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鸣镝风云录 >

第50章

鸣镝风云录-第50章

小说: 鸣镝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水帘,这斗篷可以权当雨衣,虽不能遮掩全身,也可以免得湿透衣裳。”

    这两个丫鬟穿上了同样的斗篷,侍梅说罢,一个“燕子穿帘式”跃入瀑布,侍菊跟着过

    去。奚玉瑾把心一横,想道:“管她弄的是甚玄虚,我跟着过去就是!”

    穿过水帘,果然别有洞天。侍菊收起斗篷,赞道:“奚小姐好功夫,衣裳全没着水,婢

    子是自愧不如了。”要知斗篷只能遮着上半身,要使衣裳不受水珠溅湿,那还得凭着上乘的

    轻身功夫。

    奚玉瑾一看这件斗篷,这才知道是孔雀的羽毛织成的,拈在手上,轻如羽扇,心里想道:

    “怪不得可以折起来放在身上,但这三件斗篷不知要用多少头孔雀的羽毛,纵非价值连城,

    也是胜于一般珠宝了。这家人家,想必是和韩家一样的大富人家。”

    抬头一看,只见山上有座堡垒形的建筑,侍梅嘘了一声,说道:“快走,快走,最好不

    要给堡里的人看见。”

    奚玉瑾以为她们是住在堡垒中的,听了侍梅的话,这才知道堡中住的又是另一伙人。奚

    玉瑾暗自想道:“山中不知藏有多少诡秘的人物,佩瑛从未和我说过,想必她也不知这个所

    在。”心中更是觉得奇怪了!

    这两个丫鬟的轻功颇是不弱,带领着奚玉瑾在乱石与茅草丛中找路,借物障形,蛇行兔

    伏,不多一会,已是远远离开了那个堡垒。侍梅长身而起,吁了口气,低声说道:“幸好堡

    垒中没人出来。”

    奚玉瑾忍不住问道:“堡中是什么人,是你们主人的仇家吗?”

    侍菊比较欢喜说话,此时她松了口气,便咭咭呱呱地说道:“堡中新近来了两个老家伙,

    一个名叫西门牧野,一个名叫朱九穆,听说都是练有独门的邪派功夫,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梅姐对这两个老魔头着实有点害怕,我倒不怕他们。”

    奚玉瑾吃了—惊,心里想道:“原来是韩家的对头住在这里,朱九穆是曾经和我交过手

    的,可真是不能让他见着啊。”当下问侍菊道:“你为什么不怕他们?”

    侍菊撇了撇嘴,意殊不屑地说道:“谅这两个老魔头再凶,他们也不敢得罪我们的主

    人。”侍梅说道:“我并非害怕他们,只是不想多惹麻烦。”奚玉瑾弄不清楚朱九穆和她们

    主人的关系,不禁又担了一重心事。

    这两个丫髫带领她到了一条水流湍急的河边,这条河的水源就是山上的瀑布,奔腾而下

    轰轰发发的激浪拍岸之声,震耳欲聋。

    河边系有一只小舟,侍梅招呼奚玉瑾上船,说道:“奚小姐请坐稳了,我们送你上山。”

    拿起一支碧玉船篙,轻轻一点,小舟立刻往前驶去,逆流而上。到了激流湍急之处,小舟颠

    簸得十分厉害,抛起抛落,好像腾云驾雾一般。

    奚玉瑾用重身法帮忙她们使小舟平稳,不觉想起了题画的两句词来:“双桨来时,有人

    似旧曲桃根桃叶。”心中暗自好笑:“眼前的风光倒也是双桨轻舟,丫鬟迎客。但与词中的

    诗情画意可差得远了。”

    过了约一盏茶的时分,小舟逆流而上,到了山顶。侍梅、侍菊汗湿轻罗,仍是相当矫健。

    奚玉瑾不禁暗暗佩服,心里想道:“婢子如此,主人可知,一定是位极不寻常的武林前辈

    了。”

    奚玉瑾跟着这两个丫鬟终于到了她们的住处。只见是几间用竹木搭盖的房子,令奚玉瑾

    颇感意外。她原以为是大富之家的,却不料住的是如此简陋的平房。

    但房子虽然简陋,进去一看,却别有一种幽雅情调。只见门栏窗户,都是用绿竹雕花做

    成的,板壁也是漆上菏绿的颜色。

    藤萝牵蔓,从屋檐上倒挂下来,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幽香阵阵,

    扑入鼻观,令人俗念顿消。

    只听得叮叮咚咚的琴声从内进的一间雅室传出,奚玉瑾踏上台阶,隔窗遥望,从碧纱窗

    上的影子,看得山是个女人正在弹琴。正是:

    轻舟慧婢迎佳客,幽谷奇人独抚琴。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正文 第二十一回 雅室调弦迎远客 游蜂戏蝶是何心

    袅袅轻烟,透出纱窗,香气如兰,中人欲醉。奚玉瑾心里想道:“月明之夜,焚香操琴,

    的确是人生一大乐事。想不到这位前辈女侠,乃是巾帼中高士!”忽觉这香气似乎甚为熟悉,

    想了一想,(炫)恍(书)然(网)大悟:“原来她焚的这炉沉香屑,正是佩瑛经常用的那种檀香。”

    侍梅低声说道:“主人正在弹琴,我不便打断她,请你稍等一会。”

    琴声恍似珠落玉盘,莺语花间。奚玉瑾颇解音作,听得出她弹的是诗经“小雅”中的

    “白驹篇”,这是一首送客惜别的诗,诗道:“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繁之维之,以永今朝。

    所谓伊人,于焉逍遥。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

    心!”那意思是说:“那人骑来的白马,吃我场上的青苗。拴起它拴起它啊,延长欢乐的今

    朝。那个人那个人啊,曾在这儿和我共乐逍遥。白马儿回到山谷去了,咀嚼着一捆青草。那

    人儿啊玉—般美好,别忘了你的约言——给我捎个信啊!别有疏远我的心啊!”

    轻快欢愉的琴音,听得奚玉瑾神清气爽,心里却又不禁暗暗好笑,想道:“这个曲调最

    适宜于少女惜别她的情人,若不是我看得见弹琴的是什么人,真想不到是出于一位婆婆之

    手。”

    心念未已,琴音忽变,恍如流泉幽咽,空山猿啼,说不尽的凄凉意味。翻来覆去弹的只

    是四句曲调:“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彼何人哉?”听得奚玉瑾

    也觉心酸,想道:“我只道她是超然物外的巾帼高士,却原来也是伤心人别有怀抱,但不知

    她要弹到几时?”奚玉瑾急于知道韩佩瑛的消息,这女人的琴虽然弹得极好,她究已是无心

    欣赏了。

    弹琴的人好像知道她的心意,就在此时,五弦一划,琴声戛然而止。那女人说道:“教

    贵客久候了,请进来吧。”

    珠帘揭开,奚玉瑾抬头一看,只见主人是个年约五十左右的妇人,虽是年华逝去,仍可

    看出当年风韵。奚玉瑾暗自想道:“她少女之时,定然是个美人胚子。”

    那女人向奚玉瑾仔细端详,笑道:“百花谷的姑娘当真是名不虚传,长得就像花朵儿似

    的。奚姑娘,咱们虽然是初次见面,我却是打心眼儿里喜欢你。你不必客气,请坐下说话。

    侍菊,你待在这里做什么,给客人沏一壶香片来呀!”奚玉瑾想不到主人一见她就是这样熟

    络,戒备的心情不觉松懈下来。听得她称赞自己貌美,心里暗暗欢喜。

    奚玉瑾道:“多蒙召见,不知我应该如何称呼前辈?”绕个弯儿,请教主人的姓名。

    那女人笑道:“别用前辈后辈的称呼了,我姓辛,排行十四,若不见外,你就叫我一声

    十四姑吧。”

    按照当地的习惯,未婚的中年女人,才会对小一辈的外客自称为什么“姑”。奚玉瑾心

    里想道:“想必是她少女之时情场失意,故而幽谷独居,她不喜欢人家说她老,我倒是不宜

    叫她婆婆了。”

    侍菊奉上香茶,侍梅将那幅画放在几上,行过了礼,两个丫鬟同时退下。辛十四姑道:

    “清茶奉客,姑娘莫嫌简慢。”

    奚玉瑾道:“十四姑是世外高人,这正合上了古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诗句。”辛十四姑

    微微一笑,道:“夏姑娘,你真会说话。”

    奚玉瑾客套了几句,便即开门见山地问道:“十四姑深夜相召,不知有何赐教?”

    辛十四姑指着侍梅放在几上的画说道:“这一幅画,侍梅想必已经给你看过了?”

    奚玉瑾道:“我正想请问,这幅画不知十四姑从何处得来?”暗自寻思:“看这情形,

    佩瑛不像是藏在这里的了。”

    辛十四姑淡淡说道:“这幅画是韩大维送给我的。”

    奚玉瑾怔了一怔,心里想道:“这不但是韩家珍藏的名画,而且还牵连着韩谷两家的情

    谊。倘若她说的不假,她和韩伯伯的交情,可真是太不寻常了。”

    辛十四姑看出她有点半信半疑的神气,说道:“不仅是这一幅画,韩大维把他家中所藏

    的字画早已全部送给我了。他所藏的都是珍品,寻常难得一见的。奚姑娘你若是有兴趣的话,

    我倒不妨给你看看。”

    奚玉瑾心想:“谅她不会知道,这些画我是早已看过的了。”当下说道,“难得有此眼

    福,正所愿也,不敢请耳!”

    辛十四姑笑道:“素闻奚姑娘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无不通晓,果然名不虚传。这些名画

    今晚是遇上识主了。”端起茶杯,接着说道:“茶快凉了,请奚姑娘喝过了茶,咱们就去赏

    画。”

    奚玉瑾笑道:“我只是附庸风雅,哪说得是个解人。”当下喝了那杯香片,只觉香留舌

    底,沁人睥腑。不觉赞道:“好茶!”辛十四姑道:“这是我叫小丫头自采的山茶,难得奚

    姑娘喜欢,再喝—杯吧?”奚玉瑾道:“佳茗不宜牛饮,咱们还是先去看画如何?”辛十四

    姑道:“主随客意,那么咱们回头再喝。”

    辛十四姑打开隔室的门,说道:“这是我的画室,里面挂的都是韩大维送来的名画。”

    侍梅、侍菊刚才听说主人要请客赏画,早已在四壁挂上宫灯,光如白昼。

    这间画室比琴房大得多,奚玉瑾放眼一看,只见满壁琳琅,她在韩佩瑛香闺看过的那些

    名画果然都在其中。

    辛十四姑笑道:“韩大维把他珍藏的名画全都送了给我,你不觉得奇怪吗?”

    奚玉瑾的确是觉得奇怪,但却装出漫不经意的样子,接下话柄,顺口说道:“宝剑赠壮

    士,红粉赠佳人。名画易得,知音难求。同道中人,赠画缔交,正是一件雅事。”

    辛十四姑又是微微一笑,说道:“你这张小嘴儿真会说话。不错,我和韩大维的交情确

    实算得是好朋友,但他把藏画送我,却并非完全是为了知己的缘故,其中另有因由。奚姑娘,

    你想知道吗?”

    奚玉瑾道:“不敢冒昧动问。”

    辛十四姑道:“我知道你与韩大维的女儿情如姐妹,说给你听,也是无妨。他把藏画送

    我,那是因为他自知大祸将要临头的缘故!”

    奚玉瑾吃了一惊,说道:“我刚才到过韩家,我正想请问韩家出了什么事情,如今竟然

    是家毁人亡?前辈想必知道吧?”

    辛十四姑道:“我当然知道。这就是我今晚请你来此的缘故,你耐心听我说下去吧。”

    辛十四姑在顾恺之画的一幅山水画前面停下脚步,歇了一歇,继续说道:“韩大维有个

    极厉害的对头,处心积虐,要向他报复。三个月前,韩大维知道那个对头已经准备妥当,即

    将向他发难。他自忖凶多吉少,只怕身家性命,都是难以保全。因此及早安排后事。这些画

    是他心爱之物,他不愿落在外人之手,是以付托给我。我并不想要他的,我打算代他暂时保

    管,将来交回他的女儿。”

    奚玉瑾道:“韩伯伯既然预知仇人将要向他报复,何以不也早作准备。据我所知,他相

    识的武林高手不少,前辈住在此地,与他为邻,也是一个强援……”

    辛十四姑不待她把话说完,便即苦笑说道:“你莫非是怪我袖手旁观吧?实不相瞒,他

    那个对头,和我亦是相识,我是不便出手助他的。而且我的武功,也比不上他的对头。

    韩大维的倔强脾气,想必你亦有所知闻。他不愿求人相助,对我都没有出过一句声,更

    不要说请别人了。

    韩大维的确是有许多武功高强的朋友,但敌得过他那对头的却也没有几个。比如说近在

    洛阳的丐帮分舵舵主刘赶驴,他在江湖上也算得是—流高手了,不是我说大话,只怕他就未

    必打得过我这两个丫头。

    故此韩大维自知大祸临头,却不肯告诉朋友,他只能拜托知己为他料理后事。他把藏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