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一世相随 >

第78章

一世相随-第78章

小说: 一世相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哥顺着丰哥的手指看去,便看见了果子铺里人头攒动,人人都在抢着买东西。

“阿爹,一会儿也给宁哥买点儿吧。”宁哥扯了扯郭荣的衣角,祈求道。

郭荣好笑地捏了捏宁哥的脸颊,笑道:“问你阿娘去,你阿娘同意了才行。”

周宪全身包在厚厚的棉袍之下,外面还罩着一件厚实的皮毛斗篷,正窝在最里面,见宁哥看过来,淡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一会儿祭拜了外祖父回城后让你阿爹为你买一些就是了。”

宁哥闻言咧开嘴笑了:“阿娘最好了,等妹妹出来了,我会分点心给她吃的。”

周宪摸了摸还不曾凸出的腹部,也很盼望是个女儿才好。笑看了一眼郭荣道:“我好得很,适当走动一下是不防事的。倒是你,既然出来了,心中就不要记挂着政事了。”

郭荣笑了笑道:“放心吧,政事我已经安排妥当了。”

说话间,马车已经缓缓驶出了汴梁城南城门,郭荣指着那巍峨的外城墙对丰哥道:“你可知道这城墙有多牢固?当初,我是命韩通说汴梁都城,要全部采自虎牢关附近的土为之,筑城之后,坚密如铁,世称虎牢之土。”

郭荣想起在秘境之中所见,赵宋偏安江南,蒙古人大军南下,攻打汴梁城时日夜用炮石轰击,也不见城池焚毁塌陷。

“阿爹,这样说,汴梁城也就是坚固如铁了,那么守城就容易得多了。只是阿爹,为何要将此城池筑得这样坚固?咱们大周如今在诸国之中声威最盛,何人敢犯我大周?更不要说是汴梁城了。”丰哥虽然惊异此城池之坚固,但是隐隐觉得父亲之举是没有必要的。

郭荣看着丰哥,正色道:“今日大周声势如日中天,但是自古以来,哪朝哪代是千秋万代的?不说其他的,就大唐之前的隋朝,当年文帝建国,一统中原时,何曾想到隋朝会经二世而亡?我们大周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若不用心,或者后代子孙不肖,自然也就没有了大周。”

丰哥最近也听了王著说史事,知道了一些事情,但是却不想父亲说的这样明白。“那阿爹,我长大了有了儿子,一定会好好教他的。”

倒是一边的周宪听了笑了出声来。“傻孩子,你阿爹可不是这个意思,快听他说完就是了。”

宁哥听不明白,只得歪在周宪身边偷看窗外的进城的老农筐中的鸡鸭等牲畜。

郭荣摸了摸丰哥的头,指着外间那些个进城的老农道:“只要那些庶民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即便子孙不肖,国运一时也不会消亡。乱世人如草芥,活不下去了,他们如何还听得朝廷之政令?还恭敬高高在上的天子?当年你的祖父也不过是一个穷苦的兵卒,我为了养家,四处奔波,比外面那些个老农还不如。那个时候,我就想着,若是有圣明天子在世就好了。如今我虽为天子,但是一日也不敢忘当日窘迫之时心中所念。丰哥,你要记住,阿爹我并非生来就是天子。”

丰哥只有六岁,对于父亲的话虽然不能完全懂得,就都记在心中,想着以后再慢慢弄懂。

“老爷,夫人,已经到了汴水岸边了。”马车外驾车的是陆二虎,后面跟着的做家仆打扮的是谢涛、王正屿、郭孝仪三人。

郭荣掀开车帘下了车,便看见冒着风雪驱马而来的阿久。

“姐夫。”阿久见郭荣一身常服,下了马就没有行大礼。从车内抱下两个孩子,而郭荣则扶着周宪出了马车。

陆二虎几人散开,只留天子一家人在驿亭之中。

周宪接过阿久好半天才点燃的香烛,再摆上准备好的祭果,对着南方祭拜了一番。丰哥和宁哥也随着阿久一起拜了拜。

“好了,回马车上吧。外间的风太大了。”郭荣替周宪紧了紧斗篷,温声道。

周宪眯眼向南看去,风雪迷漫。父亲,弥留之际,不知可否如前世一般有话带给自己……收回目光,周宪被郭荣拥扶着送回了马车之上。

丰哥和宁哥年岁毕竟小,所以阿久也没有停留多久,就将两个孩子抱回了马车。他也和周宪一样,跨上马离开前,也向南方看去,风雪弥漫之中,他抿了抿唇,总有一天,自己会跨马荣归金陵,父亲,到时候你是否会后悔生前不重视自己这个庶子呢?

周宪虽然为周宗的离世心中不豫,但是她前世之时便已经历过一次,所以这次心中更多的,却是惆怅。眼见丰哥和宁哥对宫外的一切好奇得很,她自然不会拦着的。毕竟儿子要养好,就不能老是关在家中的。

“阿娘,我们下车去吧。”丰哥犹豫了半天还是开口了。

郭荣皱眉,“娥皇,要不我让阿久带着孩子逛逛,我先带你回去?”

周宪摇摇头:“这新汴梁城建成至今,我们都没有好生看看。今天的天气虽然不大好,但是现在雪也小了许多,再说我们难得出来一趟,放心吧我的身体不防事的。”

郭荣只得同意,于是一家人同其他买年货的百姓一样逛了起来。郭荣牵着周宪在人潮中慢慢走着,而阿久,则牵着宁哥和丰哥在前面一间间铺子看着。不一会儿,宁哥闲着的一只手就没有再闲着了,从甜糕到糖稀,再到小肉包子……让丰哥直翻白眼。

“这些树木花丛,虽然此时不见绿意,但是明年春天,汴梁一定会相当的好看。夏日里行人也有树荫可遮蔽避暑。”周宪看着寒风中被冰雪裹住的树木花丛,笑道。

郭荣淡笑,他也不过是看金陵的街道而生出的主意,当然不是为了作诗作画,只是不想让汴梁城失了都城的气派。

“走了这么久,可觉得累或者冷了?我们去前面那酒肆坐坐?”郭荣指着不远处的几间酒肆道。

周宪看着前面不停吃这东西的宁哥无奈道:“宁哥那孩子再这样下去,只会更胖了。以后不可以再让他这样贪吃了。”

郭荣也有些无奈,作为一个皇子,太过贪吃了,岂不是让人笑话?

陆二虎和谢涛两得了郭荣的示意,先一步去了中间那间最为气派的酒肆里。

“老爷,夫人,只有这张桌子空了出来。”陆二虎有些羞赧。

郭荣看了看楼上小间的帷帘都垂着,四周桌上俱都客满,也不在意,让陆二虎等自去找寻地方去吃点东西去了。阿久对郭荣躬身后才在周宪对面坐了,宁哥和丰哥早在郭荣对面的长椅上坐了。

四周之人也不过是多看了两眼这家同来用餐之人,只因那夫人容貌不俗。但是见那郎君器度不凡,便不敢放肆多看,又各自聊了起来。

周宪早已经猜到郭荣是想听听市井百姓的想法,也不多言,看了眼嘴角还有糕点沫的宁哥,给他只叫了素炒白崧样的素菜,惹来小胖子满眶委屈的水珠。“你看看,谁家的孩子有你这样胖?你再胖下去了,你舅舅和哥哥可都不会再理会你了。”

宁哥低了头,扯着墨蓝色的衣角,好半天,才看着阿久和丰哥道:“我不再胖了,舅舅和哥哥不要不理我……”

丰哥拧了一下宁哥的胖脸,笑道:“放心好了,就算你真成了了小胖子,哥哥也不会不理你的。哪个叫我是哥哥呢?不过妹妹都不喜欢胖哥哥,你不能再胖啦,不然妹妹以后一定不会理你的。”

阿久心中也觉得好笑,逗弄着宁哥,眼耳却注意着四周的动静。

郭荣和周宪则边吃着东西边听着一边百姓们说的话。

“老兄最近日子好过了不少了吧?如今朝廷比之早年的汉、晋之时好了许多了。”

“是要好上不少,虽然家中的良田数十亩,加之能做点小买卖,这日子是比从前好上了许多。当今天子确实是圣明之君。不过,那些个大财主大老爷们的还不是像从前一样?说来,咱们普通百姓要给朝廷交租纳税的,但是他们田多地广,却不给朝廷交纳一个铜板的!”汉子摇摇头有些不平道。

“哎,说来也是。那些个大财主老爷们,谁个做皇帝,他们都是一样的富庶。”

……

二楼一间隔间里,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与赵匡胤四人正在默然喝酒,气氛有些压抑。

“赵二哥,匡义去了蜀国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蜀国被逼到做内侍,我们是理会不过去,但是这汴梁城中,咱们虽说不是那等权重贵门,但是也容不得被人那样欺辱!”韩重赟和赵匡义的关系最好,这些日子,他一直想不通赵匡义如何要到去做太监的。

“元朗,我们兄弟几个关系最为亲密,你到底有什么不好说的?”石守信乃是几人里官位最高者,他不满地瞪了赵匡胤一眼质问道。

王审琦也附和道:“如今我们几个的身份在禁军之中也不低,你到底在顾虑什么?匡义是你的亲弟弟,我们一直也是当自己的弟弟看待的,如今他成了内侍,如何还能忍得?”

赵匡胤沉默了半天,闭了闭起眼才看着三人道:“我知道大家的意思,但是此事说起来,其实都是匡义一步错,步步错罢了。汴梁城中并没有什么人针对于他,兄弟们不必多想了。”

“啪!”石守信使劲拍向桌面,一只空酒瓶咕噜咕噜转了半天,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隔间里一片寂静。

不一会儿就有小二闻声而来,帘子掀开的瞬间,赵匡胤从帷帘处看见了大厅中熟悉的身影,微微一愣,忙扯过石守信以眼色示之。众人也看清了厅中一副平民打扮的天子。

待小二离去后,赵匡胤才苦笑道:“天子旁边那女子便是皇后了。匡义的祸事之起源,便是由此而起。”

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闻言都沉默了,韩重赟想起从前赵匡义之事,心中已经猜到了事情的大致。至于石守信和王审琦,刚才虽然是短短一瞥,但是皇后之容貌确实是让人惊叹。赵匡义年岁有了这等心思也不难理解,只是却万万不可真的做什么,难怪他要逃离中原了。

“元朗,陛下并非是心胸狭窄之人,匡义已经受到了不浅的惩罚,想来他再回来应该是没有什么的事的。”石守信叹了口气道。

赵匡胤点点头,但愿如此了。

其后,四人在隔间里有坐了大半个时辰,这才下了楼,见天子一行人果真走了,这才放下心来。

而已经在马车中的周宪,正靠坐在郭荣身边,看他沉思了好半天,这才道:“你之前不是已经派了巡使往各地去了?凡事慢慢来,你就是太心急啦。”

郭荣叹了一口气,不顾两个孩子正瞪着大眼睛看着,伸手摸了摸周宪的头发,将她揽进了怀中,轻声道:“我确实是个急性子,这些事情巴不得一天就做好……你不要担心了,我早就不是前世那般急躁了。”

周宪脸上露出微笑来,他同她,都已经不是前世那般性子了。

第二日里,郭荣上朝去了,周宪也要接见大臣以及藩镇节帅的夫人们,众人气色都很好,只有符三娘是一脸的憔悴。

“三娘子脸色不大好,秀淮,将陛下昨天送与我的那支人参去取来。”周宪吩咐着,随即让有些惶恐行礼的符三娘平身:“三娘子当好生保重身子才是,张驸马对下属最是关照,刘指挥使之事,三娘该放心才是。”

符三娘心思日渐变重,于夫妻相处之上,虽然最近刘光义对自己略微敬重了些,但是夫妻之间总是缺了点什么。如今见皇后身上宽松的凤袍,她蔡明白,她缺的是什么。一个女人如果不能生孩子,那当真是莫大的痛苦了。

“多谢娘娘关心,臣妇明白的。”符三娘想到自己至今不见动静的肚皮,心中苦笑,自己如何保重呢?

晋国长公主却拉着白重赞的夫人在说话,话语间已经将周宪的意思说了。

白夫人之前已经向淮南送了书信,白重赞对这门亲事倒是非常赞同的。即便天子这个时候没有加恩给周岭,但是以天子待皇后的情景看来,加恩那是肯定的。自己不同于出身河东一系的藩镇节帅们,若是能同天子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那只有好没有了坏了。

“长公主的意思,臣妇明白的。待我们家老爷从淮南回汴梁后,这事情也就可以定下来了。”

晋国长公主听了很是高兴,看一边李重进的夫人也是满面的笑容。

周宪当然也是留意到了,知道这婚事已经是定了,心中的一块石头也就落了地。之前阿久在公主府的宴会之上见过白素娘后,居然十分的满意。让她这个姐姐都有点些微的嫉妒呢。

而前朝的郭荣,正在大臣们面前来回踱步着,“自古以来,国以民为本,本立则国家安。朕观唐末至今,赋租不等,贫者无寸耕之地衣食无着,而富者呢?地广物丰,却不纳分毫捐税。诸位以为此合理乎?”

范质起身答道:“是故陛下才下诏颁发均田令么?”

“是,之前朕派遣了散骑常侍艾颖等三十四名是从往诸州去了,传达朕之意思,重新核算田亩数量,然后均定田租赋税。只是朕担心着,偏远州县或许难以年后便核算待定。故朕想着还要增派人手才是。另外夏秋两税征收,须得将日子固定下来,免得小吏扰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