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五福齐天 >

第7章

五福齐天-第7章

小说: 五福齐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山派自古成文规定,传任弟子到成年时,要由师父亲自领路,从玉泉院起步攀登华山五峰,熟悉华山各处历史古迹。杨传箫自然明白,这一天提早到来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杨传箫叫吉祥起床,吉祥眯着眼看了看表,知道还没到时间,不愿意起来。“吉祥,师父今天带你爬华山,不早起,可就爬不到山顶了。”
  一听要爬华山,吉祥一撩被子,来了个鲤鱼打挺一下坐起来:“真的吗?师父?”
  杨传箫笑了笑说:“师父可骗不过你呦。”
  吉祥困意全无,赶紧穿好道服,混元巾往头上一戴,迫不及待地准备出发。杨传箫收拾妥当,两人自青柯坪往山下走去,吉祥问师父什么时候能爬到山顶,杨传箫说:“我们先上北峰,晚上在中峰住一宿,赶在第三天5点之前到达东峰看日出,然后经过南峰、西峰下山回家。”吉祥听了,劲儿头更足了。
  不多久,下山来到玉泉院,吉祥想到了什么,问:“师父,咱们为什么不是从住的地方直接往山上爬,还要下山再重新爬这段路啊?”
  杨传箫笑着答道:“吉祥,你上山也将近1年了,这华山上大大小小的地方你去过不少,但有很多景物的来历你还不知道,几千年了,这里到处都有灵性。走,边走边说。”
  杨传箫已进了玉泉院,吉祥站在标有玉泉院三个苍劲有力的金字牌匾下,东张张西望望,并不着急进去。杨传箫径直往里走,突然听见吉祥喊道:“师父,快回来,那里有缆车。”
  杨传箫又回到门口,抬头望了望右上方半空来来往往的缆车,笑了笑说:“吉祥,坐缆车可以直接上到北峰,是能省不少力气,可你记不记得师父让你记住的一句话?‘自古华山一条路’,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想要步行上山,只有这一条路通行,一路上,会遇到数不清的艰难险阻,但是,只要我们一步步闯过山路上的这些天险,爬上顶峰后,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且,沿途有很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珍奇古迹,坐缆车看会很不清楚。好了,抓紧时间进山。”吉祥见状,二话不说一个箭步跳过门槛,紧紧跟随师父往里走去。
  前方是一百条台阶,两边为大理石护栏,雕有百十个活灵活现的石狮子。不远处,有一泓清水,中间筑有石船,来到石船上,杨传箫对吉祥讲道:“‘玉泉院’最早叫‘希夷祠’,希夷就是我华山派师祖陈抟,字图南,活了118岁。传说有一渔人捕得一物,如肉球状,外面裹有紫衣,拿回家准备煮着吃,突然雷声大震,电光围绕房屋闪现,渔人惊恐万分,把东西扔在地上,只见紫衣裂开,从肉球中生出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是陈抟。师祖善解人意,知人祸福,在山上修炼期间,经常采药,给人治病,后来终得道成仙。”
  吉祥听完眨眨眼说:“那我以后也要得道成仙。”杨传箫笑了一声继续往西北方向走去。
  来到一颗曲屈虬蟠、老态龙钟的古树下,杨传箫说:“吉祥,你看这棵树,已有千余年,叫无忧树,传说是陈抟亲手种植。因为有了这棵树,所以这里才叫‘无忧亭’。”
  “为什么叫无忧树?”吉祥问。
  “因为无人修剪,没有任何约束,随意生长,才长成今天的形状,像有的人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所以叫无忧树。来到这里,应该把一切烦心事都忘掉,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的。”
  吉祥接道:“那师父也能把不高兴的事全忘掉吗?”
  杨传箫看了眼吉祥,声音有些僵硬说:“能,肯定能。”
  转到‘过水凉亭’,杨传箫讲道:“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故事,当年唐朝皇帝李隆基的妹妹金仙公主在华山修道,一天,她在西峰下的镇岳宫里看见一口玉井,井水清澈见底,金仙公主就站在井边照她的影子,一不小心,将头上的玉簪掉了进去。下山后,她在过水凉亭休息洗手时,竟发现了玉簪,惊喜中得知亭下的泉水和山顶玉井是相通的。”
  “我知道了,玉簪就是从玉井的下水道里直接流到山下来的。”吉祥说。
  “嗯,说的没错。”杨传箫回道。
  “那咱们要什么时候才能看见那口玉井啊?”吉祥皱着眉头问。
  “一会儿,到了大殿,有一面华山全图碑,看了就知道还有多远,赶紧走吧。”
  吉祥见前方不远处有一石洞,跑过去看个究竟。只见石洞里面还有一人卧像,仔细观察认出是师祖陈抟,连忙告诉师父自己的重大发现。杨传箫高兴地说:“小家伙,行啊!”
  “这座石像师祖是在睡觉。”吉祥手指着说。
  杨传箫解释:“陈抟师祖在修炼睡功,修炼时,一睡几百天不起,人们称他睡仙。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各地善男信女前来朝拜石像,以求平安。杨传箫驻足,心里默默为吉祥祈福。
  穿过一段长廊,进入玉泉院的主体部分—大殿。这里矗立着许多历代名人歌颂华山的诗碑。吉祥被一座标新立异的诗碑吸引,念出上面的字迹:“第一山。”杨传箫说道:“这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字体,漂亮吧?”
  杨传箫转身找到了华山全图碑,叫吉祥过来,吉祥嘴里喊着玉井一溜烟跑上前。杨传箫指向镇岳宫的位置,吉祥惊叹:“啊!还有这么远呢!”杨传箫笑道:“也别太心急,师父带你一处一处转,都要看全了。”说着,指着华山全图碑讲道:“你看,五大主峰分别是北峰、中峰、东峰、南峰、西峰,我们现在还在山下。”吉祥快速把华山图浏览了一遍。
  来到后殿门口,门楣两边的两幅画映入眼帘。杨传箫很轻松地说:“吉祥,这里再熟悉不过了,你我经常在此地做道场,来,今天,我给你好好讲一讲。先看左边这幅画,画的是宋朝皇帝赵匡胤与师祖陈抟在博台下棋赌华山,博台是在刚才全图碑的东峰上。再看右边,画的是五条龙护驾师祖陈抟来华山隐居修行。相传五龙曾化为五位老人到武当山听陈抟讲解易学,见陈抟才学不凡,便有意为他指点迷津,陈抟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准备随五位老人到华山修行,其中一位老人让陈抟闭上眼睛,驾在自己背上,陈抟感到像腾云驾雾一样,重心有些不稳,待睁开眼,已到了华山。注意这五条龙的颜色,它们是东方黑龙王,南方赤龙王,西方青龙王,北方蓝龙王,中方黄龙王。还记得师祖遗愿中的五龙吗?”
  吉祥想都没想,回道:“是五龙相伴降西岳。”
  “好,好。”杨传箫目不转睛地看着吉祥,眼里暗含神色。
  “师父,刚才说的在博台下棋最后谁赢了?”
  “哦,等到了东峰‘博台’,我才能告诉你,来,先让你看一个地方。”杨传箫带吉祥来到一个亭子里,指着远处说:“看见那座山峰上的拱门了吗?那是‘通天门’,站在这里可以望见远处的通天门,所以这个亭子才叫通天亭。”
  “通天门是什么门?”吉祥看着师父。
  “通天门就是告诉你快要到最高峰了,山顶2100多米,常有白云浮过,好像到了天上一样,所以叫通天门。吉祥,打起精神,前面的五里关山道开始难爬了,脚踏实,别打滑。”
  出了玉泉院,进入五里关。路旁一个石穴格外显眼。“吉祥,看见这个石穴没有?这是我道教鼻祖老子在华山开路时在此处试了一凿子,便有了这个石穴,所以叫‘老君试凿处’。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还记得吗?我们第一堂课讲的?”
  “记得,那鼻祖是什么意思?”
  “哦,鼻祖就是创始人,发明人的意思,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
  再往前走,出现一座峡谷,杨传箫双手扶腰,缓了口气说道:“这里是希夷峡,陈抟师祖就安葬于此。师祖死后,过了七天,按理身体早该变凉,但他全身仍有温热,而且希夷峡峡口有五色祥云飘荡,数月不散,并有香气飘出。你看洞上这八个字,有的你还不认识,‘云澎生香,羽驾莲峰’,讲的就是陈抟师祖在华山上隐居修行。”
  不知不觉已爬到‘石门’,吉祥额头上汗珠累累,杨传箫不时叮嘱要小心攀爬。在一处洞口前,杨传箫停住问吉祥:“还记得我讲过道教四大名医里的孙思邈吗?想想。”
  吉祥使劲回忆,望着天空,左右转了几下脑袋,突然笑着说:“我想起来了,孙思邈是药王。”
  “对,对,对,这个洞就是‘药王洞’,一会儿再给你讲一个他的故事,走,前面到‘十八盘’了。”
  “师父,快看这上面写的‘一元一石’是什么意思啊?”
  “这叫混元石,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是创造大自然世界万物时,这块石头就已经在这里了。”
  不多久,师徒二人走进十八盘,杨传箫说:“吉祥,在这里要转十八转,别嫌绕,给你自己将来转出个好运气。”吉祥望了一眼前方曲曲折折的石砌台阶,觉得很好玩,冲在师父前头往上跑,杨传箫紧跟其后。
  “师父,快讲药王的故事呀。”吉祥心里还在惦记着。
  “好,好,好。孙思邈是唐朝的医学家,人称药王,当时住在现今的陕西耀县。一天,他在山里寻药时觉得很渴,便到溪水边喝水。遇见一个牧童正在追打一条小青蛇,孙思邈看小青蛇可怜,让牧童放生,可牧童不答应,于是孙思邈说只要放了青蛇,他身上带的东西要哪样都行。牧童要衣服,孙思邈毫不犹豫脱下给他,接着,赶紧把小青蛇的伤疗好后,才放心离去。过了几日,孙思邈又到山里采药,看见一个少年牵匹白马朝他走来,后面紧跟着许多人,他们见到孙思邈都上前施礼,然后,把他让到马上来到一处华丽庄院,少年扶孙思邈下马,一位妇人上前叩谢道:“前日小儿郊游,被歹人伤害,幸遇恩人相救,感激不尽,今略备酒席,以酬救命之恩。”孙思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少年竟是前日搭救的那条小青蛇,这位妇人是青蛇之母。席间,青蛇之母为表谢意,取出一部皇宫收藏的传世秘典,对孙思邈说:“这部秘典里记录了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在我这里已封存了很久,一直无合适人选传承,今遇恩人,乃上天之意,可放心交予。”孙思邈像得到了宝贝一样,刻苦钻研,从此医术更为神通。”
  吉祥听得有些入迷,思想完全沉浸在故事里,“那条小青蛇也是神仙吗?”
  “民间有一种说法,刺猬、狐狸、蛇三种动物很有灵性,身上有神仙的仙气。”
  “是真的吗?”
  “就拿蛇来说,曾经有个人故意伤害了一条蛇,这条蛇家族的其它成员根据那个人留下的气味,途经很远的路程,还是找到了他,为死去的蛇报了仇。”
  “哇噻!真厉害呀!”吉祥听了大开眼界。
  “呵呵!有意思吧,故事还多着呢,等爬到那些地方,一个一个给你讲。”师徒二人绕出了十八盘,这一路,杨传箫的故事讲的有声有色,听得小吉祥几乎忘记了累,感觉没怎么走就绕了出来。
  迎面又是一个洞,杨传箫让他念上面的字,吉祥脱口而出:“‘毛女洞’,”
  杨传箫点点头进一步解释:“这里曾经住过一个全身长毛的仙女。秦朝时,一个叫玉姜的宫女为躲避陪葬之灾,在别人帮助下逃到华山,陪葬就是她的主人死后,她也要被处死和主人一起埋葬。在华山,她吃松子,喝山泉水,时间久了,身上长了很多毛。后来。变成神仙飞走了。”
  杨传箫把吉祥叫到登山路的西侧,让他把耳朵贴近一块中间凹进,两侧旁突的大石头上听里面的声音,吉祥仔细听有流水声,杨传箫看着石头上的三个大字,笑道:“‘响水石’,‘响水石’,自然是山谷中水流的回音,可谓水飞石鸣。”
  来到‘青柯坪’杨传箫告诉吉祥,此处四周生长的树为青柯树,由此而生的青柯坪。在‘西道院’和‘东道院’,师徒参观了道教送子神三霄娘娘以及上古神九天玄女。经过青柯坪,只见路旁一大石壁上篆刻“回心石”三个大字。杨传箫擦了擦汗,挑逗说:“吉祥,下面的路可险了,到这里才算真正开始上山。第一道坎儿‘千尺幢’,乃太华咽喉,有370多个台阶,特别陡,再往下‘百尺峡’,‘老君梨沟’,都不好过,看见石壁上‘回心石’几个字没有?意思说你要是害怕了,现在回心转意下山还来得及,等一会儿上到危险的地方,再想下来可就费劲了。”
  小吉祥早已汗流浃背,可面对师父的质问,很坚定地答道:“我不下山。”
  杨传箫听了高兴地说:“好,那就抓紧时间休息,待会儿可别腿软。”
  ‘千尺幢’凿石为梯,只能容纳一人单排上下,往上看,如一线天,往下看,如深井。过了千尺幢,紧接着是‘百尺峡’,峡长4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