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国-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鼓噪而进,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喊声大,而走得不快。喊声大,是给范阳城内的百姓听的。走得不快,是为了防止万一关羽又要玩什么花招,自己这边好从容应变。
这一次,关羽没有玩花招。直接就退进了城中。并且把城门关上了。
……
计划里的城门也是关闭的。这是因为,计划里关羽这边根本就不应该打开城门。关羽这边就在城墙之上作战,然后就退兵,往城西撤退,最后从出西门出逃。
此时,城门是关闭的,但却是打开之后,又重新关闭的。鉴于关羽前面的表现,田豫很难判断关羽会不会在城门后面设下埋伏,很难保证关羽不会安排士兵在城楼之上射箭。因此,田豫就命令士兵进到距离城门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就不再前进了。
这时,赵云已经交还了田豫的长枪。赵云很想向田豫解释一下,但却不知怎么说。于是,赵云越呆越觉得尴尬。过了一会儿,赵云就干脆找了个借口,辞别了田豫,往城东而去了。
……
赵云前脚一走,田豫这边后脚就停止了呐喊,撤兵了。按计划本来应该是冲进城内的。但因为关羽的变化,让田豫放心不下。为安全计,田豫选择了撤兵。
田豫撤兵,士兵运动的方向应该是往北。往北,是田豫的新营地。这一次,因为田豫并不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战斗,而并没有拔营。营内各种物资还在,并且还有一千多士兵。
但是并没有。田豫的士兵仅仅往北走了不到一里路。因为地形的原因,刚好就到达了范阳城墙之上看不到的位置。然后,幽州兵立即拐向了西面,全速前进。这样的变化。主观动机先不讲。客观上,田豫的军队有赶往城西,追击关羽士兵的嫌疑。
田豫的幽州士兵能不能追上关羽的士兵?照理说应该是追不上的。如果关羽完全按照计划进行,在第一时间内逃出范阳城的西门,那么城北绕道的田豫军是追不上的。既然追不上,田豫为什么又要追?那是因为关羽的士兵在出了西门之后,就会漂白。他们将在西面一个隐蔽的山谷里换装,然后又以田润的军队的身份,再次回来。田豫的士兵追是追不上的,但是却可以埋伏在关羽士兵回来的路上,打关羽一个埋伏。
……
关羽是什么人?是一个莽夫。一般都说张飞是莽夫,那都源自于张飞的长相。在演义中,张飞义释严颜的那一场战斗中,张飞可是施展的计中计。单就那一场战斗而言,张飞的带兵水平就相当于田豫,又岂是什么莽夫?
关羽却没有在演义中施展过什么计谋。那么,在本故事里,有没有呢?有。前面发生的故事没有仔细的交待,最近的故事应该还记忆犹新。在关羽对鲜于辅、鲜于银、乐步的战斗中,关羽首先是避实击虚,躲开了正面,轻兵突袭了涿郡。紧接着是突袭涿郡的方式上,伪装成敌军诈开城门。尔后又故意放出报信的敌兵,引得鲜于辅、鲜于银、乐步急往涿县救援。再后又以逸待劳,打了乐步一个埋伏。最后还以一己之力,单挑鲜于辅、鲜于银,掩护自己的士兵接近敌军。
看起来关羽还是有些像智将的。但其实关羽施展的都是些初级的计谋。说初级,并不是说计谋无效。计谋是否有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鲜于辅、鲜于银、乐步的行动全部都奏效了,已经证明计谋有效。但有效的计谋却不等于高明的计谋。
计谋是否高明,不是由实践去检验的,而看的是计谋的严密性。关羽伪装敌兵诈开涿郡城门的计谋就很不严密。涿县驻军很可能相互之间认识,不认识的脸也熟。突然跑来一百多名面生的人,应该要引起警惕。只不过涿县士兵大意了。还有就是这边的血迹,当时讲述的时候说的是士兵都不是忤作,分不清血迹是不是新鲜的。换田润试试。可以断定,田润一眼就能看出来哪是新鲜的血迹。田润也不是忤作,田润有的是阅历。士兵有没有阅历?人生阅历也许不够,但杀人的阅历一定有。涿郡、渔阳的士兵没有看出来,又是因为大意了。
设下计谋,而计谋是否成功,却建立在敌军大意的基础之上,那么这计谋就不能算高明了。因此,我们才说关羽施展的都是些初级的计谋。
而今,关羽杀田豫没有杀成,一回城关羽就在想田豫是否会报复。因而关羽就派出了士兵侦察田豫幽州士兵的动静。关羽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出西门。得知田豫士兵西行的消息之后,关羽出了北门。
第二卷 第201章 进驻范阳
第201章 进驻范阳
金兜铁甲银鍪,谱春秋。回首青山含笑水含羞。
萧墙乱。金兰散,最难留。放眼红花飘谢绿花收。
——调寄《相见欢》
这一带,既没有精致的雕栏玉砌,也没有山花的姹紫嫣红。有的,只是一片威严的绿色。不太高的山峰经过绿树的装扮,也显得气象森严、层峦叠嶂了。每当清晨时分,林间便会蒙上一层薄如轻纱的雾气。而此时,日正中天,那一层轻纱罗幔已经被揭去。只不过因为树林太密,投向地面的阳光依然有些扑朔迷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山,自然就有水。不能说“仁者”没有智慧,而只能说“智者”缺乏仁心。于是,这一股清泉就开始了喷涌,开始在参天的古树间欢快地绕来绕去,在嶙峋的怪石上顽皮地跳上跳下。尔后,它一路触景生情,沿途洒泪而去。
有山有水就是好地方了吗?还不够,还得有人。但如果有了人,岂不是就打破了这梦幻一般的平静了么?这好办。把人去掉,把人的痕迹留下就行了。因此。这里就有了一条路。
这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小路。本来,范阳附近的地形起伏不大,很多地方都不需要路。一色的平地,就像戈壁滩一样,可以随意行走。但恰恰在这个地方,地表有了摺皱。山脉隆起,行路艰难。要么就绕过去,要么就越过去。这两个选择都不要的话,就开一条路,穿过去。
因而这条小路就应运而生了。也许是工程款不足,也许是为了节省人力,也许是为了加快工期,这条小路开得不宽,仅容两人并行。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深深的山谷。当然,山谷也不是万丈深谷,也就是十来丈而已。把摔下去的人弄它个非死即伤的,还行。
这条路还比较长。绕来绕去的往复曲折。如果在这条路上行走,你会发现你时不时地,就又回到了原地。当然,后面的原地跟前面的原地并不完全相同。相同的只是经纬,而层次却高了。
山路跌宕起伏,宛如一首悠扬的民歌,一会儿又低回婉转,一会儿直冲云霄。在这一带画出了接近三里长的复杂曲线。谁也无法解开那曲线所隐含的意思。
……
不行了实在是不行了。这没有人的话,故事怎么进行得下去呢。我记得在很久很久在前,有一个人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现在轮到我说,要有人,于是便有了人。
奶奶的,人倒是有了,可……也太多了点吧,把那三里长的复杂曲线山道都快占满了。我本来的意思是,要一个放牛郎,骑在牛背上,吹着牧笛。多诗意,多浪漫啊。这样的白马王子,不对,好像那头牛还没有说颜色,就算白牛王子吧。这样的白牛王子,与之相处时间长了当然不行,偶尔问个路什么的,倒还可以。
这么多人是干什么的呢?不,还是先说他们的身份。他们是范阳城内的士兵,也就是关羽的士兵。此行的目的地,乃是范阳城北五里之外的田豫军营。当然,他们没有预约。更没有缴住宿费什么的。他们也不是到田豫军营里去住宿的。他们是想利用田豫不在、大军西行的空档,把田豫的老窝给抄了。
田豫的窝里,当然是没有老婆孩子的。但却有各种辎重,有粮草,还有其它物资。关羽的打算是,自己能用的就带走,不能用的就一把火给它烧了。杀不了田豫本人,至少可以拿一点颜色给田豫瞧瞧。
田豫的军营里面当然还留得有人,这个关羽知道。只要是没有拔营的军营,都会有人看守。不过,关羽同时还知道,看守军营的人,不是辎重兵,就是伤兵。人数不可能多,战斗力也不可能强。且不说关羽是突然袭击,就算是强攻硬打,也没有问题。
如今,关羽正走在队伍中间靠前面一点的位置。山路难行,让关羽很不'炫'舒'书'服'网'。不过这也不怪田豫,田豫也不是有意的。当初,田豫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选择的扎营地点可没有在城北五里,而是在城西北的五里。只因为要避开城西,这才转移过来的。因而,不能说这段山路是田豫有意设下的障碍,更不能说田豫还会在这段山路上设下埋伏。
为什么田豫就不能在这段山路设伏呢?其实这段山路还是蛮适合设伏的嘛。客观上来讲,确实是这样。可是田豫没有想到关羽会从城北出来啊,田豫没有想到关羽出了北门之后会往自己的军营而去啊。如今的田豫,已经跑到城西去设置埋伏去了。这是哨兵早就侦查好了的。
……
斩了刘虞之后。关羽退回范阳城中。城外田豫军鼓噪而进,杀声震天。城东的张飞就听到了。于是,张飞也同样命令士兵鼓噪而进,同样的杀声震天。再然后,城南的田润也听到了。城南也开始了杀声震天。北东南三个方向,大功率的喊杀声,足以让范阳全城百姓听见。
喊杀了大约一刻钟之后,田润、张飞都认为,城内的关羽军一定撤退了。一刻钟的时间,足够了。于是,南、东两个方向的士兵开始了真正的冲锋。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士兵们冲进城中,迅速占领了各处要道及重要建筑。封锁了城门。然后,田润、张飞、王越等人这才进到城中。
城内原来有俘虏。俘虏里面重要的人物有刘和、陈容等人。关羽撤离时,并没有带走。当然,也没有杀。看守俘虏的人说走就走了。俘虏们呆了一阵之后,也听到了城外的喊杀声,知道得救了。于是,就都从被关押的地方走了出来。
出来之后,到哪里去呢?这个问题问得太严重了。我恍惚记得,在一本书里看到过这样的描写。说是有一个美女,在沙漠里遇难,七天之后,终于获救。而那位美女的第一选择却不是喝水。而是洗澡。
俘虏里面的人,有的头脑简单,有的头脑复杂。头脑简单的就好说了。这几天因为被关押,没有吃好,因此就回家去吃;没有睡好,就回家去睡。而且家里人也担惊受怕了多日,不回家,就太说不过去了。
头脑复杂的人想得就多了。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谁来了。刘虞被带走杀掉,杀的场景,他们都没有看到。但带走的场景,却都是瞧在眼里的。刘虞被带走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很容易猜想。前面说过,头脑简单的人都回家了。剩下的,都是聪明人。既然是聪明人,那么就自然能够猜到,刘虞已经被杀了。
刘虞被杀了,这就意味着幽州的统治者要换人了。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州牧的更换,必然会导致州牧以下官吏的更换。于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就摆在了这些聪明人的面前。怎样在新的统治者面前表现自己?
……
田润当然还是没有骑马,又是轿子抬进城来的。田润当然得进州府衙门。而州府衙门在什么地方,士兵早就知道了。一行人过来之后,就发现州府衙门口站着很多人。这些人,就是俘虏里面的聪明人。
士兵没有驱散这些人。因为这些人有十足的理由站在这里。他们一个个本来就是衙门里的官吏,只因为黑山黄巾贼匪来了,才被押了出去。如今,他们只是回到自己的地方。
这些聪明人曾经还想通过士兵,打听出这是谁家的军队。结果秀才遇到兵,问题没有问清。而今田润还没有走拢,这些人就瞧见了田润的亲兵,十八名骑着马的女亲兵。如果他们还猜不到来者是田润,就枉称为聪明人了。
于是有人就抢下了台险,匍匐于地,口称:“是总督吧,是总督吧,一定是总督吧!我们幽州的百姓盼望总督久矣!”一人带头,他人也不甘落后,顿时衙门口就跪倒了一大片。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
轿子放下来了,田润在亲兵的搀扶下走了出来。这可不是摆什么太后驾子,而是摆的孕妇架子。孕妇嘛,本来就跟太后差不多的,都是脸往上扬,骄傲得很。
因为是有备而来,田润自然就装扮好了的。头也梳了,衣服也整齐。不过。那衣服也就田润自己觉得整齐。要在这时代的其他人看来,就还混乱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