将儒家子弟的崇高追求概括得非常准确。可如刘纪所言,如今的儒家都未曾治国,何来平定天下?

  “儒家治国,纸上谈兵。”

  刘纪有些叹气,他本来以为这个儒家与后世汉朝的儒家理念已经差不多了,哪知道还停留在孔孟时期的儒家理念,儒家必须改变!王道治国,能有什么用,这个争霸的时代,谁的拳头硬才是硬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自古不变的真理。

  “仁政,礼治,王道。我儒家为何不能治国,仁者无敌,实行仁政万民归附,天下一心,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王道!若有一国实行王道,天下一统近在咫尺。”

  荀昱硬生生的说道,王道理念在他脑海中大半辈子,岂是由刘纪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

  “愿夫子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王道统一天下,哈哈哈!”

  刘纪大笑数声,对着晏钰拜道,“儒家若不改变,天下再无儒家立身之地,夫子为儒家圣贤多多思虑吧!纪先辞去了。”

  “殿下……”

  南宫迟还想和刘纪说几句,刘纪今天给他带来太多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