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国-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袋又被胡才的枪杆击了一下,顿时晕头转向。
李乐挡开了胡才的长枪,一斧劈来。赵云回身一式举火烧天,然后还了一招大斧的独劈华山,硬生生将李乐的大斧压在地上。李乐使了一把力,没有提动。再使一把力,赵云却突然撤枪。李乐的斧柄差点就打着自己的脑袋。李乐刚刚刹住斧柄,突然右手手背一痛,右手就撒开了斧柄。一股大力自斧柄传至左手,左手虎口绷列,大斧坠地。
……
就这一眨眼的功夫,三人便都失了兵器。远处蔡琰见了,吩咐陈康让士兵呐喊。立即喊声震天。蔡琰没有安排击鼓,这是因为她没有看见赵云抬呼士兵的手势。
李乐、韩暹、胡才三人早就有单挑不敌的思想准备,但谁也没有想到会败得这么干净、这么彻底。战斗之前,三言两语,还讨了个只能单方面索敌性命的便宜。这样的便宜,在对方的眼里,实在是不足一哂呀。
实力差得太远了!三人面对赵云的强势,白波军就这么东拼西凑的近万名杂牌士兵面对田润几十万精锐士兵的强势,还能怎么办?
第二卷 第116章 智取潼关
第116章 智取潼关
三人跳下马来,着地拜倒。口称愿降。赵云道:“若是真的愿降,待我军安营之后,过来缴械。然后予以接收。”
这个时候,军队的配置中,已经有专门从事整编安抚的人员了。田润自己的军队是经过裁军的军队,士兵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并不是其它军队的士队投降之后,就能够成为田润的士兵。这必然会涉及到一个筛选的过程。没有选上的士兵,还要给其活路,至少得让他们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那样才不至于阻挡今后敌军投诚的道路。
给没有选上士兵以活路,通常是与百姓的安置同时进行的。百姓安置,有就地安置和择地安置。就洛阳地区白波军所挟百姓来说,就地安置是非常合适的。然而,由于潼关和弘农两处威胁尚在,就地安置的百姓又有可能会受到董卓军队的扰袭。
蔡琰在洛阳城外安营扎寨之后,白波军依言过来缴械。所缴兵器,五花八门,就跟当初的黄巾军一样。仅有少量的铁兵器。大部分都是些木棍、竹刀之类的东西。先由军队的将校过来将白波军进行编队,挑选了三千名相对精壮的汉子另编一队,拟充实自己的军队。然后由随军安抚官吏进行造册,造册之后又得到几百名有所特长之人。其中特长适用于军队的。再编一队,验证特长之后,加上三千精壮,平均分配到各营。这下,蔡琰的队伍又接近两万了。
其余六千白波军士兵拟转为百姓。但因为条件还不成熟,每人每天半斤粮暂且养着。白波军裹挟的三十万百姓,暂时没有理会。
……
历史上的潼关与中的潼关不完全是一回事。历史上,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这才设立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据《通□》载:“自渑池西入关有两路;南路由回阪;自汉以前皆由之。曹公恶路险,更开北路为大路。”建安时改山路于河滨。当路设关,始有潼关。
本书中,潼关、涵谷关两关并作一关,就是潼关,而且自古就有。这是因为,潼关距离弘农足够远,有利于解释张济屯兵弘农、拥兵自立的动机,和张济没有援助潼关的现象。
潼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潼关县是长安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有诗曰:秦山洪水一关横,雄视中天障帝京。但得一夫当关隘,丸泥莫漫觑严城。
如今把守潼关的将领不是当初的李傕,而是董卓的另一名将领李蒙。
这个时候的潼关并没有关闭。时常有百姓、商旅通过潼关。蔡琰当初与王越所带从人离开长安之后,就是走的潼关。白波军及其裹挟的三十万百姓,当初也是从潼关过来的。当时,由于河东已经落入田润的手里,白波军分别于壶口、河津两处西渡黄河,自合阳、露井南下,在渭南附近渡过渭河,走的就是华阴这条道。
那么,潼关究竟是防什么呢?就防大军。这就跟以前黑山的壶关一样。如果大军前来,肯定是要关闭关闸的。没有大军的时候,则是畅通无阻,放任行人通过。这个时候守关的概念就是,战时防大军,平时收关税。当初关东诸侯如果在重兵聚集之初,就派遣一支军队化装为百姓,是完全能够进入虎牢、汜水两关,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抄其后路的。
……
现在,蔡琰就命令了三千士兵化装为百姓。陆续通过潼关。
蔡琰挥师西进,到达郏县之后,实际派遣了六千士兵化装为百姓。只不过通过潼关的只有三千。另外三千,则不通过潼关。过关与不过关的六千士兵均在潼关附近山谷潜伏起来,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形成包抄之势,务必不让潼关之兵有一人漏网。
五天之后,伏兵到位。然后蔡琰率一万兵,潜行到潼关附近。留在郏县的近四千人,用于防备弘农的张济。到达距离潼关三里远的北洞之后,赵云及大军停止。蔡琰、王越带两百多人继续前进。
这个时候,蔡琰的铁床就被抬了出来,而且是整体搬运。
攻关与攻城不同。城门打开了就打开了,只要有攻方士兵在,守方士兵是很难再次关上城门的。关闸则不是。关闸,都称千斤闸,实际上十万斤都不止。关闸由关墙上面的轮盘驱动几十根绳索共同牵引。只要放开机括,关闸就会义无反顾地落下。因此,守关最重要的地方并不是下面的关闸部分,而是关墙顶上的机括部分。当敌军攻来,就算是冲进了关闸,只要能适时将关闸落下,就能阻后续敌军于关外。而对少量进关之敌军,则以局部优势兵力,围而歼之即可。
攻关与攻城也同样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攻城的时候,由于城门防御能力不高,攻城部队理所当然地以城门作为一个重点突破的地方。冲城木、攻城车就是轰击城门用的。攻关时,针对关闸就没有好办法了,只能一味地架云梯爬关墙。又因为关墙远高于城墙,而增加了难度。
派士兵伪装成百姓事先混入敌后以作内应。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进攻办法。这个办法在攻城的时候被常常采用。但攻关的时候却用得极少。这是主要是因为,关口通常建设在狭窄之地。就比如现在,蔡琰已经派遣了三千名士兵混进潼关。但是这三千名士兵只能远远地在潼关的后方等着消灭逃跑的溃军,而并不能夹攻潼关。如果命令他们夹攻潼关,因为就一条狭隘的山谷,远在一里之外,他们就会被潼关的守军所发现。就算是最后冲上来了,狭窄的地形,也必然让他们施展不开。
……
嘿哟、嘿哟,抬着铁床的大汉们吆喝着号子以协调彼此的步伐。一千六百斤重的铁床,由十六名大汉抬着,每个人承受大约一百斤的重量。王越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八名女亲兵抬着蔡琰的轿子,紧随其后。另十名女亲兵骑着马,在一旁护卫。再后就是抬床的十六个人。两百名士兵走在最后。
今儿个从早晨起来到现在,还没有人经过潼关。换句话说,就是潼关的收税生意还没有开张。守关的士兵们无精打采,东倒西歪。希望有人过来,希望过来的是有钱的人家,更希望过来的人不仅是有钱人家而且还带有大量的货物。
抬床的号子声,被守关士兵们听到了。由于抬着床,行进缓慢,守关士兵们等着急了。还专门派了个人,骑着马,迎上前去望了一下。回来一说,大生意来了,约有两百号人的队伍,抬着东西过来了。守关士兵的十夫长当即报告了守将李蒙。李蒙一听,也来了精神,带着四个亲兵,就到了关前。
接近关口了,王越加了一鞭,提前进入潼关。下马之后。一眼望去,仅从穿着上,就能够将李蒙及其四名亲兵从普通士兵中区别开来。王越当即走向李蒙,抱拳道:“这位将军请了!”
李蒙也拱了拱手,道:“不客气。你这是哪里的人氏,欲往何处而去啊?”
王越道:“乃蔡中郎之千金昭姬小姐,自陈留省亲而归,欲回长安。”李蒙一听,顿时心里凉了半截。若真是蔡昭姬,这税是不敢收的了。因此便道:“别不是他人妄打昭姬旗号的吧?昭姬小姐,本将军可是见过的。”王越道:“既然见过,那就再好不过了。呆会让照姬小姐见一见将军就是了。”
……
蔡邕,本是董卓为了吸收人才、标榜德政的幌子。当初,就在田润拜访之后不久,议郎蔡邕因直言上书,被灵帝放逐到了并州的朔方郡。一年后,灵帝架不住众多的求情者,又赦其返回故乡陈留。而陈留当地有个官吏名叫王智,原来与蔡邕有私怨,便上书太守张邈,弹劾蔡邕有诽谤朝廷的言论。张邈迫于蔡邕的名声,没有动手。但蔡邕却担心受到迫害,又举家逃往吴地隐居。
董卓对蔡邕的盛名和才气早有所闻。进京后,为了吸收人才,标榜德政,便特别征召蔡邕进京。蔡邕不想再涉官场,婉言拒绝。董卓的使者便威胁蔡邕,如不听命,将诛杀蔡氏全族。蔡邕无奈,只好回到洛阳。
蔡邕这人,也就是个纯粹的书呆子。只知道做学问,一点都不关心政治。比起同样是海内名儒的卢植来说,听话多了。因此,蔡邕入京之后,董卓大喜,当场就任命他为祭酒,后来又不断升迁他的官职。史书载。蔡邕三天之内,历遍“三台”,官至宫廷随从官。
蔡邕被王越绑走的事情,董卓是不知道内情的。董卓只知道田润的使者王越带走蔡琰,准备成亲的事情。因此,董卓推断,蔡邕不是被绑走,而是自愿跟王越走的。没有向董卓打招呼,估计也是盛情难却,害怕董卓挽留。
董卓对田润的印象也不错。关东诸侯伐董卓,在田润手底下吃了大亏。自此,再无人敢旧事重演,再提联合伐董之事。这非常符合董卓的利益。而田润又率先向董卓劫持的长安天子表示效忠,讨要官职,更是让董卓觉得很对自己脾气。因而董卓对于蔡邕私投田润之事就没有追究。不仅如此,每每提到蔡邕之时,董卓的语气依然带着敬意。
这些具体的经过,李蒙是不知道的。李蒙就知道蔡邕、蔡琰是惹不起的。
……
蔡琰的轿子抬到了王越的身边,落了下来,但蔡琰却没有下轿。王越没有说话,李蒙也没敢催促。直到砰的一下沉闷的声音响过,一名女亲兵才上前掀开了轿帘。那一声沉闷的响声,是铁床着地的声音。铁床着地的位置,正好在关闸之下。早在虎牢关,就曾经试过,将铁床置于关闸之下能够顶住关闸。这时,铁床到位之后,后面的人即发出了信号。赵云带领的一万名士兵即快速冲了上来。
蔡琰下轿。蔡琰可是闻名天下的美人加才女。潼关守关士兵百十双眼睛都看了过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蔡琰的身上。而这时,王越却拔出了宝剑,架在了李蒙的脖子之上。
王越本来就武功卓绝,再加上李蒙及其士兵都没有留神,于是轻易得手。真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直到蔡琰跨出轿栏,李蒙想起应该上前给蔡琰见礼,这才发现架在脖子上的宝剑。问道:“这是要做什么?”王越道:“站好别动。不得对昭姬小姐无礼!”
李蒙道:“谁敢对昭姬小姐无礼呀?得罪了昭姬小姐,就是得罪了国相大人。谁敢不要命了?”王越道:“多说无益。你给我老实站着就行。”
李蒙旁边有一亲兵,也不管王越人质在手,挥刀就劈向王越后背。刀还没举起来,脑袋就掉在了地上。众守关士兵自李蒙说话之后,都将眼神转向了这边。都感觉王越没有出手。奇怪那名亲兵的脑袋怎么就跟身子分了家。仔细一瞧,王越的宝剑之上却已经有了血迹。哇,这是什么功夫?
跟在铁床后面的两百士兵率先冲了过来,拔出兵刃便往守关士兵杀去。在场的守关士兵为王越所震撼,大部分跪地求降。很快,关门附近就肃清了。
还剩下两个地方。一是关墙之上,二是关内房屋。其中,房屋那儿的士兵较多。听到关前的杀声,士兵们涌出了房屋,在狭窄的谷道遇上了蔡琰的两百士兵。关墙上面的士兵,听到下面的动静,立即放下了机括,并胡乱往下面放箭。因为关闸被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