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风流大官人 >

第18章

风流大官人-第18章

小说: 风流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江苏巡抚苏荣站了出来,“回禀钦差大人,下官以为杨凯所作并无过错,今夜形式紧急。不管灾民是否*,作为守城官吏应及时上报衙门。”

四皇子一听,点点头,“不错,杨凯并无大过错,但是眼下灾民进城,不知各位大人有何看法?”

众位官员一听,眉头紧皱,他们都知道大批灾民进城很有可能闹事,与此同时,他们心中更加怨恨李卫,这家伙非要增加赈粥棚,弄的周边灾民集体涌进扬州城,这样的大罪不能让整个江苏官场配着他一起受罚!

“钦差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今日斗胆相问。”苏荣问道。

四皇子闻言,微微一笑道:“苏大人有何事尽管问,刘振知无不言。”

“四爷,城内灾民人数如此之多,如果不能妥善安置只怕会激起民变,因追究下令擅自开城门的官员,否则,日后皇上追究下来,我等江苏官员都难逃失职之罪。”

苏荣话音刚落,大厅中所有官员立刻附和。

“不错,钦差大人应该追究此人罪过。”

“请钦差大人明察,此人胆大妄为,不顾扬州城内百姓安危,擅自打开城门,欲图谋不轨,其心可诛。”

“对~!薛大人所言甚是。”

“我等江苏所有官员请钦差大人为我们主持公道。”

“……………………”

现在矛头指向四皇子和李卫,江苏官员都怕皇上追究此事,如若不给皇上一个交代,只怕会殃及鱼池。只好将麻烦推给四皇子。

四皇子静静的听着众位官员指桑骂槐,他知道这样的事早晚都会发生,所以,早就命令葛林派人埋伏在通往京城的各条要道之处,扬州放生的任何事都别想传到京城。

四皇子摆了摆手,示意愤怒的官员安静。

“诸位大人的心情我能理解,此事本皇子会给江苏官场一个交代。扬州知府吴勤擅自打开城门,私放灾民入城,已成事实,待本钦差回京后一定如实禀报皇上。不知诸位大人可否满意。”

“冤枉啊,钦差大人,下官冤枉啊~这一切都是李卫逼我做的,我哪有胆子私放灾民入城。李卫下令在全城增加十个赈粥棚,把周边的灾民全都引来了,卑职当时也问了一下,可李卫拿出圣旨逼迫下官搭建十个赈粥棚,又在城门上拿出圣旨逼下官开打城门,当时李卫亲口保证此事与我无关,请钦差大人明察。”

吴勤见李卫把自己卖了,赶紧一五一十全盘托出,心说即使老夫死了也要拉上李卫这混小子。

大厅之中众位官员虽然猜到此事与四皇子任命的李卫有关,但表面上一个个气愤交加,有些人心里却得意万分,想看看四皇子如何处置此事。如果四皇子徇私枉法,此事绝对能让四皇子退出竞争皇位的资格。

“李卫,你可说过。”四皇子问道。

“没有,不过吴大人说的有些事是真的,增加赈粥棚的确是我下的命令。难道解决灾民温饱不对吗?或者是江苏官员不想安置灾民,不想为皇上分忧?不想为朝廷分忧?”李卫把这事可劲往大里说,他知道不搬出皇上根本压不住这些官员。

此话一出,大厅之中一片寂静,众位官员皆不出声。过了片刻,苏荣站了出来。

“李大人增加赈粥棚本无过错,理应嘉奖,等此事过后,本官会与江苏官员集体上折子为李大人请功。现在是追查私放灾民入城,与此事并无太大关系,望李大人回答吴大人刚刚所说是否属实。”

老不死的,你跟老子有仇啊,这么多官都没有吭声,你TM非揪着老子不放。李卫在心中暗骂苏荣。

“苏大人所言甚是,赈济灾民有功者必要重赏。李卫还不快快谢过苏大人。”四皇子有意扯开话题。

李卫一听,含笑上前三步,施礼道:“谢谢苏大人,谢谢各位大人。”

苏荣含笑回礼,众人紧接着纷纷回礼。

“诸位大人,灾民进城未必是件坏事,如果不打开城门,灾民久聚不散估计会激起民变。再者说,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朝廷,见死不救?还是朝廷派兵围剿?诸位大人有何看法。”

众人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他们不敢妄自猜测,他们各个久淫官场,知道回答什么都有罪,干脆闭口不言,听四皇子继续说下去。

四皇子看了一眼众人。道:“诸位大人想一想,虽然灾民进城,但是并无四处杀人放火,只要大诸位人齐心协力定能度过难关,以解朝廷之忧,至于谁是谁非暂且不论,眼下最要紧的便是安置灾民。”说到这时,四皇子看了一眼站在左边的苏荣。“苏大人,你意下如何。”

“回禀钦差大人,眼下当务之急因该及时安置入城的灾民。下令全城官府开仓放粮,坚决不能引起民变,再就是联合扬州城内的商贾之户集资赈灾。不过,请钦差大人明察私放灾民入城之事,给江苏官员一个交代。”苏荣不是省油的灯,眼前抓住四皇子的把柄,怎会轻易放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名传令官的声音。

“报~灾民进城后四处*大户人家,现在并无接到伤亡报告。”传令官跪在地上说道。

此话一出,就像一颗炸弹,众人纷纷议论开来,说什么都有。

四皇子见吵闹的众人,起身一拍桌子。怒道:“传令,全城官兵进入紧急状态,时刻注意灾民动向,只要灾民不杀人放火一律不管。”

苏荣一听,急忙上前质问,冷声道:“四爷,您是皇上指派的钦差,下官无权干涉钦差大人的决策,但是,如果弄出大事,谁来承担。”

既然撕破脸,四皇子也不用顾忌这么多了,厉声喝道:“苏荣,本钦差告诉你,出了天大的事,本皇子一人承担。”

“哼!”苏荣冷哼一声,“恕卑职公务繁忙,告辞!”说完,苏荣转身离去。

四皇子冷冷的看着苏荣渐渐消失的身影,紧握拳头,眼中冒着一股杀气。“你们可听清本钦差的命令。”

众人浑身微微一怔,呼啦一声跪在地上,齐声道:“下官谨遵钦差大人之命。”

四皇子冷哼一声,拂袖而去。李卫颠颠的跟在后面,别提多开心了。心中呐喊四皇子威武!

苏荣回到府邸,立刻修书一封,命令亲信连夜送往京城,特意吩咐亲信走密道出城。苏荣隐约感觉到四皇子有备而来,不然不会遇到此事如此镇定,仿佛这一切都在他安排之中。

第29章大皇子

扬州城内混乱不堪,但凡家门口挂着“积德行善、有求必应”的灯笼,全都被城内灾民洗劫一空。!这些地主老财被逼无奈只好跑到衙门以求庇护。扬州知府吴勤戴罪立功,暂时掌管衙门内一切大小事务,四皇子并没有多加追究吴勤的责任,现在城内混乱,需要知府出面维护城内治安,安抚被抢的商户之家。

江苏官员对此事敢怒不敢言,但有些官员却联名上折子参四皇子,扬州城内有不少店铺都有官员的份子钱,说白了就是官员的私有财产,只是做了一个幕后老板罢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大皇子的门人,既然江苏巡抚苏荣已经和四皇子翻脸,那就没必要再装下去了,如果能借此机会参到四皇子,也是大功一件。

大齐国帝都,京城东城小前门,皇子府,整座府邸及能工巧匠打造,相当豪华,布景很雅致,见佳木茏葱,奇花烂漫,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

“反了,反了,他这是想造反。”一间书房之中传出一道及其愤怒的声音。

说话的人年岁三十左右,一身锦袍披身,生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正是当今成德皇帝的大儿子刘华。

大皇子刘华收到江苏巡抚苏荣传来的密信,打来一看,才知道扬州城内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待怒火平息,大皇子有一丝欣慰。心说如若将此事禀报父皇,一定让老四永不翻身。

成德皇帝膝下有四子,各个非龙即虎,争起皇位来一个比一个狠,平时明里暗里互相掐。成德并不在意,只要不弄出人命,任由他们互相争斗。昔日成德之所以能继承皇位,就只在争斗储君时心狠手辣,一举杀掉了其它的竞争对手,成德认为不经历风雨的花朵,容易夭折,不堪大用。

一名下人快步走到书房门前,“启禀主子,老国舅到了,正在门外候着。”

“快,快请国舅进来,我说了多少遍,以后老国舅来此,不必禀报,直接进来就是。你们这些奴才就是不长记性,下去令十记家法。”

大皇子话音刚落,一名老者缓慢的走了进来,笑道:“不必怪他们,我在门外都听见你的叫喊声了,以后性子要改改。”

老者姓潘名学海,当朝一品,尚书房内阁大臣。潘家本是名门望族,又因与成德皇帝联姻,如今潘家势力雄厚全权朝野。

大皇子立即上前搀扶潘学海入座,“舅舅教训的是,刘华日后注意,”说着,瞪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下人。下人立刻起身退出房间。

“唉!虽说我是你的亲舅舅,但也是你们刘家的臣子,不能乱了规矩。我知道你对舅舅好,舅舅心里很清楚。”潘学海微笑着说道。

“舅舅,刘华有一事请教,近些日子尚书房可有江苏官员上的奏折。”大皇子问道。

潘学海思索了片刻,摇了摇头,“没有,近些日子我与尚书房各位大人都没有看见江苏官员的奏折,皇上这几日曾多次询问江南灾情,可四皇子下江南许久,可并未传来消息。”

“舅舅请看。”大皇子拿出一封信递了过去。

潘学海仔细打量一番,面带肃色,问道:“信上所说属实?”

“当然,这是江苏巡抚苏荣亲笔所写的密信,不会有假。”大皇子正色道。

潘学海又看了一遍信中的内容,看了一眼大皇子,“此事你不要去管,眼下冬至将到,百万灾民如若不能妥善安置,只怕会酿成大祸。此事关系江山社稷,你不要趟这浑水。”

四皇子闻言一怔,心中不解,问道:“舅舅,我本想借此事参老四一本,那样老四将永无翻身之日。岂不是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何乐而不为。”

“唉!此事不同寻常,当日在金銮殿之上,文武百官无人敢接此事,谁都知道这份差事难办,四皇子这也是为了国家,只要他能妥善安置灾民过冬,即使捅破大天,皇上也不会怪罪,大皇子,不是舅舅说你,以后做事心要放端正,眼光看的长远一些,古人云“远虑必有近忧”

“是,舅舅。这些我都知道,我怕老四此次下江南并不只是赈灾筹粮,只怕会翻出河督贪墨案。”大皇子轻声道。

潘学海一听,厉声问道:“我问你,河督李清水贪墨的赈灾修河的银两可是你安排的。”

“不是,那狗奴才勾结周家贪墨赈灾修河银两,我也是前一阵子才得知此事,没想到这狗奴才好大的胆子,连本皇子都被他玩了一把。”大皇子咬牙切齿道。

“你……看你收的这些门人,一个比一个胡闹,上次那个江宁知府借赈灾之名,四下里买卖乡下女子,如不是我拦下此事,你少不了被皇上训斥。”

刘振嘟囔着脸,老老实实站在潘学海的身边,闭口不言,江宁知府买来的女子,有一些长相清秀的女子全都送到他府上了。

“好了,都这么大了,还和小时候一样,是不是嫌舅舅啰嗦啊,”潘学海笑道。

“刘华不敢。”

“河督李清水不能留,尽快解决。”潘学海老脸一沉,阴声道。

大皇子闻言,阴笑了两声。“已经解决,全家四十五口无一人幸免。”

潘学海点了点头,“你修书一封,让江苏巡抚苏荣多加留意四皇子,适度的为难一下。这么大功劳不能让他一人独占,江苏是你的地方,你看着办吧,别弄出大事就行。时候不早了,我也要回去了。”

大皇子搀扶潘学海到门前,一路上二人有说有笑,潘学海边走边欣赏府中的布景,似乎将刚刚事忘到了脑后。

待潘学海离开,大皇子又回到书房,亲笔修书一封命令府中护卫即刻送往扬州。

五天后,扬州城,李卫这些日子乐的晚上睡觉都会笑醒。狱卒四兄弟按照李卫的指示,将抢来的金银珠宝秘密运回江都老家。他们哥几个都不傻,*钱庄时全换上自家的弟兄,一个灾民都不用,连抢带运一条龙服务,李卫站在城门上看着一车车装满金银珠宝大箱子,激动的浑身颤抖,在四处无人的情况下,不禁高歌一曲。

“有钱啦!有钱啦!,老子左手拿着金元宝啊,右手拿着银元宝……”

如果不让他唱,他非憋疯了不可。连续几日失眠,李卫精神不振,整天魂不守舍,跟丢了魂似的,很快引起了四皇子的注意。

“李卫,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注意身体。”四皇子安慰道。

“不辛苦,这都是我该做的,唉~人手不够用啊!”李卫随口回答道。

四皇子闻言,心里万分欣慰,李卫都操劳成这个样子了,还在为灾民的事担忧,四皇子叹了一口气,道:“李卫,等日后到了京城,我一定禀明圣上,为你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