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超级虫洞 >

第9章

超级虫洞-第9章

小说: 超级虫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乘马车回府之后,李浩直接回到后院。

    从主世界带来的两套太阳能家用发电系统,其中一套已安装好,李浩主卧室已经通电。作为一个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学生,装电线这种事太容易了。

    发电系统拉出的电线通到自己的书房,并拉到宅子中院的一个工作间。工作间里一整套激光冲印设备已经接上电源,还留了一排插座,以后给数码相机的电池充电。

    只要照相馆商铺装修好,开业后拍的相片就带回这里冲印。伙计准备培训了十来个,六个负责摄影,三个负责冲印和压塑,其他的在照相馆接待来宾,每天将相机的内存卡带回来冲印。

    另外李浩还从奇珍异宝阁提拔了一个叫洪大石的伙计,让他专门管理照相馆相关事宜。这洪大石二十七八岁,在前一次的业绩考核中,他销量最高,提拔为一个销售组的组长。最近的rì报统计,他那个小组销量快速升至第一,看来是有一定管理能力的。

    专门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后,李浩觉得他脑筋比较灵活,为人也勤勉,有一些能力,便试用他一段时间,如果还不错,以后就让他当照相馆的掌柜。

    李浩回到后院书房,如果有个宋人看到他书房里的摆设,一定十分惊奇,因为很多东西他们从来没见过。

    书房正中的书案上摆着一台轻薄的笔记本电脑,旁边两台打印机,一台彩sè喷墨打印机,可以打图片;一台激光打印机,打印速度极快。

    笔记本电脑旁边放着一个装满签字笔、铅笔、钢笔的笔筒,一个文件盒,几个文件夹,一本便笺本,厚厚的一叠加A4纸。另外订书机、直尺、回形针、万字夹、胶水、剪刀……各种文具摆放有序。这几乎是将主世界的办公桌搬了过来。

    李浩在电脑前坐下,他对刚才奇珍异宝阁遇上的少女有几分欣赏,在宋朝也住了不短的rì子,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有气质的美女。回想起她那震惊和崇拜的目光,李浩觉得有几分好笑,就送份小礼物让你更加震惊一下吧,也顺便表达一下自己的歉意。

    启动电脑后,李浩想了想,打开“书籍”名字的文件夹,里面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书名。这是从一个论坛上下载来的,发贴人标榜“古今中外所有出名的著作尽在其中”。诸如《国富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天工开物》、《本草纲目》之类书籍被一网打尽。

    在搜索框里输入了“几何原本”四个字,一点搜索,立即出来一个Word文件。熟练地打开,转换为繁体文字,李浩轻轻一点“打印”。

    激光打印机立即响起轻微的嗡嗡声,快速地吐出一张张打印好的A4纸。

    最后又用大号字体输入了“几何原本”四个字,再添上“欧几里德著”一排五个小字,想了想又在最上输入“赠泉州莫氏家族”几个字。这一页打印出来作为封面。

    翻看了一下子之后,又在文档前面又加上了一些数学符号的说明,以及阿拉伯数字与中文数字的对照之类。再将这一页打印出来,放在封面下。

    李浩没有热熔机这类装订工具,不过也不需这么高级,在这叠纸上钻了几个孔,用粗线一穿就成了一本书。

    就这样,一本新鲜出炉的《几何原本》就放在了书案上了。

    这本书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完整而且流传最广的数学著作,据说发行量仅次于《圣经》。按主世界的历史轨迹,这本书要到明朝末年才开始传入华夏,当时著名科学家徐光启认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两人一起翻译的。可惜只翻译了一部分,此后又过了两百年,这本数学名著才最终完整地出现在华夏。

    也就是说,这本由欧几里德写于公元前300年的数学巨著,直到公元1857年才有完完整整的中文译本。

    如果此刻将《几何原本》传播开,将比主世界历史上提前约六百年。华夏古代数学发展到宋朝,已经早就有很多专门的数学著作,诸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之类,但这些书对数学的发展,真心比不上《几何原本》。

    李浩拿着这本书到了前院,找了一个长工,让他将这本书送到莫府,亲手交到莫凡手上。

    对于少爷亲自交代的任务,那长工岂敢怠慢?大半个时辰后,莫凡就从那长工手里接过了这本《几何原本》。

    莫凡翻了翻这书,又是十分震惊,他每次见到奇珍异宝阁的东西都震惊,这几乎已形成习惯了。他倒不是震惊书上的内容,他略略看了一下,知道这是一本数学上的书,他对这个没多少研究。他惊奇的是印刷的字体居然这么小,还这么清晰。

    如果用这种印刷技术,四书五经的厚度将减少五分四以上,节省大量的纸张。他再摸了摸纸张,纸张又厚又韧,竟然和市面上的纸张大为不同。

    莫凡对李浩口中那个鲁班后人建立的国度向往不已,果然是能工巧匠汇聚的地方,每一样物品都那么神奇。

    他拿着这本书往妹妹住的小楼走去。

    莫凡的妹妹莫诗筠坐在后院花园的凉亭里,她的贴身婢女劝道:“你还在生那人的气?算了吧,犯不着和那种无赖怄气,气坏身子多亏啊。”

    莫诗筠微微摇头道:“我不是生气啦,我是在想怎么才可以跟他学习算术,对了,他将算术称为数学。嗯,数是君子六艺之一,数艺上的学问,数学,很大气的一个称谓。”

    婢女急了:“他将你气成那样,人品那么低劣,你怎么还想跟他学习?”

    “人品确实是很差,但他学问却一点也不差,简直太高深了,可以算是数学上的一代宗师。可恨的是他要我抄《击鼓》,以后见到他都要避着走了。”

    婢女皱眉道:“《击鼓》是哪首诗?”

    “诗经邶风中的一首,其中有两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若真抄了这两句诗给他,以后还有脸见人吗?太可恨了!”说到这里,莫诗筠俏脸又涨红了。

    这时莫凡的声音远远传来了,“小妹,原来你在这里,害得我找了好久。”

    “哥,你怎么来了!这个时候你不是要在书房读书的吗?”



第十四章 买田置地

    莫凡扬了扬手中的书道:“有人送了本书给我,我觉得你可能喜欢这类书,便送过来给你。”

    莫诗筠接过一看:“《几何原本》,这是什么书?这么小的字怎么印刷出来的啊。要雕刻这么细的字,要顶尖的工匠才可以做到吧。好奇怪喔,这些字是横着看的。”

    莫凡摇头道:“我也觉得不可思议,更难得的是每一个字都这么清晰,字体完全一致。不过,这书是奇珍异宝阁的东家所赠,奇珍异宝阁每一样东西都不能以常理度之。”

    “什么?这是……是奇珍异宝阁东家赠的?”

    “是啊,就是我上次跟你说过的那位奇人。这人学识大渊博了,真算得上学究天人。我很少服人,但和他一比也自愧不如啊。天文、地理、历史、诗词、医术、兵法、纵横杂家……无一不jīng,只可惜四书五经功底太差,我真想不明白,这么聪明的人物,为什么不在四书五经上多下功夫?”

    莫诗筠愣住了,那家伙最jīng通的不是数学吗?难道他在其他领域的成就,也如数学上的一样登峰造极?世间上有这样的人吗?她低声道:“不可能吧,就算他在襁褓就开始学习,也学不了这么多学识。莫非真有生而知之者?”

    莫凡摇头晃脑道:“‘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看来李兄确实是那种生而知之的人,虽然四书五经他背不了几句,但只要我一说起,他也能释义一番,并且立意往往与别不同,细想之下又发人深思。你说他怎么能这样的?”

    莫诗筠笑道:“就你这些准备考取功名的书呆子,才整天抱着四书五经不放。人家自幼在海外长大,又不是要参加大宋的科举,自然不花太多时间学这些。”

    “有道理,有道理。可是不研读圣人之言,不能明白事理,不能更好地立身处世啊。”莫凡摇头不止,忽然又道,“咦,你怎么知道李兄自幼在海外长大的?”

    莫诗筠双颊微微一红,装着漫不经心道:“这些天大家都在谈论奇珍异宝阁,谁不知道那里售卖的是海外奇珍?谁不知道它的东家自幼游学海外?”

    “也是,奇珍异宝阁的大名早已传遍泉州,上次杭州分店的掌柜来见爹爹,还说起杭州的名流让他捎十几样海外奇珍回去。可见杭州的人也开始听说过奇珍异宝阁了。”

    “好啦,哥,我要看书了,你也回书房念你的之乎者也吧。”莫诗筠翻了一下手中的《几何原本》,知道这是数学上的书籍,莫非就是李浩演示过的数学?她一下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莫凡看着妹妹迫不及待地翻看着书,不由得摇了摇头,转身往书房走去,走了几步又回头道:“对了,刚才送书过来的下人还说,不久之后李浩又要新开一间店铺,叫什么照相馆。邀请我过去参加开张仪式,叫我带上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一起去助阵。越多人越好,可以增加新店铺的人气,你如果想看看热闹,也和我一起去吧。”

    “这……”莫诗筠心中微微一乱,呼吸也停顿了一下,迟疑了片刻才道,“好吧,到时我也去看看。”顿了一下,她又像要说服自己似的,说道,“照相馆,这名字好奇怪,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反正在家也是闲着,不如出去逛逛。”

    “好!到时我还叫上一些朋友,一起去。”莫凡头也不回地走了。

    莫凡走了之后,莫诗筠的婢女道:“我的大小姐,不是吧,你还去见那个无赖啊。”

    莫诗筠纤手轻轻翻开书本,微微笑道:“我收之前说的话,他人品其实不算太差的。”

    婢女拍了拍额头:“唉,一本书就将你收买了。”

    ※※※※※

    李府后院大树下,李浩盘膝而坐,身前放了小半碗清水。

    他聚jīng会神地看着那碗清水,慢慢地伸手右手虚托一下。一线清水从碗中慢慢飘浮起来,在半空中不断地变幻着外形。

    李浩之前以原力控制过很多东西,但那些都是固体,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控制液体。

    液体比固体更难控制,用原力隔空控物时,只虽用原力在下面托着,抵消了重力就差不多了。但控制清水,不但要抵消重力,还要形成一个小小的力场,“装”住清水,不然清水就洒得到处都是。

    原力从四面八方挤压着那团清水,李浩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各个方向的力度,最终将那团清水挤压成球状。只是这个水球还不稳定,边缘还不是变化着,再加上大风的影响,水球一会这边凹下一处,一会又那又凸出一处。

    李浩jīng神越来越集中,原力cāo控越来越细微,那个水球渐渐变得浑圆无比。大风过处,只是偶尔在水球表面的荡起一圈的涟漪,但很快又平息下来。

    在原力的挤压下,水球又开始变化成不同的外形,一会变成水立方,一会变成水圆锥,一会变成环形,一会变成心形。有时化作几十颗水珠散开,下一刻又汇聚在一起。

    “少爷!”忽然远远传来长工的叫唤声。

    李浩心神一分,原力的力场爆裂,那团水球瞬间碎开,化作无数水珠洒落。他反应十分迅速,不等水珠掉到地上,立即伸手虚抓一下。无数水珠再次往上飘浮起来,汇聚成一个水球。

    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李浩往宅子的中院走去。在原力牵引下,那团水球就像有灵xìng似的,跟在他脑后飘去,直到走近后院和中院交界的门口,那水团倏地散开,洒落到地面。

    李浩修炼原力时不想被人看到,所以后院被他划为禁区,不允许其他人进入。下人们有事找他时,只允许在后院的大门外叫他。

    出了后院,只见一个长工早已站在门口。那长工行了一礼,“少爷,牙行的崔掌柜来找您。”

    李浩和崔记牙行已经合作过多次,从刚来到大宋时租住宅,招伙计,到最近找照相馆的店铺,都是这由崔记牙行一手经办。

    双方进行过多次愉快的合作,对方找上门,多半有业务推介给自己,见见也无妨。反正自己手头沉积了庞大的现金,宋朝又没有专门的理财机构,手持巨额现金不投资,不是个好商人。

    李浩让下人请崔掌柜到客厅,奉上香茶,一见面崔掌柜笑容满面道:“呵呵,崔某不请自来,实在打扰了。”

    “不必客气,崔掌柜上门肯定有好事关照,我欢迎还来不及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