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媒正娶-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他们那位妹妹有可能把成宗请出山,他们当然可以高枕无忧了。
而当八王爷到都督府京邸时,于青陌正在试制传说中无色无味而且试不出来的毒,只是失败率太高,差点没把自己毒迷糊。
“八王爷?他来做什么,我好像还没见过这位八哥吧?”
“回太太,八王爷是说您去见一个人,很重要的人!”
“去请八王爷进来吧!”她倒想看看是怎么样一个很重要的人。
只是于青陌千猜万猜,也绝对想不到一番商谈后,她将要去见的竟然会是已经故去多年的先帝。那位传说中的不世明君,最关键得是,她这身子是这位不世明君的女儿,最小的女儿!
“八王爷,这是往积香寺去的路吧?难道我们要去见的是一个和尚?”和尚啊,于青陌饶了饶头,她还以为是什么隐秘的地方,没想到七转八转的竟然是到了王公贵族们礼佛的积香寺。
这时八王爷抬头看了眼不远处的白塔,积香寺隐约就在眼前了,才回头说道:“是啊,见一个和尚,一个很了不得的和尚!”
于青陌闻言撇嘴,很了不得的和尚也还是和尚啊,总不能是皇帝……皇帝,也就康熙他爹顺治帝才有出家当和尚的兴致。
明媒正娶 第九十章 帝归来
正是因为在进积香寺前于青陌有了这样的念头,所以当到了禅房前面,看着八王爷跪了下来,口里高喊着“儿子给父皇请安”的时候,她彻底傻掉了。满脑子里尽剩下了一个念头,这世界怎么回事,还真有不爱江山不爱美人,就爱念佛吃斋的皇帝。
也因为于青陌满脑子发懵,就没有随着八王爷跪下来,反而是愣愣地看着禅房门被打开,里面走出来一个眉目慈和的僧人。然后她有傻不愣噔地看着那僧人冲她一笑,朝她伸出手来说:“听他们说你叫青陌,上前来。”
然后她就明白这就是成宗了,成宗的话让她不由自主地移动脚步,走到了成宗面前。等走近了才发现,成宗虽然不够高大,却有山岳一样的气度,走近他的人只怕都禁不出生出仰望之心。没有山岳的身却有山岳的胸襟,这才是一种属于帝王的气势。
这时候于青陌才真正懂得帝王这两个字的意思,与成宗相比,现在龙椅上坐着的皇帝不过是个披着龙袍的小孩子,虽然有属于王者的气派,却没有属于帝王的高度。
“这些年你过得不好,是我没照顾到你,你进来坐,老八先在外面候着。”说完成宗就转身进了禅房,成宗身后的小僧则恭敬地于青陌进禅房里去。
禅房里已经摆好了茶水点心,素净无尘的禅房里只有一炕、一几、以及枕头、被子和一个香炉,除此以外别无旁物。很难让人联想起这事曾经当过皇帝的成宗宿的禅房,简单干净得让人觉得没有地方可以落脚。
“你坐下,喝点茶,不要拘谨。”成宗的态度非常慈和,眉目一弯让于青陌觉得有几分熟悉,那可不就是自己经常照镜子时看到的笑脸吗眉眼一弯笑的时候,自己这脸简直和现在的成宗一模一样。
她倒也不讲空气地坐下了,对于成宗,她仰望但没有和臣子、儿子一样的态度,毕竟她受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人人平等这话,喊上几十年,假的也会成真的并且刻在骨子里消磨不掉,所以她只有敬仰而没有臣服的心。
喝了几口茶,于青陌才发同茶是很普通的粗茶,几个铜钱就能买二两的那种。
“青陌,他们对你不好,为什么要忍着,当初父皇派在你身边的人呢?”成宗当然不会轻易把女儿一个人扔下,他派了天下少有的高手在保护于青陌,而且吩咐过如果有任何差池一定要来报呈。
这话让于青陌记起朱槿说过的一件事,有一年翰林府死了三个护院,三个都是守着于青陌院里呃,个个都是高手,但是无声无息的死了,死在同一天同一个地方。从那以后于青陌就搬了院子,再没有住在那里了。
“只怕,早在幼年时就已经过世了。”于青陌只能这么回报,连朱槿都忘了具体的时间,她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听了她的话,成宗皱了皱眉,似乎有些怨气,但很快就放下了手中紧紧捏着的茶盏:“青陌,你的兄长们里,哪个是治天下之才?”
……找她来问这个,她现在连几个哥哥都认不全,怎么好说这种事,她可不想又搀和进水深火热的事里去:“我只见过几位王爷,且都是匆匆来去的,所以您的话我答不了。”
这句话让个成宗的眉头锁的更深了一些,许久之后成宗说:“青陌,你该叫父皇。”
“这里不是皇宫,是积香寺,你穿着的是僧袍而不是龙袍,你坐的是蒲团而不是龙椅,所以您不能命令我叫您父皇。就算此时此刻,您身着龙袍高坐在大殿上,也不能逼我叫您父皇,但凡认得我的人都知道,我的父亲姓于,是当朝从三品翰林。”扔下天下江山和儿子女儿出家,这皇帝忒有本事了,成宗说话的语气让于青陌很不痛快,要是换个说法,于青陌说不定就随大流了,毕竟成宗有翻天覆地的能量,能庇佑他们。最重要的是,成宗看起来像个挺不错的父亲,虽然做过错误的决定。
她的话让成宗认为是怨恨委屈,却不知道她仅仅是不痛快而已,于是成宗叹了口气说:“罢了,你不愿意也不勉强,但是所欠你的你想要怎么还?”
“您不欠我什么,这世上谁也不欠谁什么,您既然选择了,就安安心心地做您的和尚,儿女们是死是活,天下是荣是衰又与您何干。您在三界之外吃斋念佛修着极乐,又何必再过问红尘事呢?”于青陌心知一定要成宗下山事情才会有大转机,所以干脆抱定了这份态度。皇帝嘛,再吃斋念佛恐怕也难经受冷漠与怨恨这样的情绪。
成宗坐在蒲团上没有再出声,而是看着从窗外落进来阳光,一点点地在杯子上泛着明灿灿光芒,成宗不知觉地就出神了。出神之中,眼前的于青陌似乎和很多年前地一个身影重合到了一起,眼神不悲不嗔不怒不怨,但却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委屈。
这时候成宗手里的佛珠应声而断,一地的珠子“啪嗒啪嗒”地掉了满地,成宗就在佛珠掉落的声音里回过神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成宗说:“修了十数年,却还是参悟不了,朕果真没有佛缘吗?”
皇帝当和尚,除了顺治,谁成功过!顺治要不是有个好娘,有个好儿子也难成功。等等,刚才成宗自称是“朕”,那么是说明成宗打算下山去了吗?
“你母亲说,让朕别惦记她,修身养性不要再擅断人生死,好好地为她积福修德。她生前是信佛的,朕想着,要是一袭袈裟总能更靠近着她些吧。渐渐的真就忘了这目的,青灯古佛的日子有着朕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的清净,朕喜欢上了这样的日子。半生征战,朕也是个人,累了却没处说,除了你母亲之外,只怕说了也没人相信。但是在这里,朕不累,天下江山百姓家国,这些都远了……远了……”成宗说得有些苍凉,皇帝从古到今都是个高处不胜寒,只能称孤道寡的活计啊!
“什么是积福,什么是不再擅断人生死?大恶之人是不是也要留下,留下了可是积福修德?”于青陌这下知道了,原来她那亲娘还是位华丽丽的圣母。知道太后不是自个儿亲娘了,再一听皇帝嘴里的形容,就大概知道原主为什么这么好耐受力,活脱脱是像极了那位瑜娘娘。
她的话成宗似乎听进去了,但又像是没有听进去,好一会儿的沉默之后,成宗朝门外轻声喊了一句:“老八,进来。”
听在于青陌耳边的声音很轻,听在门外的八王爷耳里却如响雷,这是成宗在武艺上的修为。
八王爷赶紧进了禅房里,见了皇帝纳头就拜:“儿子见过父皇。”
“起身,你上前来坐,把朝里的景况细细说来。”
这句话让八王爷不由得兴奋,成宗愿意的朝廷里情况就说明他愿意下山了,当即八王爷就坐在于青陌边上,把朝里错综复杂的关系一一说来。
等说完的时候,已经是太阳偏西了,金色的作辉洒满一室,正面对着夕阳的成宗微闭着双眼,像是睡着了一般。但就在于青陌这么以为的时候,成宗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对八王爷说了一句:“去叫他们上山来吧!”
“是,父皇,儿子速去速来,清父皇稍待。”八王爷是揣着满身的兴奋劲儿走的,对于成宗能下山简直是喜出望外。
“朕即出手,便再无反复,青陌,你可知这是善因还是恶种?”十五年有余的禅修生涯,这回成宗下山,只怕是更加教人看不透了。
从前就没有臣子能看明白成宗,只是能偶尔猜着意思罢了,现在的成宗除了他自己,谁也不明白心里在想什么,就算是现在于青陌在他对面,也只觉得这个人离自己很远。但一个人的眼神做不了假,温情脉脉之中也不像是太后那样复杂,干净纯粹得一如雨后的青天,通透得让人只想亲近。
在云顶山附近宿着的王爷们很快到了积香寺,等进到禅房里时,于青陌发现个个都是汗流浃背的,却使连大气也不喘,一个个满是希冀地看着成宗:“儿子给父皇请安。”
“都起吧,看看像什么样,去沐浴了再来。”成宗一句话,诸王爷们乖乖实实地随着侍立在旁边的小僧去后头沐浴,一个个乖实的模样哪有半分公子王孙的嚣张气。这让于青陌对成宗的评价大大的提高,这绝对是一把久藏的绝世好剑,一理出鞘不是剑气冲天,而是一剑可以直指天下。
这时成宗却没头没脑地冲外面说了一句:“进来吧。”
于青陌心说她这些名义上的哥哥们洗澡可够迅速的,才出去就进来,也没这么敷衍的吧。但是从外面进来的人却不是她预料中的诸位王爷,而是……张景融。
他怎么会跟到这里来了,他都知道了,该不会有很多人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吧?
明媒正娶 第九十一章 天大的烫手山芋
门帘一挑起来,于青陌逆光看去,进来的竟是张景融。只见张景融傻愣愣地走进来,看着成宗满脸的惊讶,震惊过后回过神来时立刻拜倒在地:“微臣拜见皇……”
话说到这就停了下来,喊皇上是不对的,称庙号更是大不敬,叫太上皇?张景融望了于青陌一眼,这时候于青陌正冲他浅浅地笑了笑,似乎是在鼓励他。
于是张景融定了定神,知道于青陌什么意思了,大约是让他称父皇吧!
见张景融不太确定地看过来,于青陌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几分,她这时候叫父皇未免太便宜了些,女孩子家家的总要使使性子,这时候当皇帝有愧时不使,更待什么时候。但这性子张景融不能使,身为一方重臣,要这样就失了胸襟。
两人眉来眼去间成成宗摇了摇头,说:“怎么,你娶了朕的掌上明珠,还不愿意叫朕一声父皇吗?”
“小婿拜见父皇,父皇万寿安康。”张景融也不解释,只是额头触地,算是把女婿见老丈人的礼给行全了。
“起吧,朕记得当年在张妃宫里见过你,算起来你还是朕的外甥。自己找坐,待会好好听着、看着、朕抬你一回。”成宗在张景融六岁的时候见过,那时候的张景融还是个粉雕玉琢的孩子,那时候张妃也正得宠,成宗还颇喜欢当时口吐珠玉、含章秀出的张景融。所以这才差了人去吧张景融给引了来,一是为了女儿,二是为了当年的情分。
但是张景融这人直脾气,皇帝一说这话,于青陌就知道要糟,她在张景融身边待了有日子了明白他是个什么性子。成宗要是不说这话还好,说了这话,张景融只怕是要直言拒绝的。
正在张景融酝酿,有了拒绝的苗头时,于青陌赶紧抢在先头说道:“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旁人所赠予的力量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哪怕是看不到尽头的攀天梯,也只有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迈。要是青云直上,只怕跌起来更重更狠!”
她把话说完时看了成宗一眼,见成宗眼里有薄怒,但最后还是长叹了一口气,眼神转为慈和:“你这性子,怎么和你母亲一样呢,清骨标高最易折,青陌,人生不是清高就足够的。也罢,既然你决定了,朕也由着你。”
这话让于青陌长出了一口气,看了张景融一眼,心说:幸好不是让张景融来拒绝,要不然成宗还指不定发什么样的君威。
正在她松了口气的当口上,门外边诸位王爷们沐浴后一个个身着僧袍地走了进来,只见张景融看得眼都直了,她暗暗在心底笑了笑。于看向诸位王爷,别说,穿僧袍也是一个个的丰神朗姿,把身上的僧袍穿得是极为有气魄。
“都坐吧,别拜来拜去,这不是庙堂是禅房。”成�