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纵横五代之武当掌门 >

第229章

纵横五代之武当掌门-第229章

小说: 纵横五代之武当掌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目光微缩,盯着他道:“依你之见,朕当先对谁下手?”赵光义跟着道:“江南国力衰微,且与我大宋隔江而立,选它如何?”

    萧汉看一眼正厅之内,这才发现那些人并非是开封府普通官员,而是好多自己根本没见过的生面孔,想必都是赵匡胤的亲信。今日之事自己随便怎么说,估计无人敢传出去。

    萧汉吐出一口气,镇静道:“江南并非首选,且不说大宋水军新立,战力不行,而今李存嘉还未即位,李景远避洪州,如果皇上要对江南下手,一是长江天险不可逾越,二是李景手下还有一大帮忠心耿耿的将军,如果一战不力,西蜀、北汉趁机夹击大宋后方,形势危矣。”

    众人面色大变,默然不语。赵匡胤若有所思道:“南平与武平蕞尔小邦,灭之如何?”萧汉摇头道:“南平与武平一向事中国甚恭,师出无名,必然招致天下怨望。”赵匡胤点头道:“此言有理,北汉打不得,江南动不得,吴越又如何?”

    萧汉微笑道:“吴越钱氏一向恭顺事奉中国,打它一向师出无名。”赵光义插话道:“你的意思就是要攻打西蜀孟氏?”

    萧汉心内暗道:孟姑娘,对不起,谁让你的哥哥不争气,侄子也是草包一个,为了我的目标,说不得提前让你们受苦了。收起愧疚之心,萧汉正色道:“西蜀国王孟昶信任屑小,宠幸奸佞,民怨沸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宋正好出兵解民倒悬之苦,只要派出得力人手,必能一鼓而下。”

    赵匡胤皱眉道:“蜀道易守难攻,攻打谈何容易?”萧汉摇头道:“自古立国在德不在险,孟氏人心丧尽,就算天险又如何?以皇上百战之师的威名定可一战而下,大蜀一灭,江南便会望风而降,到时再倾全国之力对付北汉与大辽,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萧汉说得慷慨激昂,众人听得连连点头,赵匡胤与赵光义目光灼灼,若有所思。赵光义突然道:“萧掌门虽在江湖,对天下大势却是如此清楚,不若留在东京,却强似在江湖上打打杀杀,四处漂泊。”

    萧汉笑道:“人人皆知我与李月萤关系亲密,如果呆在东京,一旦双方失和,于国于我都不好,再说我习惯了四处漂泊,更不是忧国忧民之人,国家大事还是诸位大人操心为好。”

    赵匡胤微笑道:“有理有据,不卑不亢,萧掌门好气度。”跟着话锋一转,呵呵笑道:“朕帮你做媒如何?”
………………………………

第三二七章 得寸要进尺

    赵匡胤要为萧汉做媒,萧汉心中微动,跟着马上想到他身为一国之君,绝对不会出尔反尔,把柴心月许配给自己。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送他个人情,帮他向南唐求亲,好把自己收为己用。

    想至此处,萧汉躬身道:“多谢陛下关心,江湖之事还是江湖解决,不劳烦官家费心。”赵匡胤目光微缩,跟着哈哈大笑道:“爽快,倒是条真汉子。”转头对赵光义道:“既是江湖人,便放他江湖上行走吧。”

    此言一出,萧汉心下大定,赵匡胤果然是人中豪杰,皇帝中最仁善的一位,自己轻松过关,倒让他心头微起歉意。刚想说几句话撑门面,便听赵光义道:“今日本是轻松一谈,国事也好,江湖也罢,萧掌门姑妄言之,我们姑妄听之。只是国之大政,不可轻泄,萧掌门是明白人,想来不会出去妄言。”

    萧汉拱手道:“请官家与诸位大人放心,我这人记性一向不好,刚说出去的话转瞬即忘,就算我想妄言,也得记住刚才说得都是什么。”

    见他如此识趣,赵氏兄弟哈哈大笑,赵匡胤边笑边道:“既是如此,朕就不妨碍萧掌门做江湖大事,如有需要帮忙之处,请尽管开口。”

    萧汉马上想到历史上赵光义马上被封为晋王,开封府尹,现在已是七月,一月有余赵光义便会正式走上一条通向帝王之路的康庄大道。现在看他兄弟两个面慈心善,正好得寸进尺,不捞点好处回来也枉被人白白叫来一番。

    想至此处,萧汉马上顺杆爬道:“既然陛下如此盛情,萧汉倒有个不情之请。”二人一愣,相视而笑,赵光义轻轻摆手道:“萧掌门请讲。”

    萧汉躬身施礼道:“我们武当派以习武担当、振兴武学为己任,先前蒙三宗恩准建派于普陀山,奈何那里远离中原,不利于在下参与江湖中事。”满厅诸人互视点头,却无人出声。

    萧汉看他们一眼,虽不认识诸人,却知道这里必有朝廷大佬,说不准赵普都在这里,怕就怕他们出声阻拦。如今看来,这些人对自己感觉还行。

    赵匡胤若有所思,正色道:“萧掌门难道缺少金银?只要说个数目出来,朕一切照准。”赵光义摇头道:“武当派在大相国寺大卖新品之事传遍整个东京,萧掌门已成武林巨富,哪里会为钱财而忧?”

    萧汉忙躬身道:“陛下明鉴,我派既为武当派,便想在大宋均州境内的武当山重建帮派,如此我武当派也算名副其实,再不用远涉重洋南下普陀,如果陛下有所差遣,也能尽心而为。”

    萧汉话中之意已是向大宋生了投诚之心,不管他怎么想,赵氏兄弟俱是如此想法,不由得相视而笑。赵光义刚要答应,赵匡胤突然摆手制止他道:“原来如此,官府一向不理江湖俗事,武当山本就是道教名山,只是山势险峻,因战乱频仍,附近人烟稀少,如果萧掌门愿意在那里建设帮派,官府自然不会阻止,只是山高路远,均州贫瘠,民力困乏,朕还真帮不上什么忙。”

    萧汉有些傻眼,听他答应此事先是一喜,跟着听他拒绝官府帮忙,这又打又拉的一招让他看不明白,不过想到无人阻挠,再不用像上次在九华山受人白眼,也不用三宗恩赐赏他普陀山地盘,自己这次虽说有求于大宋,可要在荒凉贫瘠的山上盖起气势恢宏的大殿庭院,没有巨额资金根本就别想。

    本来打算只要赵匡胤同意,自己马上得寸进尺要钱,相信赵匡胤肯定会答应,却没料到在历史上以中正平和仁慈善良的好皇帝也会耍心眼儿,让他大感失望。跟着想到这必是赵匡胤对他不与大宋合作、不答应做媒之事的报复,又让他在心里暗自好笑。

    事情既已谈妥,萧汉生怕有变,马上告辞。赵匡胤命赵光义送他出门,权振邦就侯在厅外,引他出去,二人拱手告别。权振邦见萧汉走远,微一转身,已变了脸色。

    这一切萧汉自然不知道,他还有好多事要办。李月萤归心似箭自不用说,武当派除了留守弟子外现在乱成一团,在叶子萱与万事成指挥下把该带的东西纷纷打包,又雇了数十辆马车,家大业大,果然不是说的,这次比起先前起身奔赴普陀复杂多了。

    还好一切不用他操心,回到屋里,慕容秋雨与李月萤早已久候在此,问了他接见经过,萧汉自然没说那么多,简单敷衍过去,李月萤两眼红红道:“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萧汉正色道:“我们这次把石初阳彻底得罪,如果让他得知必会派人半道阻拦,要做好打恶仗的准备。”慕容秋雨点头道:“如今已是七月,石初阳蜀中之事应该了解,我们还是小心为妙。”

    李月萤担心道:“那怎么办?如果一路打起来,耽误时日,我只怕父皇病情加重。”说着又流下泪来。慕容秋雨轻轻握着她的手,默然不语。

    说实话,萧汉对李景、李煜父子一点好感没有,这两人就是一对废物。想到一月之后李景便会病死,李煜便会当上江南国主,从此带南唐走上灭亡之路,萧汉的气都不打一处来。

    不过那毕竟是李月萤的父亲,自己未来的岳父,萧汉不便评论,皱眉道:“你不能跟我一起走,那样路上太过危险,我也不放心。”正在凝神想办法,慕容秋雨轻声道:“我陪姐姐先走,你带人随后赶来如何?”

    慕容秋雨就这般善解人意,令萧汉不知道怎么评价才好。李月萤的刁蛮、柴心月的敏感、慕容秋雨的温柔,令他直感人生如此美好,激发他无穷无尽的斗志。可以说如果没有她们三个,萧汉都想不出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李月萤听慕容秋雨要陪她前往洪州,立即喜道:“好好好,有妹妹在身边绝对无人敢惹我,也能抓紧时间赶路。”

    萧汉想了一下,答应道:“如此也好,你二人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出发,我再派十名弟子化妆成家人一路护送,想来不会出什么事。”二人答应,匆匆下去收拾。

    林玉春跟着进来请示,萧汉让他找叶子萱领了赏钱回去,告诉李从善少安毋躁,待自己从洪州回去后再做计较。林玉春刚走,四大堂主跟着过来请示行军安排,萧汉刚说完,万事成与叶子萱又来请示留守事宜,一天忙得脚不沾地。

    第二日一早,李月萤与慕容秋雨带了十名弟子城门刚开便出城南去。萧汉刚把她们送走,便见一骑快马飞奔而来。

    看到萧汉,马上骑士一个翻滚跳下马来,双手抱拳道:“张诚拜见萧掌门。”萧汉马上认出这便是池州刺史张全约手下的都头张诚,他与赵安二人曾经相助自己对抗魔教,也算是生死兄弟。

    萧汉马上把他请进院中,自有人把马牵去饮食。萧汉看着一脸腊黄的张诚,吩咐郝雨霏马上准备饭食,跟着问起他所来何事。

    张诚从怀里摸出一封信递给他道:“这是张大人亲笔信。”萧汉接过拆开,刚看了两眼,便傻了眼。
………………………………

第三二八章 目标武当山

    萧汉拆信看了两眼,登时傻了眼,张全约在信中告诉他郑王李从善不仅已被软禁,而且李存嘉还抓了许多中下级军官,全部加以替换,军中政委也全部替的换,制度却未大改,并且还定于今年九月初九重阳之日于金陵举行操兵汇演。

    池州所练精兵全被抽调各地,如今只给张全约留下一万五千人的新军,让他着实抓狂。虽知李存嘉在整治自己,却无计可施,只能问计于萧汉,并问他何时回来。

    萧汉不知道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做的一切眨眼便成全了一代草包李煜,萧汉都有暴走的冲动。

    萧汉心事重重,先打发走张诚,马上命令全派出发。一众留守弟子目光复杂看着众人队列整齐地离去,叶子萱目光红红,与郝雨霏紧紧相依。她们被人从普陀山千里捉来,刚与萧汉团聚没多久便要再次分开,而且不知时日多久,自然满心不舍,只能眼睁睁看着萧汉骑马带着四大堂主、楚天舒、武当七子及十二个分舵百余人浩浩荡荡远去。

    如今白九霄、司马安到塞外公干,慕容秋雨与李月萤一起南下洪州,静心与一众老武当弟子留守东京,自己带着四堂十二个分舵远赴武当建派,前途未卜,不知何时这种漂泊的生活才是尽头。

    此次出来萧汉特意把青梅带在身边侍候,叶子萱虽不高兴,却也没说什么。青梅一路上倒也尽心,表现得尽职尽责,让四大堂主夸赞不已。四人中晋玉书是个粗人,见李月萤与慕容秋雨不在,极力撺掇萧汉把青梅收了做小,让萧汉很是无语。

    这四人都比他年岁大,数月相处下来,很快融为一体,四人对萧汉的离奇遭遇惊奇自不必说,原本是看在白九霄面子上加入的武当派,对萧汉的武功与能力并不认同。

    四人先后找机会单挑萧汉都被他击败,跟着四人合战,萧汉在三十招后再次把他们击败。四人不服,指挥十六分舵主再次挑战,此次萧汉左支右绌,连战七十余回合,内力不济,选择了逃跑,饶是如此,众人仍是未伤他一分一毫。经此一战,萧汉不败的神话在武当弟子中广为流传,他的威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四人对萧汉现在是真的心服口服外带佩服,平日里要不是执法堂的人在,他们几个都是以老弟称呼萧汉,虽知这样亲近,却也让他很是无语。

    此时五人并排而行,后面依次跟着十二分舵人马,声势壮大。中间朱雀堂堂主带着两个分舵主亲自监押着一辆马车,那里装着十万贯钱,是万事成与叶子萱以武当派两个工厂产品做抵押借得八大代理商的钱,用做盖武当派的费用。

    武当派众人出了东京一路向西南,晓行夜宿,经郑州地界,转道向南,直奔均州。因为心中有事,萧汉顾不上欣赏山水,一路飞奔,不出十日便到了武当山脚下。

    所幸一路还算平安,只是在进入均州地界渡过神定河时遇到水匪劫击,这股水匪足有三百多人,仗着人多势众想要抢劫武当派财产,被出身水贼的白龙分舵主水承朗活捉了首领,跟着四堂齐上,把水匪击溃,萧汉发了狠,命令四堂一路追踪,把水匪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