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幕。林晓想着自己曾经也非常可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成为他们,也许命运更加颠沛流离,但能收获一份患难相守的恋情,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只要他足够小心翼翼,就可以躲开命运给他们降临的大多数灾难。是的,如果林晓的高中时代不与韩冰相恋的话,林晓的一生是可能这样度过的。林晓现在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可越是传奇,人越是难获得平淡而稳定的情感。
过了长江,林晓勉强站起身,把位子让给新上来的一个老汉坐。
林晓站在过道,隔着n个人的头,看到了李向南,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也站起来让位子了。他看到林晓也站起来,兴奋地打招呼,那样子,哪像个市委书记啊。
两个人就这样一直站到了昌城,这座人民军队诞生地的城市。
第四卷 大学与城市 第五章 微服私访
林晓和李向南随着人流,一起出了昌城市火车站。令林晓惊讶的是,火车站外并没有来接李向南同志的人员。
李向南问林晓是否在昌城停留。林晓回答不,准备就在火车站搭上开往横山的客车。李向南说他也一同去。这令林晓更感奇怪了。林晓嘴里说道:“李书记是要微服私访横山吧。”
李向南说道:“林晓,不是叫你不要叫我书记了吗?”
林晓笑道:“这越到你的地界,就越不自觉地要叫李书记了,官民关系,是最紧张的人际关系。”
李向南忍不住笑道:“还是叫李大哥吧,韩冰和你是同学,叫我大哥也没错。”李向南知道林晓心中其实并不怯官的。
上了客车,找好位子,林晓问道:“李大哥怎么这么急着去横山?我想你怎么也得在省城停留一些日子,向有关领导汇报工作什么的吧。”
李向南说道:“我已请示省里领导了,领导要我立即到横山报道,有一重要外商正在横山考察项目,很多事情需要我料理,再说…”李向南忽然尴尬一笑,说道:“我爱人一直横山市小学工作,过年了,也该回去了。”
林晓忍不住笑道:“我说这后面才是重点吧,怕是嫂子等急了。”
李向南看林晓笑得邪气,也拿他没办法,苦笑道:“等你以后结婚了,你就知道其中滋味了。”
林晓心想自己大概很难结婚的,也就无福享受这痛苦与幸福的折磨了。
车开动了,两个人坐在后面座位上。这火车一路上,两人几乎都光是在行注目礼了,很少交谈,平白使旅途过得枯燥无味,这会子坐在一起,两个人有得聊了。虽然有得聊,但林晓注意到,一路上,李向南说话就没在楚天那么张扬和随意了,逐渐收敛起来。林晓的语气也就配合李向南同志的这种变化。林晓心想,等到了横山,李向南同志个人一些叫作“威严”的东西就会膨胀起来,这不是他个人品质问题,而是作为地方上的一把手,他原有在省城所应有的谦逊,在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然而然地就会变得威严起来。
林晓从李向南言语中,大约获知是韩国的一家大型制药企业拟在中国投资新建大型中药材种植园,并在当地进行加工生产成药,这项投资据说上十亿人民币。省里争取到该公司考察团来J省考察,重点则落在横山以及附近一些城市。
这个消息,李向南也是刚刚得知。这是个天大的好机会,若是能争取到这个投资项目,横山的中草药种植加工,以及中成药制造业都有望获得跨越性发展,所以他要急急赶往横山。他的想法很单纯,那就是想尽办法争取项目落户横山。
林晓对横山历史上的中草药种植及加工是素有耳闻的。他的家乡,上、下林村都有种植中草药的悠久传统,只是这一传统,曾在上个世纪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断过将近二十年,八十年代中期才恢复起来。想当年,林晓的父亲为了赚足自己复读的学费,在村小学教书之外,经常进山去采集药材。
林晓心想,在横山的产业结构中,中草药种植、加工、制备产业,确实是一张可以打的牌,搞得好,将会形成横山市一大支柱产业。林晓对中草药也是颇为感兴趣,和李向南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没有深谈,他的心力还是放在横山的城市建设,房地产方面。
林晓已经知道,这一年来,招商局局长任青名下的房地产公司已经开发出他们的第一个楼盘——临江花园,并成功地使房价从去年过年时期的均价一千左右,上升到现在的一千五左右,而且春节前后,房价还在飚。任青的另一个楼盘已经开工了,他把现有城区繁华路段的土地,以各种名义几乎都拿走了。
林晓并没有谈这些问题,这个问题相信李向南是到任就会清楚的。作为政府,最具运作的资源就是土地,而这个年轻有为的父母官一旦上任,却发现自己手中实际可以操作的土地,却少之又少,如此一来,矛盾必然会到来,是相互妥协合流还是对抗,这都要看李向南的态度了。林晓心想年轻的李向南意外到来,使得横山原有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可谓吹皱一池水,一切拭目以待吧。
五个小时后,他们到了横山。虽然一年没见,但林晓经常从腾龙在横山的分公司传来的资料可以看到一些反映横山变化的新照,因此不以为奇。倒是李向南有两年多没回横山,有些惊讶。事实上,在李向南这个即将上任的父母官眼里,横山市充满了生机,但这种生机是一种凌乱的生机,又隐藏着危机。
啊,这个城市在大兴土木,可是似乎就像附着着岩石上的真菌一样,毫无目的地四处扩散,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
李向南对他的前任所为谨慎地在心里回避评价,他在心里想,也许这些都建好了,样子当不是这样吧。
下了车,出了车站,林晓和李向南“友好”地交换了一下联系方式,然后各奔一方。林晓看着李向南同志走的,那一刹那,在嘴边要托他打听韩冰近况的话还是咽下了。
李向南要去市政府报道,然后找相关人员了解一下韩国考察团的考察情况。而林晓则打电话给同学兼堂妹夫周复打电话。
十分钟不到,周复开车过来,原来他就在附近,抽调着配合省电视台的同行们跟踪采访韩国大方制药公司考察团一行人的考察活动。林晓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正淡出一个鸟来,他的所谓配合,根本就是打杂,省电视台的人就是大爷。因此,林晓的电话一响,他赶紧告假一声,溜之大吉。
周复的奇瑞小车停在林晓身边,下车和林晓“亲热”地拥抱了一下,然后二人上车,一溜烟往横河方向开去。
去年寒假的时候,林晓在堂哥的推荐下买了一套靠河的房子的三居室,房子装修好了之后一直由周复代管着。此次,林晓算是第一次回自己在横山的家。
林晓到到了自己的房子,走进去,看得出周复林燕两口子经常来打扫卫生,因此屋内干净整洁。装修的事宜是堂哥林强张罗的,注重简洁朴素,很对林晓的胃口,这房子日后是要接父亲过来住的,房子奢华,是要骂死林晓的。林强也是知道林晓父亲的脾气,所以装修没花什么钱。
林晓放下行李,径直走向阳台。林晓挑这套房子特别看中了这个大阳台。人或站或坐在这阳台上,对面就是清澈的横河,河边是巨大的樟树,寒冷的冬季里仍撑起一眼的绿意。河对岸就是“河南老街”,那是一溜的平房。林晓过世了的外婆就住在河南老街,在那里有过林晓三年的童年时光。不知道眼前这一片纯朴的老城风貌,还能保持多久,林晓知道,高速公路一旦铺成,这座城市的建设步伐必然大踏步前进,而一直被忽视的河南老街迟早就要进入政府的眼界。
林晓回到客厅,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说已回到横山,过几日就回去林村。电话里,父亲说林晓先别回来,他这几天到市里正好有些事,要他在他房子里等他。林晓心下有些奇怪,父亲很少跑市里的,看来一定是重要的事。林晓放下电话,就跟周复回他广电宿舍的家。林晓在堂妹妹夫家用过中饭之后,婉拒了周复的车送,说要一路走回家。
从周复家到林晓的家,不,现在还能说是个窝,几乎是从北到南整个穿过城市,因而能几乎见这个城市的大部分面貌。
在周复的广电宿舍楼后面,也就是城市的正北面,林晓看着正在大面积挖土方了,大幅的标语挂着:横北工业区建设工地。
这个工地去年来的时候并没看到,是06年下半年开始动工的,这个林晓清楚,是任青等人弄出来的,看来他在横山是越来越呼风唤雨了。
现在正是上班时间,人们大多是骑着自行车,电动车,少有焦急匆忙神色的人。林晓放松地走在大街上,这是一条新建的横北大道,过路口,在报亭停了会,看了看《横山晚报》,然后继续前进,就这样走了半个小时,迎面碰到李向南同志。
横山还真是小。
二人相互一笑,林晓问道:“李书记,看来还真是微服私访啊。”
李向南这回没有否认,说道:“林晓陪我逛一逛。”
林晓答道:“遵命。”
当李向南下车,到市政府报到。市委秘书长乔兴忙着为新任书记张罗。李向南却要他先汇报韩国大方制药集团公司考察团的情况,乔兴却敏感起来,回避这个话题,说这是副市长任长庚同志亲自在抓的的事,具体情况要等副市长回来之后由他汇报,又说现在任长庚同志正带着考察团去曹山考察去了。在乔兴心里,觉得已经宣布任命后两个月的市委书记,在考察团考察进程近半的这个当儿回来,是否有摘桃子的嫌疑。
李向南见乔兴没有正面回答,见他神色,提醒了自己,既然这事是副市长任长庚同志一直在抓,自己就不插手了,免得落人摘取他人果实的嫌疑,李向南也就没再询问了。乔兴说道:“李书记长途劳顿,我叫人送书记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晚上好好安排一下接风。李书记你也真是的,来之前跟我们打个招呼的。”
李向南坐着市委的小车回到自己横山的家,当然,是她老婆的家。李向南并没有回家,看小车走远,就开始溜开了,这个时候老婆大人正在学校上课了,回家也见不着人。
事实上,林晓并不想和李向南走在一起,至少要减少这样的机会。任青父子看到他与新任书记在一起,会有联想,但看李向南兴趣很高,也就陪着走这么一回。
李向南与林晓二人在横山市区“微服私访”的同时,韩国大方制药集团公司总裁的女儿李晚熙,一个人也在横山市,中国这个从前她一无所知的小城里闲逛着。考察团正式人员忙着实地考察,她这个编外的考察人员则借考察之机行旅游之实,也美其名曰:微服私访。
第四卷 大学与城市 第六章 向左向右
李晚熙一头金色灿烂的头发垂在肩上,上身肥大橙色的羽绒服,下身宽松的,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这一身打扮,掩去她绝大多数的曲线,使得她在中国这座普通的城市中,并不那么惹眼。
可即便这样,李晚熙瞻仰也惹得不少人向她行注目礼。她的面目,让人模糊地感觉到某种异国的情调,李晚熙甚至听到旁边几个老大妈小声在说:这个姑娘有些像李英爱。
晕啊!
看来,这几个老大妈都是韩剧的爱好者,可李晚熙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像李英爱呢?李英爱的脸型很是圆润,和自己瘦巧可爱的脸完全不是一种类型;她的眼睛聪慧而娴静,和自己的灵动古怪完全走的不是同一路线。
李晚熙想不通,她不知道,这几位大妈在长期的韩片的熏陶中,逐渐形成了对韩国人容貌及气质的一种模糊直觉,于是,在一看到李晚熙,就觉得她像韩国人,而韩国人的代表,她们最熟悉的无疑是李英爱,因而把两人联系起来。
李晚熙这套宽松甚至略显邋遢的行头,仍引来不少的关注,,李晚熙想可能是这个城市的女孩大多不太漂亮的缘故吧。李晚熙留意过,这座城市的女孩确实并不怎么漂亮,即使漂亮,也往往衣着土气,只在大约是高中生年龄档次的看到一些的可人儿,而与之相反,倒是见到不少衣着朴实,英俊的小伙子,常常让李晚熙眼中一亮。
其实,李晚熙不知道,只要再过上三天,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就会突然涌出衣着时鲜的各式各样的美女。她们来自……中国各大城市,因而身上会沾染上各式各样城市的风致。她们是从这座小城走出的,每到过年时分,又纷纷涌了回来,像是刮风一样把外界流行的,时髦的东西带回到这个小城里。
她们中大多有在读大学,或大学毕业在外头工作的,也有随夫家移居外地甚至外国的。当然,不容回避的是,也有出去做那一行的。不管怎么说,小城市的过年,就像上个世纪计划经济下的物资交流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