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求仙无门 >

第4章

求仙无门-第4章

小说: 求仙无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偶尔风骚起来,李华也是可以灵光具现,下笔成诗的。而他那便宜老爹,也就是个寒窗苦读十几年,只考了个秀才,便止步不前的穷酸书生。不过李华也没有什么看不起他老爹的意思,其实嘛,他还是挺佩服这个便宜老爹的。他老爹虽然考不上举人,但是对于那些儒家经典却是深谙心中,可以说是倒背如流,就是不知道活学活用。

说到儒家经典,李华又不得不佩服起孔大圣人来了,连在这异界都有道统。李华可以肯定他现在所处的世界并不是地球上已知的任何一个朝代,但是那些书生科举应试的篇目居然还是上辈子接触的那些儒家经典。

也正因为这样,李华从小也就被李白安排在他那简陋的小学堂里背诵这些儒家经典。李白自己考不上举人,总希望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但是,李华虽然有了上辈子的记忆,学起这些来毫不费力,却也耐不住心思来成天背诵那些死板的文章。所以,经常就趁李白不在的时候偷偷跑到学堂后面的山上,靠在大树底下好乘凉,然后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

至于眼前这个妙龄少女嘛,说起她,李华就在心里偷笑了。这是他爹娘给他的童养媳,唤作李秀儿,今年十二岁了,比李华还大三岁,正符合了常言所说的“女大三抱金砖”。

重男轻女的观念在这个世界同样是存在的,尤其是在李华所在的乡下,大部分人生了女孩都是养到五六岁的时候就收点彩礼,然后送给别人家当童养媳。李秀儿说起来和他还是有些血缘关系的,是他爷爷的兄弟的孙女,不过这里的人不讲究这个近亲不能结婚,反而讲究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亲上加亲”之类的,李秀儿从五岁开始就呆在李华家里当童养媳了。

那个时候的李华才两岁,刚能说话和走路不久,就被淘气的李秀儿抱来抱去,还一口一个“小相公”“小相公”的叫。李华上辈子还是纯情小处男一个,成天在想着如何攒老婆本,这辈子倒好,一出生,虽然也是在穷人家,但好歹有爹有妈了,甚至连老婆也都提前预定好了。

更何况,李秀儿长得并不差,飘长的秀发,瓜子脸,白里透红的肌肤吹弹可破,柳叶眉下一双眨巴眨巴水灵的眼睛更是透露着单纯的可爱,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

“李华弟弟!”李秀儿见李华呆呆的盯着自己,还留着哈喇子,嫣然一笑,轻轻推了一下李华,道,“你看什么呢?还不赶快回去,你爹爹回来见不到你可要揍你呢!”

本来李秀儿是要叫李华“小相公”的,可是李华他爹李白好歹也是读书人,这么让童养媳叫儿子“小相公”“小相公”的也不成体统,于是就不准李秀儿在和李华完婚前叫李华相公,只准叫“李华弟弟”。害得李华一阵郁闷,在心里不知道咒骂了着便宜老爹多少次。

“我在看我家的小娘子啊!”李华轻轻伸手用衣袖将哈喇子擦掉,又猥琐的想要抚摸李秀儿的脸,却被李秀儿悄悄给躲开了。

“别这样,让你爹爹看到,又要说你了!”李秀儿害羞得红着脸转过头去,小声嗔了一句。

“哈哈,这里山高皇帝远,老爹才管不到我呢!”李华笑了一声,拉起李秀儿的手,朝山下跑去了。

本书http://。提供下载 

第一卷 求仙寻路 
第三章 院试' TOP '
'更新时间' 2011…08…15 18:04:16 '字数' 3410 
第三章院试

李家村坐落在群山环绕当中,只是乐峰乡诸多村当中偏僻的一个。而乐峰乡则归瓯建县管辖,在瓯建县上面还有闽郡。可以说,李华现在所在的这个国家和上辈子在地球上的中国古代差不多,选拔人才是科举制度,划分行政是郡县制度。

“啊……你慢点……李华……弟弟!……啊……”李华拉着李秀儿一路从山上沿着崎岖的山路狂奔下来,吓得李秀儿一路尖叫不已。

李华可不管李秀儿怎么求情,继续拉着她狂奔,还坏笑道:“不是你叫我要快点么?晚去了可是要给爹爹打屁股了。”看到李秀儿那大叫的样子,李华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前世那些坏小子喜欢带着女孩飙车了。果真是速度与激情啊,听到李秀儿那种尖叫的声音,李华的心里洋溢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满足感。

但是,老天总喜欢戏弄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事情往往就是乐极生悲,在李华拉着李秀儿嫩滑的小手,听着李秀儿的尖叫正得意洋洋的时候,一个不慎,被这崎岖山路上的一个凸起的石块给绊倒了。

“扑哧!扑扑扑……”李华没想到在这个他闭着眼睛都能跑下山的山路上,还能摔个狗吃屎。幸好在摔倒前就已经放开了李秀儿的手,不然要是将自己这个如花似玉的未来娘子给摔破相了可就亏大了。

“呵呵……呵呵……”李秀儿刚还因为李华恶作剧似的狂奔而尖叫着,转瞬间刚刚那个得意洋洋的小子已经摔了个狗啃泥。不由得一愣,过后就掩着嘴,呵呵直笑起来。

“哎呦!”李华这么一摔本来就很没有面子了,现在还听到了李秀儿的笑声,就打算再戏弄一下李秀儿。于是翻过身子,躺在草丛中,面对着正掩着嘴笑的李秀儿假装痛苦的呻吟道,“哎呦……我的腿动不了了,完了,肯定是断了!”

被李华这么一说,李秀儿立马就笑不出了,急忙跑过去,托起李华的腿,轻轻揉着,嘴里焦急问道:“怎么样?李华弟弟,怎么样?好点没有?”

看着一脸焦急的李秀儿,享受着秀儿那毫无技术而言的推拿,李华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真的很幸福。上辈子李华连生存下去都成问题,更是不知道爱情为何物。念书的时候,碰上班上漂亮的女孩李华都不敢抬头正视,他知道自己一个孤儿不配。

而现在呢?看着眼前因为焦急,灵动的双眼都噙着泪水的李秀儿,李华毫不怀疑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只有十二岁的“秀儿姐姐”。

“秀儿姐!”把李秀儿都快吓哭了,李华有点不好意思了,主动用手撑着站了起来,在秀儿惊疑的目光下蹦了蹦,叫道,“哇,秀儿姐的手艺还真棒,揉了两下,断了的腿竟然就好了。”

这个时候,李秀儿怎么还会不知道李华是逗她的呢?听着李华那么俏皮讨好的话,破涕为笑的追着李华就要打,嘴里还娇羞的叫道:“打死你这个坏弟弟!”

“嘿嘿,打不着,打不着!”李华也乐了,一边躲着李秀儿的追打,一边继续往山下跑去。

这一次,李华可是谨慎了很多,也就没有再摔倒了。一路上和李秀儿闹闹腾腾的下了山。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朗朗的书声从简陋的学堂当中徐徐传来,虽然大多参差不起,声音也显得稚嫩,但是只要这书声传入耳中,总有一股沁人心神的作用。也许,这就是圣贤之道的魅力所在,即便是从这些童生的口中发出,也带上了一丝圣人的教化之力。

这座破败的小学堂,是李家村唯一的一座学堂,也是李华那便宜老爹李白混饭吃的地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考取仕途,被平民看做是摆脱自己命运的唯一途径。所以,虽然李家村才一百多口人,但是只要家里不是实在过不下去的人家都会把男童送到学堂来学习诗书礼仪,圣人教化。期待的就是有一天自己的娃儿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也正是因此,李白这个教书先生也勉强靠着这三十多个童生的学费养家糊口。李白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也是村里唯一的秀才,虽然在乡试当中屡试不中,但是在村中也是颇有威望的。

“站住!……别跑……”

“我又不傻!难道站着不动给你打啊……”

李华和李秀儿这么嘻嘻闹闹的下了山,李华远远的听到学堂传来的书声,心道,不好,看来那便宜老爹先到学堂了,这下可惨了。

“完了,李华弟弟,看来你爹已经到学堂了。”李秀儿显然也听到了学堂传来的朗朗的书声,知道是李白已经回到学堂,正教那些童生们念论语。由于刚刚被李华欺负了,这下就幸灾乐祸的对李华笑道,“看来你这顿胖揍是躲不掉咯!”

“哼……”李华白了李秀儿一眼,心想,有什么大不了的。

“嘻嘻嘻!”李秀儿看到李华这无奈的表情,刚刚受的气也就全消了,眨巴眨巴大眼睛,深表同情的说道,“注意保护好你的屁股哦,我回去帮大娘洗衣服了。回来我给你揉揉,上上药酒!”

李秀儿说完就蹦蹦跳跳的回家去了,留下李华一人在学堂门口迟迟不敢进去。

李华也不是真怕李白,只是好歹在这个家里,自己表面上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虽然从小表现出来的聪慧让李白对于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可是总喜欢偷懒的李华也是经常尝到李白的拿手好菜“竹笋炒肉丝”。别看李白一个书生斯斯文文的,拿起竹鞭,动起手来那狠劲儿可不弱于沙场老将。

不管了,李华心里也不纠结了,反正横竖是一死,豁出去了。

一手摸着屁股,一手推开学堂那用竹篾编织的门,李华在一干童生正在背诵《论语》的时候闯了进来。朗朗书声戛然而止,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门口,盯在李华的身上。

“……爹……”李华带着委屈劲儿,装可怜的叫道。

“叫先生!”奇怪李白今天并没有发多大的火儿,也只是瞟了门口的李华一眼,就淡淡地道,“回你的位置去!”

“是,先生!”李华见这架势,知道今天这便宜老爹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居然没有对自己发火,揉了揉屁股,看来是躲过了一劫。不管怎么样,省了这顿“竹笋炒肉丝”,李华兴冲冲的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李华刚坐定,身着一袭青衫的李白放下了手上的《论语》,目光在众童生当中扫视,不经意间看向李华的时候,眼中露出一丝希冀的精光。

堂下的这些童生,从五六岁到十五六岁都有,这里也没有什么分层教学,没有什么一年级二年级的,教的都是儒家经典,背的都是孔孟学说,是故村里那些男童不论年纪大小,都济济一堂在这学堂当中苦读圣贤书。

“先生我十四岁中的秀才,十七岁就开始在这学堂当中教授孔孟之道。你们当中,有的已经在圣贤的道理下被熏陶了十年,有的才识文不到一年……”李白开始侃侃而谈,在李华听着有些不耐烦的时候,李白突然话头一转,道:“过几天,就到了乡里‘院试’的时候。你们都是有学籍记录的童生,都具备考取秀才的资格。今天大家回去跟你们的父母商量下,想要去乡里‘院试’的也好早做准备,明天就要动身……”

李白话音还未落,下面三十几个童生就已经闹开了锅。辛辛苦苦的寒窗苦读,为了不就是金榜题名,某个好出路么?而想要真正的出人头地,最少也要考中举人。像李白这样,一个穷酸秀才,也就只能当当教书先生,谋口饭吃。

在这里,科举考试一共分为四等,从下往上依次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在没有参加任何考试之前,在官方的教育司有记录在案的学童一律被称作童生。童生没有什么功名在身,只是具备了参加两年一度的院试考取秀才的资格。秀才才算真正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可以见到六品及其以下的官员不用下跪,但是却没有俸禄,也没有当官的资格,只能算是国家给予读书人的一个特殊的待遇。

成为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通过乡试以后就被称为举人了。举人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的分水岭,因为有举人的功名在身就有资格当官了。可以通过在职的官员推荐或者自己花银子捐一个县令什么的来当。

至于会试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科举了,五年一次,是国家从举人当中选取拔尖人才的办法。得中的称作贡士,同时有机会入殿接受当今圣上的挑选考试,就是参加“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以下以此称为“榜眼”和“探花”,其他的称作“进士”。

读书人谁没有一个状元梦呢?而最基础的就要从院试取得秀才资格开始。所以,当李白宣布了院试要开始的消息以后,下面才会那么热闹。

李华从三岁开始就在这学堂开始跟着李白老爹读四书五经,孔孟儒学了。虽然这个世界识得字不是简体字,是繁体字,但是丝毫不影响李华展露自己的天分。在李华六岁的时候,也就是上一次院试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具备可以考取秀才的能力了。可是,李白死活都不让才六岁的李华去参加院试。

可怜的李华就只有继续陪着那么多小朋友在这破学堂寒窗苦读。而这一次院试,李华已经九岁了,虽然对于一般人而言,参加院试少说也要在寒窗苦读十年的基础上才可能,但是李华可是带有上辈子记忆的。再说,这院试倒是没有年龄限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