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歌 >

第77章

明歌-第77章

小说: 明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育是教育,你可别给我搞出什么争执出来,知道吗?”

“知道了。臣妾的好万岁!”

说话间,他们也就来到了西学院了,原本以为这次就是陪阿萝出来玩,并且顺手交代她好好教育炯儿的事儿。不成想,阿萝给了小朱一个大惊喜。

“皇上,臣等将黑火药调和清水、油脂后,搅拌均匀,按民间晾煤饼的方法晒干,然后再用湿润的厚麻布包裹,用巨木碾压,得到粉末成品火药。点燃时,其爆炸威力竟然五倍于之前。”

周胤头一次直接跟皇上禀告事情,还略略紧张,声音颤颤的,不过口齿倒也清楚,小朱听的很明白,就是提高了火药的爆炸威力。而方法却异常简单,就是先用水调和,再晒干,最后再重新碾压成粉,这火药性能就大幅度提高了。真真怪事!

“快试验,快试验。”

试验的方式更简单,分别用原先的军用火药,新研发的粉末火药在地上摆成两条长线,然后用火媒同时点燃一头,看两条火药线,那一条先烧完。试验的结果完全符合周胤的说法,旧火药呲啦呲啦的烧着,还冒着青烟,而旧火药刚刚烧到五分之一处的时候,新火药已经烧完了。其燃烧过程,只是一道闪亮的火光。

小朱看完之后连忙鼓掌,炯儿见父皇鼓掌,也鼓着两只小胖爪啪啪的拍着。其余的人都附和着而已。

“周胤,你是怎么想到的?”

火药性能的提高,意味着小朱的火器性能的提高,原先同样的药量,产生了五倍的效果,射程和爆裂度都将大大提高。这绝对是好事情。

“回皇上,臣家住南方,北方祁寒,是以冬日取暖所烧煤炭的用量,远远超过京师子民。而小臣的邻居大婶,因买不起上好的煤炭,只能像用水合面一般,将煤渣制成煤饼来烧,前日小臣借其煤饼烧水做饭,发觉煤饼的燃烧热度超过整块的煤炭,是以,想试试火药是否也能这样。”

“哦?听你所言,我大明子民,即便京师之民也有贫困的吗?”

不知怎么了,小朱是一惯于好跑题儿的,人家说火药,小朱竟然想到了民生。

“回皇上,大明子民,贫寒困苦之人绝不在少数,但吾皇圣明,民众皆言,自吾皇登基以来,他们的日子,已经越过越宽裕了,只是我那邻家大婶一贯节俭惯了的。”

“呵呵,你不用夸朕,朕的民众有多苦,朕心里面清楚。你起来搭话,不用老这么跪来跪去的。”

“谢皇上。”

“周胤啊,朕问你,你这么碾磨火药,不怕遇明火烧伤自己吗?”

“回皇上,小臣熟悉火药性能,这火药碾压时,用湿布覆盖,并且用具皆为木器,断断不会出现明火引燃的事情,惟制成药饼的时候,容易被日光引燃,是以,小人都是阴干的。”

“噢,原来如此。现在是大夏天的,这么干还是危险了一些,这样吧,朕命你,到冬天时,再重新开始这样的试验,一旦果然功成,朕一定赏你。”

“谢皇上,然小臣怕等不及到冬天的,小臣一定谨慎试验便是。再则,小臣亦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永远呆在西学院里。”

呦?!想不到遇到一位科学疯子!也是,对于痴迷科研的人来说,让他暂时放下新的发明,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至于高官厚禄,听他这么一说,小朱都觉得自己忒俗了一些!

“那好吧,但朕可不想咱大明的学者出任何状况,这样吧,宫里每日的用冰数量,就核减三成,通通运到西学院里归周胤试验之用。”

火药自燃是温度太高的问题,在冰窖里试验,自然要安全且稳妥一些。

“谢皇上!”

“对了,按咱大明的规矩,凡是新法,都要赐个名字,既然你的灵感是来自你邻家的大婶,那么朕看就这样,”

说到这里,小朱揶揄的看着周胤,忍着笑继续说道:

“朕看,这火药新法,就赐名‘邻家大婶之法’吧!”

说完小朱、阿萝、筱筠、绯儿等人都笑了起来。她们都知道,皇上习惯在赐名字的时候,开开玩笑。见万岁兴致这么高,她们也都想跟着开开周胤的玩笑呢!

不想,周胤却毫无反应,甚至还一脸正色的说:

“启禀皇上,小臣斗胆,我那邻家大婶的夫君姓吴,其本姓姜,若以婶论,当以‘吴婶法’为上,若以其本家论,当以‘姜婆法’为上,小臣斗胆。”

“哈哈!”阿萝终究地位特殊,率先憋不住了,“周胤啊,皇上是在捉弄你呢,依本宫看,这火药新法还是应该叫‘周法’为上。”

“诶,君子当成人之美,小臣多谢娘娘眷睐,这新法火药,确实是大明子民自创,小臣不敢用娘娘之议。”

“好了,好了!”小朱看阿萝还想逗下去,连忙摆了摆手,“既然周胤你这般气度,朕也就应下你啦。朕看这样,你回去问问你的那个邻家,看她们是愿意叫‘吴婶法’还是‘姜婆法’,他们愿意叫那个都成,朕一并答应下就是。”

“如此,小臣多谢皇上,也代姜婆婆谢过皇上。”

“朕今日还要谢谢你啊!你可知谢你为那般?”

“小臣愚钝,请皇上示下。”

“喔,一,谢你为我大明火器研发出新法火药。二、便是谢谢你,告知朕一个实情,大明子民的生活还是苦啊!我大明火药新法竟然来源于子民的艰苦生活,这其实是朕的失职啊!”

话音一落,屋子里的人全跪下了。并且周胤的口才再次显现:

“有吾皇仁厚之心,我大明何愁复兴?臣等惶恐,愿祝吾皇,复兴大明。日月双轮,永佑大明,恩泽四海万世。”

这件事情的最后进展是,火药新法被正式命名为‘姜母法’纪录进《武经总要》之中。因为那个老吴头是个怕老婆的老实人,所以这个法子就这么定下了名字。

(注:很多小说中,都对火药的研制倾注心力,但是,对于检验火药性能时,试验的方式多数选择了埋罐爆炸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错误的。因为黑火药的标准测试试验,就是洒成两条药线,或者搓成两根药捻,观察燃烧速度,来判断火药性能。并且将黑火药先融合成膏状,再阴干研磨成粉末状,也是真实的方法。Rockwood既是滚木擂石)

第十五章:国家礼品

‘姜母法’火药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军事意义。但从民间与官场的反响来看,刚好调了个儿,军事意义大于它的政治意义。

因为这样的新式火药,被孙承宗形容为开山之法。并且上下君臣,都对将来的火器威力产生了巨大的期盼心理。就连顺天府尹刘宗周,也不再纠缠火器容易被敌反制的观点了。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在谈论‘姜母法’的威力,就连那个姜大婶,如今也成名人了,听周胤说,老太太还挺有商业头脑,竟然开了一家煤饼铺,专门制作煤饼、煤球来出售。她开店的本钱是徐光启与阿萝商量后,从西学院的经费里支出了一笔银子给她。

在这一片喧闹声中,他们所有的人,都忽视了三个政治意义:

头一个:西学院的建立,确实必要。只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拨款,专门而相对集中的科研人员,才可以焕发出蕴藏在人们心中的指挥之光。

周胤的灵感虽说来源于一个很小很小的事例,但是,正因为他们整天沉浸在科研当中,才能够留心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从而获得灵感,研制发明。

第二个,就是普通百姓的智慧,是难以估量的。虽然像姜母一样,很多人都没有上过学,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见闻,但是,他们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恰恰积累出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这种量的积累是异常缓慢的,积累了上千年,人们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上千年,人们知道了火药,积累了上千年,人们发明了鼓风机。

正是这种积累,才使得大中华文化,广博四海,万邦来朝。整个亚洲,谁敢说自己就没受过华夏文明的熏陶与启发?进而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已经融化入血脉中的尊崇与敬畏。

最后一个政治意义,就在于专利,这个现如今还没有出现的名词,其概念已经悄然形成。魏文魁的‘知识产权三年后开源’的提法,现在出现了两种方式,要么,三年内全部由国家和发明人共同开发,三年后交归天下。要么,由国家在最初研发阶段,便花钱购买,发明人不再享有。前一种专利,多是有关民生的发明创造。后一种,则是与国家权力息息相关的新兴科技。

这几点政治意义,犹如黄金一般摆在了小朱的面前,如果不抓住,似乎太说不过去了。于是,小朱立刻发布旨意,只要民间有奇思妙想的,都可以上报到西学院,西学院一经采用,必定会以最初撰稿人的意愿来命名这项发明创造。同时,由西学院会同工部、兵部,对这些发明进行评定,即便不被国家所购买,也会由国家辅助开发和精研,三年之内,凡是因为这项发明赚取的银两,30%归国家,20%归西学院,50%归发明人。

由于西学院在百官心中,属于礼妃‘私人小花园’的性质,加上这道旨意的对象,又是面对民间。因此,百官对皇上发的这道中旨,毫无反应。既不反对也不褒奖,给小朱来个冷处理。呵呵,小朱都想好了:

‘你们就这么绷着吧,有你们乐的时候,到时候,我命令你们每人写三篇西学论交上了,让你们连本带利的偿还。别总逼着我写经论,你们也甭想闲着!’

中旨发出去没过几天,徐光启过来找皇上汇报兵工厂的开工情况时,小朱顺便就问了问中旨的效果。

“呵呵”徐光启苦笑了一下,随后接着说“回皇上,自中旨一发,好多好多的百姓都纷至沓来,大家都想当第二个姜母哩!”

“呵呵,谁让咱大明人多呢?”

话虽这么说,但这些东西有用的少,没用的多。小朱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问问老徐,面对这个应该怎么办?

老徐倒是干脆,毕竟和皇上合作六年了,他知道万岁的脾气,也没什么客套的,直接就说了心中的想法:

“皇上,其实可以遵循经筵的旧例,每隔五日,定于一天专门接纳这些状呈。然后再隔五日,张榜公布那些想法入选,那些想法落选。并从东历、西历两院中,择选出人才,作为筛选这些新法的考官。每次张榜时,就将这些人的名字誊录在下面。这样,万一有漏选的良法,还可以依此来小惩一下。”

娘的,这老徐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瞧人家是怎么样的大脑!竟然能想出这么高明的法子出来,真是令小朱这样的后世人都感觉汗颜!但小朱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只好搜肠刮肚的想创意。没办法,谁让人家老徐是科学家呢?在他面前,小朱始终有些自卑,自卑就会引发一点,自作聪明。

“徐先生,既然这样,不如在大明境内,广泛设置西学院分院如何?这样不是可以减轻一些北京西学院的压力不是?”

老徐听完小朱的话,眨巴眨巴眼睛,没说话。

呵呵,他不说小朱也立刻反应过来。现在西学院的规模刚刚好,人才也并不是很饱和,没必要设立分院。于是小朱的脸,马上开始了羞红。但就在这时,老徐适时开口替皇上解围了。

“禀皇上,其实,大明各地驿站多有荒废,皇上御极之初,便有人提议裁撤,只是皇上仁厚,才得以保留。现在既然皇上想征召天下良方,不如就让地方上的能人,以驿站递送的形式,递送自家的呈报。至于张榜嘛,可以半年为期,每年将京外的录榜下发到驿站就是了。”

瞧瞧,小朱的一句话,给底下人造成多大的困扰?不过这样也好,驿站和京城两条腿走,最大限度的可以保证民间智慧为国家所用。于是,小朱便又发了一道中旨出去。

前后两道中旨,都不是什么劳民伤财的举动,估计言官们也觉得这事儿不大,所以也就懒得闹腾了。

兵器厂已经正式开工了,硬件原本就在那边摆着呢,军器局、兵器司的人也还在那里上班,只是增加了曹德辛的一班人马进驻。根本就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事儿。

小曹的本事的确不错,他很快就进入角色。先是最快速度生产了五百件转轮打火装置,这玩意是给火铳配置的,体积不大,只有小核桃大小,训练几次后,就可以随时快速更换。这些样品,是曹德辛自费生产的。

徐光启高兴之余,于一天的早朝后,还特意带过来几个给大家看。

“皇上请放心,曹德辛为人精明干练,且他深知此事的干系,是以,断断不敢偷工减料。这可是族诛的大罪,谁也不敢乱来的。”

看着老徐白胡子白头发的,不但要为国家为民族出力,还要尽心替自己的朋友或者下属,做好解释工作。小朱心里真是挺感慨的。

“这事儿朕知道,他们无非就是想找个由头多赚点钱罢了。钱嘛,多少赚点也无所谓,只要保证品质就是了。倒是你徐先生啊!今年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