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唐-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他不仅仅要通过火炮的公然登台亮相给回纥这位骄傲的二王子移地建一个下马威,其实还存在着威慑群臣尤其是皇太子李豫的深层次心思。
有了如此神器作为震慑,谁还敢造皇帝的反?谁还敢在皇帝面前耀武扬威?从某种意义上说,火炮对于皇帝而言,更像是一种政治工具。
孔晟缓步行来,在众人复杂不一的目光注视下神色平静,其实他心里这时正在暗暗发笑,火炮的威力固然很强,但也有它的短板,比如说发射时间长、当前的精度准度都还略差、制作成本高昂很难批量铸造、同时还需要至少盏茶时间的冷却等等,这注定了它暂时只能作为特种武器存在的价值,不能作为常规武器。
今天火炮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威力,其实具有不可复制性,并不像群臣显贵下意识认为的那样一力降十会。
也就是说,两军对垒之中火炮是可以用的。如果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火炮轮番发射,肯定会给敌军造成巨大的伤亡,但一两门火炮的价值,也就在于震慑而已,不足以改变战争的结局。
但是这些,在场这些朝臣都不清楚,连皇帝都是懵懂不明。孔晟懒得讲,也不会去讲清楚。反正火炮这一次登台亮相的威慑效果已经产生,达到了他的预期。
皇帝要靠这个威慑群臣和皇太子李豫,孔晟又何尝不是?这一炮轰鸣,所有朝中那些视他如仇敌、对他心怀嫉妒的人,今后要继续跟他敌对,就必须要好好掂量掂量值不值。
这是孔晟在大唐安身立命的一个重要筹码。有了这个筹码,皇帝也好,群臣也罢,就会永远对他保持一定的善意。而有了这个筹码,所有试图向孔晟放冷枪的人,都必须要考虑后果和代价。
至于那些回纥人,此刻孔晟估计已经吓得魂不附体了。这些塞外蛮夷,固然在马背上长大且英勇善战,但再勇猛的战士也扛不住火炮的轰杀,大唐拥有如此威力惊人的神器,回纥人哪里还敢进犯中原?
多少回纥人也经不住这一炮轰下去,撼天动地的威能不是人的躯体所能承受的。回纥人固然勇猛,但也不能也不敢去做那张蚍蜉撼树自不量力的事儿。
实际上,在识时务方面、在弱肉强食的法则面前,回纥人比大唐更现实、更理智、更知道进退。
孔晟向皇帝拜了下去:“臣所幸不辱使命,火炮发射成功,特来向陛下交旨。”
孔晟神色平静,并无半点自傲或者骄矜之色,这让皇帝看着非常满意,但对于朝臣显贵来说,孔晟越是如此沉稳,就越发显得深不可测莫测高深。
皇帝哈哈大笑:“孔晟,辛苦了。汝铸造之火炮,威力惊人,足以成为护佑大唐百姓的神兵利器,对朝廷、对社稷功高盖世。从今以后,有汝火炮压阵,看那些蛮夷之人,再敢犯我边境?!”
皇太子李豫迟疑了一下,上前来躬身道:“请问父皇,此物究竟是……”
李豫必须要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物件,又究竟如何产生。这个问题不弄明白,他会睡不安枕的。
皇帝意味深长地目光从李豫身上掠过,朗声笑道:“此物名为火炮,因为是孔晟所出,所以,朕就为之取名为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各位爱卿,孔晟在数月之前,就将此物贡献给朕,朕得之视若瑰宝,珍藏于宫中密室之中,****把玩。今日特着孔晟试射看看威力,也好与诸位臣工一并观赏。”
李豫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这是皇帝和孔晟秘密铸造出来的东西。威力如此惊人,已经超出了世人的想象。这个时候,李豫已经顾不上去想孔晟为什么能发明出这种颠覆人类眼球的东西,他顾忌的是皇帝拥有如此神器,今后……李豫都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李豫心凉如水,满腹的底气都渐渐在开始消散一空。
李泌和杜鸿渐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眸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敬畏。难怪皇帝对孔晟始终高看一眼、始终网开一面,原来孔晟掌握着这种国之重器。难怪皇帝要将亲女纪国公主赐婚给孔晟,也难怪孔晟竟敢再三抗旨拒婚,而皇帝却保持着相应的克制和隐忍。
一切,都因为火炮的出现而变得明朗起来。
孔晟的价值,因为火炮的存在而陡然间上升到巅峰。无论是对于皇帝,还是对于大唐江山来说,都是如此。
而所有的一切,也都因为火炮的出现而变得非常简单。
没有人再会去揪住孔晟为什么复出不放,什么过去的罪名,什么死而复生的疑点,统统都不再是问题了。
如果孔晟因为一次抗旨拒婚就搞出护国神器,那么,这样的抗旨拒婚不妨多来两次。
孔晟向朝廷贡献出如此神器,其功勋空前绝后,无人可及。这个时候,皇帝就是将孔晟封为异姓王,也没有人会反对。
李泌杜鸿渐率群臣躬身下去,齐声呼道:“恭喜皇上,得此神器,佑我大唐,再创盛世!”
皇帝纵声大笑,此时此刻,皇帝心情之畅快,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所有的不安、所有的矛盾、所有的隐患、所有的焦灼,无论是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外交上的、甚至是父子权力争斗上的,全部都迎刃而解。
“朕得孔晟,胜得千军万马。孔晟贡献神威大将军炮,对于朝廷、对于社稷江山功勋盖世,朕意欲加以重重封赏,诸位臣工意下如何?”当皇帝清越的声音在众臣耳边回荡起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保持着异样的沉默。
只有少数权贵面面相觑,互相交换着眼神和态度,揣摩着皇帝的心思,然后试图引导皇帝,让发展的轨迹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走。
孔晟如此功绩,封赏是难免的。这个谁也无法阻拦。
但同样是封赏,有些是虚名高于实质性的利益,而有些则是名利双收。毕竟,在很多人眼里,孔晟的权势如若更上层楼,就真的成了无法抗衡。而反过来说,就会对己身构成严重的威胁。
李豫眼珠子一转,向李揆暗暗使了一个眼色。有些话他不合适说,但下属可以说。哪怕说得直白赤果果,也在所不惜。目的只有一个,尽最大可能打压孔晟上升的势头。
李揆会心点头,立即出班拜了下去:“陛下,臣以为,孔大将军前番抗旨拒婚,犯下不可轻赦之重罪,今既然陛下已经赦免其罪,又命其官复原职,长安候爵位依旧,算是功过相抵,不宜再加封赏了。”
李豫派系马平等人纷纷出班附和,皇帝望着这一群人,嘴角噙着似笑非笑的笑意,沉默不语。
功过相抵,听起来理直气壮,其实完全是偷换概念。孔晟之过微不足道,但功绩却空前绝后,如何能够相提并论?
怎么封赏孔晟,皇帝早有主意,谁的建议也不会听。此刻在皇帝心目中,孔晟的地位无限拔高,根本就不会受其他人左右。
但在表面上,皇帝还是做出了虚心纳谏的姿态,转头望向李泌杜鸿渐等人,淡淡道:“你们以为如何?”
李泌沉吟了一下,躬身道:“回陛下,臣等以为,孔晟于国累立功勋,如今又向朝廷进献如此神器,其功绩空前绝后无人可及。但孔大将军毕竟年纪尚轻,已经为正三品的大将军和神龙卫大都督,不宜再加擢升品阶。但在爵位上,陛下可酌情加封。”
李泌是一个存心公允之人,他在朝中威望很高,既然李泌都这么说,其他人自然不会反对。
皇帝点了点头,朗声道:“孔晟功绩之高,无人可及,朕要加以封赏,想必诸位臣工也没有话说。不过,李泌所言甚是,孔晟年纪尚轻,朕已经再三破格荐拔,不宜再加擢升。但这爵位,朕以为,就算是封一个异姓王都不为过。”
众臣沉默了下去。
皇太子李豫也沉默着。
封王就封王吧,反正这只是爵位,只要孔晟的权力不再扩大膨胀,那就无所谓了。长安城中的王爵多如牛毛,多孔晟一个不多,少孔晟一个也不少,无非是朝廷多支出些许俸禄罢了。
“不过呢,朕考虑到,骤而封王,或许并不能服众。这样吧,孔晟,待你出使回纥返回,朕再封你为王如何?”皇帝笑吟吟地望向了孔晟。
孔晟笑了笑,躬身拜了下去:“陛下,臣乃是陛下臣子,为大唐社稷江山贡献心力,本就是职责所在,贡献火炮之事,其实不敢居功。说实话,臣这个年纪,已经位居高位,长安候,这已经是大唐开国以来的为数不多的封赏了,臣不敢再邀功请赏,封王之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早就跟孔晟达成了某种默契,此刻当着群臣的面,无非是演戏而已。
皇帝肯定会有封赏,但不是现在。因为孔晟还没有将所掌控的火炮铸造技术交给朝廷,皇帝自然要拖一拖。当然,皇帝也知道,孔晟之所以肯将火炮贡献出来,绝不是为了谋求封赏。
皇帝因此也没有继续坚持,顺水推舟道:“好,既然孔晟高风亮节,朕也就不再坚持了。封王之事暂缓,但,为表彰孔晟进献火炮之功,朕除将此火炮赐名为神威大将军炮之外,在汝长安候之爵位上再加神威二字,封邑五百户,同时赐汝金牌,可宫中行马,见朕不拜……”
皇帝又絮絮叨叨许了很多财物封赏,甚至还赏赐孔晟几十名美貌的宫女。这些宫女皇帝早就想逐出宫里来了,正好借着赏赐的名义,扔给孔晟来处置。
孔晟心里暗笑,心说你这次给予的所谓特权统统都是虚头巴脑,作为值司宫禁的禁军统率,他本来就拥有随时进出宫禁的权力,至于见到皇帝不拜,这也是废话。就算是拥有金牌,有皇帝准许不拜的圣旨,但孔晟能不拜吗?
这是基本的君臣礼节,失去了这个礼节,不要说皇帝心里不舒服,就是其他朝臣也会看着他不顺眼。
这些封赏都是虚的,孔晟并不看重。就算是封王不封王,他也不在乎。他更看重的是皇帝日后在火器铸造上的重视程度和举国投入,没有大唐国力的投入,孔晟在火器研发铸造上很难形成规模。
皇帝已经承诺待他从回纥返回之后,就马上组建成立火炮铸造监、火器研究院和火器配置司,这三个国家部门独立于兵部和户部之外,接受孔晟的掌控管理。
第五百零四章 挑拨
第五百零四章挑拨
叶护、移地建正要率回纥人退去,却见不远处烟尘飞扬,十几骑飞驰而来。
移地建脸色苍白,跨在马上的身形有些僵硬,这与他刚才和一贯的趾高气扬耀武扬威高高在上构成了鲜明的反差。
朱辉光在马上大声高呼道:“回纥使臣,叶护太子,陛下有旨,请回纥使臣过去见驾!”
朱辉光此时自然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其实与他有同样感受的何止是他一人,很多大唐权贵甚至是普通军卒都有些解气,这回纥王子移地建桀骜不驯,现在终于垂下了高傲的头颅啊。
所谓的回纥第一勇士,在我孔大将军面前,算个卵子。孔大将军方天画戟之下,回纥人闻风丧胆!反正不管移地建承认还是不承认,在这批回纥骑兵心目中,孔晟的威势已经建立起来,这些彪悍的回纥骑兵今后遇上孔晟连战斗的勇气都不会有。
移地建嘴角一抽,但还是勉强一笑,抱拳道:“本王子知道了。”
移地建回头扫了叶护一眼,兄弟俩也没有带随从护军,径自两匹马驰去,去见大唐皇帝。现在这个份上,他们的心神已经被完全震慑,反正是在大唐的地盘上,有没有护卫都无所谓了。
移地建眼角的余光一直在场地另外一侧的黑漆漆的巨型火炮上来回逡巡,到现在为止,他还是没有完全回过神来:大唐怎么可能掌握如此惊天动地的神器?若是唐朝拥有如此神器,回纥犯边,岂不是成了一句笑话?
移地建现在归心似箭,恨不能马上离开长安返回灵武,好向父汗磨延啜通报此事,至于这和亲的公主,要不要的吧,都不是问题的关键了。
叶护的心态与移地建大同小异。说起来,火炮威力的震慑对于叶护更甚,因为他一直留在长安城这么久了,唐朝什么时候铸造出这种神兵利器来,他竟然一无所知,这足以说明大唐的深不可测,现在的大唐,远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羸弱啊。
兄弟俩虽然争夺汗位,但在关乎回纥国家利益的目标上,却是惊人的一致。
此番,皇帝居高临下地扫视着移地建和叶护,叶护翻身下马,躬身拜了下去:“叶护拜见陛下!”
叶护在大唐时间长了,跟皇帝和朝臣都混得很熟,再加上叶护虽然粗狂却恪守着基本的礼节,皇帝对叶护印象还不错,见叶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