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歌 >

第180章

明歌-第180章

小说: 明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脚上,剩下4个随身贴肉暖着,隔一段时间,做一次更换,让小朱始终获得热量。只是有些苦了绯儿。

大臣们虽说穿的也挺厚,身体也比皇上好,但坐久了还是冷的慌,每次开口,上下牙都先磕打磕打。于是大家就想出一个很另类的法子。那就是经常给皇上下跪,要么请罪,要么拍马屁,以便将动能转化为热能!

小朱再笨笨,也猜得出这些人的心思,但为了省钱,他必须这么干,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心理暗示的问题。士兵血战牺牲,皇帝为了表达对健儿的尊重,冬天也不肯生火,结果冷得议事时直哆嗦,这要是广为流传出去,可该有多好?所以,眼看着一群为老不尊的大臣,再次联袂跪拜,不由得出言讥讽。

“众卿家,你等若总是这么跪来跪去的,朕便生个炉子吧。”

“万岁不冷,臣等也不冷!”

皇上苦心,底下这些大臣们,多少是知道一些的,所以当听到皇上出言讥讽,大家老脸一红。还在小朱也不想过多纠缠,赶紧摆了摆手。

“啊,行了,行了,议事吧。”

今天的事儿确实不少。孙传庭和杨嗣昌的折子还没过来呢,所以今天议题,还是四方战事。

“皇上,吴三桂上奏,提请四战沈阳,言辞恳切,语多诚挚,并且言明,要毕其功于一役!”洪承畴

“嗬嗬,”小朱怪笑一声,“既然是吴三桂自己说的,那在批复里,也明确提上一句:四战沈阳,朕不问因由,只求一点。便是那崇德宫变成奉天府。”

听皇上话茬不对,温体仁赶紧出面宽慰。

“启禀圣上,后金之局,已历经三朝数十载寒暑,如今到了收官紧要,万不可急切求成啊。”

“哼!沈阳城围打两年,历经阵仗无数,再无结果,恐怕会落天下人埋怨的。”

小朱冷笑一声之后,立刻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因为天下人埋怨的不是国家,而是吴三桂。同时也表达了焦急的情绪。两年啦,一个沈阳城再是铁城,也该下来了。眼见皇上语气沉重,次辅周延儒赶紧出面。

“皇上,吴三桂穷计奇谋,血战两经寒暑,我大明实是得了些实惠的。一战沈阳,血战十五天,历75阵,威震敌胆,重振军威;二战沈阳,毁其东门,迫其迁陵裂土,亦算胜局;三战沈阳,其实是阻援困城。其间斩敌无数,科尔沁不再言盟。又牵制后金以从容东江,使得毛、陆二将,拓地千里而无阻碍。凡此种种,堪称奇功伟业!如今的沈阳城,已经是弹尽粮绝,垂死挣扎的枯城败相。虽说时间略长了一些,但收复故土之时,合该普天同庆啊!”

听完这番说辞,小朱略皱了皱眉头。周延儒当年曾监军辽东,同辽东军系的关系很不错。所以于公于私,他都要为吴三桂说话。而且说的也确实有些道理,再说还有温体仁刚才的解劝。于是小朱缓和下语气说道:

“既然如此,兵部的堪合里面,就不要太催促了。交待他们,务必做好万全准备,方可再开阵仗。此战嘛,朕赐号‘惊蛰’吧。想我中华战事,向无此例,他吴三桂也算拔了一个头筹。”

“吾皇圣明!”

军事行动命名代号,是小朱很早就想干的一件事情,这次机缘巧合的送给了吴三桂,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代号‘惊蛰’也是比较委婉地,提出了时间点。毕竟那里的情况,对大明确实是非常有利。除了沈阳成为孤岛外,周边的后金贵族,现在顾不上勤王,而是开始忙活着组建‘南清’小朝廷了。豪格在长春那边,一直想募兵救援,但因为善友教的影响力,很多民众都跑了,根本招不上来兵。所以,明年惊蛰日结束战斗,还算正常。

辽东军的议案结束,就该是东江那边。

“皇上,吴三桂三战沈阳之时,东江毛承禄、陆继盛二人,救护下善友教众,然后联营东走,经略北山、东海、三江口。倒也有声有色,有心有力。前日金州来报,多尔衮占据辽阳、满城、建州之后,已于前日僭称监国,似乎很有小富即安的心思呢!”

“呃,不会不会,”小朱吓了一跳,他可不相信多尔衮会这么乖,“若要小富即安,为何不拜表请降?定然还是在拖延观望,温先生,你可知为何吗?”

“呃”温体仁什么人啊?多尔衮的心思,他早就猜透了:无非就是拖刀计,希望能挺到大明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打仗就是打钱嘛,只要大明财源一断,这兵不退也得退。

温体仁无非是想替同乡毛文龙买个好,眼见皇帝反应有点过度,还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心中电闪之后,立刻整容回答:

“启奏吾皇,想来应是侥幸之心。”

“对,对,他既然还抱有希冀,便传旨,叫东江兵马,即刻出兵金州,去打辽阳三城。洪卿家!”

“臣在。”洪承畴立刻站起来躬身施礼。

“攻取辽阳,就由你来安排吧?”

“呃,”洪承畴踌躇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回陛下,陆继盛与善友教目前的位置在满泾卫一带,距离辽西这边,中间横着豪格的长春,况且东海、北山均要夯实基础,是故陆继盛不可待。三江口、凤翔道、双城、毛怜一线,担负着给养军讯的作用,就好像‘一线纸鸢,悬丝垂珠’,万不可轻易动兵,因于此毛承禄不可待。金复二州,刘氏五兄弟的兵马,多有抽调,目前只余十中三四,金复二州,亦不可待。”

“哪…”小朱显然有些挂不住脸了,想打多尔衮,居然没有兵马可调!当然不爽了。好在洪承畴早有腹稿。

“启奏皇上,若想逼迫多尔衮就范,臣这里倒是有条方略,可不动一兵一卒。”

“哦?洪卿家说来听听。”

“皇上,当年京师大警,我大明斩杀的阿济格,乃是多尔衮的同母兄长,再加上多尔衮这些年来,于我大明多有杀虐,为人又有些狂傲,这种种原因,才使得他不愿意请降的。

“但现在辽阳一带的后金勋贵中,已经有多人,私下安排信使请款议和了。可见,辽阳这边,已经动荡。

“臣的策略有二,其一,重启礼妃娘娘的封王旧法,公告声明,凡是有投诚者,先优后严。先行者,封王封地;次者,封侯封官;城下为盟者,不过赏金尔!

“其二,便是正式施行杨嗣昌的新细分族之法,定在上元节为限,后金族人来投者,乃新族也,可参加科举…。上元节之后,无论是何种情况,都为细族。”

“?,便依卿家此计,即刻操作。另外给毛承禄、陆继盛及东江诸将传旨,就言辽东军惊蛰沈阳,后金余孽,叫他们斟酌自处!”

“臣遵旨!”

洪承畴的政策,是分别应对贵族和平民的,无非就是花点钱而已,反正现在是虱子多了不痒痒。把辽阳一带的后金族人,尽快给分化瓦解,这才是最关键的。尤其是第一种,当年为了分化辽西蒙古,礼妃阿萝提出一个‘有没有全封王’的计策,虽说当时的收效不大,但也造成了一个良好的效果,那就是大明的这位皇帝,说话算话,答应的事情,从来没反悔过。所以洪承畴的计策,确实可行。

现在东江那边的动静可是不小,毛承禄把三江口、凤翔道、毛怜一线,经营的很是不错,甚至已经通过这条线路,开始运送人参貂皮了。回流运输线的出现,意味着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已经彻底扎下了根基。

陆继盛更是高杆儿,带着善友教的人,一路奔北,奔东,连游击,带传教的,如今在北面的山区,已经有一个部落,正式恢复了北山女真的名号。陆继盛现在的战争目标是那座大岛,库页岛。

眼见辽东的事情差不多了,下一个议题自然就挪到了蒙古那边。主管兵部的阁臣梁廷栋,吸了吸鼻子,站了起来。他确实感冒了,但又不好意思再跪,只好站起来走动两步。

“皇上,曹变蛟擅自做主,将‘武定伯’转给布里亚特人,虽属鲁莽,但也确实形势所迫,还是恳请皇上能够宽容则个!”

“?,朕倒是没准备问罪的,只是‘武定伯’这么好听的名号,凭白送给了蒙古人,朕这心里面不是很舍得啊!”

……

第十七章:有一种生命叫做怒放…3

有一种生命叫做怒放…3

“?,朕倒是没准备问罪的,只是‘武定伯’这么好听的名号,凭白送给了蒙古人,朕这心里面不是很舍得啊!”

听到皇上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一群快冻僵的大臣们,险些从椅子上滑下去,这些人都是政治人物,政治人物考虑的,都是政治事件,名字算什么?如果可能,就是封对方‘皇上皇’又能怎样?只要国家利益保证了,不就结了嘛!好在现在的皇上经常语出惊人,大家也都有经验了,赶紧启动应急机制,由首辅温体仁出面解劝:

“皇上,变蛟为人,素来有失莽撞,但此事却绝无罪责。北海之役,根本是弹尽粮绝的死地,只凭借一个武定伯,便盘活整个罗刹之局,实在是微本厚利之举。

“再说我大明,天朝体面,上国风范,都不能轻易舍弃。更何况,武定伯这个爵号,其实只是尚可而已。因此臣想啊,不若这样,再给曹变蛟想个更好听的爵号,也就是了。”

噗,起码三个人把刚进嘴的热茶给喷出来。温体仁口才好,文采好,前面大部分的话语,不仅头头是道,而且还很有韵律感,大家听着的时候,甚至都跟着节奏晃脑袋呢。可最后一句话,在众人心中,同是一个想法:

皇上年轻,经常有任性的举动,但也算可以理解。可这个温体仁就未免过分了,哪能由着皇上的性子来啊?噢,皇上觉得武定伯的名字好听,您就提议再起个更好听的名字啊?这不胡闹嘛!

但想归想,曹变蛟的功劳大大,转赠爵位也是迫不得已,确实应该再封个伯爵过去,所以大家只是腹诽一下,就都不做声了。不提众大臣是怎么想的,单说小朱。

“呃,如此甚好啊,温先生可有什么好提议嘛?”

“回禀皇上,既然曹变蛟现在北海,臣想,便送他‘海会伯’吧,请皇上定夺!”

“?,海会?不好听,不过意头倒是不错,可总觉的那里不妥!”

小朱还这瞎叨叨的时候,旁边贺逢圣急了,因为这个名号,是《封神演义》里面哪吒的封号,而且被温体仁给截了一大半,哪吒的封号全称是三坛海会大神。

“皇上,北海谓海而非海,岂能叫海会呢?”贺逢圣。

“是啊,皇上,如今北海郡即将开府建衙,自古便有名不犯冲之例,曹变蛟终究是国家大将,爵位封诰不可乱来的。”郑三俊。

“啊,好了好了,朕来定夺,北海非海,应了个海纳百川;重伤痊愈,可得一个‘福’字,便赐他‘百川’封诰,平日里可加‘福’名前。”

“…”

众大臣无语,别的好说,现在的‘百川伯’,将来的‘百川侯’,成为曹变蛟的封诰,没有任何问题。但皇上亲板,允许同僚世人,在日常的称谓中,可以称呼曹变蛟为‘福侯’或者‘百川福侯’。这份优容,可谓是有些过了,但众大臣也不好驳人家的面子,大冷天的,还争什么争啊!赶紧回家是真的,于是由贺逢圣出面,立刻进行最后一个议题。

“皇上,贺赞孙诚,联名上奏,说是征西军正在寻机接触瓦剌的小部落,一旦取得会盟之后,必会响应征北军的汇兵方略。”

“好,贺赞、孙诚,果然不负朕的苦心,如此甚好!只是在这期间,征北黄得功他们,恐怕要艰难许多了。”

“皇上,蒙古人火器粗陋,而大明的火器,运送又确实不方便,因此臣想,不如下批辎重,全改换成铁甲吧。”

“铁甲倒是可以,只是申甫赖火器成名,如果一旦断掉给养,朕恐怕…”

“喔,启禀皇上,臣倒是有个主意,申甫虽是领兵的将领,但在他未达之前,便专研过火器,因此,只要给其原料,想来他会自行配置的,因此说:”

“因此说,只送原料,不送成品,对吧?”

“吾皇圣明。”

“呵呵,列位卿家,认为可好啊?”

“回皇上,原料可以分批运送,即便被敌人所据,没有配合之方,自是无用。如今天气干冷,当为良策。”温。

“哪好,便拟旨吧。但有一点,同样是明年春庚之前,征西征北务必结束一切战事。”

“臣等遵旨!”

是不是有点奇怪,为什么大明君臣,忽然一门心思的想在冬季攻势中,结束战斗呢?

原因很简单,大明再不停止战事,就真的快破产了,而且是国家破产啊!因为到现在为止,国家借贷借上了瘾头,居然整整借贷了3。2亿两白银,非但国家信用超越了极度红线,而且就是几家皇商的库存现银,也都告罄。

本来商人的钱是最难借的,但因为国家现在施行的是皇商制度,就是说,皇商如果敢不借钱,国家会咔嚓一刀了事,世人不单不敢质疑,反而还会拍手称快。因为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